<h3>袁武作品</h3> <h3> 陈子的作品</h3><h3><br></h3><h3><br></h3><h3> 欣赏 中国画,第一眼看什么?笔墨派说看笔墨。意境派说看意境。都对 ,但都片面。中国画第一眼看的是气象。画家如果偏重于笔墨,那你就先看他的笔墨气象。而画家偏重于色彩,那你就先看他的色彩气象。如果画家偏重于禅意表达,那你就先看他的意境气象。所谓的“气象万千”,就是表现的方法万千。</h3><h3> 大家可能都有这个经历,自己明明特别欣赏的一幅国画,却在画家或别人眼里视作绘画垃圾。而画家们推荐的画,自己却感觉不怎么样或看不懂。这和欣赏角度不同和专业“眼力”有关。说白了就是你是从生活的角度还是从绘画的角度欣赏的问题。很有可能你把图当成了画。就是说如果你按生活美的角度去看画,自然要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层次去看。这就如同看小说你是从文学的角度还是从故事的角度去看是一个道理。如果你从文学的角度去看,你就会欣赏作家有关文学语言方面的美,比如故事的节奏起伏,句式的松紧快慢,人物主次的铺垫处理等等。而如果只是看故事,那就无所谓了,流水账式的记录也无所谓,只要说清故事就可以了。但这不是文学。</h3><h3> 如果一幅中国画,没有中国绘画语言上的成立,无论是谁画的,那么从绘画的角度上看,它就是一个垃圾。一文不值。</h3><h3> 国内某个鉴宝节目书画类的“专家”评论画时,从来都不从绘画语言方面去讲。都是从画面故事上胡咧咧。评判真假时,也不从画家的风格特点上去入手。这样的“专家”基本可以说根本不懂画,又谈何鉴定?艺术品的价值如果不体现在艺术的专业性方面,而是注重那些传说和故事,于是又滋生了另一个世界——书画江湖。
不是所有画到纸上的图都是画。不是用宣纸和毛笔画出来的都是中国画。画家成名的方法很多种,有的靠绘画实力,有的靠专营和投机,也有的靠忽悠,所以不是所有成名的画家的画都是成立的。</h3><h3> 还是说绘画气象方面的事吧。</h3><h3> 看画面气象,就是看第一眼的感觉是清新淡雅还是浓重雄浑,作用于人视觉的第一感觉说的就是画面气象。不同的画种第一感觉也不尽相同。中国画的第一感觉自然多是笔墨方面的。</h3><h3> 曾经的“笔墨等于零”和“唯笔墨派”之争,实在不应该在两个绘画大家之间展开。这是老一辈人的思维局限所致。中国画是一个容易让中国人着迷的画种,但也是最容易让中国人陷入偏执窼臼的一个画种。比如有人偏重于欣赏淡雅抒情气象类的画,那么对于那些厚重、笔墨万千的画就会在潜意识里划归到粗俗的个人偏好之中。反之亦然。何也?这就是气象偏好问题。人们按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的认知去肆意和不负责任的指鹿为马般的评价他人具备绘画语言的作品,十分容易让一个艺术新星夭折在进入艺术大门的过程中。而评判者自己并不具备绘画语言知识和审美能力,自然也就看不懂具备绘画语言的作品。</h3><h3> 在中国画领域为什么会出现许多大黄宾虹小黄宾虹、大齐白石小齐白石?一个龙王后面总是追随着许多虾兵蟹将,而这些追随者其实就是人家金字塔下的一块砖而已。造成这些最主要的原因是绝大多数学画者学的是技法而不是语言。技法和语言是两个体系。一个是画家怎么画,一个是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长期学老师的技法形成拐棍后,一旦改变技法,自己就不会画了。而语言学成后,你可以用任何方法去画画,终极目标就是表现出绘画美就OK了。这样很容易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当然一个画家的人生目标是一块砖的话,那么他就一定会成为一块砖。谁也不愿意成为一块砖。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再以最大的功力打出来,道理合理,其实都实现不了。打进去了就已经形成了笔墨习惯定势,离开了这些你就不会画了,你如何能打出来呢?事实证明,大师的子弟中,听话的都没有打出来。名家受用于那种前呼后拥的排场,也希望大家都像自己。所以这个时代,成大师级别的屈指可数,多数是“垫背”的。我不认为绘画有什么神秘莫测的,他就像几层窗户纸,只要坚持 你总会捅破的。我建议放下所有捷径,什么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你就会成长为巨人,也许对科学研究有用,但对于绘画这个行当来说 ,那是扯蛋。绘画功课不做完,你就成不了“家”。什么是“功课”?“功课”就是绘画语言的研习。这是入门的门槛。</h3><h3> 还是说正题吧,中国画的第一层窗户纸就是绘画的气象问题。拆开了讲 就是绘画的画面气息和画家表达的心象问题。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里提出的“气韵生动”的本意也是说的是气象的一个方面。并且把这个作为中国画的灵魂。可见古人也是很看重绘画气象的。中国画对于背后的文化支撑是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主兼收其它派别的文化为前提的。而儒家的文化中“中庸之道”、和、蕴等文化思想,更是支撑一直以来中国画审美标准继承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离开了这个大前提,你就无法画中国画和欣赏中国画。这和西画的审美标准并不相矛盾。西画的审美标准其中有一条很核心的标准,也是整体的和谐与局部的生动之间把握一个适度的问题。它们说的是一回事,只是中国画在视觉传达的共性基础上多了一个心象的问题。也就是说艺术的审美是相通的,侧重点不同而已。</h3><h3><br></h3><h3>中国画的气象分以下几种。</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一,笔墨气象。</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中国画为什么要有笔有墨呢?这个笔墨是宽泛的指向,以色代墨又有何不可?学习中国画最怕的一个习惯,就是扳着橛子拉屎一一蹬上劲了。也最怕的是短识和偏执。然而一个有笔有墨、笔墨酣畅淋漓、笔墨韵味十足的视觉表现是最能够符合中国人传承和遗传下来的审美诉求的。中国人传统做什么事都以中庸作为说辞,也就是所谓的辩证法。这个是好是坏还得需要历史的检验,但目前就是这个状态。而笔墨的中性视觉感 ,也恰恰最能表达这种心理诉求。</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一张画的笔墨气象包括用笔的力道、轨迹和行笔变化,包含着诸如浓淡干湿、虚实松紧、轻重缓急、枯燥和温润等绘画语言范畴。而用笔和用墨又是纠合在一起的,墨在笔上,笔在墨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人曾经试图分开,最后是以失败告终。</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西画的笔触是否能用到中国画里呢?这个世界没有不可以和不可能的事,但是出口的不同,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同样是人体内的气体,从下边出去的是屁,从上边出去的叫饱嗝。吸收其它艺术滋养要有一个度。这还是中庸之道。</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笔墨气象包含万千,无论是浓重酣畅、墨中犹如万马风雷的大泼墨,还是侬声吴语、婉润淡雅的工笔画,笔墨气象必须要有倾向性,你要说什么笔墨风格的语言,你要传达什么视觉信息,你要倾诉什么样的情怀等,这些都是中国画的气象问题。那么用什么样的视觉倾向的笔墨去言说呢?也就是说你要通过什么样风格的语言样式去把你心中的气象传达给观者。能正确传达,永远离不开语言的组织。绘画气象的营造需要和之相匹配的语言。</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笔墨虽然有一套自己的规则,规则也是在变化的。但无论怎么变化,不能离开视觉规律这个“宗”。</span></h3><h3> 如果不知道视觉规律是怎么回事,那么建议你一定补上这一课,画什么画都离不开视觉规律。</h3><h3> 中国画的笔墨气象还包括笔墨意境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意境气象。</h3><h3> </h3> <h3>袁武作品</h3> <h3>陈子作品</h3> <h3>陈子作品</h3> <h3>袁武作品</h3> <h3>刘庆和作品</h3> <h3>刘庆和作品</h3> <h3>刘庆和作品</h3> <h3>梁占岩作品</h3> <h3>梁占岩作品</h3> <h3>张见作品</h3> <h3> 张见作品 </h3><h3><br></h3><h3>中国画的气象除了上述笔墨气象之外,还有意境、风格、等方面的气象。</h3><h3> 意.境气象。</h3><h3> 这里包含两个意思。一是以心造境。二是以“物”为参照“化”境。</h3><h3> 什么意思呢?先说以“物”化“境”。外师造化的这个“造化”就是“物”。通常来说很相似于我们的写生。也就是说你如何把自然景、物的自然语言转换成绘画语言。只有用绘画语言表现的东西才是绘画。这就是照相永远也取代不了绘画的原因。即使是极端写实的绘画,它也必须是用绘画的语言组织画面,只是用了写实的语言而已。</h3><h3> 那么这里就有了一个问题:“本人”的参与。为什么一百个人对一个景.物的写生就会有一百个模样?关键就是不同的人对“化境”的理解各有不同的原因。这么说吧,“化境”就是“化”自然镜像为“人心”镜像的过程。所谓无“化”不成画。许多人让人感觉入门快是绘画那块料,其实就是能自觉主动去“化”自然景.物为己所用的缘故。只有这样才能去营造你自己心中的意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造境”。再结合其它表现气象方法,从而完成意.境气象的营造。</h3><h3> 初学中国画的人都会碰到一个最头疼的问题:是越像越好,还是似像非像好。多数老师都会说似像非像好。那么为什么呢? 这就是入门的问题。说明白了,就是如果放不下生活美,你就永远入不了绘画这个门。生活美是发现生活的趣味,它跟绘画关联不大。因为绘画追求的是绘画美。两个玩意。</h3><h3> 那么另一个营造意境气象的最高级手法是什么呢?这就是以心造境。只有达到天人合一才能随心所欲。这和瞎编乱造不一样。以心造境是既突破了现有的规则限制,又不断的自我产生新的规则。然后再不断突破自我。在这个境界中的人就是大师级别的了。</h3><h3> 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越画越好的。走到一定程度就往回走了或原地踏步了。出现这种情况缘于学识和修养。要想走得远,开始就不要跑。这是常识。除非你是超人。因为学识和修养跟不上,你会进入“茫然”期。许多人就是“死”在“茫然”期里的。这都是那些自以为是的人干的。所以学习很重要。</h3><h3> 有人把意境气象的营造,理解成了就是自然景物的可居可游的样子,是狭隘的。这只是意境气象的一个小小方面。意境气象是画家艺术手段的综合体现。而不同画种的意境气象要求又是不一样的,其侧重点不同。花鸟画偏趣,人物画偏情,山水画偏境和势。如果花鸟画追求气势就有点拐弯了,容易白费力气。然而在构图上是可以互相借鉴的。但万事没有绝对的,一法通则万法明。背套路的绝不会成为高手。</h3><h3> 第三个是风格气象。</h3><h3> 风格是个性的体现。没有个性,自然也就永远形成不了风格。</h3><h3> 风格气象是格局高低的标准。个性风格也是有高低之分的。有的画风格高,有的风格低,有的高调雅致,有的粗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区别,这和每个人的审美趣味的高低和见识长短有直接关系。再往前说,与成长的环境和周围朋友的影响都有关系。它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你的视觉审美品味。</h3><h3> 一个画家的风格气象是决定“作品”价值的主要因素。一百个黄宾虹也只有一个黄宾虹有价值,其它的没有存在的价值。这就是艺术品价值的特殊性一一唯一性。这和家用电器等商品不同。一万个同款冰箱,每一个价值都是一样的。但艺术品就不是这样的,因为这是艺术品的唯一性所决定的。所以具有收藏价值的东西一定和唯一性有关。画家风格的不同,正是体现其价值的唯一属性。唯一性越低,价值也就越低。时间的短长是历史价值的体现。但历史价值一定要建立在风格的唯一性和艺术性基础之上的。没有风格的唯一性,无论时间长短都不值钱。</h3><h3> 风格气象也是自然演变的过程。造出来的风格,明眼人一眼就看破。画如其人就指的这个说的。有的画是画家的第二张脸,有的却是第一个脸。这并不奇怪。</h3><h3> 风格固然重要,但为了风格而毁掉了其它绘画语言的做法,这种风格也没有任何意义。</h3><h3> </h3><h3> </h3><h3> </h3><h3> </h3><h3><br></h3><h3> </h3><h3> </h3> <h3> 丘挺作品</h3><h3><br></h3><h3>中国画的色彩气象也有自己的规则。比如色不碍墨,墨不碍色。比如色要调熟,装饰色的协调等问题。以中国为核心的东方文化是一个“和谐”的文化。这是指导中国画继承和发展的方针。但西方文化也不是和东方文化相反向而行的。罗丹对于什么是好的雕塑作品有一个经典的描述:一个雕塑从山上滚下去,没有损坏就是好作品。说的就是其整体感。这和中国画的“协调”审美观是一样的。色彩本身不存在火气的问题,应用的不协调就产生了火气。有色彩火气的画,色彩气象肯定是糟糕的。绘画的眼睛是训练出来的,和常人不同的是要能看出色彩火气产生的原因,并加以纠正。</h3><h3> 中国画这个学科不是玄学。不能总用说不清道不明的理论去诠释。规则和理论体系虽然是变化发展的,但并不等于没有规则。图和画是区别艺术和非艺术的分水岭。生活美和绘画美是专业和业余的分水岭。而中国画的气象是艺术高低的基石。</h3><h3><br></h3><h3> 本文引用的作品图片都是我认为完美的佳作 ,没有经过原作者同意。在此表示感谢和歉意。</h3><h3> 引用的作品,有的注重绘画美,有的注重生活美,而有的却是二者的有机结合。还请观者自己去判断。</h3><h3> </h3><h3> 孙英明于2018年12月18日凌晨宿醉之后信口开河。2020年5月疫情吉林市封城期间画画之余修改了一下。去掉了得罪人的那部分。</h3> <h3>丘挺作品</h3> <h3>丘挺作品</h3> <h3>丘挺作品</h3> <h3>何加林作品</h3> <h3>袁武作品</h3> <h3>何加林作品</h3> <h3>雷苗作品</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雷</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苗</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作品</span><br></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雷</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苗</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作品</span><br></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雷</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苗</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作品</span><br></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雷</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苗</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作品</span><br></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雷</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苗</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作品</span><br></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雷</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苗</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作品</span><br></h3> <h3>傅抱石作品</h3> <h3>陈子作品</h3> <h3>弘仁作品</h3> <h3>弘仁作品</h3> <h3>何家英作品</h3> <h3>何家英作品</h3> <h3>何家英作品</h3> <h3>孙英明作品局部</h3> <h3>孙英明作品</h3> <h3>孙英明作品</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孙</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英</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明</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作品</span><br></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孙</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英</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明</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作品</span><br></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孙</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英</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明</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作品</span><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