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念过去,不畏将来————向胡进文同志学习心得体会

何塘月色

<h3>  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老师”这一亲切的称呼,如今格外沉重。网络的遍通让我们纷纷扬扬地感动在胡进文同志的生死背后。</h3> <h3>  省教育厅下文号召大家向胡进文同志学习,做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五味杂陈的深处是无奈,文件中说:“要把学习活动与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营造良好教育发展环境结合起来,积极争取党政重视和社会各界支持,不断提高教师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h3> <h3>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传承,何时“先生”、“老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焉”到了需要号召的底线。就今年教师遗芳的统计如下:</h3> <h3>可见,在网络无底线的声讨教师恶劣行径的今天,在把个案推广到教师这一整个群体的泛网络时代,普遍的教师在站在讲台的第一天起,就没有忘记“教师”二字的涵义,在践行“教师”这一神圣的天职。</h3> <h3>  这诗说的好,“走在人群里,一看你就是老师,因为你的举止中透着一种从容,你用从容去迎接一个个未知的麻烦与挑战,当岁月还给你从容与平和时,你已然走过风光无限和风两满肩。”</h3> <h3>  是的,当下我们教师的确很累,我们校园也有些沉闷。我们在付出自己心血,甚至生命之后,我们还在反思,关乎民族未来的教育明天出路在何方?</h3> <h3>  还记得那个坚持四年在校门口朗读经典的赣州四中校长吗?</h3> <h3>他在对教育对学校付出全部的心血后,因“八年的努力收效甚微,仍涛声依旧。”在该校毕业生拍集体照的早晨,用惨烈极端的方式跳楼而去。我不理解这位推行“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的教育理念的刘爱平校长的做法。他这是想唤醒、揭开今天教育苦难的面纱,还是想述说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屈的灵魂……</h3> <h3>  丰子恺先生说过:“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念过去,不畏将来,如此,安好!”参加教育工作己经十八年了,我在一步一步成长,我渐渐知道我要理性地去对待现实。历经坎坷,避凶趋吉,跌跌撞撞到了今天,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思想和理念,更加夯紧了对明天必胜的信念!</h3> <h3>  最后愿教育的明天更早好,祝同行安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