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2月12日下午,于都县第六小学语文教研活动如期展开,本次公开课活动由彭敏老师执教《老人与海鸥》。</h3> <h3> 课前,彭敏老师认真备课、精心设计,从课件的制作到教学环节的设计无不精益求精。</h3> <h3>教学设计展示</h3> <h3>第一次试教</h3> <h3>第二次试教</h3> <h3> 试教后,听课老师们又齐聚于办公室,大家各抒己见,充分肯定了课堂的优点,也真诚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h3> <h3> 课上,彭敏老师抓住两个重点部分讲:第一部分是老人二十多年来始终如一地省吃俭用,用微薄的工资给6000多只海鸥买食物,海鸥和老人成了亲人;第二部分是老人去世了,海鸥像孩子似的围着老人的遗像列队为老人送行。<br></h3> <h3>彭敏老师指导学生朗读片段</h3> <h3> 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感受到了老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也体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h3> <h3> 彭敏老不仅让学生感悟老人对海鸥的如亲人般的爱以外,还重视了语言的理解和品味。如“三个褪色”、“应声而来”、“抑扬顿挫地呼唤”的研读。</h3> <h3> 彭敏老师引导得当,学生回答问题积极,课堂气氛活跃,突出重点,突破了难点,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h3> <h3>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总之,整堂课“情”字一直打动着学生和听课老师。相信,一堂课下来,“老人对海鸥”那份特殊的感情也已经悄悄融入了学生柔软的心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