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

光影朱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整理编辑那些年的老照片,刹那回到川中资阳的旧日时光里,满满的记录的都是我们一起走过的岁月。还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在家乡川中资阳县城中学毕业后待业家中,于是整天就泡在图书馆的画报书刊里,被文化馆里的绘画照像所深深地吸引。当文化馆负责考古照像的曾国柱老师发现我经常来时,一次便带我进入了冲洗照片的暗室。在红绿灯下,我㚵于找到了一种表达且渲泄内心世界的方式。</h3> <h3>题图照片《倾诉》摄于1976年春天的九曲河边,吹长笛的是县文工团的演奏员。相机是借的文化馆的120海鸥双镜头拍摄。我从爱上摄影就偏爱采用逆光拍摄。这幅作品在打倒四人帮后的内江八县一市美术摄影展还获了奖。</h3> <h3>那些年的沱江和东岳山都是我们经常去拾柴火和玩耍的地方,也成了我拍摄照片最有感觉的地方。</h3> <h3>76年,柯岩的一首《周总理,你在哪里》长诗,让我含着眼泪组织城关一中的学生,在北河乌龟碑一带拍摄了怀念周总理的照片。</h3> <h3>资阳县水泥厂。</h3> <h3>76年以后生活和社会风气越来越好,我拍摄的题材也自然广泛起来了。</h3> <h3>城关二中原五七小学。</h3> <h3>城关二中,英模归来。</h3> <h3>八十年代初资阳县城的支农队伍。</h3> <h3>位于丰裕镇的药菊生产基地。</h3> <h3>八十年代沱江上的船队。</h3> <h3>八十年代初期单位和学校,各种文娱活动方兴未艾。</h3> <h3>我所在单位资阳县医药公司,经常组织下乡支农。</h3> <h3>手足情深。</h3> <h3>沱江东门繁忙的水运码头。</h3> <h3>资阳县中城街。</h3> <h3>资阳县正东街。</h3> <h3>资阳县大北街。</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时间如梭,唯愿时光待你,如初见,归来时依如少年!以相机为笔,用光与影为色彩,拿相纸作画,画下了属于他们七十年代最难忘的青春年华岁月。想起初识的率真,不惊艳,却入心;不香浓,却很真。如今,站在高高的楼顶,极目远眺,在这个冬季,那旧日里的少年,现在可好?如再见,是否忆如当初?</h3> <h3>八十年代初,我㚵于拥有了第一台海欧4C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使用时我就爱用平视取景框构图,感觉抓拍方便快捷。</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当岁月之帆驶过回忆之海,惊起了层层骇浪,回望故乡,于是,乡愁便成为刻骨铭心的痛,更是填满了胸膛的暖,而逝去的岁月被记录的瞬间便成了最珍贵的回忆。无论是乡间地头的劳作,前卫祼泳的同学,还是摆着双卡录音机谈情说爱的青年男女,亦或烫着卷发,穿着喇叭裤走过篾匠街的时髦女青年,这一切的精彩,如时空穿梭,录音机里的流行歌曲、青年男女的嬉笑、田地里散发的稻香,宛若眼前,环绕耳畔,一张发黄了的照片,凝聚了几十年的光阴,犹如一坛尘封的老酒,散发着摄人灵魂的芬芳。</h3> <h3>八十年代初,自行车加墨镜属标配很拉风。</h3> <h3>七十年代中期,第一张用水彩颜料作色的照片。至今仍保存完好。</h3> <h3>悄悄收听邓丽君的歌曲是那些年的最爱。</h3> <h3>中城街开始拆迁。</h3> <h3>雁江区大北街口。</h3> <h3>七十年代中期,那些年无所事事的“操哥”们。</h3> <h3>81年7月12日,资阳县城大部经受了特大洪水淹没。在洪水中我抓拍的抗洪抢险照片将永存史册。</h3> <h3>82年资阳首届勤劳致富表彰大会,奖励代表一辆自行车。大娘说,原来怕富了挨整,现在不怕了!这件作品被评为四川省首届好新闻照片一等奖,并送京参展。</h3> <h3>我和我的摄影启蒙老师在一起的时光。</h3> <h3>82年,县城新华书店外,赶集的农民正在选购年画。</h3> <h3>沱江上的打鱼船队。</h3> <h3>在沱江边渐行渐远的少年时光。</h3> <h3>八十年代,沱江上游广福场的轮渡码头。</h3> <h3>我的女朋友,现在的老婆。她出生于老干部家庭,文革饱受屈辱。但她乐观善良,热爱音乐舞蹈,至今自编自导的舞蹈表演在当地仍颇受欢迎。</h3> <h3>七十年代中期拍摄的美女照片。</h3> <h3>八十年代末,在内江市画刊办领导下,我负责拍摄编辑了第一本大型画册《资阳》。</h3> <h3>九十年代初期,资阳县在端午节举办了首届龙舟比赛和商品交易会。当年的盛况至今难忘。</h3> <h3>五十年代初就有了资阳县城的和平路。至今都是连接新老城区的中枢街道。</h3> <h3>八十年代中期的时尚迪斯科舞蹈。</h3> <h3>八十年代末,第一辆在资阳铁道部内燃机车车辆厂生产出的机车。</h3> <h3>八十年代初,资阳农村生机盎然的景象。</h3> <h3>八十年代中期,资阳县在和平路上有了数家生意红火的歌舞厅。</h3> <h3>在资阳城内的九曲河旧貌。</h3> <h3>九十年代中期,正在拆迁、整治的九曲河沿线。</h3> <h3>今天的资阳市九曲河沿线景观带。</h3> <h3>蜀人原乡,怡然资阳。</h3> <h3>资阳新城正在朝晖中醒来。</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摄影家:朱跃中(网名:光影朱):全国摄影大赛金奖获得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国家摄影高级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协会会员、图片银行VIP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资阳市摄影协会副主席、资阳市文联委员。1976年,16岁的他,喜欢上了摄影,并用手中相机演奏出了生命里的诗和远方。</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而今,生活无怨无悔,一半是回忆,一半是继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