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2月13日上午8点30分,第三期第二天的培训在期待中到来。</h3> <h3>第一站是乐凯中学陈欢老师带来的《三角函数的应用》,陈欢老师在处理船是否会触礁的问题时,以建立三角函数模型入手,设计了复习回顾、合作探究、总结归纳等教学环节。</h3> <h3>在课堂中,让学生们充分讨论、师友互助,老师也不时做出适当的指导,学生们在陈老师的引导下积极的展示自己,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h3> <h3>第二站是乐凯中学的祖玉红老师带来的《二次函数》。祖玉红老师先引领学生们回顾函数的探讨方法,再以多个应用案例引入二次函数概念,学生们在经历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二次函数一般表达式的关键点。</h3> <h3>第三站,两位老师对自己的备课以及在备课中产生的疑惑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希望专家和各位老师能共同研究和探讨。</h3> <h3>第四站,各位老师积极评课,对两节示范课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都提出各自的观点与想法,鞭辟入里,值得深思。</h3> <h3>专家徐老师从课堂的解构与重构角度对两节示范课进行评课,从问题的解构、课堂教学环节的解构、课堂对话的解构、模型的构建等角度进行分析,令人茅塞顿开。</h3> <h3>老师们觉得触动很深,紧紧抓住机会,在休息时间与徐老师交流。</h3> <h3>第五站是李帼慧老师关于《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的说课,李老师的妙语连珠与风趣幽默令人印象深刻。</h3> <h3>第六站,徐老师就今天上午的课继续点评与分析。</h3><h3>徐老师还以三角形为例为我们深入讲解了如何进行单元设计。并为我们展示了一些交学生学习数学的好方法,比如用数学玩“足球”,让学生在兴趣活动中达到熟练使用数学工具的目的。</h3> <h3>随着王老师的总结,我们结束了第三期的培训。时间虽短,但是收获良多,就让我们将所学实际运用到课堂中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