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行

三七老朽

<h1><b><font color="#ed2308"> 故 乡 行</font></b></h1><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1><b><font color="#ed2308"> 文/杨全旺 2002.7.2</font></b></h1><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1><ul><li><span style="line-height: 1.8;"><b> </b></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1.8;"><b>2002年6月17日,(农历5月初7日)我们姐弟四人一起踏上了回故乡——山西省应县小石村探亲的路程。</b></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1.8;"><b> 回故乡探亲,这是我们姐弟四人多年来向往已久的事了!从上世纪1944年5月我的父亲带着我的母亲和两个年幼的姐姐离开故土算起,至今已整整58年没有人再回过小石村。58年后的今天,父亲已离开我们27年,母亲离开我们也整整3年了。昔日天真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我的两个姐姐,如今已变成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了。我和我的三妹,虽然生长在内蒙古托克托县,但对我们姐弟四人来说,实现多年来压在我们心头的夙愿,仍是一件梦寐以求的事情。</b></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1.8;"><b> 6月17日那天,天空晴朗,微风吹拂,早晨7点半,我们姐弟一行6人(其中有我的外甥樊新良和小外甥富文)从托县新营子乘座呼和浩特——太原的班车,正式踏上回故乡探亲的路途。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个个喜形于色,不知不觉间已进入山西省境内。忽然间,我想起诗人贺敬之著名的“回延安”来,便脱口咏颂了起来:几回回梦见回延安,双手搂住宝塔山……是啊,这一次,我们真的要回阔别58年之久的老家探亲了!探亲队伍中,大姐年龄最大,她今年已67岁,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沉重的家庭负担,使她过早地逝去了昔日年轻漂亮的颜容。如今,她满头白发,步履蹒跚,但精神矍铄,提起58年前从故土出走的往事,她还能稀疏地记起当时的情景:“58年前,我已经9岁,爸爸独自一人在绥远浪迹行医已12年了。那时,家里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一家人的生计全靠母亲一人操持,生活很是艰难。这一年夏天5月的一天,爸爸忽然从绥远回来,说全家要西出口外。晚上,爸爸、妈妈简略地整理了一些行李,待第二天天亮后,在二舅的护送下从小石村出发,响午时分,便来到应县城。我清楚地记得,二舅推着一个独轮车,车上放着行李,你二姐坐在车上,(那时,她才6岁,走不了多少路)咱们一家人在木塔前停歇了一会儿,告别了二舅,便乘汽车来到怀仁镇。晚上时分,从怀仁镇改乘火车一程来到归化城。(即现在的呼和浩特市)在归化城,我们住了大约一个月左右,爸爸便租一辆人力三轮车,从归化城把咱们一家人拉到托克托县古城乡北斗林盖村。在北斗林盖村一家破旧的农民土房中,我们暂且住了下来。几个月后,又转到乃只盖的账房坪村。在账房坪村,一住就是4年。4年后,到了1947年春天时,举家又迁到古城乡一间房村。那年9月,妈妈生下了一个男孩,爸爸十分高兴,便为儿子起名为“全旺”,意即全家人从此兴旺、发达的意思。1952年又生了第三个女儿,起名为“润连”。</b></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1.8;"><b> 在旧社会,官兵匪患,豺狼当道,穷人走到哪里都是一样的受压迫,一样</b></span></li></ul></h1> <h1><ul><li><b style="line-height: 1.8;">的受剥削,那时候,咱爸又染上了毒隐,家里一贫如洗,一家人受尽了饥寒交迫的折磨和寄人篱下的屈辱。咱们的父亲真正成为负责任的家长还是解放后的1950年。那年,县人民政府把乡村个体医生都组织起来,创办各类医疗诊所,父亲在张宗圐圙村创办了古城乡第一个医疗诊所,从此,父亲有了固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随后,父亲又彻底戒了毒隐,在村里参加了土地改革,还分得了土房两间,土地5亩,咱们家的生活也逐渐好了起来。1956年,父亲又被选调到乃只盖卫生所,担任中医师,成了挣国家薪金的卫生工作人员。全家人有吃、有穿,生活很是幸福。”</b></li><li><b style="line-height: 1.8;"> 大姐这些早就被我们姐弟几个都背得烂熟的所谓“家史”一下子使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我想,我的父母亲自1944年离开自己的故乡后,至死也未回故地探亲走访,其中一定会有许多的酸苦缘由吧!</b></li><li><b style="line-height: 1.8;"> 汽车在疾驶,中午12点左右,车子已到达朔州市。我们顾不得在朔州城吃午饭,便径直乘座开往应县的班车继续前行。下午1点钟时分,汽车刚穿过山阴县城后不久,便可望见矗立在应县城内的一座蓝色的木塔轮廓,不大一会儿,塔的轮廓愈见明显,它浑厚端庄的外形,层层舒展的出檐和古色古香的风格,看上去气势十分雄伟。下午两点时分,班车便停驶在应县汽车站。我们姐弟四人稍作休息,在汽车站附近用过餐后,便拔通了堂弟杨清广家的电话。杨清广是我二爷爷的孙子,时年42岁,在应县国家税务局工作,担任一个所的所长职务。早在1992年时,我通过书信的方式,找到失联已达48年之久的杨门后代,先后与我的三叔杨通亨、堂弟杨清广等人互相建立了书信电话等联络关系。这次我们探亲的目的一是参加三叔杨通亨的葬礼活动,二是探访杨门族人后代。杨清广很快派车子把我们一行拉到他的家中住下。18—21号,参加完三叔杨通亨的治丧活动后,22号上午在本家叔叔杨林汉、杨满亨及堂弟杨清广的陪同下,回到阔别58年之久的故乡——小石村。</b></li><li><b style="line-height: 1.8;"> 小石村在应县偏东南方向,距应县城约有15公里。路面很平整,全部是柏油马路。我们的车子行驶了近40分钟,便来到小石村。汽车在村子里拐了几个弯后,杨林汉叔叔说:“你们的旧院快到了,就在这儿下车吧”,大家按杨林汉叔叔指点的方向,下车后便朝着我们旧时的院落走去。在街头,我们正碰上一群闲聊的老人们。我们走近老人的跟前,自我介绍一番。有几位老人立即反应过来,高声说道:“噢,是杨德恭的孙子吧!你父亲叫杨翠亨。”我急忙说:“您说得十分准确,我们是杨德恭的孙子”我大姐急切地问道:“您老认识杨翠亨吗?”有位老者站起来说:“咱们都姓杨,我已85岁了,怎么能不认识杨翠亨了?杨翠亨是个医生,他早年外出闯荡,也不知去了什么地方?”还有一位老者表情十分深沉,叹了口气说:“唉,杨翠亨,那是个怪人!二十几岁走西口,拍</b></li></ul></h1> <h1><b style="line-height: 1.8;">马不回头,几十年竟然没有个信息!族人以为他早渴死异乡了,想不到杨翠亨还有后人!”“各位长辈失礼了!我们这次时隔58年,是专程从内蒙托县回家来探亲的,非常抱歉!请各位长辈多多包涵,包涵!”我一边给老者递烟,一边说。</b></h1><h1><b style="line-height: 1.8;"> 我们姐弟一行在杨林汉叔叔的指领下,终于回到了自家昔日的老院, 这一回,竟然相隔了58年!一进院,大姐就惊叫了起来:“这就是咱们家当年的正房!”这时,大姐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58年前离别老屋时的影子。她指着正房说:“这三间正房是我爹妈过去的老房子,我和我二妹就出生在这间房子里,那时,我家院子还有一排西房。”杨林汉叔叔说:“那排西房解放后不久就被拆了。”我们在院子里仔细端详着:这是一处约有400多平方米的旧式老院,院里有正房三间,南房三间,院子平整,收拾得十分干净。大姐走到院门口,看见院门还是当年的旧木门,门前还有那块旧时的大磨盘时,眼里布满了泪花。“58年了,作梦也没有想过,自己有生之年还能回故乡再看一回。”大姐心里充满了一股股激情。大姐还回忆了旧时的临居,什么徐七马、徐八马的几家临居。杨林汉叔叔指着西边的院子告诉我们:“那就是徐家的老院,但人早过世了。”杨林汉叔叔还告诉我们:“你们的老房子已经转卖了好几次了,如今的房主人姓趙。”我开玩笑地说:“告诉姓趙的,我们杨家的房主人回来要房子了!”</b></h1><h1><b style="line-height: 1.8;"> 时间过的真快,不知不觉已到了中午时分。杨林汉叔叔盛情地招呼我们在他儿子杨冠英家里吃午饭。那天,他家正在修建房屋,请了许多匠人和民工帮忙,搞得伙食还很象样。吃过午饭,我们也顾不上休息,便来到小石村杨家墓地扫墓。杨家墓地在小石村正北约一千米处,整个墓地大约八、九亩之大,约有坟头一百余座。我的42代先祖爷杨登慧等五辈先逝的老人都静静地躺在那里。先祖爷杨登慧的坟头高高矗立在墓地中央的最北端,坟头顶端是一座大土丘,高约两丈有余,象一条巨龙一样横亘在那里,四周都是茂密的庄稼,是块避风聚水的吉地。先祖杨登慧脚底下葬有他的六个儿子以及各门先逝的子孙们。我的爷爷杨德恭是第六门杨棣的重孙,躺在墓地的最后一排,和他排在一条平行线上的还有我的二爷爷杨德瑞等几十个同辈的墓穴。</b></h1><h1><b style="line-height: 1.8;"> 我们姐弟几人刚来到墓地,老天爷便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我想,这老天爷还真有眼,杨德恭的儿孙们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没有人来此烧纸祭奠了,看到他的孙辈们又如此的虔诚时,能不被感动得落泪吗?我从太高祖爷杨登慧的坟头开始烧纸并叩拜作揖,等烧到我爷爷杨德恭的坟头时,衣服完全湿透了!全身上下都沾满了泥。经过近一个半小时的祭拜活动,我终于完成了自己回老家祭奠先祖的夙愿。</b></h1><h1><b style="line-height: 1.8;"> 23号上午10点,堂弟杨清广带领我们一行游览了应县木塔,并在木塔前姐妹兄弟留下了合影。</b></h1><h1><b style="line-height: 1.8;"> 佛宫寺释迦塔,即人们俗称的应县木塔,建于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的木结构高层建筑。塔高67.31米,底层直经为30.27米,释迦木塔建在上下两层高大的石砌台阶上,台阶下层为方形,上层依塔做成八角形。塔身从外看有五个明层,各层间夹暗层,实为九层。塔底层南向开门,四周设有回廊。各层装有木质楼梯,可以逐级攀登,直至顶层。我们在导游的引领下,沿着木塔高大台基台阶而上,进入木塔一层南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坐于莲花座上,高约11米的释迦牟尼塑像。她面容饱满,身着袈裟,衣襟呈水波状,坦胸正坐,左手向前微微下垂,右手向上,屈指作环形。名为“说法印”表示佛法的姿势。由于室内光线较暗,她显得十分庄严肃穆。莲花座下有八个大力士,头戴盔,身着甲,造型生动,形态各异。内墙壁上的六尊如来佛象,比例适当,形态端庄。如来像佛两侧顶端的飞天凌空飘举,衣带随风飘荡,缓缓下垂,姿态优美,神采奕奕。顶上是雕刻着各种图案的八角形华丽藻井。南门两侧墙上画着面目狰狞的两大金刚,内槽门两侧画的是二大天王。其上是佛的两个弟子,画面是饱经风霜的迦叶老僧,东西是衣着扑实的阿难小和尚。门额照壁板上画着三幅女供养人像。底层西南面有通往上层的楼梯。第一层楼高11.5米,登上第二层后便觉豁然开朗,由于八面彩光,塔内景场一目了然。二层塔座方形,上设一佛四菩萨,三层坛座八角形,上设四方佛,南方有宝生佛,北方为成就佛,东方为阿阀佛,西方为阿弥陀佛;四层坛座方形,上设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五层坛座方形,中间端坐毗卢庶那佛,四周塑八大菩萨。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它由仰莲复钵、相轮、火熖、仰月、宝瓶及宝珠等物组成,制作精致,与塔身形体十分协调。 木塔上的留名题记甚多,据导游介绍,最为有名气的有明朝两个皇帝登木塔时留的题字。一是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1406年)北征时,亲笔题“峻极神功”四字,制成匾额后悬挂在第三层南面的外檐。二是明武宗朱厚照于正德三年(1508年)到应县,登塔宴赏时题“天下奇观”四字,匾额现挂在第四层南面。木塔内的对联同样令游人驻足观瞻,如第一层南门外木联:“拔地警天四面云山拱一柱,乘风步月万家烟火接云霄;”第三层南门外木联:“府瞩桑干滚滚波涛萦似带,遥临恒岳苍苍岫嶂圪如屏。”第四层南门外木联:“点嵚透云霞西望雁门丹岫小,玲珑侵碧汉南膽龙首翠峰低。”</b></h1><h1><b style="line-height: 1.8;"> 据导游介绍,应县木塔是由出生在应州的辽兴宗 萧皇后倡建的。不过这位建塔的萧皇后,并不是那个与宋朝大蒋杨继业大战金沙滩的叫萧燕燕的萧皇后,而是她的孙媳,辽兴宗的皇后萧挞里。导游说,“据专家考证,这个萧皇后本不姓萧,而姓陈。但辽朝规定,不管什么人,姓什么,只要做了皇后就必须姓萧。”众所周知,大辽皇族绝不允许汉族女子跻身于辽皇族。据说,这位萧挞里是应州人郭崇的二孙女。郭崇虽在宋朝为官,但他的亲家翁陈家切住在辽朝统治下的应州。辽宋关系缓和时,郭崇常常让二孙女前去探亲,不想,这一年辽宋关系紧张,二孙女被迫滞留应州。为了安全起见,这位郭家小姐只得改名换姓,成了陈家的小妲。后来,她被辽朝皇后萧耨斤的弟弟萧孝穆收为养女,并被送进宮里。在萧耨斤的安排下,被封为刚继位的辽兴宗的皇后。传说,她建应县木塔就为了能于此遥望故国山河。</b></h1><h1><b style="line-height: 1.8;"> 参观完应县木塔回到杨清广家中后,我们还意外地获取了表哥乔润生的信息。据杨清广临居介绍,乔润生是个老实厚道的庄户人,终身未娶,现在下社镇一人独居。乔润生是我二舅的独子,竟然还混成个光棍,我们姐弟四人决定看望表哥乔润生。我在应县城买了些礼品,在杨清广等人的引领下,专程赴下社镇探望了乔润生。表哥乔润生见到我们后,惊喜异常,和我的两个姐姐一起回忆了58年前的一些家庭往事。当他得知自己的二姑(即我的母亲)陪同自己的丈夫勇闯西口,在口外顽强生活,辛情培育自己的子女,做出默默无闻的奉献,以88岁高令仙逝后,不由得老泪纵横,潸然落泪。我们在临别时,表哥乔润生仍恋恋不舍,一再肯求我们说:明年再回来……</b></h1><h1><b style="line-height: 1.8;">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分别应邀到堂弟杨清润、杨三明、杨思九家作客,共同怀念杨门仙逝的老一辈族人,共同祝愿杨门后代人继承先祖之遗志,发扬杨门之家风,自强自立,为把各自的小家建成小康式的家庭而努力奋斗!</b></h1><h1><b style="line-height: 1.8;"> 再见了,故乡!</b></h1><h1><b style="line-height: 1.8;"> 再见了,故乡的兄弟姐妹们!</b><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