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之宝—人参 <h3></h3><h3> 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叶片无气孔和栅栏组织,无法保留水分,温度高于32度叶片会灼伤,郁闭度0.7-0.8。通常3年开花,5-6年结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生长于北纬33度-48度之间的海拔数百米的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下,产于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人参的别称为黄参、地精、神草、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br></h3><h3></h3> 老把头—孙良 <h3></h3><h3></h3><h3></h3><h3> 人参自古为神草,补气安神又养生。吃过人参,更懂得人参的故事。当然最基础的应该莫过于他最亲近的人物,老把头、放山人。
农历3月16日是老把头孙良的生日,也是长白山区人们最为重视的祭奠节日。民间歌谣唱道:“三月十六,点灯以后,祭祀把头,把头保佑。放山快当,棒槌拿够。风调雨顺,年丰人寿。”
孙良,山东莱阳人。相传明末清初,作为老一代“闯关东”流民,孙良为给母亲治病,前往长白山挖参,遇到了老乡张禄。两人每天一同出去挖参,就在两人决定要返回山东老家的前几日,孙良与张禄走散了。他决定要找到张禄一起回家,却未果,后来孙良也饿死在蝲蛄河畔。临死前,孙良留下一首绝命诗:“家住莱阳本姓孙,漂洋过海来挖参。路上丢了亲兄弟,沿着蝲蛄河往上寻,三天吃了个蝲蝲蛄,不找到兄弟不甘心。”多年来,这首绝命诗在长白山区妇孺皆知,耳熟能详。他不畏艰险,宁死要找到失踪伙伴的无私品格被后人广为传颂,因此在老把头孙良被世人奉为“采参祖师”。老把头孙良在人参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采参山民们奉为“行帮至圣”。
传说老把头孙良曾经救过努尔哈赤,后者登基后为他盖庙塑像并封为山神。据说,康熙皇帝到长白山游猎巡游时,为了不忘老把头对他先祖的恩情,还在老把头的塑像上披了一件黄马褂。。</h3><h3></h3><h3></h3><h3></h3> <p style="font-stretch: normal;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normal; font-family: Helvetica;"><span style="font-size: 12pt;">吉林紫鑫禺拙药业有限公司(企管部宣)</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