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i>“自2012年中组部、教育部等确定南京农业大学定点扶贫麻江以来,麻江成为南京农业大学全体师生特殊的牵挂。”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闫祥林在定点扶贫麻江县采购签约会上说。</i><br></h3> <h3>产业扶贫引领<br></h3> <h3>作为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的高校,南京农业大学对定点扶贫贵州省麻江县的农业发展,有着特殊的情怀。2016年,针对麻江“锌硒米之乡”、“红蒜之乡”生产水平较低、品牌效应不能充分彰显、特色产业发展较弱等问题,南京农业大学打破常规,校内设立产业扶贫专项,组建了锌硒米、红蒜、菊花3个技术服务教授团,誓将麻江招牌产业重新焕发生机,“金牌科技”助力“品牌产业”大发展。<br></h3> <h3>到今年,南京农业大学在锌硒米上反复试验了20多个品种,最终选中推广自主培育的‘宁粳8号’食味稻米新品种,国庆期间实产验收666.1 公斤/亩,锌、硒是常规稻的三倍左右,被云南省农科院、贵州省水稻研究所、黔东南州农业局等有关专家认为是“北粳南引”的成功案例。在红蒜上,通过“规划—育种—优种—加工—销售”全程优质红蒜产业链的设计与服务,带动全县栽培面积恢复到超过5000亩,试验产量达到1000公斤/亩。在菊花上,打造药谷江村菊花园500亩,连续举办3届“贵州麻江品菊季”,吸引游客近100万人次,增加综合旅游收入1.2亿元。
</h3><h3><br></h3> <h3><br></h3><h3>消费扶贫跟进</h3><h3>
生产规模扩大了,产业发展起步了,产品销路的问题,开始萦绕南京农业大学的心头。“产业扶贫不能砸了牌子”,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合作处(扶贫办)处长陈巍教授说,“国家也要求开展消费扶贫,可以结合起来,同时还要考虑麻江是否有其它滞销农特产品。”</h3><h3>
2018年9月19日,南京农业大学与麻江县供销社,就麻江锌硒米、红蒜以及其它农特产品等的生产、销售与采购情况进行对接。初步考虑采购3000份农特产品大礼包,助力消费扶贫。10月23日,学校召开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四次常委会,听取扶贫工作情况汇报,研究消费扶贫事项。11月12日,学校召集工会、工学院、资产经营公司、后勤集团、计财处、审计处、纪委办等部门,传达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要求各部门加大工作力度,近期组织开展采购。次次会议、层层对接,南京农业大学从初心出发,按照任务要求,将消费扶贫一步一步做扎实。</h3><h3><br></h3><h3>
采购协议达成</h3><h3>
为贯彻落实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要求和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推进会精神,受党委书记陈利根同志的委托,12月7-9日,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闫祥林带队麻江推进消费扶贫工作。</h3><h3>
在麻江县副县长甘泽波、王玲和供销社、农业局等部门领导的陪同下,闫祥林一行深入实地,现场考察了黔甬蓝莓公司、麻江粮油购销公司、麻江县新合作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等农特产品生产营销企业和单位,详细了解生产、加工和物流情况。考察完毕,双方进行了现场对接座谈与签约。结合麻江县农业生产实际,经过双方协商,最终确定由南京农业大学后勤集团、校工会、工学院后勤和工会以及翰苑宾馆等部门分别采购农特产品大礼包2955份、麻江锌硒米190吨、蓝莓果干礼盒250套、蓝莓果汁礼盒250套、菊花茶500公斤等,总金额达258万元。<br></h3> <h3>近年来,一批生活、工作在麻江的南农人,站在脱贫攻坚的一线,为麻江脱贫攻坚做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作。通过南京农业大学与麻江县委县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的合作,麻江锌硒米、红蒜、菊花等产业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保证质量安全是产业扶贫第一要务,也是消费扶贫的第一要务,通过采购活动,南京农业大学希望帮助麻江加强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储藏以及物流等全环节监管的工作理念与工作能力。参加此次采购调研和签约仪式的还有南京农业大学资产经营公司、后勤集团公司、计财处、工学院总务处和翰苑宾馆等部门负责人。学校挂职麻江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李玉清,兰山村第一书记汪浩全程陪同参加了此次活动。<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