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福建张氏支派探析 </h3><h3> <br></h3><h3></h3><h3> 中华姓氏是中国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人文资源,也是推动经济发展、建设精神文明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一大优势。福建移民是台湾人口主体和海外华人侨胞的重要构成部分,其闽南地区移民又占福建移民总数的绝大部分。先贤拓荒,承袭中原、辐射海外,凸显了福建作为祖国大陆东南门户的重要地位,反映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奋斗过程,为姓族的繁荣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谱写了新的篇章。本文试图就闽南和福州的有关史料,简略地梳理闽台张氏的渊源。</h3><h3><br></h3><h3></h3><h3> 在宋代福建十大姓氏中,张氏占2.74%,名列第十,陈、林、黄、刘为前四。2000年11月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省张姓229万人,占6.60%,位居第三;福州630万人口中,八大姓氏为林、陈、黄、郑、王、张、李、吴,张氏为第六大姓。闽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多是大姓聚居之地,姓氏分布相对集中,但各地分布不均衡。张姓为福建大姓,主要分支有清河、南阳、范阳、百忍、太尉、金鉴、儒林、孝思、鉴湖、永思、廉德、德远、禋成等。</h3><h3></h3><h3> 早在夏商周三代时,福建就有“七闽”或“闽族”之称。秦汉之前,福建偏处东南蛮荒之地,林深丛莽,人烟稀少。战国末期(前475年——前221年),“于越人”顺水而行,进入闽中,与原住民或土著人融合形成“闽越族”。越国勾践裔孙无诸崛起,在闽中创建“闽越国”,称为“闽越王”。秦灭六国,仅虚增设“闽中郡”,以作象征性管理。秦始皇帝八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南后,就令数万征战将士留驻并与原住民及“百越”各族融合,后又派50万秦军赴岭南开辟灵渠而南戍五岭,中原文化才带动南疆沿海区域快速发展。</h3><h3><br></h3><h3></h3><h3> 汉初,高祖立无诸为闽越王,充附属。元鼎七年(前110年),汉武帝平定余善叛乩后,下令将闽越人“悉迁徙其众于江淮之间”。相传在新莽时期就有张氏入闽开基,据台湾屏东县《清河百忍族潜》载,“张氏祖脉在清河,后因生子众多迁入徐州而逐渐南下,王莽当权,时元始元年(公元1年)9月13日,一祖带领南妇族人众多,过扬子江,分往下塔衢州、抚州、福州、韶州(关)、汀州(龙岩长汀县)、赣州等处;一祖迁往建州(向平建瓯市),一祖人湖州,一祖入演州,各成桑梓,四海散处。”所记有待考证。</h3><h3><br></h3><h3></h3><h3> 汉末中原战乱祸民,闽中仍为人烟稀少之地。三国时,孙吴政权割据江东,向南方逐步发展,从建安元年起(196年),先后5次派遣吴兵入闽拓展领地。孙吴经营福建前后数十年,北方汉人得以大批大量涌人开基。据《简明小国移民史》载:“北方汉人移民规模约10万一20万人之间”,其中不乏张姓,因年代久远和史料遗缺,名字与人数已不可得其详。另据《三国志?吴书?贺齐传》载:“侯官贼帅山越人张雅、詹疆等不愿(商)升降,反共杀升。”汉末,张雅抗拒吴贺齐,败死,后人仍留于闽。</h3><h3><br></h3><h3></h3><h3> 西晋末,中原战乱频仍,北人大批南迁。据《闽中记》、《固始县志》载,“永嘉之乱,:中原士族林、黄、陈、郑四族先人闽,今闽人皆私固始人。”《闽书》载,“永嘉二年(308午),中州(原)板荡,衣冠姓氏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邱)、何、胡是也。”北方地区大动荡之时,大批中原士族随晋室南迁,大量平民百姓也不断南迁入闽寻求生存新空间,先后达上百万人次,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移民潮。东晋末年,卢循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晋安达3年之久。侯景之乱时,福建也是移民避乱最佳之所。</h3><h3><br></h3><h3></h3><h3> 儒林张氏人闽在东晋末年(约420年)庚申6月,即南朝宋武帝废晋恭帝时,琅琊郎中令张柿之后迁徙人闽,开基泉州晋江五陵之张林;开基儒林始祖镜斋公,五季宋初人(905--965年),生九子,分莲池、上仓、上库、厅上、楼下、上方、同安、安溪、漳浦等九大房,今存有张氏家庙。</h3><h3></h3><h3> </h3><h3></h3><h3>一、肇 基</h3><h3></h3><h3> </h3><h3></h3><h3> 唐朝是中原汉民人闽并推动福建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隋时闽人仅1.2万余户,开元盛世则剧增到近10万户,自此,闽地升格为福建经略使,“福建”之名首次正式出现,沿用至今。据史、谱载,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泉、潮间(闽、粤属州)蛮獠啸乱,高宗乃遣光州固始县<今河南信阳市)人陈政(616—687年)率领123名将校3600名府兵(另传为8600名)平闽,出镇泉、湘间。后准其于陈元光之奏请,于潮泉间析置漳州,令元光为刺史。陈元光因此被尊为为“开漳圣王”、“闽南开基始祖”。</h3><h3><br></h3><h3></h3><h3> 陈氏入闽之时,同郡张龙、张虎兄弟即以府兵校尉俱为分营将之职随同征闽。纪念张虎的太尉堂,坐落于闽南漳浦县城(绥安镇)南门外溪南中营村。现存祠堂系赵宋绍兴二十五年乙亥(1155年)重建之遗存,堂内至今供奉着仿旧制的考妣神龛牌位:始祖考唐(开漳)太尉威武辅应上(大)将军伯纪张公之神主、始祖妣弼德妙兴夫人张妈涂氏之神主,宋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年)追授或赠封上将军;口传“太尉堂”原厦乃宋高宗钦赐,已佚失,今是台湾张廖简宗亲全国总会敬献的仿古金匾,门柱联对分别为“清河望祖根基永固,祥符荣昌世系长绵”,“大唐开泰漳州府,鹿水肇基太尉堂”,“念祥符先祖,威震百粤十州;冀太尉后昆,声播五湖四诲”等.据传,此处原为唐初平闽开漳分营将驻军地(上、中、下)三营之一,时六分营将之一的游骑将军(衔)张虎派屯中营,而后肇基于此,后世尊奉为闽南张氏始祖,其墓葬地在漳州府风山镇江边.《陈元光家谱》载:“从元光人闽者,前锋副将许天正、分营将马仁、李伯瑶、欧哲、张伯纪、沈世纪等5人,府兵校尉卢如金、刘举、涂本顺、欧真、沈天学、张光达、廖光远、汤智等16人”,另记“从唐侯来者58姓,又有许天正以下123员”。</h3><h3></h3><h3> 旧谱载,虎公生有5于或6子,生孙16,子孙世袭将军职。传至十数世(另记为第5世)明山,育有5子,生孙27人。再传至七世孙张浚及数孙回籍省祖,遂居河南固始、祥符诸地.复传五世至宋度宗咸淳二年丙寅(1266年),张公字元甫(1227—1298年),讳论,系理宗开庆己未(1259年)进士出身,咸淳中官拜参议大夫、中书省政事。旧谱传,公率妻抱幼子宗来(字举,约1278 1357,享82寿)随帝昺于祥兴二年(1279年)己卯南遁滞闽.公自南返至漳,卜居云霄西林,再分迁诏安东峤、广东黄岗等地;胞弟字明甫,讳语,亦进士出身,官拜翰林学士,卜居广东潮州,蕃衍大埔南山下、平和琯溪(平和安厚镇)、马塘(堂)村等地.马堂村张氏“唐山过台湾”,在彰化造就了一位闽台英杰、现代民主领袖张克辉。</h3><h3><br></h3><h3></h3><h3> 开元元年(713年),原籍光州固始县铁板桥第三家的“医生”张大瑯,行医入闽,久居今南平延平区峡阳镇,自此开基,生5子,仅次子于昌守旧居,余后裔不详,开创“百忍堂”一支派,并尊奉大璃为闽北始祖。堂号传为六下江南的乾隆帝亲书,现有后裔3000余人,为古镇大姓之一,现存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张氏“百忍堂”宗祠和其刻本《张氏族谱)。</h3><h3><br></h3><h3></h3><h3> 《张氏始祖伯纪公衍裔地方略言》载,唐开漳太尉伯纪公七世孙(不知名)由漳浦往清河县省祖,遂居故籍.传至曾孙华公,随王审知(862—925年)来闽寻祖,旋住福州,生2子,长子吉安,生于世骐.世骐生2子,长于冀郎,迁井得里,偕干复迁悔澄(今漳州龙海),生6子,即得日、绍日、夹日、顺日、揆日、中日;次子吉庆.{此系]932年国民党第49师张贞师长副官张隆古抄录,福建省图书馆特藏部今存有《漳浦中营张氏族谐》(1991年,1—1卷)手抄本一册,内容雷同)</h3><h3><br></h3><h3></h3><h3> 泉州贤坂张氏,谱载其始祖张天觉,河南光州人,祖籍清河郡。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以参谋削王仙芝之乱,授南剑州刺史,及朱温纂唐(907—923年),弃官避乱人闽。居住泉漳2州,又分居各地.兄弟5人,长兄居住驷行铺,次兄迁居兴化,三兄迁岱登,四兄移处漳州;天觉择居泉州灯檠山贤坂里,其后昌盛,遍及闽地。(杨绪贤《台湾区姓氏堂号考》,台湾新生报社1981年版)</h3> <h3>中原士民多次分批南迁入闽,蕃衍生息后再分支插迁八闽各地,大多数姓族的先祖皆是中原移民,其中以固始籍为最多。张氏也不例外,据光绪(侯官县乡土志》卷五(氏族》载,“张氏,唐季张睦自固始随王氏入闽”。</h3><h3></h3><h3> 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固始县东乡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农民起义军自江西入闽,创建“闽国”。据谱载,固始县魏腔乡祥符里张睦,字太(泰)和,876年任光禄大夫(从二晶衔),中和中(881—885年)随三王南下主闽,授三品官领榷货务,封为尚书右仆射,909年封梁国公,933年赠谥太师,为人闽始祖,以居所成“风池张”,祀有“榷货金华大王庙”(闽侯县青口镇梅岭村莲花山下风池张氏支祠)。</h3><h3></h3><h3> 925年,王审知诸子争夺王位,自相残杀,闽国内乱。据传,张睦所生的3于庑、膺、赓皆仕于闽,兄弟见势不可为,遂联袂脱身戎马。庑公仍守旧居,护先人庐墓;膺、赓则溯南港而上,避居永福(永泰)山中二十九都月洲。膺公居前为前张,赓公居后为后张.另据谱载,随二叔迁入者尚有廊公(早逝)遗子濬公,见九鲤湖下山水之胜,而徙居仙游县蕃衍发展。</h3><h3></h3><h3> 另据民国《崇安县新志?氏族志》记载,唐广明间(880一881年?月),又有张威偕兄张感、弟张咸由固始人闽,威居住建阳,感居住三山,咸居住浦城。威孙义赘于本邑会仙里,遂留居,其子孙散处于下梅花吴屯及大洋之西山。</h3><h3></h3><h3> 宋靖康之乱时,又有大批中原人民迁居福建.朱熹(晦庵文集》卷八三《跋吕仁甫诸公帖》云:“靖康之乱,中原涂炭,衣冠人物,萃于东南.”闽北是北方汉人迁徙人闽时最先到达之地,再沿江顺河向下游及滨海平原等生活条件较为理想的区域迁移,进而八闽大地则被移民视为求生存、谋发展的福地。张纂,固始人,扈驾南来,靖康之乱中,落籍于顺昌。张瑞(端),宋时入闽,始居宁化石壁乡;孙辈化龙守祖居、化孙分迁上杭、化风分支福州,皆为分支始祖。谱载张化孙生18子传108孙。</h3><h3></h3><h3> 高宗时,抗金名相浚公曾谪居福州。隆兴二年(1103年),张浚再次拜相,督师抗金,旋被主和派劾罢,忧郁而死。长子拭之次子炳之子明谦,官任贵州都匀府尹,判江西,谒天师墓,遂南下人闽,迁徙宁化,生6子,其第3子松徙居永泰小竹园。后浚6世孙张遗字继宗,从父勤王,抗元兵败,元急搜捕,即东逃人闽,匿名隐居永泰,人呼之为六郎。娶廖氏女为妻室,生4子,长次守居,三于东山字鲁宗,其子观公字希贤,迁居福州台江复祖业,是为居闽始祖,后裔分居于榕、沪、鲁、湘、台(民国25年(1936)张绍曾撰福州《清河张氏家请》载)。</h3><h3></h3><h3> 三明沙县张氏高祖张照,仕南唐,摄汀州幕官,遭乱退居沙县,故今为南剑沙县人。康熙(沙县志》云:“沙县自南唐张确魁多士,入宋太宗雍熙(984--987年)而陈世卿趾美登第,当时五步一私塾,七步一庠,士以诗书相劝,故邓、罗、曹、陈四姓之子孙接踵升朝,乘朱轮曳金紫者不知几几也,其他姓勃勃而起者又不可指计。”</h3><h3></h3><h3> 福清龙田镇上一村清河张氏“敦睦堂”宗祠,据载,始建于南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龙田张氏人闽始祖为唐末的张睦,北宋末,张睦第14世孙鲁芸支派张基生3子:长子若忠迁移闽南;次子若恕迁移湖北;三子若水带武职入闽,择居龙田,为开基始祖,历经800余年之蕃衍了28世代,现有4000多人口,支系总计约4万人.知名人士今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张钹教授等,村里还成立“清河教育基金会”和兴办融侨义姑幼儿园。</h3><h3></h3><h3> </h3><h3></h3><h3>二、兴 盛</h3><h3></h3><h3> 据统计,两宋时约有500万人移居江南地区,人数之多为历次历代移民之最。1276年,元军南下,南宋帝昺南下逃避,从温州沿海路进入福州。据不完全统计,当时约有50姓氏入居福建,而且相当部分姓氏为首次人闽。据中华书局1996年出版新修的《大田县志》卷四《人口》调查统计,全县50大姓氏中,宋代以前迁入的只有13姓氏,其中张氏在南北宋前后皆有入迁支派。</h3><h3></h3><h3> (张氏始祖伯纪公衍裔地方略言》记载:“宋末,漳泉绎(驿)骚乱,赞唐(或同)将军张均正(约1254年)受命行兵平乱(即义兵勤王),后卜居金门青屿。”据传,均正乃华公之四世孙,生5子,即朝辅、朝奎、朝敬、朝永、朝修(同安谱记作朝顺)。均正长子(朝辅)派下的乾育(不知几世),生3子,分衍同安马巷、龙海东园、漳浦绥安山(三)房巷、赤湖前张、湖西外张、葛后、四方、九曲山下新亭、盘陀葛埔、埔顶等地。二、四、五三子派衍漳州平和、洋美、下学、南靖山城、曲江、塔下,漳州城内、东山、长泰武安镇京元、和兴、青浦、后安、西塘、龙海石码、厦门同安、鹭江、同安洪塘,泉州南安、安溪、南安板桥、南平顺昌、福州福清、北京等处.同安谱记均正为晋江“九家张”之后,始祖盈公髓“三王”入闽,其孙延鲁生镜斋,镜斋生九子,九兄弟自此蕃衍“九家张”。</h3><h3></h3><h3> 张伯源,世居广东曲江韶关,元顺帝至正年间(1341--1368年)人闽县任教谕,定居候(侯)官,洪塘为聚居地,明抗倭将领张经为其裔孙之杰出代表。</h3><h3></h3><h3> 新修《泰宁县志》载,元末明初,张寿昌由建宁北乡安寅保荆树源迁居泰宁县福兴上保雄坊。</h3><h3></h3><h3> 兴化石苍大妹橙塘张氏入仙游初祖福庵公,系睦公第3子膺公第14代孙,于明永乐3年(1406年)由永泰嵩口月洲前张徙居此地(2001年仙游县张氏族谱编委会编《仙游张氏族谱》)。永乐2年,实行解甲屯田制,从福州府卫左右所调入仙游屯田的有220人,驻军人籍仙游有6卫共计1451人.经考证有6支派,即:钟山霞厅张世斌,字文质,其父兴信任福州后所百户侯,1404年就职于兴化府兴太里,遂卜居于此;张八哥,于1404年奉帝牒屯田卜居钟山东溪乡梨山村;张关保,祖籍南京直隶府汀溪场,因父亲张九三任职福州府都左卫所,于1404年随屯众落户;张先启,属曲江始兴堂张九龄派系,于1404年奉帝牒偕屯众卜居兴太里岳帝庙山兜;张安实,讳豹佐,官任指挥使,1404年解甲屯田,卜居兴太张宅;张智广,1404年随屯众卜居卓泉佩厝村。明正德年间(1506--1522年),仙游大济南塔峰第18世秉积长子世玉,又名十郎公,因避难入赘南安黉后李氏,至第3代开族立祠,以“鹏溪”为堂号,后遭遇匪患,部分宗亲遂返迁枫亭苍厅等地。张绵夫,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从漳州海澄县(龙海市)江口街徙居仙游郊尾沙溪;张欲成,于明嘉靖年间从永春石鼓少卿村迁盖尾聚仙内坑张;张均用,谥名进卿,于1535年从永春石鼓少边村卜居榜头溪尾大望张;张齐质,于1642年从泉州迁徙何麓庄林张定居;张易洲,于嘉靖年间携手长昌吾、次直吾2子从南安洪濑迁入仙游城东土寨。明清时从惠安张坑迁移入仙游的有枫亭兰友、园庄东坪,岭北内宅、盖尾湖里等6支派;南安张升台迁移龙华平原青山、建新顶张等村落。</h3><h3></h3><h3> 明永乐3年至宣德8年(1405--1433年),郑和七下南洋中多次驻扎福州长乐太平港,兴化航海技士张资等被招聘之跟随出使番邦。</h3><h3></h3><h3> 云霄县莆美镇张氏家族建有“英济宫”,祭祀张氏4世祖姑张云,庙宇始建嘉靖年间,几经修建。后世撰写的《四世神姑状略》载:“英济夫人,我莆三世祖俊元公之女也,讳云,字英敏。明成化(1485年)年9月16日诞降焉,瞑坐而逝。时弘治(1502年)正月13日也,18岁。族里乃议择地立祠,专祭祀神姑,遂有庙。至嘉靖间(1565年),进士张纯以神姑事请敕得封‘英济夫人’。”后分香分炉台湾有数十处庙宇。</h3><h3></h3><h3> 新华出版杜1992年出版新修《德化县志》载,张氏,明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年)自延平府永安县上石拔柴岭迁德化大铭。</h3><h3></h3><h3> 康熙《平和县志》:明清之际,浙江奉化张邦豫、广东龙川举人张兆行等临省名贤逸士寓居平和。民国《龙岩县志?氏族志》:明清之际龙岩县主要姓氏人迁来自莆田、泉州、上杭、连城、水定等地。兴化民系迁入有叶、林、张等,闽南民系有29姓氏,汀州客家民系有40姓氏,外省直接迁入有46姓氏,皆有张姓。</h3><h3></h3><h3> 民国《闽侯县志》记载,浙江仁和商人张某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迁移往福州南街,创办浙江回春药局,父创子承,到1830年后因故转让同乡吴姓经营。</h3><h3></h3><h3> 明清之际,福建结束了1000多年来以吸纳人口为主的移民史,转向以输出人口为主的再移民运动,一般是先向四周展开,再越洋跨海拓展新空间。</h3><h3></h3><h3> 福建是中国第二大侨区,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占全国华侨总数的25%,华侨之多仅次于广东省。2300万台湾同胞绝大部分是闽粤先民的直系后裔,并借此为中转站而散居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各地。</h3><h3></h3><h3> 宋元之时,闽南人早巳移居澎湖,元廷特设巡检司管辖。郑芝龙占据台湾时,曾招募闽南上万饥民人台垦荒,这是台湾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大规模移民潮.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又新纳移民2--3万人,移民总数有10万多人,数目几近土著居民。连横《台湾通史》载,“延平定入台后,士大夫之东渡者盖八百余人”,其中福建籍的有惠安张士、同安张灏兄弟等各地10余姓氏士人。乾隆54年(1789年),清廷取消诲禁,到1893年,正式废除海禁,闽粤移民人台再度复兴。</h3><h3></h3><h3> 明万历24--28年(1596 --1600年),漳州府海商张吉泉航海经商流寓日本长崎.1602年,与同府欧阳华宇倡议,将长崎稻佐乡佛教净土宗悟真寺改为菩提寺,作为华侨佛事及集会之用场所,并租得附近土地一块作为华侨公共墓地。清初,有福州府福清县人张孝充东渡长崎,1746年病逝,墓葬今仍在崇福寺后山。</h3><h3></h3><h3> 1953年初,榕、漳、厦三地市的450户1500农民桩迁移到闽西北等地生活。1957年,17沿海县市约4万人迁移到闽西北24县.1955--1972年,莆田市组织4.7万人向内地山区移民,泉州市组织27余万人迁移.改革开放后的1979-1996年间,全省约有50万人移民海外各地。</h3><h3></h3><h3> 本文还须增补史料和有待修正,恳请专家学者指正。</h3><h3><br></h3><h3>福建张氏支派探析_张姓寻根-张姓研究_新浪博客</h3><h3>http://blog.sina.com.cn/s/blog_7a38f3d30101fl66.html</h3> <h3></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上源村,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h3>原创: 文、栓子 尤溪乐途网 2017-10-01</h3><h3></h3><h3></h3><h3></h3><h3>上源村,最初始祖来源于兴化府珍岭,唐安壬八年,定公迁居福州府凤池。</h3><h3></h3><h3>唐昭宗乾宁元年(899年),定公生三子迁居南剑州(今南平市)。</h3><h3></h3><h3>因始祖张睦公后裔张京统于元朝天顺(1328年)由德化迁入尤溪,后其子张千三改迁大田(三十六都)上坑仙兜狮山繁衍生息,上源初期还有一处黄源的地方,始祖韩七迁居此地,早期未开县就有“后坑郑、上坑张”之说,寓意;尤溪还没设县就有张姓人氏居住上坑,后人各取一字,把上坑与黄源两地结合一处,取名“上源堡”,距今已有689年。</h3><h3></h3><h3>全村有姓韩、林、刘、张四姓。</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据说,韩氏始祖韩七随母陈惠使原先从大田溪兜坂迁至黄源,在黄源林家打长工。</h3><h3></h3><h3>随着时间的推移,韩七家族日益壮大,出了不少文武贡生,秀才等。</h3><h3></h3><h3>后来,因与韩家结下不解恩怨,林氏家族被迫搬迁至前埔自然村居住,繁衍后代。</h3><h3></h3><h3>上源村位于尤溪县西城镇西北部,旧属五都,距县城13公里,离西城镇7公里,海拔200多米,东南面与解建、联建、红土地工业区毗邻,西北面与后洋、东村相邻,北端连接梅仙东头村。</h3><h3></h3><h3>全村1200人,土地面积17702亩,林地15363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6、5%以上,以农林业为主。</h3><h3></h3><h3>村里九十九岁老人林世样说;上源村上坑自然村山上有一座庙宇,叫“三峰祖殿”,祭供着陈公真人,每年农历八月初七,村里的善男信女都会赶到笔架岩山脚下庙宇祭拜陈公真人,以求平安。</h3><h3></h3><h3>传说,陈公少年时聪颖过人,其父母长年在张氏家族打工,一天,张氏差长工们挑土粪到田里施肥,陈公也尾随大人一起去打下手,帮忙干活,大人们下田撒粪正忙,陈公却放下担子,独自跑到山坡上躺在草丛睡大觉,待太阳下山时,大家正欲收工,陈公就把自己挑来的一担粪肥倒进源头水沟里,让水冲走,粪肥自然流向田里。</h3><h3></h3><h3>大人们到了家里,向东家禀报此事,说陈公偷懒,没干活,张氏管家到田头一看,发现稻梗处确有粪肥,认为大人们有意诬陷,回来后也就没处罚陈公。</h3><h3></h3><h3>后来,到了耙草季节,为了责罚长工,东家有意划分了一块要花两天才能干完的活给大家,要求一天干完才收工。</h3><h3></h3><h3>到了晌午时分,大家已累得精疲力尽,为了不让大人们懈怠,陈公拔了一根长芦苇,插在地头,芦苇端顶着太阳,意欲不让太阳早早落山,而又知时的大人们却俯身干活,不时地瞅瞅天空,又忙乎着…...</h3><h3></h3><h3>直到快耙完草,陈公才把顶天芦苇移下,不一会,太阳就下山了,大家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完成了东家的任务。</h3><h3></h3><h3>陈公平时砍柴并不把柴火挑回家,而是把柴火堆放在对面山崙,许多人不解其意。</h3><h3></h3><h3>有一年,农历九月初五,对面山侖突然起山火,村里男女老少赶紧去扑火,陈公母亲赶到山上,发现陈公堆放的柴火正在燃烧,陈公却立于柴堆上,母亲赶紧用身上的布裙扑火,顺势把陈公拖下,突然,陈公背起柴火飞向莲花山继续焚烧其身,直至化为灰烬,最终得道成仙。</h3><h3></h3><h3>后来,人们疑惑陈公的脸为什么那么黑,原来是由于母亲扑火时黑炭涂抹的。</h3><h3></h3><h3>陈公的父母去世后,村里人为了纪念他们,出于母亲对陈公的特别宠爱,于是,大家就把其母亲葬在山上,父亲则埋葬于山脚下。</h3><h3></h3><h3>早期,因张氏家族与陈公交往甚密,故而,张氏后人为陈公建造了一座庙宇,并且每年携家带子去祭拜陈公,延续至今。</h3><h3></h3><h3>1950年4月初,上源当地一股残匪仍继续危害乡民,尤溪县新政府接到匪情后,立即向驻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唐明亮连长汇报,接到报告后,唐明亮马上率领连队进山剿匪,战斗中,连长唐明亮不幸被匪徒击中,在水岬山上光荣牺牲。</h3><h3></h3><h3>之后,村民把唐明亮烈士安葬在风景优美的莲花山下,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尤溪县重视革命烈士入土为安,以便后人瞻仰,把唐明亮等烈士迁到西城革命烈士陵园。</h3><h3></h3><h3>如今,上源村许多青壮劳力纷纷走出山里,出外创业,就职于不同岗位,乡贤中有些钟爱家乡的村民甘于寂寞,留下来建设美丽的家乡。</h3><h3></h3><h3>村民韩章霖、韩明梁等就是典型的乡贤,近年来,他们为了自己家乡今后的旅游发展,在黄源自然村创办“新盛坊农庄”,便于接待游客。</h3><h3></h3><h3>新盛坊农庄占地总面积500多亩,主要功能区集“民宿、农家土菜馆、游泳池、农耕体验区等休闲娱乐项目,许多城里人,利用节假日来上源度假,吃一回农家土菜,体验一次乡村生活。</h3><h3></h3><h3>每逢夏天,城里与周边的孩子们都认定这里冰凉的山水,到游泳池戏耍一回,轻松且惬意。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br></h3> <h3></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周宁宝岭村 <h3>“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这是对花生的卡通写照。说起花生,周宁宝岭花生是出了名的,每到中秋时节,住在城关的人见到宝岭花生,总是争相购买品尝,还有人专程赶到村庄购买。宝岭村距周宁城关50公里,距玛坑乡政府所在地11公里,东与福安溪潭毗邻,南与宁德赤溪接壤,清朝时期属宁德县十四都回龙境,民国时属宁德咸杉乡。民国37年(1948年)9月,宁德县划出咸杉乡包括宝岭在内的127.5平方公里区域归周宁县管辖。</h3><h3></h3><h3>宝岭村的居民大多姓张。据族谱记载,福建张氏始祖张岩公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魏陵乡祥符里,官拜福建处置使。公元893年,王潮乘黄巢起义军起义之际,率兵南下,张氏先祖岩公四子张睦公随王入闽。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张氏千二公迁居福州乌石山,之后阗十公迁居甘棠,万二公迁居穆阳。穆阳环山拱翠、碧水长流、良田万顷,正是创业的好地方。万二公在穆阳张街头辛劳数十年,开垦出大片耕地,没想到穆阳溪的一场大洪灾无情地夺走了一切,先祖痛定思痛,决定另寻没有大溪流、没有水灾的地方拓居。于是,张氏后裔开平公由穆阳迁居高山上的七步后洋。明洪武二年(1369年)张氏一族迁居邻近的小郭洋,明宣德二年(1427年)其后裔又迁居大郭洋。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张金武公由大郭洋拓居玛坑张家山。三十五年后的一天,张家放养的耕牛外出觅食一夜末归,第二天张氏寻迹来到下半领牛眠之地,只见这里天光云影,山明水秀,林海苍茫,风光无限。东面的黄仙峰巍峨耸立,西面三山拱翠,形如笔架;南面狮子峰雄岠;北面层峦如卧牛。先祖大喜,于清乾隆八年(1744年)迁居半领,架屋造田,生儿育女,这就有了半领楼村,后来改为宝岭。</h3><h3></h3><h3>从山脚下的杉洋村出发,沿着阡陌之间的硬化村道一路盘山而上,在海拨680米的牛眠寨吴法祖仙公庙转个弯,一幅美丽的画卷瞬间铺展在眼前。只见绿意盎然的茂林修竹之间,片片梯田已开始泛黄,层层茶垅在山岗上千回百转见首不见尾,近百座青瓦黄墙的土木屋依山而建,袅袅炊烟在晨曦里格外氤氲。走到村前发现,村道旁、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甚至屋顶都晒满了花生,老人孩子在家门口摘花生,主妇洗晒花生,男人则挑着花生缨上山肥田。笔者打探了两家,今年都能收成600多斤干花生,仅这一项收入就达一万多元。</h3><h3></h3><h3>每每提及村庄的发展变化,村里的老者总是感慨万千。解放前,几乎各村都有一部血泪史,这高山上的宝岭村日子更加艰难。第一难就在于缺水。传说村外原来有一个山寨叫眠牛寨,住着几百人,伙夫每天都要到山下挑水。公元1732年,官兵攻打此寨,头领看此山易守难攻,但料定山上无水,就采用围而不打的策略。官兵包围了三天,山寨内早已断水,在危急关头,寨主的使女有了计策,她把众人的衣服被子在小便里浸湿,然后成片地晾晒,官兵头领看到此景,误以为山上水源充足,只好鸣金收兵,山寨里的人吃一堑长一智立马撤往别处。因为缺水,村里绝大多数是旱地,靠种地瓜度日。为了生计,村民学回造纸工艺,利用毛竹资源生产粗纸,造纸工人的手因为长时间浸泡在碱水中,经常脱皮、溃烂,有些人甚至患上严重的风湿病,惨不忍睹。</h3><h3></h3><h3>土匪的袭扰也让村民苦不堪言。解放战争时期,宝岭村民与土匪地霸及国民党黑势力展开了殊死抗争,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福安廉村的陈宜松早年加入了红军队伍,在他的影响下,宝岭村的张浩诚、张兰赐、张兰根等二十多人先后参加红军闹革命。话说邻近的杉洋村出了一位匪首叫王贵生,专门以保护各村为名在邻近各村招兵买马,只有宝岭村一个没去。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十月间,王贵生探明宝岭村有人参加红军,乘村民都上山挖地瓜、晒地瓜米的时候,纠集了200个匪徒,气势汹汹地来到宝岭。张浩诚等人得知消息立即集合队伍,利用自制的神铳、鸟枪、土炮、砍刀抵抗土匪,顿时小山村枪声阵阵,瓦片纷飞。战斗从午后一点打到三四点,由于敌众我寡,力量悬殊,土匪冲进村庄,肆意烧杀抢掠,点燃房屋三座,重伤二人,打死村民张兰富。正在危急关头,一声怒吓划破山谷,“兔崽子们,把枪放下!”来者何许人也,原来是本村的张妙凤,嫁给杉洋的詹齐为妻,而詹齐正是王贵生的干爹。张妙凤得知宝岭被烧,踏着三寸金莲赶回老家,制止了血腥的屠杀。土匪心不甘情不愿地撤走时,残忍地将张兰富的首级拿走。随后,邻近的后贝楼、斤竹岗等村民火速赶来救火,张兰根因伤过重,在福安毛洋岔红军营地治疗无效死亡,最后,全村筹钱买回张兰富首级,与遗体一同安葬。</h3><h3></h3><h3>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张浩诚带部队到安德县(红军在福安、宁德建立的苏维埃政权),在宁德官岭村留宿。没想到此时的官岭村早已暗藏杀机,特务一边假腥腥地热情款待红军,用美酒灌醉张浩诚等人,一边调集宁德十六台的国民党部队连夜汇集到这里,天亮时已将红军团团包围,又是一场血腥的大屠杀,不知有多少红军战士惨死在睡梦中,其中,宝岭村的红军被打死四个,张浩诚烈士就是其中之一。</h3><h3></h3><h3>新中国成立后,村民真正当家作了主人,黑恶势力被彻底清除,笼罩在村民头上的阴霾消散了,村民早出晚归安心生产。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为解决缺水问题,村民自力更生用了二年半时间,从黄仙峰山下的后贝楼村修筑一条长1.5公里,宽0.8米的水渠,源源不断地把水引到村里,山村不但新增了600多亩水田,还修建了小水电站,村民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h3><h3></h3><h3>改革开放后,宝岭村民发挥本村土质好、日照时间长等天然优势,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和花生种植。茶园面积增至800多亩,生产的早春毫、黄金贵等优质茶供不应求。近年宝岭小花花生的好名声不胫而走,村委顺势成立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商标,已有270多年历史的宝岭花生不变的是好品质,变化的是好身价。突然想起去年的宝岭咸花生的味道,口感细腻,绵糯咸香,回味无穷。忍不住随手拿起一粒晒在路边的生花生,虽然粒小,但非常饱满,细细咀嚼,清香甘甜溢满口腔,这是积百年时光、汇天地精华酝酿出的味道,是生津止渴、延年益寿的绿色食品,难怪市民极力追捧。这时才发现,村周边山坡上的杂草丛中尽是花生,真不知道这里面埋藏着多少财富。“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耳畔又响起这首童谣,在乡亲们眼里,这白胖子分明是真金白银,是致富的希望。</h3><h3></h3><h3>感谢宝岭村张明慈老先生为本文提供历史资料。</h3> <h3>张氏入闽支系繁多,主要有:</h3><h3>1、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河南光州固始人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带兵入闽。后其子陈元光(人称开漳圣王)开辟漳州,随陈政父子开漳的张姓多人,后居 住在漳州地区。云霄《西林张氏家谱》记载,先祖张凌“同陈元光来镇漳州”,其子孙分派各地,有的迁居粤东的饶平、潮州,成为客系。张伯纪,河南祥符人,从 唐高宗总章其中有分营将张虎(伯纪)、张龙,医士张光达,队正张来(采)、张本仪等随同。</h3><h3>2、唐未光启二年(886)随王绪、王审知入闽的固始张姓多人,他们分居福建各地。①其影响最大的是张延鲁。固始人张延鲁其祖父张震隐居于越州(今浙江绍 兴),父亲张宜在越闽间经商迁入泉州。王潮入闽后,张延鲁迎请王潮义军驱逐贪暴的泉州太守廖彦若,唐廷任命王潮为泉州刺史,张延鲁家族受王礼遇,恩受司农 卿。唐乾宁三年(896年)请命于晋江南岸屯垦,遂于湖澄定居,为闽南鑑湖派张氏入闽始祖。五代宋初,张延鲁裔孙张镜斋生九子,后裔分为九大派,称儒林 派。长子仁郎(莲池房)居张林下库,分居五陵嘉福、东山、石狮市雪上、青阳镇王厝、陈埭镇高坑、古福、磁灶镇后坑、内坑镇后厝、欧坑等;次子义郎(上仓 房)居德化,再分居晋江砌田,泉州树兜、上塘、南安佃坑;三子礼郎(上库房)居张林上库,分居南浔、安海尚贤里、田厝、湖南长沙、金门、台湾等地;四子智 郎(厅上房)居张林,谱载智郎公,号退耕,以文才出身,累封安国侯,传徙居北京;五子信郎(楼下房)居赤西,分居大嶝阳塘、泽沟、双沟、南安洪濑、江西上 饶等地;六子恭郎(上方房)居上方,分居潘径、路厦、洪塘、清透、柯坑、伍堡、后洋、上厝、同安板桥,以及金门沙美、台湾;七子敬郎(同安房)居同安东 园、西洪塘、下张、惠安石任、洛阳,以及金门青屿、澎湖、台湾;八子逊郎(安溪房)居安溪大坪、东市、分居浙江、平阳、苍南、南安东大、四石柱、泉州洛 阳、内坑前宅、以及台湾木栅、淡水等地;九子让郎(漳浦房)居漳浦云霄等地。</h3><h3>②随王审知兄弟入闽的还有固始人张清溪,张清溪任漳州剌史,肇基漳州。据明泉州解元李光缙《景璧集》记载,其后裔有一支分派泉州笋江。</h3><h3>③是时,入闽的张氏还有张岩。张岩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魏陵乡祥符里。岩生五子,长子张谨(排称张八公,后代居政和县杨源乡),次子张攻(九公,居古田铺 村),三子十军将(居下坂洋尾李堂平江府吴江县溪南今溪离也),四子张睦(十九公,居福州),五子张灏(居浙江温州平阳)。</h3><h3>乾宁四年(897),王审知请于朝,授张睦三品官,领榷货务。后唐天成元年(926)张睦殁,葬闽侯上街镇上街村赤塘山。他的官邸建在福城凤池坊(今鼓楼 区仙塔街城守前路24号),他的子孙后裔就以“凤池”为堂号。睦生三子:长子庑,官居殿中侍御史;次子膺,官居殿前指挥使;三子赓,御史中丞。张睦殁后, 庑、膺、赓三兄弟知国事不可为,遂联袂脱身戎马,谢事归隐田园。庑公留 福州旧居守宗庙;膺公、赓公移居永福(永泰)。从此子孙辗转迁徙,远布省内外各地。</h3><h3>④泉州贤阪的张氏“始祖张天觉,河南光州人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以参谋削王仙芝之乱,授南剑刺史,及朱温篡唐,便弃官避乱入闽”。</h3><h3>⑤《台湾通志.氏族篇》引台北县《张氏族谱》云:“世居光州固始,唐末有张延乔兄弟三人,随王潮入闽,居泉州之惠安、安溪等地,支派甚盛。” </h3><h3>4、宋端拱元年(988年),张孔阳自建昌府南城县(今江西南昌附近)入闽,任兴化府通判。</h3><h3>5、北宋重和年间(1118—1119) 张端由陕西宝鸡眉县迁至汀州宁化石壁都葛藤凹开基,尊为张氏入闽西始祖。其曾孙张扬德生三子。长子化龙,留居宁化;次化孙宋中宪大夫;三化凤宋武举迁福州。</h3><h3>张化孙,讳衍,字传万,生于南宋淳熙二年(1175)二月二十日子时,薨于咸淳三年(1267)五月二十九日申时。他自幼勤奋好学,聪明过人,考取进士, 诰授中宪大夫,后受朝廷委派“作牧汀州”任汀州知府。宋宁宗嘉泰年间(1204),时逢战乱,他“卜吉移居闽上杭”由宁化石壁迁至上杭北乡深坑尾官店前上 吉街开基(今上杭白砂茜洋村)。上杭地处汀江中游“黄金水段”,汀江别称鄞江,张化孙被其千万裔孙尊称为“鄞江始祖”。 </h3><h3>6、南宋时,名相张浚因与岳飞锐意抗金,被贬泉州,其四世孙张济、张憬(灏)移居德化县半林乡猴墓坑;</h3><h3>7、南宋时期,张负先到晋江,在晋江生活一段时间后,又举家往厦门方向搬迁。负公快到现在的集美的时候,面前有一条小沟渠阻挡了去路,负公就用木板搭起了 一座桥,后来这个地方就被他称为板桥。负公一家在板桥安定下来,并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活。板桥包括现集美区侨英街道的后垵、东莲、四埭尾、曾厝、过田、浒 井、村仔、后郑、叶厝、磁窰、田墘、租厝边、前占、东内、下吴、东山等村。</h3><h3>8、南宋末,还有几支分衍闽南各地。如晋江梅岭派张姓,奉尔皋为开基祖,由南安岭兜迁衍,现聚居于内坑镇前山、土垵、坑尾、云霞等村。又如张明谦居石壁堡 (宁化县),生8子,长棣、次极、三校、四松、五杜、六束、七梁、八棠。除张棠后裔,第六世传至四十一世本郁等返回湖南,其它七子繁衍宁化外,又东迁至漳 浦县城、平和县小溪、永泰县小竹园、南靖县水西等地。</h3><h3>9、元泰定元年(1324年),张浚的裔孙张七十迁居漳平县高兴乡林口店,肇基创业。</h3><h3>迁台</h3><h3>张氏在台湾仅次于陈、林、黄三姓,是第四大姓。台湾的张氏来自福建和广东。台湾张姓曾分鉴湖派、金坡派、板桥派等多种。主要居往在彰化、台北、台南、南投等地。延鲁的后裔启綮开基同安洪塘下张村。启綮的四世孙张思睿﹐约生于南宋时期。张氏族人迁居澎湖已有八百年历史。</h3> <p class="ql-block">张虎、张开先的世系(汉代张汤之后)</p><p class="ql-block">张开地→平、黡,黡→说、晏,晏→伯(殇)、仲、叔(瞻师)、季(释之),仲→汤、方,汤→贺、安世,贺-无疆、彭祖(继子),无疆-启,安世→延寿、千秋、彭祖(过继贺),贺→彭祖(继子)→霸→楷→免→弘→显寿,延寿→勃、汾,勃→临、任、襄,临→放、冶、株,放→纯、阳、淇,纯→奋、田、建、杰、华,奋→甫(秀)、恩,秀→吉,恩-敬-祖恭、祖孝,祖孝-禹-元献、元猷,元献-衡、衍、术,衡-陵-巡、道、进、达、辽,巡-仲昱、仲景、仲昆,仲景-祖谱、重修、康成,唐成-……-开先-……-确、若谷,千秋→博、装、敏,博→释(泽)→1千秋曾孙亮→?→?→?→5亮玄孙宗→……→15宫观→16慕→17陵(号文右)、将,陵→18龙、虎(字伯纪)</p><p class="ql-block">伯纪公七世孙?→曾孙华→吉安、吉庆,吉安→世骐→冀郎→得日、绍日、夹日、顺日、揆日、中日</p><p class="ql-block">均正乃华公之四世孙(可能华→吉庆→?→均正),生5子,即朝辅、朝奎、朝敬、朝永、朝修(同安谱记作朝顺)。</p><p class="ql-block">敏和收集</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