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作者:烟雨江南</h3><h3><br></h3><h3><br></h3><h3>前一晚上,微电影《太平坎》的编导迪哥还在为微电影不能如期开拍而大发牢骚,甚至不惜花血本掏腰包在《匠心烤鱼》请客,以此向动物演员牛鸡犬和人类代表喻舜文赔礼道歉,没想到第二天领导就心血来潮,要求迪哥风雨无阻立即开拍微电影《太平坎》。弄得迪哥叫苦连天又哭笑不得,不止一次仰天长叹:这客又白请了,又白白花了他几吊银子。</h3><h3><br></h3><h3>不过迪哥就是迪哥,叫苦归叫苦,长叹归长叹,工作起来,又表现出了他既不要命又不要脸的本色。几翻软磨硬缠、连哄带骗,就在极短时间内就把所有剧组成员和所有演员招集到位。十点半从太平镇出发,经210国道从石岸口上魏罗公路,从亮垭子分路,经石窝最后到玉带,已是下午两点半。适逢石窝公路加宽,一路颠簸和添堵就是家常便饭,及至玉带,众人已是人困马乏,饥肠辘辘。好在提前早有联系,乡上食堂已经备好饭菜,十几个人围在一起,大家提筷上阵,几个回合下来,桌子上已是风卷残云,杯盘狼藉了。</h3> <h3>酒足饭饱后,一行人便来到玉带中心校,准备工作便开始紧锣密鼓的进行。徐娅忙看为演员化妆,黄浪忙着调试机器,迪哥忙着介绍剧情,孙维翠忙着拍摄花絮,其余的人也忙着各自的一份事儿。当然周围也少不了看热闹的人群。</h3><h3><br></h3><h3>节孝牌坊和神道碑的场景拍完,已是五点光景,按计划还要拍面面药的一出戏,但时面已晚,加上街道这时也开始变得冷请,剧组遂决定明天再拍。</h3><h3><br></h3><h3>晚饭仍在乡上食堂,因为有了下午的活动,大家彼此不再陌生,席上不分男女,不分老少,都有说有笑,就是开玩笑,大家也毫无顾忌,有荤有素。特别是王书记和李书记的到来,更加活跃了现场的气氛。当然,大家讨论和交流得最多的还是剧本和剧情。</h3> <h3>还没到七点,李大叔就在楼道里嚷开了:“起床了,起床了”。虽然极不情愿,大家还是陆续起来,洗脸,刷牙,二楼用餐。一向早起的迪哥姗姗来迟,牛鸡犬悄悄告诉我,作为编导的迪哥,昨晚悄悄带着几名女演员到石窝潜规则去了。牛鸡犬一向不说人话,我们当然不会当真!</h3><h3><br></h3><h3>天空一直下着雨,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摄制组只能冒雨拍摄。没看出来,牛鸡犬真的是表演天才,只见他穿着一件据说她老婆怀孕时穿的绿色旧军服,一条沾满泥浆的破裤子,一双破烂的黄胶鞋,怀抱一件价值大约二十元钱古董从石阶上一涉三探,小心翼翼地往下走,一双贼溜溜的眼睛到处乱转。可以说,他把剧中二叔的形象表演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第二场戏是面面药卖打药的情景,面面药一面捣药,一面叫卖,特别是他那句“有酒泡酒,无酒泡尿;祖传秘方,保证疗效”让众人忍俊不襟,开快大笑,他的那双眼睛把江湖骗子表演得活灵活现,据说这是迪哥为他专门量身定做的,由此看来,要当一个好导演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h3> <h3>雨越下越大,其余的街戏已无法再演,更不用说下太平坎了。剧组只好停下来,迪哥很郁闷,不止一次抱怨:老天不给力,球法!我们也不止一次祈祷老天能开眼,但天不遂人愿,雨越下越大,吃过午饭,剧组只好打道回城,回来的路上,又顺便去参观了远近闻名的金山寺。寺里的神仙虽多,但没有一尊神会告诉剧组微电影《太平坎》哪一天又可以继续开拍!</h3><h3><br></h3><h3>《太平坎》,观众在期待!我们也在期待!!</h3> <h3>一直以为,微电影《太平坎》即使不流产,也要过了年春暖花开时再拍。想不到迪哥突然来电,说要继续拍下去。于是8:30从万源出发,两次堵车,平常三个小时的路程走了四个小时,才到达玉带。正准备下太平坎,迪哥说还有女演员没落实好,联系了好几个,都高不成低不就。最后我只好带迪哥去学校找人,李校长不在,在家的邹校长很支持工作,于是就有了年轻时尚貌似有新疆血统的女教师刘清加盟微电影《太平坎》的拍摄。从刘老师后来的表现看,我不得不佩服迪哥独具慧眼,仅凭一张照片就发现一个具有表演天分的人才。</h3> <h3>从玉带到太平坎只有十几公里,但全是土路,是玉带唯一没有硬化的村道路,由于缺乏必要的维护,沿途全是大凼小坑,虽开的是越野车,但仍象蜗牛一样爬行缓慢,同车的牛鸡犬说,我们哪里是坐车,分明是在大海上行船。开车的彭师更是开得汗水直流,最后不得不脱下外套。尽管大家心都提到嗓子眼,师傅们小心又小心,一马当先的王书记(也是本剧的主演苏老师)还是陷在了泥沼中。迪哥不止一次发出天问:难道太平坎真的是个坎?!好在人多力量大,花了近40分钟,车子最后总算冲出亚马逊般冲出了泥沼。两点光景,我们平安抵达太平坎。</h3> <h3>头天晚上夜戏结束已是凌晨一点,自然会影响第二天拍戏,本来说好七点起床,直到八点,所有演职人员八点才全部到位。拍摄工作又紧锣密鼓地开始了。</h3><h3><br></h3><h3>有人在的地方,女人永远是关注的焦点。所以我决定从女人说起。首先是徐娅,徐娅既是编导,又是化妆师,她的化妆水平堪称一流。二妈本是城里人,经过徐娅的巧手,活脱脱变成了一个乡下村姑,一场戏下来,她就急着要卸妆,说把自己化得太丑,老惹别人笑话。玉兰子本来就长得有点新疆味,在徐娅的妆点下,摇身而成外国人,整个拍摄期间,大家既不称呼她本名,也不叫她剧中角色,而呼之以玻利维亚,她没半点抗议,一直乐在其中。其次是二妈,老实说二妈才来的时候,大家并不看好她,但一场戏下来,大家对她刮目相看,用一句流行的话说,她不是偶像派,她真的算得上实力派。整个摄制期间,女人都是靓丽的风景,男人们要么用语言取乐,要么用镜头记录每一个精彩的瞬间,其实这不是男人们生来好色,而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h3> <h3>我们再来说说男人。先是摄影师黄浪,他算得上真正的大块头,本来脚就有病,偏偏成天要与二十来斤的摄像机打交道,除了吃饭和睡觉,他可以说机不离身,加之他对每个镜头都要求精益求精,不言而喻,这就更增加了他劳动的成本。再是苏老师,他本是乡上主要领导,却亲自扮演剧中角色,全程参与拍摄过程,除了表演实力,最让人感动的是,在自家门口,家里有病人,为了工作,竟自己有家不回。还有赵老大,他幽默、风趣,工作积极主动,哪里需要就到哪儿,他戏说自己身兼数职,在我们看来,他不仅扮演了剧中的赵老大,更是迪哥口中的执行导演。</h3> <h3>为了抢时间,摄制工作一直到晚上八点才告一段落,晚饭时,大家仿佛都忘记了白天的苦和累,显得格外兴奋,正应了那句“高兴的时候,喝酒;不高兴的时候,也喝酒”,连一向不喝酒的我也端起杯子,与人频频碰杯,一顿饭下来,至少三瓶啤酒,被我消灭得一干二净。特别是饭后,所有人员全都围在火塘周围唱起了山歌,场面火爆热烈,就像一场盛大的演唱会!</h3> <h3>拍电影不能仅凭剧本,更需要智慧。尤其体现在细节的处理、场面的设置、镜头的增减上。按照要求,本次微电影要像迪哥所说的,要将太平坎的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资源一网打尽。听说院子里有人要杀年猪,就临时增加了杀年猪的戏。舞龙狮的到解家大院了,也理所当然成了微电影展示的内容。还有彩龙船、百年蜂巢、双斗桅杆、千年银杏、张家花坟……</h3> <h3>吃午饭的时候,牛鸡犬要在厨房表演掌上切土豆片的绝活,我也钻进厨房,想现场直击他的精彩表演,只见他一手拿刀,一手拿土豆,只眨眼的功夫,两个土豆就在锋利的菜刀下香消玉损,我本来是要拍张照片的,但他动作太快,没等我反应过来,表演就宣告结束,虽有那么一丝丝遗憾,但我又重新认识了牛鸡犬,就像我常开玩笑所说的,他是非人类。其实我并没有丝毫要贬他的意思,他诗写得好,又有表演天份,还身怀绝活,一个多才多艺的人自然不屑与世俗之人为伍,可能这也是他取这个怪网名的真正原因。我觉得他是真的金子,但愿更多的人给他发光的机会!</h3> <h3>天气预报说,第二天有雨,剧组怕陷在太平坎,拍完太平坎所有戏后,大家又连夜往玉带赶,按王书记的安排,我们又去了曹家山。当兵出身的支部书记邹宗政早带领一行人候在那里,又是篝火晚会,又是烤全羊,虽然冬天的寒意已浓,但人们的热情不减,剧组成员和村民聚在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而难忘的夜晚!</h3> <h3>赵老大本是面面药的不二人选,可他已在相关情节中扮演了酒鬼赵老大,无法继续饰演,免得穿帮。于是有人推荐了一个特别人选,他就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喜神仙”。说起这“喜神仙”我还真不陌生,他是茶园河人,和我是地道的老乡,他是专与死人打交道的阴阳先生(为死人做法事),有人说他骗人,有人说他哄鬼。我的印象中,他的确有过人之处。一是重视子女的教育,在经济并不发达的玉带,他甚至不惜花重金为子女请家教,开玉带农村家教的先河。二是把做法事当产业做,先在街上租门市搞天堂服务,后来越做越大,自己竟盖起了楼房,提前奔了小康。三是到佛教学校拿到大专学历,也算是别出新裁,独具一格。他口才好,擅长表演,有极强的表现欲。赵老大教台词:“有酒泡酒,无酒泡尿;无酒无尿,干吃干嚼;祖传秘方,保证疗效。”仅教一遍,他就一字不差全记下来了。让他试镜,也是一次通过。这正应了那句:高手在民间。</h3> <h3>“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是央视三套《黄金100秒》栏目的口号,笔者觉得把它用来形容玉带太平坎,是再恰当不过的了。玉带是万源最边远的乡镇,而太平坎又是玉带最边远的村落,因其交通闭塞而少有人问津。而这一切都因微电影《太平坎》的拍摄发生了改变,太平坎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的非物质资源而越来越引人注目。</h3><h3><br></h3><h3>太平坎地处万源市西南方,万、通、平三县交界地,三面环水,四面环山,中间平坝如旗,自古风调雨顺,罕有天灾人祸,实为太平之域。相传明正德太平建县选址的时候,就拟建在太平坎,后来由于称土的时候,有人做了手脚,太平坎的土略轻于太平镇,而与建镇失之交臂,因其与太平镇相关,所以取名太平。又因其与建镇无缘,对太平坎人来说,无异于一道坎,故取名太平坎。持此说法者言之凿凿,说东门遗址就是最好的证明。</h3> <h3>说到太平坎,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解家大院。据考证,解家大院建于清光绪7年,即1881年,文物专家认为,由于该大院所处位置偏远,古宅得以保存完好,而且基本没有遭到损坏。各类雕刻题材多样,应用了深浮雕、浅浮雕和镂空雕刻手法,展现了川东北民居高超的建筑水平和精湛的技艺,为研究我市清代川东北民居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史实资料。整个大院是由正房、山门、厢房、天井等33间房屋组成,以一楼一底为主,房屋左右完全对称;房中雕花门窗,建筑布局为四合院小天井,属典型的川东北民居大院。昔日所有房门和板壁都绘有壁画,100多年来尽管经历年代久远的风雨剥蚀,仍是依稀可辨,壁画题材有三皇四御、七祖五老、八洞神仙、二十四孝、仙禽瑞兽、吉祥花卉等,大都以人物为主,辅以传统吉祥图案装饰,造型典雅大方,描绘栩栩如生,重视描绘对象内在气质,神型之间极富美感,静静品读这些古老的壁画,仿佛能穿越尘封的岁月和老宅院一起享受太平坎那世外桃源般恒古不变的恬淡和安闲… …</h3> <h3>太平坎的双斗石桅杆是目前万源市境内发现唯一的一对双斗石桅杆。此对石桅杆的石座高约1.5米,柱高五米有余,对称排列于张家四合院朝门口前,一支桅杆上挂双斗,保存完好,其中一个斗刻有“文光射斗”四个大字;另一支已遭损毁,只剩石座。作为科举功名的象征物,桅杆的石座、石柱、石斗每个部件都有着非凡的寓意,无不表达着功成名就的美好愿望,在研究古代科举功名方面具有极大的考古价值。另外,桅杆在太平坎随处可见,不难想像太平坎的确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h3><h3><br></h3><h3>太平坎还有丰富的墓葬文化,尤以无量佛塔、张家花坟、黄受中墓为代表。无量佛塔坐落在原太平寺遗址附近,是为纪念远道来太平寺修行的主持本昌和尚师徒三人而建的,高约6米,共七层,七级檐楼渐次而上,暗合佛家“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说法。张家花坟修建于同治12年,据今近150年,其雕刻精美、色彩鲜艳,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呼之欲出。黄受中墓更是以其规模宏大、墓上雕刻极具教育意义而别具一格。</h3> <h3>在微电影《太平坎》拍摄期间,热情好客的太平坎人还专门为摄制组表演了彩龙船、舞龙狮等传统节目。篝火晚会上,摄制组成员与村民更是载歌载舞,其乐融融,沉浸在嘹亮的山歌中,醉倒在醇厚的酒香里……</h3><h3><br></h3><h3>目前,当地政府正在努力改造太平坎基础设施,着手开发太平坎非物质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我们祝愿和相信太平坎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h3><h3><br></h3><h3><br></h3><h3><br></h3><h3>2015年12月15日夜于八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