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前行---这些年的归乡路

江苏-夏天

<h3> 父亲是从江苏到湖南的军转干部,母亲从年轻时就随军到湖南,我和弟弟也是在湖南出生、长大。<h3><br></h3><h3> 能记事时大概是八十年代初期,四年一次的探亲假,父母都会放在过年的时候回老家陪奶奶、外公外婆,记忆中每次回老家过年都像一次大迁徙,爸妈会提前去批发几十斤贵的、便宜的糖果带回老家,送给父老乡亲们,把那些牛奶糖、水果糖、高粱怡、花生糖、芝麻酥花花绿绿的混合起来,再重新分成一斤、二斤的装好,带酒心的巧克力只能一包里面放个几颗。还有一块块只能做一条裤子或者一件背心的布,那时爸爸经常出差到深圳,无意间发现有个专门卖走私货的小市场,一块块五颜六色的零头布论块卖,都是很低廉的价格还不要布票,就一点点屯回来,和妈妈商量着这块送给七大姑、那块送给八大姨,体面点的送给哪个德高望重的长辈,爸妈在家里都会细细盘算好用小纸条写着包在布里;厂里发的劳保皮鞋,虽然重得像坨铁,可一脚踩进去全是毛,暖和的不得了,这个爸妈是从来不舍得穿的,每次发下来都放在柜子里留着带回老家送人;还有厂里发的纱手套可以拆下来织毛裤,掺一根开司米还能织出漂亮的毛衣,这些爸妈都要余着带回家。</h3></h3> <h3> 记不得还有什么了,只知道每次回老家,爸妈的前胸后背都会挂两个大袋子、两只手还要分别拎两个大包,我比弟弟大五岁,不但要拿小袋子还得看着拿更小袋子的弟弟,就这样大包小包加大孩子小孩子每到一个需要转车的站台,爸妈都会提前个把小时把我们和包拢在一起,防止丢了、防止挡着别人的路……</h3> <h3> 那时候从湖南永州没有直达南京的车,只有昆明-上海、南宁-上海两趟过路车从永州经过,要坐两天两夜。火车路途远停靠的站点多,当然人更是多,不要说座位了,过道里挤满了回家过年的人、实在站不下的在座位下面用报纸垫下就躺着,卧铺票很贵当然更是紧俏物资,偶尔能买上一张,爸爸都会让妈妈带着我和弟弟一起挤进去睡,记忆中没有过一家四口都能睡到卧铺的。<h3><br></h3><h3> 火车上很少买吃的,都是爸妈在家做好的菜、面条或者饭用军用饭盒装好、开水一烫,还加几块红烧肉不晓得多香呢,弟弟看人家吃火车上的盒饭,眼馋得不行,爸爸会买一盒,弟弟吃不完我吃、然后妈妈吃、爸爸吃……</h3></h3> <h3> 到了上海站还要转汽车、轮船到镇江、再从镇江到扬州、扬州到江都、江都到永安,不知道为什么,每一次转车都要跑,背着大包小包的爸妈一边跑一边喊:死瘟丫头啊,快点,拉住宝宝快跑……就这样每次跌跌撞撞地上了车,爸妈就开始点数,1、2、3……最多的时候连人带包共17样东西,我和弟弟很不甘地认为自己不是东西,惹得爸妈累并快乐着地欢笑一路。<h3> </h3><h3> 现在想来或许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归乡情结,让爸妈如候鸟一样四年一个轮回地重复着这样的旅途, </h3></h3> <h3> 2003年爸妈退休了终于叶落归根,举家全迁领着我们终于回到了江苏,时间长了却又挂念着湖南,每天的新闻联播看完还要把天气预报最后一截看完才能调台,因为飞播的城市天气预报里有“桂林”---桂林离永州二百多公里,是天气预报里离永州最近的城市,父母老了不会玩微信、不会视频,想他们的老同事、老战友了就打个电话问候一番,听说哪个老朋友生病了、去世了,都会心情难过几天。<h3><br><h3> 夏天的时候湖南的同学餐会,邀请我回湘,索性我就带着妈妈一起去了,妈妈激动了几天,在家收拾这个想带给张三、那个想带给李四,我和弟弟坚决不准,告诉她高铁上行李有重量限制,超重会罚款,这样妈妈才放弃那一大堆扬州的四美酱菜、牛皮糖……</h3><h3><br></h3><h3> 网上查了下:扬州到永州的火车没有直达,可以到衡阳转车,时间要二十多小时、南京到永州有直达的动车,需要8小时,想想动车上没有活动空间估计妈妈吃不消,最终还是决定从镇江-武汉、武汉-永州,早上八点半上车中途在武汉转车可以休息一小时,下午四点多到永州,很方便、人也不辛苦,和妈妈坐的是一等座,车厢里很宽敞座位也很舒适,人更是不多,小侄女提前给奶奶的手机里下载了几部电视剧,妈妈边看边笑得咯咯的。</h3><h3><br></h3><h3> </h3><h3><br></h3></h3></h3> <h3> 我眼睛有点酸,似曾相识的场景,近四十年的时间长河冲刷了我们的记忆,父母一边垂垂老去一边盼着归家,这一头是亲情、那一头工作、事业,回家不仅仅是千里之外的团聚,更是亲人间感情的升华。这弹指一挥间,我们的生活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为爱前行的脚步却依然行走在路上……<h3><br></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