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煤业大力推广沿空留巷新技术

陌路

<h3>  山西沁和能源集团中村煤业有限公司,隶属于沁和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矿井位于晋城市沁水县历山脚下中村镇中村村,始建于1970年,井田面积为5.3497平方公里,批准开采2#、15#煤层,现采2#煤层,年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现有职工912名。</h3><h3>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体现出价值。”作为沁和能源集团的主力生产矿井之一,山西沁和能源集团中村煤业有限公司通过使用沿空留巷新技术,将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应用到了四采区2410工作面。推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做好了无煤柱开采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形成集团公司新的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点。</h3> <h3>  2017年12月,由山西沁和能源集团中村煤业有限公司总工程丁楠带队,组织矿技术科、调度室、公司生产部、技术部等相关技术人员到周边矿井参观学习沿空留巷施工工艺及流程,为沿空留巷工作做好铺垫。</h3> <h3>  2018年3月,山西沁和能源集团中村煤业有限公司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矿科创(北京)煤炭技术有限公司合作,进行大采高模袋充填墙切顶卸载沿空留巷原理及支护技术应用研究,签订了合作协议。</h3> <h3>  “沿空留巷开采在采煤工作面后沿采空区边缘维护原回采巷道,保留巷道留给下一个工作面使用,具有一巷两用、资源回收率高的优点。”</h3><h3> </h3> <h3>  中村煤业总工程师丁楠说,“实施沿空留巷开采后工作面的回采率可达到98%以上,而在实施沿空留巷前,工作面之间留有20米的煤柱,以一个采高3.3米、走向长度1000米的工作面算,将损失资源10万吨,吨煤效益按照300元计算,仅回收煤柱就可以创造经济效益3000万元。</h3> <h3>  2018年,2410工作面完成了沿空留巷新技术,期间巷道顶底板移近量最大260毫米,锚杆锚索最大压力35Mpa。</h3> <h3>  采用“沿空留巷”后,降低巷道掘进率,每个回采工作面可以少掘一条巷,回采巷道掘进率至少降低40%,极大的缓解了矿井采掘衔接矛盾。提高资源采出率。回收区段护巷煤柱,可提高采出率,提高矿井服务年限。改善矿井生产条件。采用沿空留巷技术,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采区,沿空留巷有可能避免因地质变化而造成的停采待掘。同时,减少上一个工作面开采时对本工作面巷道造成的矿压影响,减少巷道的维护工作量。改善矿井安全生产条件。可以形成两进一回的Y型通风系统,有效治理上隅角瓦斯。</h3> <h3>  按掘进巷道长度1000米计算,掘进费用(材料费、人工费)2300元/米进行考核,可节省费用230万元;设备磨损、油脂、电费、辅助材料等节约100万元;共计330万元。</h3><h3> 截止发稿,该留巷已经作为2409工作面的皮带巷正常服务于矿井生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