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元末蒙古名将察罕铁木尔墓地

豫铁木尔王

<h3>洛阳是元朝四大军区司令部万户府之一,其他三个万户府分别在山东鄄城、四川成都、陕西凤翔。</h3><h3>如今的洛阳有蒙古英雄木华黎后裔李姓蒙古族5000多人,建有成吉思汗哈日苏力德和木华黎金肯苏力德祭祀基地,也是中国苏力德基地之一。</h3><h3>2011年10月26日下午,我从苏力德基地参加完祭祀活动后,前往洛阳市内查找并查看了元末名将察罕帖木儿的墓地,当地人称墓为大冢。&nbsp;</h3><h3>察罕帖木儿(?-1362),字廷瑞,沈丘(今安徽临泉西北)人,祖籍畏兀儿别失八里(别失八里故城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市东、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境内)。</h3><h3>&nbsp;至正十一年(1351),元末农民起义爆发,作为色目地主阶级的一员,察罕帖木儿深感自身利益受到威胁,便纠集武装,号称义兵,对抗起义军。他治军有方,作战勇敢,所率地主武装迅速成为当时规模最大、装备精良的地方武装力量,并很快被元朝廷改编为官军,成为支撑元朝统治的柱石。</h3><h3>至正十二年(1352年),组织地方武装与李思齐破罗山红巾军,升汝宁府(今河南汝南)达鲁花赤。在河北、河南地区屡败红巾军,以功累官河北行枢密院事。</h3><h3>&nbsp;至正十七年,援陕西,败红巾军于凤翔,收复关中。次年,率军入援京都,并分兵屯晋南、太行诸隘。进官陕西行省右丞,兼陕西行台侍御史、同知河南行枢密院事。至正十九年,攻占大宋红巾军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回师与孛罗帖木儿争夺晋、冀。至正二十一年六月,乘山东红巾军内讧,分兵五路,水陆并进,招降田丰、王士诚,陷济南等地。次年六月,围益都时被田丰、王士诚刺死。&nbsp;</h3><h3>察罕帖木儿被刺的消息传到朝廷,朝野为之震动,朝廷诏赠推诚定远宣忠亮节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河南行省左丞相,追封忠襄王,谥献武。后改赠宣忠兴运弘仁效节功臣,追封颍川王,改谥忠襄,食邑沈丘县。</h3><h3>&nbsp;察罕帖木儿的父亲阿鲁温为汝阳王,后来又进封为梁王,驻守洛阳,所以&nbsp;察罕帖木儿死后埋在洛阳火车站东北1公里左右的苗南村,现存墓冢,上圆下方,高约15米。</h3><h3>察罕帖木儿死后,其养子也是其外甥扩阔帖木儿(王保保)接替他的部队,继续与红巾军和朱元璋作战,是元朝皇帝非常器中的将领,扩阔帖木儿被封河南王和齐王。察罕帖木儿墓地早已列入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在洛阳地方志早有记载。</h3><h3><br></h3><h3> 作者:豫宛蒙古铁木尔王 </h3><h3> 2011年11月27日</h3> <h3>蒙古军旗哈日苏力德</h3> <h3>中原蒙古族旗徽</h3> <h3>洛阳苏力德祭祀地</h3> <h3>洛阳察罕铁木尔墓</h3> <h3>洛阳察罕铁木尔墓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