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我把收集到的同学相片,选取少部分,供大家阅览。从1954年9月入学,至今己有64个年头了,虽然同窗共读只有三年,在一生之中很短暂,但是结下的友谊却终身难忘。我们都己年过八旬,相互联系的同学也不多,感谢高科技带来的成果,我们可以通过手机,微信视频互通情况,借此2019年新年的开始,向各位老同学致以新春祝贺,祝大家快乐安康。</b></h1> <h3>1954年9月入学的第一年,班号是“ 计105 ”</h3><h3>班主任林松年,教物理课,操一口不能完全听清楚的浙江话,几乎每次讲课的开头语都是</h3><h1><b>“ 同志们,同学们,未来的专家们,,,”,目的是巩固大家专业思想,安心学习。后来又改口“ 未来的中等专家们 ,” 大概是觉得帽子太高了,改个合适的。</b></h1> <h1><b>周为堯老师满口的湖南乡音就更难弄清楚了,他教外国经济地理,全是外国城乡地名,难记,枯燥无味,他却记得很牢,如数家珍,后来他到上海交通大学,1957年我们去上海实习,部分同学去交大看他,他很热情。</b></h1> <h1><b>1957年4月去上海电机厂和上海机床厂毕业实习。五一劳动节一起在四川北路一幢大楼内,与上海工业管理学校同学联欢。次日在黄浦公园照相。背景是外滩苏州河北岸的庞然大场“上海大厦”,( 现在外滩周边高楼更高更多,”上海大厦”己是很不起眼的小弟弟了。) 相片中只有25人,其余14人自由活动去了。这是请专业照相师付照的,清晰度很高,对每个人看得很清楚,很有保存价值。</b></h1> <h1><b>1957年8月反右运动结束后的一张全班照。班号是《计310 》,班主任是张汝宣老师,还有几位是参加反右斗争的老师和工作人员。</b></h1> <h1><b>分配前做足了思想教育工作,同学们热血沸腾,纷纷表决心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困难的地方去,不报志愿,任由组织决定。这个“组织分配”,就决定了同学这一生的走向,绝大部分同学就在这个工厂里干到退休。</b></h1> <h1><b>分配前的最后一次活动,去颐和园和香山公园玩。咱班四位归侨同学 (印尼,泰国,缅甸,马来西亚。) 罗江没去。</b></h1> <h1><b>我在劳动锻炼之后分到工厂劳动工资科工作,1960年隋太原市劳动局去沈阳学习“四八交叉作业”先进经验,这可是与同学相聚的好机会,不能错过。</b></h1> <h1><b>增禄的儿子结婚,老俩口和一对新人合影。</b></h1> <h1><b>增禄有一儿一女。外孙大学毕业己经上班。</b></h1> <h1><b>退休后的头些几年,炒股是每天消磨时间的内容之一,可惜运气一直不好,获益的少失败的多,渐渐金盆洗手。</b></h1> <h1><b>腿软无力,行走吃力,买了个健身车,冬季在室内运动锻炼,不会受冻感冒,也不会发生交通事故,一举三得。</b></h1> <h1><b>二三年级迷上了说山东快书,也是一门技艺,参加工作初期在厂里表演,获得不少人缘,知名度大大提高。这是在学校照的。</b></h1><h3></h3> <h1><b>与儿子,儿媳,孙子一同聚餐,孙子后来考上航空航天大学的飞行驾驶专业,估计现在己经工作在兰天白云之上了。很久没联系了。</b></h1><h3></h3> <h1>虽在同一城市,各忙各的事,见面也不太多,这是近几年照的,</h1><h1><b>“大头”的木匠手艺很好,1992年我出差长春,中途下车看望他们,“大头”正在住家楼窗外盖一间不大的小屋,作为堆放杂物之用。他每天打乒乓球占用不少时间,身体一直不错。</b></h1> <h1><b>马玉和七十年代出差来过太原,我们与杨春竹,罗江专门骑车去照相馆合影,可惜这张没找到。近些年沈阳同学联系不多,近况不清楚了。</b></h1> <h1><b>孙立言在大连机车厂的车间里搞技术工作,什么改进啦,革新啦,还提出不少发明创造的方案设计,申报了国家专利项目,硕果壘壘,有一女一儿。</b></h1> <h1><b>2009年我与老伴去大连玩,去看他,己迁入很不错的新房子里,与儿孙同住一起,他老伴外出,他抱着孙子,合影。</b></h1> <h1><b>我与徐家骥在同一个宿舍的同一张床住了快两年的时间,〈双层床,我是上层,他是下层。 ) 他给我的这张相片应是初中照的吧,好可爱啊。</b></h1> <h1><b>北海的这个地方是许多人留影的最佳景点,玉石桥,牌楼, 山顶的白塔。人们再熟悉不过了。三人合影,左边是家骥的弟弟,(徐家骏,清华大学毕业,在铁道部某科研单位工作至退休),他们这一辈就是两兄弟,巧的是家骥下一代也是两兄弟。</b></h1> <h1><b>1960年拍的,我想是结婚照吧?不知道。</b></h1> <h1><b>本世纪初,李玉风夫妇回山东老家威海附近探亲,住了不少日子。又坐船去大连探亲,与家骥,珠珠,立言相聚,小女孩是家骥孙女。</b></h1> <h1><ol><li><b>后来他俩回到北京养老,在卢沟桥南边的房山区长阳乡购得一套商品房,当时刚开发,小区外是农田,去北京市区很不方便,近二十年的建设己配套设施齐全,地铁站距小区不远,周边商铺林立。2009年我与老伴去他家相聚,这是附近长阳公园里照的。</b><br></li></ol></h1> <h1><b>平日去北京市区不多,国庆节总要开车去天安门广场转转,看看广场节日装饰又有哪些新的变化。这是几年照的。</b></h1> <h1><b>冬日的天坛公国。</b></h1> <h1><b>故地重游,还是那个地方,汉白玉石栏代替了原来简易的铁栏杆。</b></h1> <h1><b>两张相片一对比,人物相同,地点不变,时间相隔六十多年,变化有多少呢?无限感概,唏嘘不己。</b></h1> <h1><b>姚广林,分配在上海工程机城厂工作至退休。住在江浦路的一幢较旧的公寓楼里。两个儿子一个女儿。</b></h1> <h1><b>2008年他夫妇坐了两个多小时的公交,来看我。(我与老伴退休后几乎每年有去上海看孙女。)他们住最东边的阳浦区,我儿子住最西南的松江区。(在我们实习闵行的西北方向。在虹桥机场的正南方向)。</b></h1> <h1><b>这是他夫妇去台湾旅游的相册。</b></h1> <h1><b>董家乐,分配上海柴油机厂至退休。</b></h1> <h1><b>1984年我去《上海企业管理培训中心》学习了一个学期四个月。其间与出差上海的李玉凤,周振宇,马全斌相会。</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