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雾淞 一季冬

静然

<h3>  新化大熊山的美景:春有望春花,十里杜鹃花,无垠小油竹;夏有峰峦叠翠,金针红妍,飞天挂瀑;秋有遍地山菊花铺底,红枫黄杏织锦。蔚为壮观,美不胜收!冬呢?那里又将是怎样的一个幻境?2018年不想再错过,因而节气大雪一莅临,我们就急切地期待去那里邂逅一场美丽的风花雪月。</h3> <h3>  下午才开始上山,坐在车上,感觉冬景不够突出,除了路旁偶尔露出了星星点点残雪,树木上沒显半点白。心中未免生出失落感,怀疑来得不是时候。</h3> <h3>  气温骤降,弯多路滑。车到半山腰再也不敢往上走了。两旁树木都披上了白纱,只能徒步上山。下得车来,才看到路面结冰了,有点踩不稳,寒气逼人。此时队友们意见有分歧了:是徒步二十公里上顶峰,还是走到哪算哪,还是就地浏览?最后除两位队友选择放弃外,其余十多位徒友一致上山。</h3> <h3>  我们走得小心翼翼,大家手挽手并肩前行,这样既使摔倒了,危险系数会减少很多。尽管走得如此艰辛,可还是忘不了摆拍,只想把自己美美地嵌入这纯白的世界里,为这匹素缟绘上最美的色彩。</h3> <h3>  徒步上山,一路都是惊喜,离纯粹的自然越来越近了,路上有积雪,树木银妆素裹,雾淞初见端倪,朝上走的信心倍增。</h3> <h3>  路上徒友防滑工具五花八门,有扎稻草的,有套冰爪的,有把纱手套当鞋套的,还有把大人棉布鞋套小孩鞋上的等各种奇特发明。只听见踩雪的沙沙声,这声音在宁静的山坳里很具有穿透力和感染力,徒友不分生熟都相互鼓励着。偶遇一从山上返回的徒友,额头一撮白发格外显眼,我忍不住好奇地上去摸摸,发丝上还真缀上了雾淞。他还诙谐地说:别人是一夜白了头,我却三个小时就白了呢。</h3> <h3>  再往上,路面结冰了,每走一步都很难,我们领队一屁股坐地上了,顿时那些早己远去的,与雪有关的游戏;那些封存在流年里的,因雪而起的欢笑,那歌声飞扬的青葱岁月,那清澈美好的少年情怀,都在漫天晶莹里悄然回归了,那颗沧桑的心,似乎也在大雪中回到了当初,与那个年少单纯的自己重逢。</h3> <h3>  撷一缕晶莹,将过往的风景,凝固成永不凋逝的冰挂。眼前冬季单纯的枝桠上还有未来得及撤离的树叶和果实及还有绽放着的小花朵全都被晶莹包裹着,就象植物标本放置在水晶盒里,若隐若现,明艳动人,不改当初模样。</h3> <h3>  熊山寺在一片素洁中静候着,白色覆盖在屋顶上,台阶上,青石板缝隙里,为这片净土平添了神灵的圣洁。心平气和体会熊山寺的古朴幽静,精神世界被一洗如新。寺前古老的银杏树,银妆披挂,宛如一位白发长者在风中向人们述说着古寺的前世今生。</h3> <h3>  陡步实在太耗体力了,正为是上还是下犹豫着,遇娄底电视台记者来采访了,一站镜头前立马精神抖擞,热情洋溢地跟大家分享大熊山美景,传递登山人的那份累并快乐着的心情。</h3> <h3>  走过九曲十八弯后,终于绕上顶峰,白云浮山巅,恍若来到了一个洁白的童话世界的梦境里,飘飘欲仙。那皑皑白雪轻意地遮盖了所有繁琐和嘈杂,重塑出无污无垢,清朗通透的万里河山。站在顶峰,极目远眺,豁然开朗,天地浑成一体,犹如置身于一个博大的露天雕塑馆,万物各具其态,大自然沒有厚此薄彼,连一根小草也有自己独特的造型。接受了如此圣洁的洗礼,人在这素静里胸襟自然开阔,渐渐明悟,生出慧来:天之大,地之广,人之小。</h3> <h3>  尽兴之后,才发现玩过了头,已是下午近五点,天色渐晚,路上行人稀少且行色匆匆,天空飘起了雪絮,有点饥寒交迫的感觉,直觉告诉我们必须尽快下山,马上会冻山,一旦发生冰冻会很危险的。于是一路提心吊胆,三步一小滑五步一大跄,跌跌撞撞,直奔山腰,人的潜能量只有在恶劣的情形下才会发挥到极致的,此时,天色全黑,靠路面的白雪辨路,气温零下摄氏2一3度,腹中饥饿更觉冷,天空飘着小雨加雪,路面结了薄冰,就这样大家相互掺扶着,互相鼓励,还好有惊无险,七点多都平安回到了车上。人定胜天是此时最真实的写照!</h3> <h3>  翻越巍峨洁白的履雪之群峰,看遍玉树琼花银丝闪烁的美景,苦在其中,乐在其中,悟在其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