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人的一生总要有几段不解之缘。出生在70年代末的我与改革开放有着巧合的同龄之缘,这30年间,我与一个学校也颇有缘份。
20年前,我在陇西小学读书求学。80年代的陇西校园,只有两栋灰色的楼,南边的是两层,北边的是三层。中间连着的是教师的办公室。操场是个土操场,西边正中是一个土台子,就是我们的主席台。这样的校园在当时的郑州算是很不错的了。在这样的校园中,我们开运动会,举行全校大联欢(我还登台表演过小品),元宵节的夜晚全校学生打着自己的小灯笼巡游,老师怕我们走散了,用一根绳子把我们从前往后串起来(小手拉着绳子),走大街,逛小巷,那股兴奋和激动至今都难忘。暑假到了,学校组织的有各种兴趣小组,我们这些新中国的第一代独生子女没有过多地品尝独自在家的寂寞,聚集在学校,练武术,学画画,拉提琴……陇西,让我的童年多姿多彩,在我幼小的心里种下了“美乐爱”的种子。
10年前,我又重回母校,接过我的老师手中的课本,成为了一位陇西小学的教师。昔日的老师变成了同事,但不变的是一如既往地热情、真诚;昔日的小灰楼变成了六层高的气派的大楼,但不变的是书声朗朗、生机勃勃。更加有意思的是,刚毕业的我任教的班级教室就是当年我曾经学习过的教室,一样的五一班,一样的明亮、整洁,可当年坐在台下认真听讲的我如今是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课。每一节课,我仿佛都会看到我的老师当年辛勤的身影;每一次与学生交谈,我都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当年我的老师的耐心与执着。教室里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校园里那一颗颗关注而期盼的心,使我不敢懈怠,使我更加奋进。昔日的学子,今天的教师,我与陇西小学有着奇妙的不解之缘。
20年前,我在陇西读书时,李荣枝校长是我们的校长,那时,她带领我们求索知识,开展丰富多彩至今难忘的课外活动,关心着我们的成长;20年后,当我走上陇西的讲台,她仍然是我们的校长。忘不了刚上班两周,她就带着领导班子听我的课,给我鼓励,予我期望;忘不了每次讲公开课的头晚,她都会打电话给我,一句轻轻的“相信自己,祝你成功”,给我增添了多少力量;忘不了在台上领奖时,她灿烂而由衷的笑容;忘不了在人生的最低谷,她耐心地和我谈心,讲她的经历,讲她孩子的成长,找机会让我走出去,见识更广阔的天地……在她关注的目光下,我一次次磨砺,一次次成长,在上班第5年就成为河南省最年轻的学科带头人。我与李校长有着一生也话不尽的师生之缘。
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拥有这些美丽的缘,我是幸运的。
6岁,背着书包来到陇西读书;
20岁,走出大学来到陇西工作;
25岁,从陇西开始管理之路……
20年前,陇西给了我一生都难以忘怀的人生启蒙;20年后,陇西又给了我成长的空间、翱翔的力量。从一个普通的小学校到全市乃至河南省有名的窗口学校,陇西发展的每一天,都有我在努力;从一个普通的年轻教师到引领全体教师的管理者,我成长的每一步,都有陇西在见证。
缘在陇西。
--此文写于2008年12月22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