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千山走遍——西藏(上)

诗和远方

<p>西藏一直是我心中一个圣洁的梦……源于布达拉宫,源于韩红的《天路》,源于仓央嘉措的情诗。当听说可以去西藏的时候,我几乎没有考虑就答应了。离出发还有10多天的时间,又兴奋又紧张。我们是跟姐姐和姐夫一起去的,四个人一辆车刚刚好。身边也有朋友去西藏的,但是由于工作的关系,我们不能一起出发。晚上我们就聚在一起商量行程,时间上有点紧迫了。本来是让我做路书的,都是我对西藏的认知仅仅局限于布达拉宫的人,根本没有头绪。好在有朋友在前面探路,他们之间有的人已经是六进西藏了,经验丰富,我们只需要根据他们提供的线路走就行,还要提前准备药品食物等用品就好。根据我列好的清单,两三天就准备好了,满满当当的一大堆,包括高压锅,电吹风,等,当然少不了抗高反的药,满满的一个药箱。后来证明了我们准备的东西都是实实在在的有用。接下来就是等表姐放假了,这段时间都不敢运动,因为上网查的这样可以防止高反。</p><p> 终于等到2018年7月14号的早上,我们准备八点出发。我们早就睡不着了,起来看见校园里的龙眼差不多可以吃了,就摘了一大包,然后这些龙眼一直陪着我们到西藏才吃完。我们的行李实在是太多了,满满当当的一车,我们除了坐的地方都放满了东西,这样最有安全感了,第一次去那么远的地方,向着我们的诗和远方出发……欠自己的梦想现在就还 。 全程二十一天,横跨十一省,广东,广西,贵州,四川,西藏,青海,宁夏,甘肃,湖北,湖南,陕西。走过的名山有:东达山(5008),米拉山(5013),折多山(4270),高尔寺山(4270),剪子弯山(4450),海子山(4690),宗拉山(4170),乌拉山(4380),业拉山(4670),安久拉山(4460),色季拉山(4555),昆仑山(4700),风火山(4800),唐古拉山(5150),念青唐古拉山(5231)。穿越了风格各异的江河:青衣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伟曲,怒江,帕隆藏布,尼洋河,拉萨河,通天河,沱沱河,楚玛尔河。</p> <h3>7月14号,第一天,贵州万达小镇,行程800公里,我们正合适下车活动活动筋骨</h3> <h3>在广场这里留个影吧,到此一游,哈哈</h3> <h3>晚上,我们就到青岩古镇住宿,第二天七点前是不用门票的,呵呵你懂的</h3> <h3>因为就是住在景点旁边,我们早早就出发了,这时候,整个古镇就被我们承包了,没有了密密麻麻的游人,我们更加感觉到古镇的清幽。</h3> <h3>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猪蹄特别好吃,要去青岩古镇的朋友不要错过了哟。</h3> <p>7月15号第二天晚上,我们到达了成都,和你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是一件特别浪漫的事……不小心在拍照的时候摔了一跤,让我一整晚走路都在痛,成都不都是好的记忆。</p> <p>成都的锦里商业街,来到这里我也是幸运的锦鲤!也是成都最网红的地方吧!游人太多了,川味浓浓的。</p> <p>传说中的夫妻肺片原来没有肺,是用牛心牛脷等炒成一碟。还有很地道的川菜让我们大饱口福。</p> <p>逛完了锦里还有成都的宽窄巷子没有去,时间尚早,我们又去转转宽窄巷子,毕竟来一次不容易。</p> <p>宽窄巷子的游人没有那么多,而且比锦里更加有文化底蕴,感受到了川文化的精髓,掏耳朵不是哪里都有的哦!</p> <p>这里还有保存下来的老墙,门洞,栓马柱,古树仍能看见当年的影子。在这里第一次感受到了成都人特有的休闲慢生活,坐在改造过的四合院内喝茶,有种别样的雅趣!</p> <h3>7月16号,第三天在泸定桥,《飞夺泸定桥》这一课大家都学过,但是我还是第一次见识了它的险要。现在还下着大雨,桥被封锁起来了。在等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车厘子,脆李等水果,又买了几袋。</h3> <h3>终于可以过桥了,桥就是由几根大铁链上铺上木板组成,走起来摇摇晃晃的,看着河水就感觉到头晕,也不敢拍照了。</h3> <h3>金沙浪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h3> <h3>过了大渡桥,就到了康定,一个浪漫的小城。一下车就感觉到凉嗖嗖的了,这里只有10度左右,看见她们穿短袖衣服,感觉到佩服。</h3> <h3>我们就住在广场边的民宿里,推开窗户就看见小公园的景象,景观很好,有繁花有雕塑有江水,对面的山上还有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的东西,满山都是,这是在别的地方没有见过的,第二天问了当地的藏民也不知道是什么。</h3> <h3>我们选择了当地有名的石锅板栗鸡,味道好好哦,环境也不错,能看见对面的政府</h3> <h3>7月18号,第四天从康定去雅江。来到了情歌故里,必须要到跑马山去看看啊!不然就辜负了这浪漫的康定情歌了!然而……跑马山也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座山,没有游人,没有姑娘,也没有马,我们带着有点失望离开了。偶然得知有一位同学也在附近的海螺沟,联系上了,同学很热情的邀请我们过去玩,但是经过商量以后还是按照原来的线路走。这里离稻城亚丁也比较近,咨询了前面去过的朋友,他们不推荐过去,因为他们说和拉萨的雪山和湖水比较起来,稻城亚丁并没有什么特别,只是比较网红,而且路程比较远,拐进去又要多三天的行程。</h3> <h3>我们加好油,继续出发,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一路往山上开,传说中的318天路我们来了。</h3> <p>有一种豪迈叫骑驴,一路上我们看见很多骑自行车和摩托车进西藏的人,我们叫他们骑驴。他们一路骑行,一路欢畅,一路汗水,一起坚持,一起挑战。</p><p> 他们每一次艰难的跋涉,都是磨练心志的修行。骑行,不仅是一种追寻健康绿色生活的方式,更是锻炼身体、磨练心志的途经。</p><p>每一次热汗淋漓的上坡,每一次畅爽的冲刺,每一次骑行百公里的毅力,每一次快要放弃时候的坚持,每一次突破极限的喜悦,都会让他们内心更加强大。</p><p>不骑车,你就永远不知道骑行在盘山公路上的艰辛和下山的惬意是什么感觉;</p><p>不骑车,你就永远不知道路遇陌生骑友挥手致意的心情;</p><p>不骑车,你就永远不知道打着车灯在黑夜里前行的感觉;</p><p>不骑车,你就永远不知道乘风而行的感觉;</p><p>不骑车,你就永远不知道靠自己的脚就可以征服一座又一座大山到达远方的喜悦……</p> <h3> 一路上看见路边一堆一堆的石头,于是百度了一下,原来那些石头叫——玛尼堆。西藏是一个笃信万物有灵的地方,长期与群山、湖泊、草甸、蓝天为伴,与骏马、雄鹰、獒犬、牛羊为友,自然界的一切在藏民眼中都是神的子民,浑身充满了神性。藏区各地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玛尼堆。也被称为“神堆”,藏语称“朵帮”,就是垒起来的石头之意。</h3> <h3>我们来到了进西藏的第一座高山——折多山。海拔4298米,一下车就感觉到有点缺氧,清凉清凉的,也压抑不了内心的小小兴奋。但是不敢表现出来,小心翼翼的,怕引起了高反。</h3> <h3>我站在高高山上,想放飞自己,呼吸着稀薄的空气。</h3> <p>出了折多山,我们经过有摄影天堂之称的新都桥和塔公草原去雅江。一路的美景让我们兴奋不已。到了这里才知道什么是遍地是牛羊。</p> <p>在我们强烈的要求下才停车让我们拍照,美丽的草原让我们陶醉。青青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p> <p>让我有个心愿 ,等到草原最美的季节。 陪你一起看草原 ,去看那青青的草 。去看那蓝蓝的天 ,看那白云轻轻的飘 ,带着我的思念 。</p><p> </p> <h3> 新都桥海拔3300米左右,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沿川藏公路南线前行,康定县城西行大约80公里,这里依山傍水,被誉为"摄影天堂”,这里是一片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路边的青杨特别的美丽,牛羊在马路上睡觉,特别的安详。 </h3> <p>新都桥是光与影的世界,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可惜我不会捕捉镜头。</p> <p>玛尼堆</p><p>一直以来,在藏民心中,马尼堆就是一个航向或者路标,被放置在转经或者行走的山口或者路口上,为行人标记着行走的路线,指引着归乡的方向。</p><p> 因此,藏民每每走到玛尼堆跟前,总会随手捡起小石子往上堆积,以为诵经一次,然后口中含着“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围绕马尼堆转上一圈,视为念过一千遍经文。 </p><p> 当汽车开过一个不知名的山谷时,我看见了漫山遍野的石头都刻满了彩色的经文,顿时肃然起敬,深深的感觉到信仰的伟大,要雕刻出那么多的玛尼石得花多长时间啊。在以后的路上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的玛尼石了。此情此景任你是谁也不能不动容。</p> <h3>雅江是一个建在江边的小县城。走路十多分钟就可以走完。我们开车进城的时候找不到酒店,遇见一个高大帅气的警察叔叔,警察叔叔就把我们带到一个比较小的旅店,既然是警察叔叔推荐的,我们当然乐意了,姐夫开玩笑说可能是警察叔叔家里开的店。我们办完入住才知道这里停水,不一会就看见警察叔叔帮忙抬水给我们用,我竖起了大拇指:警察叔叔真是助人为乐啊,知道我们没有水用,还特意为我们送水!他一脸尴尬的笑了,等我们吃完饭去老板家串门的时候,居然发现警察叔叔在吃饭,我又调侃他说:警民一家亲。他还是不敢承认是他家。不过老板一家人都很友好,为我们说了很多关于藏民的文化。</h3> <p>我走尽了雅江的街道,在一座高楼上俯瞰整个雅江的县城。就那么点地方。这里有一个巨大的转经筒,刚刚接到一个同学的电话说他的孩子不好,我便默默地为他们祈祷——好人一生平安!</p> <p>我们的晚餐,吃牦牛肉,野生菌,走不同的路,看不同的景色,吃不同的美食,这就是旅行的乐趣。</p> <p>原来藏民也跳广场舞,不过他们跳的是西藏的味道。我们也一起跳起来。各民族一家亲。</p> <h3>7月19日,第五天。真的是天路十八弯。开车的司机必须打醒十二分精神。</h3> <p>我当时正在生气吧,隔着屏幕都看见我的苦瓜脸,我已经忘记为什么生气了。现在想想真不应该,以后出去还是要开开心心的。</p> <p>一路上美景如画,已经开始高反了,下车走几步就气喘吁吁了。所谓的“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就是如此吧。</p> <h3>外面真的很冷,好在姐姐贴心帮我带了帽子来。虽然有高反但是经不住美景的诱惑还是下车拍照。</h3> <p>来到了姐妹草原,大家都停车拍照了,我忍不住躺了下来滚一地花香。</p> <h3>在这里遇见了一群老乡,凡是会说白话的都是老乡,还帮我们拍照,加了微信,可以互相照应。</h3> <h3>其实川藏线最美的风景就是在路上,我们沿途走走停停,看见美丽的风景就停下来拍照。</h3> <p>这是毛娅草原了,这是我见过的草原里最美的。与其说是草原不如说是花海。本来今天的行程是进西藏以来最难受的一天。头疼,头晕胸闷,走几步路都难受死了,但是那么美的风景还是忍不住要看看,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p> <h3>躺在花海里不愿意起来了,身体再难受也是值了。</h3> <p>这是姐妹湖,因为身体难受一直窝缩在车里一动不动,到了景点还是挣扎着下车,因为还不知道能不能再来,所以不愿意错过你。</p> <h3>身体难受只能站在远处看看,你看出我的难受吗?在车上一直吃药也没有缓解,感觉随时都可能倒下,大家都为我担心,所以气氛怪怪的,都不敢开玩笑。</h3> <h3>晚上早早就到达了住宿的酒店,吃了一顿好的,似乎精神了一点,在海拔低的地方就没有那么难受。老板夫妇也是外地人很热情好客。</h3> <h3>7月18日,第六天了。休息一晚了精神似乎不错,终于看见西藏的界碑了,帮一位骑驴拍照,也借了别人的自行车拍一个。</h3> <h3>从现在开始路就非常难走了,开始走坑坑洼洼的山路,右边是被澜沧江江水掏空的路基。刚刚走上一小段就塞车了,我们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前面进西藏的朋友被塞了两天,我们也不知道要塞多久。</h3> <p>还好一个多小时以后就通行了,路边停放着很多交通事故留下了的烂车作为警示,这一路开得真是提心吊胆,现在正是雨季,怕山上的泥石流,怕路况不好,怕未知的一切。感恩修路工人的辛苦维修。</p> <p>在海拔两千多米的澜沧江峡谷一直开到海拔五千多米的崇山峻岭,白云就在我们身边飘,围栏外就是万丈深渊!掉下去就是九死一生了。</p> <p>到达了东达山𡌶口,5130米。是青藏线海拔最高的地区,高原反应非常厉害,感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胸口发闷,隐隐作痛,走路像踩在棉花上。</p> <h3>到了住宿的地方还早,身体一直在适应中,比昨天好点了。</h3> <p>很难得吃到了排骨汤和地三鲜,广东的味道。</p> <p>  在路上我们遇见了朝拜者,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去丈量着大地,三步一拜,一直拜到大昭寺,这就是磕长头。这世上值得我们不畏艰辛和磨砺去面对的路真心不多,走上了进藏的道路,看见朝圣者们的虔诚,你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做“朝圣者般的孤独”他们将身体贴近大地, 千万次双手合十,垂首朝拜, 神山无语,大地沉默</p><p>你匍匐过的山路,长年留有酥油茶香,冰冷粗糙的地面,因你的贴近和亲吻,而留有体温。</p> <p>巴塘—芒康—左贡</p><p>里程:265公里 住宿:左贡</p><p>行车路况:巴塘至芒康为柏油路,芒康至左贡路段全线路基2010年底已铺好。</p><p>风景名胜:金沙江、东达山</p><p>湖泊、森林、河流、峡谷、瀑布、温泉、草原、野生动物和寺院等人文景观组成。盐井、红拉山自然保护区,澜沧江大峡谷,都在芒康到盐井的公路边。金沙江大桥就是川藏分界线,过桥左转,进入西藏界,前方1公里多开始检查和领限速卡,车上所有人员准备好身份证登记。之后翻拉乌山4358米,觉巴山3880米和海拔5080米的“生命的禁区”东达山,到达左贡。</p><p>从高入云天、白皑皑的山口极目远眺,川藏公路和澜沧江似两条晶亮的丝带,在千山万壑间,时隐时现。怒江、澜沧江、玉曲河由北向南呈“川”字型纵贯全境奔流而下。从海拔3000多米一降再降,降到海拔700余米的深槽峡谷。</p><p><br></p> <p>我们去西藏定会看到经幡。在藏民心中,挂经幡和转经筒的意思是一样的。每当风吹动一次,就像念了一次经,祈祷了一次。所以,凡是有大风吹过的地方都会挂着经幡。例如,河边,湖边,山垭口,树上等。</p><p> 经幡是由蓝白红绿黄五色布条组成。蓝色像征蓝天,白色…白云,红色…雷,绿色…水,黄色…土地。有了这些像征意义,经幡就成了一种精神支撑,它成为了藏传佛教信仰的一种具体形式。</p> <p>怒江72拐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的八宿县境内,也是位于川藏南线上昌都邦达至八宿区间,也称“川藏99道弯”。</p><p><br></p> <p>以前只知道“之”字,现在才真正看见“之”字的路。世界第二大峡谷——怒江峡谷边上的七十二拐公路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路段,这里是川藏南北线的交汇点,邦达向西通往拉萨的必经之地。邦达向西要翻越海拔4798米的业拉山口和横断山脉最大的一道天险-怒江山,川藏公路在这里呈之字型盘旋,因山势所限,这段公路只能在山间往返折回,从山下的2700米的怒江河谷到4618米的业拉山口,海拔落差接近2000米!由于公路在这里的折回次数连续集中,竟然一连拐了上百个180°的回头弯,是川藏线上拐弯最多的路段。除了拐弯多,更可怕的是夏季的泥石流的侵袭让此路段有着“死亡之路”的可怕称谓。泥石流常将公路冲断,被堵几个月是常事,稍一不慎,便会滑向不归路了。</p> <p>我想数一下一共有多少个拐,数着数着自己也晕了,从山上下来用了两个多小时,想不到山脚下竟然有一个风景如画的小村。麦子熟了,村民们忙着收割。</p> <p>滚滚雅鲁藏布江的气势尽收眼底,震撼</p><p>雅鲁藏布江,发源于中国的西藏自治区,在藏语中意为“高山流下的雪水”,被藏族视为“摇篮”和“母亲河”。全长2840公里(包含支流全长3848公里),流域面积约93.5万平方公里,其中在中国境内长度2057公里,流域面积24.6万平方公里。以中国境内长度来说为中国第6大河(仅次于长江、黄河、黑龙江、松花江和珠江)、西藏地区第一大河,以水量来说是印度和孟加拉国的第二大河(仅次于恒河)。它的上游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河,也是中国坡降最陡的大河。</p> <p><br></p><p>然乌—米堆冰川—波密</p><p>里程:130公里 住宿:然乌</p><p>行车路况:路面均较差,只是上然乌段道路较窄,错车需选路段;下然乌至米堆为碎石路面。波密段为柏油路面。波密海拔2680米。</p><p>风景名胜:然乌湖、米堆冰川</p><p>走近然乌湖,湖水有点黄,寂静得没有丝毫声息。湖岸岩石林立,雪山就在不远处,安安静静地倒映在湖面。保留了世界难觅的原始美,构成了一幅既有青藏高原独特的壮丽风貌、又有藏区田园牧歌般风韵的风情画卷!</p><p><br></p> <p>站在神山下、圣湖前,任你多么世俗,似乎都会甘愿放下一切功名和利禄,此时此刻你只想静静地欣赏它的美,只想享受这片刻的美好和纯洁,你会觉得,这才是一个人真正想要的生活,这才是一个人最终的归宿。</p> <p>这就是米堆冰川了,米堆冰川位于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玉普乡米堆村,是西藏最重要的海洋型冰川,也是全世界海拔最低的冰川,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冰川之一。</p><p>走了那么远的路还是第一次看见冰川,兴奋得我们呱呱叫,但是售票的人说要走几个小时来回,还不如在这里看,我严重怀疑那个售票的人是否跟他老板有仇呵呵。</p> <p>对于生长在广东的人来说对雪有一种情怀,这是外省的人是很难理解的。每看见一座雪山总能引来我们两个女士的惊叫,姐夫把音乐开得巨响来对抗我们的尖叫声。</p> <p>每一座神山,白雪皑皑,伟岸、肃静、庄严、圣洁,仰望着它,内心都会升腾起一份敬畏与景仰。</p><p><br></p> <p>麦子成熟了,随手一拍都是那么美。</p> <p>就这么一停车就遇见了老乡,他乡遇故人,又是一个惊喜。</p> <p>雪山:你见,或者不见,山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山还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山仍在那里。雪山静静的在那里等待了几千年,我向你飞奔而来。</p> <p>在藏民族的信仰中,每一座雪山都是神灵的居所。他们崇拜,敬仰雪山,世世代代守护着雪山。雪山也同时护佑着他们的平安吉祥。</p> <p>波密,一个能看见雪山的县城,我一定要找一个可以推窗就看见雪山的酒店,高档的都很贵,我终于找到了一个不是那么贵的旅馆,可以看见美美的雪山,但是那里卫生条件不好,住得不舒服,吃完饭我们还是觉得要换酒店,我只能退让,但是我却发现钥匙反锁在房间里了,而酒店的钥匙要等老板回来找,一波三折很晚了我们才找到了一个广东人开的酒店。</p><p><br></p> <p>  到了西藏林芝,有一个地方不得不让人们心动、陶醉。去过一次,真的不舍离去;去过一次,真的会上瘾;去过一次,你还想再去;这个地方就是鲁朗!这里是我心里那个圣洁宁静、美如仙境的地方!这里是我心中真正的天堂!</p> <p> 一走进鲁朗,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惊呆。空气似乎凝固了;呼吸似乎凝固了;视觉似乎凝固了。湛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远处绿树成荫的山峰,近处红顶白墙的藏式民居都在那平静如洗的湖水中反射出自己的身影,一幕视觉的盛宴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你甚至都不敢发出任何声响,只怕打乱了眼前这片宁静、美丽的画卷。</p> <p>"在我们的生活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要有诗和远方。"而我心中的那个诗和远方就在西藏的林芝鲁朗。美丽的鲁朗倒影,让天和地完美的结合起来!</p> <p>广东省是援藏的对口省,为了纪念广东人民与西藏人民的深厚感情,有段高速公路也是用广东命名的,我还将信将疑,当我们的车驶近检查站的时候,前面还有很多车在排队检查,他们的工作人员看见粤字头的车牌,就直接示意让我们通过,还向我们敬礼,一股作为广东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p> <p>  尼洋河的滩涂涓流,被奔腾的雅鲁藏布江一并带入印度洋,分界线明晰可见。雅江的水黄浊、尼洋的水青绿;雅江的水汹涌、尼洋的水平静,两江汇流实乃大自然造就的奇观。</p> <p>过了这个拗口就到拉萨了,兴奋。</p> <p>这是一个高处不胜寒的地方</p><p>5000多米的米拉、唐古拉山口</p><p>冷冷的山风吹过</p><p>世间好多事似醍醐灌顶</p><p>透彻无比</p><p>那是信仰至诚的地方</p><p>那是诗词至美的地方</p><p>那是爱情至上的地方</p><p>那是洁净至纯的地方</p><p>那个地方</p><p>一片神圣的净土</p><p>梦里千万次的徘徊</p><p>冉冉升起</p> <p>通麦天险,天堑变通途。通麦曾经是川藏线上著名的天堑,道路崎岖蜿蜒。现在已经是通途了,修了两座桥,打通了四个隧洞,道路平坦完全没有了当年的险峻。</p> <p>终于到达西藏了,我们来到了这个地道西藏餐馆。牦牛肉刷火锅。</p> <p>要去布达拉宫必须要提前订票,我们在网上订不到,只能参加西藏一日游,从早上六点就出发,一直下着蒙蒙细雨,气温只有六度,这是我们出来那么长时间第一次下雨,跟旅游团逛特产店,就是忽悠我们买东西,不够时间还不让我们出来那种,我只好跟她们聊西藏的风土人情。因为上午要逛四个小时的特产店,我们是经常出来玩的人智商税交多了所以是不会上当的,所以无聊的我睡着了,可能是因为缺氧,我一直昏昏欲睡,上车下车一直到逛完四个特产店,导游刚开始还是旁敲侧击,到后来直接就说,某些人一直都是睡睡睡,想睡觉干嘛不回家睡去?你这样还影响我们的工作情绪,一旁的老公一直碰我,让我别睡了,我管他呢!我交了五百多还不让人睡了!估计导游被我气疯了!</p> <p>下午我们终于领到票了,由于要在指定的时间赶到布达拉宫的检票处,我们只能飞奔过去,在高原跑步那是玩命的事情,好在上午我赞够了体力,一边喘气一边跑,真的好想好好看看布达拉宫,好好拍照的,实在没有时间只顾狂奔了,还下着小雨,拿着伞,还差点掉队了,所有的人都往山上跑,因为布达拉宫就在山上,过了检票时间就不让进了,导游再三交代要先进去出来再拍照。没有一个景点是让我如此狼狈的。布达拉宫里面是不让拍照的,怕破坏文物,也不能停留,只能跟着人流一直往前走,我跟着导游后面听他们介绍布达拉宫每个宫殿的历史和故事。布达拉宫的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此时此刻我也是一个虔诚的信徒。从布达拉宫出来的那一刻,仿佛从古代穿越回来了现代。</p> <p>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p><p>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p><p>布达拉宫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p><p>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p><p>海拔3700多米</p><p>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p> <p>我不是一名朝圣者</p><p>但是对西藏我并一次次禁不住泪满眼眶</p><p>西藏的一切都让人的灵魂得到沐浴。</p> <p>这是一个神圣的地方</p><p>信仰的膜拜代代相传</p><p>三步一叩首的虔诚</p><p>一个一个 不曾断流</p><p>这是一个浪漫的地方</p><p> 仓央嘉措的诗</p><p>用一生的时间倾诉 </p><p>娑婆的世界婆娑的爱</p><p><br></p><p><br></p><p><br></p> <p>布达拉宫由红宫和白宫组成。红宫居中,是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佛堂。白宫是达赖喇嘛起居和理政的地方。布达拉宫内是不可以拍照的。</p> <p>每个人都有一个西藏梦</p><p>去看耀眼的蓝天白云</p><p>去看自由生长的格桑花</p><p>去朝拜</p><p>转山转水转佛塔</p><p>去寻找自己的前世今生。</p><p><br></p> <p>在大昭寺,当我看到那些带着父母带着孩子磕长头的藏民时,当我看到只有一条腿却依然不简化磕长头的程序时,我的眼睛湿润了。</p><p>当我们行走在路上,当时还下着雨,看到不辞千辛万苦也要磕长头前进时,那全家出动朝拜的情景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我,他们用步履和身体丈量着神山圣湖的周长,用虔诚与敬畏捍卫着信仰的神圣。</p><p>进入后藏,我看到后藏人民的艰辛与劳作,也看到了他们的纯朴与善良;那块原始的土地养育了人类最初的本性,他们别无所求,却对世间万物充满了感恩之心;他们依靠着信仰,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岁月。</p> <p>大昭寺外面挤满了势如潮涌的朝圣拜佛的人,最感动的是那些磕长头的信徒。他们身着褴褛,背负行囊,口诵真言,一步一嗑,一起一伏,用身体去丈量大地。</p> <p>八郭街到处都是信徒,信奉佛教的人坚信:转山能洗尽前世今生的罪孽,增添无穷的功德,免下地狱之苦,能够荣登极乐。因此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信徒不远千里,历尽辛苦来到这里,沿途磕头祈祷,转山朝拜,以了却宿愿。</p> <p>这个民宿是我们高州的据点,听前面来过的兄弟说这里不错,所以我们也来了,要不是我把手机落在那了,我也不知道老板人那么好。我在出发前换了一个新手机,就带了两台手机去,我嫌重就放在床头下,忘记拿了!老板发现了帮我把手机寄回了广东,我这丢三落四的毛病丢到拉萨去了!所以下次去拉萨我们还会去住那。</p> <p>有人问我:我们的一生为什么要去一次西藏?首先,这不是人人都能进行的旅行,一部分人出于对高原反应的担心、恐惧,终其一生也不能够实现到西藏拉萨朝圣的愿望,能够去当然是非同一般的。其次,就是青藏高原独一无二自然景观,人们常常用世界第三极,生命禁区,无人区,雪域高原,神山圣湖,高山峡谷纵横,怒江七十二拐,通麦天险等词汇形容它,如果你的想象力足够丰富,那个真实的自然界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你的好奇心和探险揽胜的欲望就是你前去旅行的最佳动力。</p><p> 其实我认为到西藏旅游最值得体会、感悟、学习的是西藏的人文精神,核心就是传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藏传佛教。在中国大陆佛教有汉传和藏传佛教两种,上世纪汉传佛教曾经一度中断,七十年代末恢复以后又经历了世俗化、经济化、现代化的冲击。而藏传佛教因地域、传统、民族自治等因素得以独善其身,受波及影响相对较小。如果不了解藏传佛教,那就根本无法理解藏民的思想信仰、生活习俗。例如,朝拜时“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仰者最虔诚的礼佛方式之一,他们从家里出发,磕等身长头,历时几年,哪怕衣衫褴褛,风餐露宿也要到大昭寺朝拜;在他们一生的修行中,至少要到庙的殿堂里面或者外面原地磕一个头,这一个头就是赤脚磕十万个头等身长头,一般至少要磕五个月,这样做能够达到清心寡欲,无我的境界。他们深信因果,不修今生修来世,生前创造的财富不留给子女,在朝拜的时候都捐献给庙里,为佛妆塑金身;一千三百多年以来,正是许多信徒们将他们创造的全部财富除日用外都换成金银珠宝送到布达拉宫供佛,才造就这样一座世界上罕见的宝库(听说,因为安全的原因过几年布达拉宫将不再对游客开放,到时候只能看仿制的)。他们死后连自己的遗体也都布施了,贵族或经济条件好的天葬;普通藏民一般都是的水葬,这也是藏民不吃鱼的原因。人皮唐卡,即用人的皮肤做的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人皮唐卡有两个来源,一个来源就是西藏历史上的极少数高僧效法“剥皮抄经”的做法,在皮肤上绘画,他们圆寂后,后人将这人皮唐卡保留下来供养。据我所知佛教是世界上最好的一种宗教,我们只有理解了藏传佛教,才能理解那些虔诚的佛教信徒,就知道信仰的重要和力量。据说海拔3000米以上就不适宜人类居住,藏族千百年来能够在高海拔的地方繁衍生息主要是得益于对宗教的信仰。如果通过西藏旅游,与佛结缘,发现自己的佛性,那是相当神胜的一件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