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父亲快80岁了,身体一向康健,精神饱满,出去旅游,比我还不知疲倦。可2018年国庆期间,他突发脑血栓住院,当我赶到医院急救室的那一刻,心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尽管知道人都有这一天,却从不愿去想这件事,更是害怕它的降临。好在治疗及时,父亲一天天恢复的很快。但在这段时间,我的心里却会不断回忆起从前,回忆父亲跟我说过的话,想着父辈们走过的路。父亲视我既是女儿亦是朋友,他说我能摸到他的脉搏,但愿我写下的文字能让他满意,能用最平实的语言记录最真实的感受。</h3><h3>一 、 执着求学</h3><h3> 父亲1940年出生在河北定州东阜才村的一个贫苦家庭,有兄妹四人。他在老家生活了十年,后跟随爷爷来保定上学。爷爷解放前参加革命,解放后在保定市任市委副书记。爷爷非常正直善良,这一点父亲和爷爷非常像。爷爷比较希望父亲从政,但父亲从小就执着的爱上了艺术,除了画画他还喜欢吹笛子,拉二胡。但在他16岁时,突然意识到必须把精力集中于一点才能够作出成绩,于是他放弃了音乐,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绘画当中。在少年时期,父亲就已经坚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而爷爷也很开明,并未固执己见,尊重了孩子的选择。从此父亲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从未动摇过自己的信念,而且这一坚持就已将近70年。</h3><h3> 1959年,父亲 19岁时,如愿考入了天津美术学院。但因身处特殊年代,学校并不正规上课,而是每天出去义务劳动,这与父亲对大学的期望完全不符。于是,他果断决定退学,可没有正当理由退学谈何容易,于是父亲佯装眼睛有色弱的毛病,骗过了时任美术系系主任的著名画家孙其峰先生,孙先生虽半信半疑,但也无奈只好同意。五年后,学校恢复了正常教学,父亲又一次报考天津美术学院又被录取,父亲说当时自己很心虚,觉得孙先生似乎认出了他。多年后,父亲和孙其峰先生谈起此事,成为一段笑谈。</h3><h3> 在天美期间,父亲得到孙其峰、张其翼、溥佐等绘画大师的悉心指导,大师们技艺精湛、治学严谨,为父亲的绘画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孙其峰先生的勤奋,给父亲的印象很深。父亲曾随孙先生下乡,发现孙先生早上刷牙时会观察麻雀,吃饭的路上会留心小猪,回到住处刷刷点点,那些可爱的小动物马上就会跃然纸上,这让父亲十分钦佩!</h3><h3> 大学期间,父亲还结识了著名美术评论家郎绍君先生,著名指画家王之海先生等诸多良师益友,他们在艺术上相互交流,日益精进。在后来几十年的岁月里,一直保持着真挚的友谊。</h3> <h3>爷爷奶奶与父亲兄妹的全家福,珍贵的一张照片。</h3> <h3> 父亲在保定四中的中学时代,中间一排最右边是父亲。</h3> <h3>父亲的大学时代,拉手风琴的是后来成为我大学老师的原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王顺兴老师,旁边是父亲,年代感很强烈吧。😄😄😄</h3> <h3> 2007年,父亲又回到天津美术学院,拍下这张照片。</h3> <h3> 2007年,父亲探望孙其峰先生,并送上画册,请先生指点。</h3> <h3> 沾父亲的光,得以拜望画坛一代宗师。</h3> <h3>孙其峰先生最提倡勤奋精神,这一点对父亲影响很大。</h3> <h3>孙先生提到很多大家,如李可染、李苦禅等,说他们都是天才,但仍然非常勤奋。</h3> <h3>2018年4月,陪同父亲参加在天津美术馆举办的“孙其峰先生师生书画作品展”。</h3> <h3> 父亲的参展作品。当时旁边有参观者说:这画家一定很年轻,画的有活力。呵呵,他肯定猜不到这位画家当时已经78岁。 </h3> <h3>著名美术评论家郎绍君先生与父亲亦师亦友,郎先生渊博的学识,严谨的学术态度令人尊敬。👍👍👍</h3> <h3>郎先生的夫人徐如黛老师是父亲的大学同学,非常和蔼可亲,70多岁依然纯净如水,非常喜欢她。🌹🌹🌹<br></h3> <h3> 郎绍君先生为父亲2017年画展题字。</h3> <h3>著名指画家王之海先生是父亲的学弟,两人真挚的友谊延续了半个世纪,每次见面几乎都是彻夜长谈。</h3> <h3> 王之海先生为父亲撰写文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