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苏州大学,中山先生的“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充分彰显着苏大厚重、质朴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对人的影响,也是对我们培训者的一次洗礼。</h3> <h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育人”首先要理解人,尊重人,发展人。</h3> <h3> 作为教师,身上肩负着坚守教育的人文情怀,使每一个学生不仅拥有知识、经验、理性与科学素养,而且还要崇尚自由与公平,遵守秩序与法则。<br></h3><h3> </h3><h3></h3> <h3>自从参加了国培计划2018”甘肃省特岗教师访名校项目苏州大学数学研修班培训,让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有了深思,尤其在聆听了贲友林和顾亚龙的的讲座,我暂肤浅地归纳为数学教学中坚持构建“学为中心”、把握好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六个度”,抓住数学的本质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h3><h3> 贲友林,"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青年教师新秀",他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从教与为学,均是研修自悟的过程,教学也是研修,研修也是学习,重在自悟自得,自我建构。而无论教师抑或学生,均应力求出彩,从人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待现实的日常教学.从教小学数学,他立足于学生全面精神的需求满足和研修自悟的亲身体验,而不仅仅是教学数学知识,贲友林注重营造学生自由发展的"生态条件",从而使富有理性的贲友林之美在数学教学中闪耀着人文光芒.</h3><h3> “以学为中心”的理念让我们懂得,一节好的数学课,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参与进来,主动学习,从而真实地表现学生的学习的过程,怎么学,这才是真正的一节课,否则将变成了老师的表演课,学生只是当了观众。</h3><h3> </h3><h3></h3> <h3>顾亚龙老师的《把握小学数学设计的“六个度”》讲座,让我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也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方面进行了反思,感悟颇深。</h3><h3>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数学教学中的最好法宝,在《怎样围面积最大》课例中,通过先学,能有序地写出长方形长、宽的可能情况的系列题组,来初步发现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的变化规律并进行归纳总结、拓展延伸。还有《年月日》中,非常清晰明了地说明了一年有365天和366天的原因,闰年和平年的区别、闰年的判断方法。题组模块由点带出面,串联了零星知识,推进实现教学中融会贯通的最高境界。</h3><h3> 以学生为本,以学为中心设计教学,把握好六个度,二者有机结合,以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为核心,给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时空,给学生以培养尊严和自信的土壤,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重视学生生命的价值与活力,这应该就是数学教学或者整个教育界的初心吧。</h3><h3> </h3><h3></h3> <h3>讲座让我开阔了眼界,所有点点滴滴都在激励着我去思考如何上好每一节数学课?怎样让我们的教育回归本真?怎样培养孩子的能力等等,值得我在今后教学中思考、改进,愿本次培训成为我们今后成长的阶梯和跳跃的踏板,愿本次培训不虚此行。</h3><h3> 最后,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与所有同仁共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