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口与红山口之战 ____作者:机器猫

天高云淡

<h3>  上世纪70年代,我们一家随父亲从广州军区奉调到北京,搬进西郊一个叫红山口甲</h3><h3>三号的大院住19楼,我就在院里的红山小学上学。</h3> <h3>  在印象里,那时的大人们不知成天忙些什么,反正就是忙。没见哪家家长管过孩子学习。孩子们没有课外班和那么多家庭作业,放学后自由自在,结伴上山玩是常事,是乐事。沿山边有靶场、游泳池、果园、菜地,山上有古营垒、碉堡、岗楼、山洞,有兔子、刺猬、松鼠、野鸡,有酸枣、榆钱、槐花、桑葚。可眺望颐和园、玉泉山、西郊机场、北京城。</h3><h3> </h3> <h3>  山上的营垒是清代西山健锐营所筑,碉堡是国民党军修建,岗楼是山脚下军科那边叶帅府的警戒哨位,山间那些相传是日本人开挖但未完工的山洞,已无从考证。</h3> <h3>  著名的空34师前身空军独3团,1962年2月9日夜,在山上坠毁过一架伊尔-14运输机。</h3> <h3>  此后,在山顶上以旧碉堡为基座,架设了保障夜航的航标灯。每有北向夜航,灯标开启,伴随着从西郊机场起降飞机的轰鸣、航行灯的闪烁,山头上被映照着一片血红。</h3><h3> 这个地方是红山口,这个大院是那时的军政大学营区。</h3><h3> 红山口山地属太行山脉余脉,从三昭山东麓突兀而出,自西北向东南直指咫尺外的颐和园北宫门,是距京城最近的山地。长约一千二百米,宽约二百米,分别由相对高度约为二十米、三十米、四十米梯次排列的前、中、后几个相邻相连的高地组成。山间各鞍部分别有小路,一条土路通往青龙桥,一条水泥方砖路通往军科,还有一条柏油路通往030。</h3> <h3>  红山口背连北京西北屏障西山连绵逶迤</h3><h3>诸峰,向东俯视龙背村、肖家河、圆明园。</h3><h3>东侧是国防大学,西侧是军事科学院,西北</h3><h3>是030大院。山前还有于1966年完成,横卧</h3><h3>于国大东门外清澈碧绿,我们称为运河的京</h3><h3>密引水渠。隔河东偏南是中央党校,南偏东</h3><h3>是颐和园。</h3><h3> 1957年以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为基础,在北京西北郊红山口组建高等军事学院,营院内建起了整齐的苏式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楼、军人服务社、门诊部、小学、幼儿园。</h3><h3> 此后,1970年成立军政大学,1978年初军事学院重新成立,1986年初组建国防大学至今。&nbsp;</h3><h3> 从当年的高院到今天的国大,红山口一</h3><h3>直是全军最高学府所在地。</h3><h3> 可你曾知道,红山口当年是我军打下来的! 1948年12月13日夜,在此曾发生过激烈的红山口之战。</h3><h3> 1948年11月初,辽沈战役刚刚结束,为解决被抑留在平津地区的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军委命令东北野战军迅速入关。东野总部随即取消原定3个月的休整计划。11月23日,东野主力10个纵队分别从锦州、营口、沈阳等地出发,分数路隐蔽入关。第5纵队作为东野右路先头部队,经喜峰口进关,一路攻击前进,夺取了北平城北南口、昌平、沙河等地。</h3><h3> 12月12日,军委和东野总部令5纵迅速全力抢占丰台,关闭北平南大门。圆明园、红山口、厢红旗、卧佛寺一线是傅作义守护北平的重要防线,而突破红山口是5纵插向丰台的捷径。为了完成军委交给抢占丰台的任务。12月13日,5纵13师三个团迅速进抵圆明园、肖家河等红山口以东地区。</h3> <h3>  当时,敌傅部蒋系16军22师65团守颐和园,64团部署在望儿山、黑山扈、红山口、青龙桥,凭借坚固工事、钢筋水泥碉堡群扼守。东总指示:为保护文物古迹,对颐和园的守敌不实施攻击。从万寿山以西打开通道,抢占丰台。</h3><h3> 13日下午,13师39团在对红山口试探性进攻时,遭遇凭险据守的敌人顽强阻击,暂与敌对峙。据俘虏交待:山上敌人兵力为一个营。 5纵副司令员吴瑞林亲自赶到39团设在龙背村的指挥所,他决定用“牛刀子剜心战术”,就从红山口突破敌军防线,向敌人纵深穿插。并向营连干部进行战斗动员和作战部署。</h3><h3> 是日17时许,小雪天黑。39团在消灭黑山扈之敌后,先集中配属的师山炮营和团属全部火炮进行炮火准备,对守敌钢筋水泥碉堡、阵地急袭,连续轰击10余分钟,直打得山崩石塌,满山大火。炮弹的爆炸声,如阵阵惊雷,震撼了整个红山口。再用机枪掩护2营突击左山、3营突击右山,2营6连担任主攻。与敌近身激战,逐段夺占。仅用20多分钟,一个加强营敌人被全部消灭,俘敌营长。</h3><h3> 突破红山口后,5纵各部旋即趁夜过青龙桥,玉泉山漫卷南去。经田村,五棵松,岳各庄,大、小井数战,突进至北大地,丰台镇地区。歼丰台守敌并与先后6个师的敌援军激战,付出重大牺牲,占领并固守了丰台火车站和敌华北剿总军用综合仓库。 5纵抢占丰台火车站,封住了傅作义部南逃门户,缴获敌人位于现总后丰台仓库所在地储存的大量坦克、车辆、武器、弹药、被服粮秣。提前50多小时,完成了军委、东总交给抢占战略要地丰台的任务,与先期到达北平外围的兄弟部队,共同完成了对北平的战役合围。</h3><h3> 巧的是50年代末,指挥打下此地的吴瑞林中将,在高等军事学院学习。曾登上红山口,给他的孩子们现地讲述红山口之战。我家在广州军体院时,驻罗浮山的42军(原东野5纵)部分家属也住军体院。成天呲着大板牙,乐呵呵爱逗他口中的“小崽子们”玩,被我们戏称为“豆腐师长”的124师(原5纵13师)杜副师长,在70年代部队早已佩五四、五九这些制式手枪了,他还是使两支“盒子炮”。现在想想,他会不会就是当年率部杀上红山口的主攻连连长呢?</h3><h3> </h3><h3><br></h3> <h3>  七十年斗转星移,枪声渐远,硝烟散尽。如今的红山口战迹地宁静祥和,翠柏成林,黄栌点缀,红枫漫山,松鼠闹枝。</h3> <h3>林间建有供人们休闲登山的青石板小路和半山亭。</h3> <h3>山头上当年的碉堡犹存,山脊棱线上环绕着连接各碉堡的堑壕。</h3> <h3>机枪掩体仍清晰可辨。</h3><h3> 正是: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h3><h3> 70年后,当我和将要踏进大学校门的女儿拨开荒草,深一脚浅一脚地在碉堡和阵地间追寻先辈足迹,腾起的尘土中仿佛还有硝烟的味道。对她讲起这寂静山林的掌故和祖辈们的故事,我想她听进去了,也听懂了。那些为理想在黎明前倒下的年青人,他们能想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模样吗?山脚下灯火通明的图书馆中,是否有关于这块土地上激烈枪炮声的记载?富丽堂皇的大讲堂里,现代军事学精英们是否知道身边曾发生过的战斗?</h3><h3> </h3> <h3>  是啊,红山口之战仅是几十年革命战争万千场战役、战斗中,一次规模不大的团进攻作战。但一切都不能忘记,一切都不应该忘记。</h3> <h3>  1959年建国十周年时,以高等军事学院将军学员们为主体的将军合唱团,唱出了人民军队雄浑气概。一时间轰动全国,至今令人难以忘怀,成为绝唱。</h3><h3> 曾在这个院子里深造过的那一代身经百战的铁血军人们多已远行。前些年,那些污糟猫的人和事不提也罢。现在的将校们在此学打仗,谋打赢。</h3><h3> 红山口当年的孩子们鬓发已白,心中军乐却常响,热血奔流,不敢忘记过去和传承。</h3> <h3>谨以此文纪念发生在1948年12月13日的红山口之战70周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