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美术风格 <h3> 什么是风格?艺术风格是指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来的稳定、独特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h3><h3><font color="#167efb"> 且只有成熟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才具有艺术风格,是在艺术创作上达到的最高境界。</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而艺术风格的形成往往与艺术家气质、性格、禀赋、艺术趣味、才能、癖好与艺术风格形成密切联系。也与艺术家的身世、阅历、人生经验、艺术观念和艺术风格也有深刻的联系。</font></h3><h3>■时代风格 ■地域风格</h3> <h3><font color="#808080">(上图为梵高的星空)</font></h3> ①时代风格 <h3><font color="#ff8a00"> 时代风格是指一定时代艺术所呈现的统一的基本特征,在题材、构图、笔墨、主题等方面所呈现的统一的基本特征。</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一个时代的艺术风格包括许多层面,有“类型风格”,就是杰出画家或书家建立一种新颖的典型风格,被称为“样式”或“法式”,即成为“类型”,影响当代或后世。</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例如唐代出现的吴道子的“吴家样”、张萱的“张家样”、周窻的“周家样”等;</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送子天王图-吴道子</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此作图写异域故事,而画中的人、鬼神、兽等却完全加以中国化、道教化,当是佛教与中国本土变化至唐日趋融合之势所致。此图意象繁富,以释迦降生为中心,天地诸界情状历历在目,技艺高超,想象奇特,令人神驰目眩。</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吴道子生活的年代,正是唐代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文化艺术飞跃发展的时代。唐代的东西两京—洛阳和长安,更是全国文化中心。画家们上承阎立本、尉迟乙僧,群星璀璨,绘画之盛,蔚为大观。吴道子吸收民间和外来画风,确立了新的民族风格,即世人所称的“吴家样”。</font></h3><h3><font color="#167efb"><br></font></h3> ②地域风格 <h3><font color="#ff8a00"> 地域风格就是某一地区的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地方特色,是某一地区的生活环境、风土人情、地域文化心理所形成的独特风貌在作品中的体现</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不同的地域性文化具有不同的特色,在进行美术创作时需要融合这些特点来实现。构建良好的美术艺术框架就能够帮助人们进行风景的绘画,不同地域的景色就可以让人们领略到不同地域环境的思想情感。而在进行风景的选取时南北方拥有截然不同的地貌环境,在进行人物的绘画时美术创作本身也同样要结合本人的历史文化特征,这些特征的表现都不能摆脱历史文化背景。美术创作的过程需要拥有扎实的功底,因此必须迎合地域性的文化来展现出突出的文化形式,深入到人们的内心来让人们体会到文化的特征。美术创作作品本身是融合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与艺术水准的,因此可以让欣赏者得到美的感受。</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中国画。清代郑燮作。纸本立轴。水墨。画面左方几竿墨竹上贯顶端,竹竿极细,竹叶较密;竹后一块大石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一丛幽兰扎根于石缝中。</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 《雅典学院》是拉斐尔·桑西于1510年—1511年创作的一幅壁画,现存于罗马的梵蒂冈博物馆拉斐尔画室中。</font></h3> No.2美术流派 <h3><font color="#b04fbb"> 古代的艺术有历史的悠久韵味。 这一概念时常包含地理位置的意味,如中国古代美术中的浙派、吴门派、华亭派;欧洲美术史上的威尼斯画派、佛兰德斯画派;又如现代中国的岭南派、欧洲的巴黎画派。</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在某一特定地域中从事创作的美术家群体,是美术流派通常包含的一类意义。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与社会条件之下,于同一地域从事创作的美术家们往往会持有类似的艺术观念,关注类似的题材,采用类似的形式与材料,进而形成相近的艺术风格。</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因此,美术流派的概念也具有风格学的意义。</font></h3><h3><br></h3> 中国北方山水画派 <h3><font color="#167efb">荆浩,字浩然,是一位博通经史的士大夫,但由于唐末社会动荡,只好隐居于太行山中,自号洪谷子。由于其长期居住在这深山之中,对这北方的自然山川有着较深的认识和感受,所以在其笔下的山水画大都崇山峻岭,气势宏伟而壮观。</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匡庐图-荆浩</font><br></h3> 吴派 <h3><font color="#ed2308"> 明代中、晚期代表画派,全称“吴门画派”。明中期吴门画派以“明四家”为首,末期以“张宏”为主。在太湖流域一带风靡一时。代表画家有沈周、唐寅、文徵明、仇英、谢时臣、钱谷、张宏、文嘉、文彭、仇珠、文伯仁等。</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西山爽气图-张宏</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西山爽气图》是张宏晚年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绘成的长卷。从题跋上得知,张宏这幅作品是在炎热的夏天画的,“因思古人有以苦吟作楷却暑……是即摄心调气法也”。而他则想通过全神贯注地绘画,在画面上不厌其烦地表现种种细节的快乐,来忘却“五浊之体,不胜烦恼”。</font></h3> 浙派 <h3><font color="#39b54a"> 浙派绘画是明代前期中期中国画坛的重要绘画流派,明代中后期浙派衰弱,其优势位置被吴门画派取代。浙派绘画由于其开创者画家兼学者戴进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故得名。</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浙派绘画有重要旁支江夏画派,代表人物是江夏(今属湖北武汉)的吴伟。浙派与明代宫廷绘画(院体派)曾呈双峰之势,自宣德至正德年间,两派并列雄踞当时中国画坛,代表了当时中国绘画的主流。</font></h3> <h3>春山积翠图-戴进</h3> <h3><font color="#ff8a00"> 此图是作者现存画迹中有年款可考的仅存几幅之一,是研究戴进画风演变的一件重要代表作。布局取南宋[院体]程式,用对角线截断式构图表现近、中、远三个景物层次,明快简洁。中景和远景的山体皆从画外切入,一左一右相互交叉,与近景结合形成S形曲线。</font></h3><h3><font color="#39b54a"> 近景山脚屈曲盘桓的劲松,曳行在山间小径上的老者、书童等的处理和马远的[一角]之景十分相似。</font></h3> 四王画派 <h3><font color="#ff8a00"> 四王画派共同特点是以"元四家"中黄子久的"恬淡平和"为最高审美标准,追求无一点尘俗之气,一时学者风从,造成"家家大痴,人人一峰"的局面。按年龄长幼"四王"的排列为: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他们受到皇室扶值,是朝野共赏的人物,成为清初画界公认的正统派。他们的画风影响中国画坛数百年。</font></h3> <h3>仿古山水册-王鉴</h3> <h3><font color="#ff8a00"> 册一共十二开,作于丙子夏即崇祯九年(1636),五开设色,七开为墨笔。兼仿各家,面目虽不同而其用笔仍是中锋一派,疏豁明朗,设色清淡古雅,从中可窥知其成熟后画风之一斑。</font></h3> 扬州画派 <h3><font color="#167efb"> 扬州画派,又名“扬州八怪”是指清代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些职业画家。由于人数众多,故有“扬州画派”之称。其实,扬州画派诸家在艺术上面目各不相同,但也共同之处:首先,由于他们大多都出身于知识阶层,都以卖画为生,生活清苦,故多借画抒发不平之气</font></h3> <h3>墨竹图-郑板桥</h3> <h3><font color="#39b54a">《墨竹图》是体现郑板桥墨竹艺术创作理论的典范。此图在造型布局上高度概括提炼,仅绘廖廖数竹,便使人如入一片青郁葱翠的竹林。而在局部,用笔墨描绘每一竹竿、竹叶、竹节,却笔笔得势、得神、得法,显露出生气。每棵竹先立竿留节,梢与根短,中干长,长短参差,每节上下相承,形若半环,墨浓淡有别,用中锋画干,老干用侧锋,全干圆浑得势。画枝,枝枝着节,行笔迅速,遒健圆劲。</font></h3> No.3同一题材分析 <h3><font color="#808080">从左到右,依次为图一-圣母,图二-圣母,图三-圣母</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图 1、圣母和圣徒,1505年,祭坛画;这幅是乔瓦尼·贝利尼的作品,亮点在于用色的方法大不相同。画面并不是特别明亮或光芒四射,但色彩却很柔和富丽,本书作者认为即便是图片都能把充满壁龛内部的温暖而富丽的气氛传达出几分……</font></h3><h3><font color="#39b54a">图 2、圣母、圣徒和佩萨罗家族成员,1519-1526年,祭坛画;这幅是威尼斯最负盛名的画家提香的作品,前所未闻的他将圣母移出画面的中央部位,而画里的圣徒也并不像图 1 那样对称地站在两边,有着钥匙标记的圣彼得,被描画成场面中的积极参与者……祭坛画是为感恩祈祷而作,所以提香在画里也不得不加上供养人的肖像(右下脚跪着的男子)……提香这幅画颠覆了传统的构图规则,却因其用光、空气和色彩的独到,使得整个场面也很统一,用一面旗帜来平衡圣母的形象……</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图 3、加冕的圣母与圣婴和圣徒,1627-1628,为一幅大祭坛画作的速写;这幅鲁本斯的作品,有种大气磅礴的动势,而鲁本斯恰恰就是利用这种动势将所有的人物都结合在一起,整个画面呈现一种欢乐节日的隆重气氛…</font></h3> No.4美术?文化! <h3><font color="#ff8a00"> 美术:泛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就叫作美术。 它的划分有多种,一般地包括四大门类:雕塑、绘画、设计、建筑。现代有些学者也把其它的归纳入主要门类里,eg:书法、摄影等。 “美术”这一名词始见于欧洲17世纪,也有人认为正式出现于18世纪中叶。近代日本以汉字意译,五四运动前后传入中国,开始普遍应用。</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font></h3> <h3>人类社会上所承载的文化,无一没有美术的影子。</h3> <h3>清明上河图</h3> <h3><font color="#ff8a00">如我国名画,清明上河图来说,反映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其珍贵价值不单单是该画作以美术角度上带来的视觉震撼,更是因为它所给我们带来了北宋人民生活,欣欣向荣,一片繁华的景象,让我们对北宋历史有了更一步的历史认知。</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但是,美术的发展与创新(流派、新技法、新作品)无不推动着人们对新生活,新世纪的向往,从而丰富了文化,创造着新的文化。</font></h3> 总结 <h3><font color="#39b54a">综上所述,美术源于生活,创造着文化。</font></h3><h3><font color="#ff8a00">但是美术又并属于文化的一部分,更能反映出一个时期,一个时代,社会的生活。</font></h3><h3><font color="#167efb">所以,美术既反映着文化,又创造着文化</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