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摄影确实在一点一滴地改变着我。</h3><h3> 正是因为学习摄影,我开始注意到四季的流转、风物的幻化,开始仔细观察花朵的盛放和凋零、色彩的飘举与厚重,倾听光影错落中的交响,进而关注人们表情、动作中若隐若现的灵魂光辉与个性魅力……复归对周边事物的好奇与专注,并因此渐渐感受到一种持续的、平静的喜悦,这是很让人欣慰的。</h3> <h3>学习摄影的路上,结识了许多爱摄影的朋友,原本两点一线的生活轨迹有了变化。今年进入摄影专家工作坊学习,有幸成为朱鸿老师的学生。</h3> <h3>朱鸿老师的书《中国筑坝人》</h3> <h3>朱老师说:摄影,绝不是一个有相机,会使用相机,会拍照片就能成事的简单劳作。</h3><h3> 那么摄影是什么?哪些是一张好照片的标准?如何拍出有思想有力度的作品?一堆问题迎面而至……于是把心情的沉重和《世界摄影史》的厚重交汇、碰撞,希望能激荡出我需要的答案。看了几页书以后,再结合朱老师的讲解,觉得自己很有收获,便快然自足,抑制不住的喜悦驱动我拿起了相机。却发现自己按不动快门了……其间越来越多的是思考我拍下这照片的意义何在?无形无相的思想和情绪如何通过相机物化成有形的照片?</h3> <h3></h3><h3>钻回书里继续学习……</h3><h3>19世纪在绝大多数美国人眼里,摄影只是一门生意,相机不过是记录信息的工具。当时更多的注重技术方面的问题,曝光时间,感光材料研究,当技术越来越简单的时候,那什么是拍的好?</h3><h3>老师上摄影课时说:最好想想,你能借一组影像发现点什么,说点什么。很多人,还在沉迷技术角度的肤浅表现能力,根本不考虑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图片构图的艺术性、后期制作的细致和工整,这就完全是匠人的心态了。 拍摄照片不仅是为了表明什么东西值得尊崇,还在于揭示什么东西需要正视、令人痛惜,以及需要治理”。这是苏珊.桑塔格的观点,她还说过:摄影是观看的伦理……</h3> <h3>我成了朱老师博客里的常客,朱老师的作品《寻找家园》,《吾江吾河》,《中国筑坝人》深深吸引着我。仔细揣摸朱老师上课的讲解……的确如此,对于摄影来说,形式和技巧真的不是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看,是用心去观察。</h3> <h3>比如人文纪实题材的拍摄,需要用内心最柔软、最敏感的部分,以及最大的善意和包容去感受、去融入,然后才能看到最具人文关怀的画面,进而才能拍出好照片。</h3> <h3>我非常喜欢寇德卡镜头下的背影,照片都是充满了情绪,而且很能引发共鸣,环境有足够多的细节来和人物的姿态相契合,很有情绪感染力。约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 1938-) 出生于捷克摩拉维亚省。1970年因避难而离开捷克之后,就变成一个没有国籍的人,他虽然定居于英国,但大部分时间却如同他所拍的吉普赛人一样,在欧洲各国流浪飘泊。(他的作品《孤独的背影》图片转载网络)<br></h3> <h3>通过听摄影课,观摄影展,学习摄影理论知识,我理解的摄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内心情绪和思想在外界的投射,同时也是向自己的内心回归,并在自己内心深处寻找一切的答案。当内心的想法、情绪变化的时候,对同一个物体的感知角度和方式都是不同的。所以,不同的心态下,同一事物拍摄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h3> <h3> "我,该拍哪一类照片"?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先要明白我有哪些与人不同之处?我面对哪些题材时更敏锐?如此一来,自然就明白该不该学着别人的拍摄去人云亦云了。也能顺理成章地回归到内心深处去寻真正属于我的素材。</h3> <h3>我们的生活其实非常繁琐和复杂,欲望和诱惑交织,所以很容易让人在各个角度迷路的,风光摄影,画意摄影,纪实摄影,景观摄影,观念摄影,等等,如此之多的主义和风格互有交集又互相排斥,所以摄影的学习若没有确定的方向和目标,很容易被纷繁的细节所左右,然后一片迷茫,不知往哪里出脚前行。确幸遇见朱老师,朱老师说:会做摄影丛林中的好导游让我们不至于迷路。目标明确了,则纲举目张,途中的细节会引领我们前往目的地。</h3> <h3>亚当斯大师所说:……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所有我们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爱过的人。这些其实就是我们生活的内容,需要通过自己的思想和思维去过滤和沉淀、汲取和升华,最后才是通过相机凝固成照片。</h3> <h3>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 )1902年2月20日-1984年4月22日)著名的美国摄影师,以摄影作品呈现人迹罕至的自然风光,美国生态环境保护的象征性人物。他的区域曝光理论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摄影科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安塞尔·亚当斯的作品图片转载网络)</h3> <h3>那么摄影是什么?摄影是一扇窗,透过它,你能进去到一个虚拟的世界中去。摄影又是一道门,通过它,我得以观察世界,感受人间,融入生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