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公元2017年10月28日,重阳佳节,绿城郑州初冬的寒冽阻挡不了我们重逢的喜悦!此时此刻,我们——48中1969届五班的莘莘学子,手牵手,肩并肩,思绪万千,泪流满面!</span></h1><h1> 今天是一个把酒言欢的日子!我们从祖国各地、五湖四海汇集于五洲之中,同窗共读,共度青春;我们又从大洋彼岸、天南地北重新回到这里,欢聚一堂,风雨无阻!因为这里有时时勾起的感怀和回忆,因为母校有我们青春岁月的憧憬和追求,因为心中有斩不断的同学情愫……四十八年的喜悦惆怅,离愁别绪,给了我们成熟的脸庞,苍老了我们青春的眼睛,但,点燃了我们对故人的渴望,不管天南地北,我们都要重逢相见!</h1><h1> 今天是一个叙旧感恩的日子!四十八年前,我们55位同学,相聚相识在金水河畔,玩闹嬉戏中原路上,结伴共游天地之中,四十八年后,景物犹在,物是人未非,我们依然年轻,我们依然可以结伴相游,我们依然可以引吭高歌,我们依然可以热泪盈眶……</h1><h1> 今天是一个追忆续缘的日子!回到故乡,打开尘封的记忆,追寻流逝的岁月。四十八年前,你我共渡那段不平凡的中学年代,后来我们各奔东西。上山下乡的他,远离故土的他,北上求学的他,南下经商的他,每一个他都有一段故事,一段精彩的人生,但他们的起点都是这里,我们曾肩并肩站在这条起跑线上,只等祖国一声令下,无论刀山火海,我辈昂首前行!</h1><h1>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h1><h1>那时的我们青春年少,挑灯夜战,埋头苦读,精神抖擞!</h1><h1>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h1><h1> 灵有所系,身有所居,1700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为国分忧,自力更生,吃苦耐劳,流血流汗践行着中央的号召!</h1><h1> 曾记否,田间漫步谈心曲,登高望远抒胸臆;怎能忘,嵩山之巅指点江山,黄河岸旁光影相争。午夜梦回,多少次梦见那一张张亲切的脸,一抹抹熟悉的笑,一件件可笑的事儿,一出出苦情的戏。时光荏苒,我们分别,奋斗,立业,成家,得子,安稳……我们的路可能不同,四十八年弹指一挥间,老了容貌,弱了心志,但你永远是那时候那个鼻涕邋遢的男孩,梳俩羊角辫的姑娘,那就来吧,春夏秋冬,风霜雪雨,我们都已年过甲子,岁月的沧桑使我们知道了生活的深浅,更多了几分从容与淡定。所以,今天的相聚,是更美的相识!</h1><h1> 四十八年来,大家机遇不一,个人情况不尽相同。但,在这里,无论你是一介布衣,还是平淡无奇,都请不要拘束,这里没有达官贵人,没有领导老总,没有发号施令,没有高高在上,我们的称呼只有一个:老同学! (申 欣) </h1><h1> </h1><h1> 我们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小学四年级就遇到了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小学上了七年之后,1969年4月我们从不同的学校被分配到郑州市二七区第二中学(现在的郑州市48中学) </h1><h1> 郑州市第四十八中学是由始建于1962年的“二七区银行街民办初级中学”发展而来,1970年学校与刘楼小学合并,统一收归二七区管理,并将学校更名为“二七区第二中学”;1974年学校被郑州市教育局接收,1975年1月1日,正式启用“郑州市第四十八中学”校名。2009年7月,因郑州市火车站西广场建设,学校由京广北路25号迁至二七区行云路与中秋路交叉路口. </h1><h1> 我们刚入校时,我们的学校连个院墙也没有,学校组织同学垒院墙,学校东边是刘楼家属区,白天我们好不容易把墙垒起来晚上家属区的人就把墙推倒了,后来,学校就让我们晚上轮流去看院墙。 </h1><h1> 大家还记得吧?学校门口有两个大水坑,每到下雨,坑里水满了,男孩儿们开始打水漂.....早晨上课铃一响,校外背着书包的同学撒丫子向校内飞奔..... 我们还记得在学校拉砖和修防空洞的事。吴敏:我在五连三时学校让每个人完成从砖厂拉200块砖,自己想办法,那时才13岁,没有办法,央求我妈到食堂借了个三轮车,和几个同学合伙去拉砖,不会骑三轮,一出医学院车就翻沟里了,车摔坏了,害得我妈赔食堂20元,我挨顿骂。那时候,感觉砖场特别远,几个人拉架子车,到家都很晚了。申欣:民慧,曾记得我们俩拉砖的经历。我记得是我们从我们院里的卫生队借了一辆架子车,我俩把车上打扫干净,找来气筒打足了气。兴冲冲的拉着去学校,到了砖厂装上满车的砖我俩谁也拉不动。还是我们班一个女同学,个子高高黑黑壮壮的,帮我们缷下了一些,教我们怎么一个人在前面拉,一个人在后面推,好不容易才把一车砖拉回了学校。那是下乡以前干的最重的一次活儿。民慧:拉砖的印象太深刻了!第一次干那么重的活、走那么远的路,不知现在那些防空洞是否还在?这些年派上过用场吗?当时第二年防空洞就塌了,四连教室地陷了。 民慧 :申欣,拉砖这活太累了。咱们俩几乎拉不动那车,每次都是你驾车,我在旁边或者后面撅着屁股推,每次都想换换你,可我总是压不下来车把,还把自己吊在半空中。这么多年每次想起拉砖的事,就觉得过意不去,让你受那么多累。申欣:@民慧 看来还是我比你有点儿劲儿,那个教我们拉车的女同学叫什么名字,实在记不起来了,好像家在小赵砦住。个子高高,黑黑壮壮的,自己就能拉一车砖。(邢玉玲:你说得是于银风)。申欣:对,就是那个于银凤。我昨晚上还想起个什么凤的。就是她教我咋拉车的,还有装车装的后面沉压不起来,把砖往前摆摆就行了。这一招下乡后又用上了。</h1><h1> 在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年代,学校还组织我们野营拉练。李巧云:对,拉练,从建设路一路往西,到上街。绕郑卅转了小半圈。累惨了!记得每天走60里,最多一天走了快90里了,很多同学累哭了,身上出汗出很多盐渍。我们的排长是公交公司大修厂的一个师傅黑黑的壮壮的,穿着草鞋带着我们往上街走,快走到上街时我们都又累又饿,那个师傅说:奶奶的,再给我俩馍走一夜也不怕😄 。到一个地方,还要帮老乡扫地干活,学雷锋!民慧:记得一次拉练一天走了上百里,我走着走着就睡着了,当时我们几人说,不用奢望千里驹,有个万里哼骑上就太满足啦。巧云:还记得一喊口令卧倒,大家顺势躺下一大片!</h1><h1> 程园园:大家还记得吗,咱们去沟赵支援秋收,和夏收,走了那么远的路,分到农户家吃饭。我们女同学分散到农民家吃饭,吃过饭后,大家一起聊天你家吃炸果子,他家吃捞面,就我们那家喝黄湖涂,我就说我们那家吃的不怎么样,结果大家伙帮助教育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不能讲吃穿。我还记得李纪霞在过水沟的时候脱下袜子装在兜里 ,割麦子的时候被当作手绢拿出来擦汗😂😂😂当时大家还笑了好一阵。我们还去二七印刷厂去学工,干活,有印象吗。邢玉玲:记得,因为离我们家不远,当时是在裁纸车间。一大摞纸一刀下去`切得整整齐齐的`当时觉得这刀和机器也太厉害了。民慧:记得!二七印刷厂、汽车公司,汽车大修厂,在汽车公司公共汽车上售票,我那时晕车的厉害,乘客来买票,我实在忍不住啦,呕吐把乘客吓得直往后退。还记得当时董兆南还有其他两位男同学还跑来找我卖票的车,我根本没心思搭理他们(董兆南就是调皮)吴敏:我是在9路车上卖票,那时候不好意思喊买票,师傅老吵我。师云霞:我在四路卖票,到南阳路的,记得有位长者关心的问我多大了就工作,我低着头不好意思,没说话。刘汉莲:要说公交车上卖票 ,数我最惨。上车的第二天就被一个急刹车从后面甩到前面 摔了个鼻青脸肿,之后就去大修厂了。</h1><h1> 李育生:聊些下乡的事吧?记得刚到农场,女同学分配到房间,男生统统住进大粮仓,粮仓内密密麻麻摆满了床铺,两个人一张床,我与春生合睡一张床。刚到农场,农场特意杀了一头猪,款待新来的我们,吃饭时,几个人,一盆肉菜,围蹲成一圈。那年代,在城里能经常吃上肉的家庭也不多,这么大一盆肉,很少见,今天可以好好解解馋了。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是李仁杰,你看他吃的那个香啊!咱班憨厚可爱的要数李仁杰。朴实地很,遗憾这几次都没见到他。</h1><h1> 那时候的回忆太多太多。</h1> <h1> 如今的郑州市48中学</h1> <h3><b> 这是原五连一排女生和田老师的合影,那时五连三排的女生还没转来。</b>今天我们再次相聚,却有几位同学还未见其面。李纪霞、李慧荣、刘荷叶、孙喜梅、王秀丽,你们在哪里?同学们喊你们来聚会! </h3> <h3>毛主席的红卫兵</h3> <h1> 美美的四朵金花,是逃课出来照的吧?!</h1> <h1>与五连三同学分手留影</h1> <h3>1969年我们13岁,刚进入中学。</h3> <h1> 这是云霞离开郑州去成都送给她的影集赠言,今天看到这本装满旧照片的影集,美好的回忆立刻呈现在眼前。吴敏@师云霞:还记得吗,我俩与随芳小学毕业同分到五连三排,从入校起,我俩相约每天同路上学,从河医北院到学校也有2里多路吧,日日月月,我们走过了多少路已无法计算。后来又一起转到五连一排,仍然,你每天在楼下一声呼唤,我飞奔下楼,一路上有多少知心话。我常常想起那段岁月......</h1><h3> 孙金霞@师云霞:你可记得,你要去成都的头天晚上,我在你家。早上天刚亮送你上火车,那时很舍不得你走。为那一天,我妈找了我一个晚上,知道我在你家才放心。我当时只想和你多待些时间,多说说话。那时我们很亲,有说不完的话,我们就是亲姐妹。</h3> <h1> 亲亲的三兄弟</h1><h3></h3> <h1> 刘正义、谢国祯,你们可好?</h1><h3></h3> <h1> 多么淳朴的发小</h1><h3></h3> <h3> 纯真的友谊</h3> <h3>青春的记忆</h3> <h1> 李纪霞,你现在在哪里,我们想念你。 吴敏@纪霞:还记得吗?我从48中逃出来没学可上,在家晃荡一阵,我姐托她的老师帮忙,但是没有转学证,又不敢告诉我父母,因为转学要有家长写证明,我俩跑你家找李伯伯撒谎说我爸出差了,骗着李伯伯写的家长证明,署的我爸的名字。还有一次你和家里生气,躲在我家几天不回家,你家到处找你,你姐夫到我家,我不让进门,说你没来过,他装作离开,等我关了门,我俩在屋里说话时,他不知从哪找个梯子,趴在我家门头玻璃上把我俩逮个正着。想想好可笑,纪霞,你什么时候能看到这段话?</h1> <h1> 五连三排转来的四姐妹。</h1> <h1> 相识五连一</h1> <h3> 刘宝生:看见这照片有说不完话,那年好象71年还是72年学校组织去少林寺,当时我在校蓝球队不叫我们去、早晨我就和三连、一个同学偷跑了,体育黄老师不知道、第二天对我俩大发雷霆叫我俩把衣服和鞋子都交了不叫我俩参加球队了,郑州市中学蓝球比赛开始了又叫我俩回球打比赛去了,那时到现在我就去过这么一次少林寺太珍贵了我要好好保存,谢谢华明。另外前第一排右手第三个你知道叫什么名字吗?我都忘了就我俩偷跑去了少林寺。</h3> <h1>顾贵军、马华明、蒋小平</h1> <h3>从小学我们就是同学了</h3> <h1> 照片中的同学及老师名字,左起,一排:申欣、贾素梅、孙喜梅、刘明川、王存喜、张新乱、孙惠琴、邵全玉、刘汉莲、刘景莲;二排:李慧荣、邢玉玲、马民慧、梁秀云、张惠玲、孙金霞、李巧云、刘荷叶、陈法玲、李海燕、李纪霞;三排:张国生、李仁杰、顾贵军、王克原、索福生、张亚平、崔建国、谢国桢、李语生、王朝增;四排:姚勇、王长生、董兆南、刘正义、张春生、李进军、刘宝生、马华明、张建召. 照片上的王克原已逝,令人感伤。记得克原在课堂上总是小动作多多,幽默机智。如今历历在目,好想再见到他。</h1><h3></h3> <h3>2017年12月3日同学们看望79岁的田老师</h3><h3> 民慧:谢谢巧云一行,代我们大家去看望老师并带去我们的问候。这两天周末有点忙,没太顾得上聊天。也谢谢田老师。可以很不谦虚的说,咱们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给家人、师长、同学、朋友;河南人,;中国人丢脸无论在哪里、做什么工作,教授也好、博士后也好,实验室技师也罢,都得做到最好,不给自己留下遗憾,更不给大家丢脸!</h3> <h1><b>最受同学们尊敬的田老师</b></h1> <h1>田老师在课堂上</h1> <h3>刘景连:田老师的精神状态一点儿不像八十岁的老人,倒像是六十多岁的人,围在她周围的同学们像是四十出头的青年!</h3> <h3>老师让我转告我们排的同学:在她当班主任时对我们要求太严格,不想让一个人样队,平常很严肃,给大家笑脸少。今天全还给大家笑脸。问候外地的同学们。</h3> <h1> 语文老师刘明川是我们最喜欢的老师,他讲的很多课现在我们还记忆犹新,历历在目;申欣:我们可能就是从刘明川老师那里才真正知道了什么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什么是真正的中国文学,才真正接触了一些真正的文学知识。还有李宏起老师的化学课也讲的生动、活泼,简单易懂,还利用野营拉练的机会带我们到上街铝厂参观,现场讲解矿石如何进行加工后变成氢氧化铝的。我记忆犹新,至今我只要到了上街,就会想起这件事。李育生: 最喜欢刘明川老师的语文课,他口若悬河,吐沬星子乱飞。还是深 深感动了我,现在仍记得他讲的,“安能摧眉折腰势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民慧:是啊!我当时的印象就是,中学四年我可能只学了两年的东西,还是在文革中分配来的大学生老师来了之后,即使他们中不乏照本宣科的,可还是能够听得出来是真正肚子里有墨水的。像刘老师那样的当然是意外的惊喜了!<br> 吴敏:英语汪老师带着副眼镜,衣着得体讲究,记得她教我们:long long live chairman Mao!汪老师已经96岁了,精神矍铄;<br> 李红启老师教过我们数学和化学,高高的个子,一口普通话;<br> 体育老师黄明山,黑瘦精神,记得一次学校在校园开大会,我们班男生有人说话,黄老师拿个大纸团砸上那个男生头上,稳准狠!<br> 教唱歌是张老师 记得我们班在唱林县人民战太行的时候 歌声嘹亮 两声部轮唱非常到位 好像整个校园都听得见。张老师胖胖的,剪发头,40多岁,我们入校第一节音乐课学的是“嗍风吹”,老师踏着风琴,唱着京剧。第二节学的是“收租院”--“阴沉沉的天哪,黑沉沉的地,这刘家的收租院哪好比那人间活地狱……”;<br> 教政治的黄艳华老师,大辫子,讲课喜欢双手扶桌,翻着大眼睛向上看,她那时不知有没20岁;<br> 民慧:农知课宋玉清老师每天上课笑眯眯的,汉莲记得最清楚,他除教农业机械,还教我们用手握拳来分辨大小月的天数,一、三、五、七、、八、十、腊;<br> 李巧云: 当然,最难忘的是我们的班主任田俊卿老师了,最朴素的田老师。 李育 生: 再痴呆,也不能忘了田老师!拉砖的路上,拉练的途中,收麦的劳动,都有她的陪伴。她是教我们时间最长的班主任。<br> 孙金霞:说起田老师,我很感谢她。因为我家姐妹多,我是老大姑娘,初中上完后,母亲不想让我上高中,是田老师家访时,说服母亲,并且给了我助学金,我才读完高中。<br> 师云霞:就觉得田老师讲课很认真,一心只想多教我们知识。<br> 还有王城春老师、孙同清老师.......。</h1> <h1> 中学时期唯一的纪念</h1><h3></h3> <h1> 下乡第一年回郑州过春节游碧沙岗公园</h1> <h1> 刘荷叶去长葛农场,我们还有书信往来,后来她从农场去了什么地方就不得而知了。七四年她到固始和金霞一起,三人照了合影。很想再看到她。愿同学友谊长存!</h1> <h1> 知青表彰会后和金霞照的。永远的好姐妹。</h1> <h1> 1976年知青积代会代表</h1> <h1> 风华正茂是慧荣秀云,金霞我们四人在下乡两周年时照的。题字是照像师傳当时给写的,我们并没有想那么多。几十年后我们都己过花甲之年,真想回到那个时侯!</h1> <h1> 在广阔天地没有穿鞋的医生:赤脚医生<br> 申欣:这张照片曾经刊登在1975年的《中国青年画报》上。题目是出诊归来。左侧许昌下乡知青吴玉梅,中间是我,右侧回乡知青,已去世。</h1><h3></h3> <h1>送医上门。针灸是赤脚医生的看家本领吧?</h1> <h1> 申欣:这张我19岁的照片,是当年中央新闻纪录片的截图,我都没见过。是去年我们知青网的人在档案馆发现给我找回来的。</h1> <h1>苦中有乐</h1><h1> 孙金霞:想起农场的经历,有说不完的话题。记得我们在农场最开心的事,在夏天,虽然农活干了一天,很累,晚上去泥塘洗衣服,还可以游泳,回来时开心的说笑。吃过饭后,听着短波电台,听邓丽君的歌。丁平给大家拉小提琴。索福生,用茶钢吹口琴。有谁记得,我在拔秧苗时,经常讲手抄书,一只秀花鞋,绿色尸体等。在农场时,我们菜园的李大伯,每当我生日,就叫我去他家吃鸡子挂面,回郑州后,多次梦见李大伯一家人,对我的热情招待。有机会,一定回农场看望他们。李大伯家,就两间草房,一个女儿,一个儿子。一家四<br>口人,日子过的也很难。有人真的很善良,让你久久难忘。我回郑州时,把我所穿的衣服给了李大伯女儿,她穿上有大有胖,还很高兴说,很好。<br> 李巧云:炊事班有一个专用水塘,在往三角店去的路上。用一个架子车拉上水桶,就是用汽油桶那样的。大家一般都不去那洗衣服。李育生:我记得我是赶毛驴车拉水郑州知青拉水第一人。就因为天天忙着拉水,没时间去干偷鸡摸狗的勾当。拉水为同学服务,也算干点有益人民的事。全农场近2百人的吃饭生活用水全靠这辆毛驴车,无论刮风下雨,道路泥泞。一天也不能懈怠,责任重大。</h1> <h3> 这是春生唯一一张农场打井时的照片。他和孙稼祥一起到固始县几个公社,青年队打井都成功了!就我们农场打了三次都没成功。因为农场地处固始西大岗,地势高,也有人为因素。下乡五年半也没有吃上井水,全是水塘里的水,沉淀后用。</h3> <h1><b> 🐂把式</b></h1><h3></h3> <h1> 这张照片的背景是我们农场的食堂</h1><h3></h3> <h1> 这三位小青年戴的帽子,在当年都很时髦。三个代表。</h1><h3></h3> <h1> 广阔天地的英俊少年 。二黑:索福生这张照片还保存这么好!记得是75年推荐上大学,我已参加过体检,和大伙一起照的这张像,原来的四个字是分别留念。还是我建议改为广阔天地留影,后来真没走成。</h1> <h1> 申欣:我们四人1975年春节相见。看见民慧胸前的白色校徽了吗?那时她已经是河南医科大学的一名大学生了。而我刚从农村回来,胖胖园园的脸是不是特像朝鲜电影里的六百工分啊!</h1><h3></h3> <h1>白衣天使</h1> <h1>青春四溢的代言人 我不是推销可乐,是在可乐公司亚特兰大总部看见在中国出售的品牌,中国字,很亲切。</h1> <h1> 海燕 聪明好学,万事自己动手,72能的海燕。这张照片是80年在家用海鸥相机自拍的。</h1> <h1>如今的四朵金花</h1> <h1> 同学聚会有感</h1><h1> 2013年5月18日郑州市48中学下乡40年同学聚会。就在40年前的5月18日(1973年)郑州市48中的高中毕业生,乘坐晚上9点58分的181次列车,向信阳市固始县胡族五七农场进发。 <br> 弹指一挥间, 40年过去了。当年风华正茂的知识青年,大多已经当上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了,每天含饴弄孙很是惬意。40年当中虽然多数人过的平平淡淡、平平庸庸。40年前都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毕业的高中生,40年以后有教授、有各级领导、有出国发展,同样也有生活和家境不是很好、工作单位不是很好或者是患有重大疾病的。但是,大家聚在一起都很乐观,没有抱怨、没有牢骚。一起回忆学生时代和在农场的酸甜苦辣,大家互相鼓励、相互祝福,畅谈40年的风风雨雨。<br> 在同学聚会中我们的感想是:天道酬勤、老实人不吃亏。</h1><h3></h3> <h1>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h1><h1> 茄子......看谁张的嘴大,四儿第一。</h1><h3></h3> <h1> 老同学相见,精神倍儿爽!</h1><h3></h3> <br><h1><b> 岁月告诉我:富贵荣华,身外之物;平安健康,才是根本。忘记不该记住的,珍惜身边拥有的。闲煮岁月,细品时光,于卑微中,活出健康,活出精彩。好心情才会有好风景;好眼光才会有好发现;勤思考才会有主见。美丽是健康带来的,伟大是平凡积累的,幸福是心情带来的,好名声是无私奉献带来的。岁月让我告诉大家:珍惜自己,因为一辈子不长;珍惜身边的人,因为下辈子不一定遇见!拉长生命的长度;拓展生命的宽度!</b></h1><h3></h3> <h1> 不愿意用微信的老古董。大家都说你是表情包,有演员的天赋。</h1><h3></h3> <h1> 今个真高兴,笑掉了一颗牙,又要破费了。</h1><h3></h3> <h1> 忆往昔情满怀</h1><h3></h3> <h1> 多像姐妹俩</h1><h3></h3> <h1> 更像亲兄弟</h1><h3></h3> <h1>玉惠双玲</h1><h3></h3> <h1> 吴敏@惠玲:好喜欢这张照片,喜在心头。还记得我常去碧沙岗老蔡记老店找你吃包子馄炖吗?你总是亲自端来,笑盈盈地,让人难忘。申欣:说起惠玲,我们毕业后我见过多次。我是老蔡记饭店的老客,无论是在碧沙岗,还是在陇海路,我每次只要一进店门,惠玲就能第一时间认出我,和吴敏说的一样,每次都是笑盈盈的把包子亲自端来,笑盈盈的看着你吃!和我同行的朋友每次都说,你的这个同学真热情!</h1><h3></h3> <h1> 兰英: 中学时巧云同学即是班长又是当时的老大姐处处关心着小学妹,使我终生难忘。</h1><h3></h3> <h1> 红妆红酒红金霞让人醉</h1><h3></h3> <h1>让我们端起这杯沉淀了40多年的老酒</h1><h3></h3> <h1>一切尽在不言中</h1><h3></h3> <h1> 我们的宋兰英同学是不是比方青卓还有范儿!</h1><h3></h3> <h1> 是啊!我们都是艺术家。</h1><h3></h3> <h1> 笑开了花 孙金霞:巧雲,你可记得,我去你家,你妈说过一句话,在生活上,能吃欠顿,不要断顿。我至今都记的。那时,家里穷,生活很不容易。</h1><h3></h3> <h1> :再来一个,跟你们就是喝不够。</h1><h3></h3> <h1> :喝起来,这杯酒。</h1><h3></h3> <h1> 宝宝班长,领导风范,魅力无限!我们还记得你在班里穿梭为大家服务的身影。</h1><h3></h3> <h1> 别耽误喝酒</h1><h3></h3> <h1> 美丽优雅,相拥难离。</h1><h3></h3> <h1> 玉玲:今儿同学聚会好开心。我就觉得你朴实,正直。(师云霞)</h1><h3></h3> <h1> 那个谁谁谁先别拍!</h1><h3></h3> <h1>摆好了,拍吧!</h1><h3></h3> <h1>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h1><h3></h3> <h3>神采奕奕</h3><h3></h3> <h1> Y蛋的风采不减当年。吴敏@丫蛋儿:记得你还为我们跳过芭蕾舞北风吹。</h1><h3></h3> <h1>民歌高手(此处掌声热烈!)</h1><h3></h3> <h1> 一唱一和 越唱越高兴</h1><h3></h3> <h1>永远年轻!</h1> <h1> 吴敏@董照南:冬瓜小哥,记得吗?我俩共坐最后一排,一人把一张双人桌,像两只刺猬,时不时怒目相视。当年的我就一女汉子,一次课堂上,你拿弹弓崩小鸟,枪法太准了,子弹弹回我耳垂上,现在还记得那火辣辣的滋味,我立马反攻,二人大干一场。事后老师批了你,因此你怀恨在心。后来我听有人说你和程远峰几个男孩要截我打我,吓得我再也没有去学校,从此走上流浪的路。 老董还记得我俩打架的事吗?还在郁闷吗?</h1><h3></h3> <h1> 不会吧!他那么调皮吗?我都记不清了。:吴敏@程远峰:别装了,你俩一对,都不是省油的灯。别看你今天成了著名的 程一刀。<br> 程远峰:教我们工基的是位女老师,瘦瘦的,讲课时老看天花板,我记的有一天她讲课,不知啥原因她批评我,我当即高呼口号,向x老师学习,致一敬,引起全班同学大笑。这事不能再说了。吴敏:看看我没有说错吧!<br></h1><h3><br></h3><h3></h3> <h1>刘景莲 @吴敏 ,这篇文章前段写着:一写作文就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脑海里仿佛回到我们的学生时代,那时每到学期末学校就让我们写总结,我记得我写的总结开头都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其实那时的我们懂什么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最后再来一段:今后我要怎么怎么样……哈哈哈,……,现在到我们这个年龄才体会到什么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什么叫人生如梦弹指一挥间!生活就是一个大舞台,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最终都有谢幕的那一刻。……珍惜身边的每一个朋友,珍惜属于我们的每一分钟,好好开心的生活,是我们现在要做的。</h1><h3></h3> <h1> 和同学们在一起好幸福啊</h1><h3></h3> <h1> 海燕,别出神了,端酒! 听说你是合唱团的主力团员。歌唱得那么好,别藏而不露啊!</h1><h3></h3> <h1><font color="#010101"> 刘景莲 @吴敏 ,我的脑海里也是你年少时的摸样,皮肤白皙水嫩,个子高高的不太爱说话很腼腆的样子。</font></h1> <h1> 吴敏@刘景琏:你看我还腼腆吗?我从来都是女汉子。</h1><h3></h3> <h1> 2018年5月,我们度过了两个难忘的日子。5月19日是我们郑州四十八中72届高中毕业生毕业暨下乡四十五周年纪念。共有六十七位同学从郑州市的四面八方、从祖国的北京、武汉、海南,洛阳、三门峡、许昌等地赶到郑州知青酒店参加聚会,大家济济一堂,45年的思念,友情在这里和着欢笑、泪水、拥抱、欢呼,蔓延四方。近半世纪过去了,虽然鬓发已白,甚至互相已不相认,但刻骨心的青春岁月却仍让在胸中奔涌。一生一世,许多往事已笑谈,唯有青春的记忆永难忘记!<br> 5月20日,五连一排、三排的同学们来到龙子湖畔,度过我们幸福的一天。(待续)</h1> <h1>《我爱你,五连一》张国生<br>公元1969年的秋季,<br>我们一群互不相识的,<br>青涩少男少女,<br>从郑州各个学校,<br>聚集在二七民中,<br>被老师青眼眷顾,<br>大手一捏,<br>塑成一团泥!<br>从此后,我们成了一个<br>休戚与共的集体。<br>从此后,我们<br>同命运,共呼吸。<br>从此后,我们成了<br>血缘不同的姐妹兄弟。<br>从此后,我们朝夕相伴<br>共同劳作,共同学习。<br>从此后,你帮我,我扶你,<br>互相理解,增加友谊。<br>从此后,我们有了共同<br>而响亮的名字:五连一!<br>虽然,我们各有爱好,<br>虽然,我们性格迥异,<br>但是,绝不影响,<br>我们同窗共读的情义!<br>那时,我们各奔东西,<br>那时,我们傍徨失意,<br>迷失了自我,不知所以...<br>但是,我们经历了风雨<br>找回了自己。<br>经过残酷的锤击,炼成了,<br>铮铮铁骨,威武不屈!<br>俱往矣...<br>所以,我爱我的同窗,<br>所以,我懂得珍惜<br>所以,我享受回忆,<br>所以,我在意欢聚的,<br>点点滴滴美好情义!<br>我要大声呐喊:<br>五连一团结万岁!<br>五连一友谊万岁!<br>五连一同学万岁!<br>我爱你:五连一!</h1> <h1> 鸽子啊鸽子,请你带上我们此刻的心情,飞向远方。告诉所有的人们:相聚多么快乐!快乐多么美好!(刘汉莲)</h1> <h1><b> 2019年10月13日我们的知青跑团第一次参加郑州国际马拉松5公里健康跑。明年将有更多的老同学、老知青和我们一起参加马拉松健康跑!</b></h1> <h1> </h1><h1> 期待2023,我们再次相会!</h1><h1><br></h1><h1> 寄 语</h1><h3><br></h3><h1> 田老师:回忆开心事!同学们大家好!人生在世最值得怀念的地方是母校,哪怕是天涯海角,这种情怀都不会减弱,反而会愈加强烈。</h1><h1> 同学们!回忆起你们中学时代的生活,真是其乐无穷,虽说学的文化知识不多,可是内容极其丰富。走出校门,咱们昼夜相处,去学工,学农,学军,这三年的如海深情已融入我们的生命,师生恩情难以忘怀。如今你们都是爷爷,奶奶辈啦,还会念念不忘老师,登门看望我,莫叹讲台三尺小,桃李三千满蓬赢,我对你们感恩母校老师的教诲之恩,深感自豪和骄傲!谢谢同学们!</h1><h1> 李巧云:我是五连一排首任排长,四十五年过去了,我们这个排的兄弟姐妹又聚在了一起。我们这一辈人在文革中相聚,毕业后上山下乡各奔东西。每个人因各自家庭不同,环境所限,时代变迁,工作,上学,都经历了很多磨难,现在都不重要了!我们都退休了,赶上了新时代,很知足。尤其是我们都又重回到五连一排这个大家庭。让我们相互勉励,相互帮扶,跟着祖国强大的步伐,共同渡过人生的快乐时光!</h1><h1></h1><h1> 刘宝生:我们1969年有缘都分到“二七民中",上课没多久就赶上"九大"召开我记得那天好像天空下着小雨,我们全校师生都去了郑州市体育场开会。在学校的几年记忆犹新,我们是72年9月份转到郑铁二中上学、上有半年就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73年5月17号就下到,河南省长葛县、石象农场我们班的刘汉莲、张慧玲、刘荷叶我们四下到一个农场,时间如梭、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个个都是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可是每个人都焕发出青春活力不减当年,2017年10月28日星期六九九重阳节,是个难忘的日子,分别四十多年我们五连一的老同学又欢聚一堂、如同亲兄弟、姐妹一样有说不完的话,望同学们每年相聚一次畅所欲言,这次回郑州有几个没见到希望下次相见,愿我们同学友谊长存。</h1><h1> 师云霞:我们曾经同学,是我们的缘分,我们珍惜我们爱护,我们一起努力!沉淀于心底纯洁的情感,坚定而美好伟大而久远!</h1><h1> 吴 敏:我常想,人生短短几十年,为什么来,又为什么走?来干什么,又到哪里去?我又常想,如果当年我不怎么怎么样,现在可能会怎么怎么样......。造化弄人。回首往事,我看到人如一粒细沙。亦如云舒云卷,只能顺风自然。 我们这一代自有我们的宿命。说这些,未免悲观。这几十年,毕竟我们努力过,奋斗过,认认真真地活过,都被社会和身边的人关心过、帮助过,也同样关心和帮助过身边的人。我们都在努力为社会做自己的一点微薄的贡献。 感谢生命中所有给我温暖和爱的人,感谢在青春岁月中给我成长助力的尊敬的老师和可爱的同学们。青春虽逝,但美好的情谊永存,这份美好将伴随我们永生!</h1><h1> 青春已逝,情谊难忘,愿这份美好的记忆伴随永生。</h1><h1> 孙金霞:能和咱班同学,同窗学习,同下乡劳动,产生的友谊,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和财富。</h1><h1> 李海燕:从同学们的讲述中,找回了许多中学时期的印迹;回想起我们的中学时代积极上进也好,调皮逆反也好,苦也好,乐也好,滿满地透着懵懂、青涩、单纯、小清新的气息!</h1><h1> 几十年后又聚在一起,没有高低贵践之分,大家其乐融融,有的只是亲切的同学情意;曾有人告诉我:中学时期的朋友,可以成为你一生的朋友。这话我信!<br> 如今退休了,同学聚会己成为社交活动中一件重要的事。愿同学们多保重,期待五年、十年后的再相聚,到时候今天的我们也成为回忆的内容啦!<br> 申欣: 感恩那个校园,那是我们成长的天地;感恩辛勤耕耘的园丁,曾是你我长大的阶梯;感恩那些五谷杂粮、甜酸苦辣,曾经营养着我们赢弱的躯体;感恩风霜雨雪、电闪雷鸣,早已淬锻了我们坚强的心智;感恩所有的同窗、同学、战友、朋友,四十八年岁月悠悠、四十八中同学之情,聚散悠悠,我们依然守望有期!我们依然刻骨铭心,魂牵梦绕;今生今世永不忘记!</h1><h1> 陈法玲:40多年的风雨,我们各自经历了不同的酸甜苦辣,现在尽管各自忙于工作,劳于家事,相互联系少,但我们结成的友情没有随风而去。这种感情已经沉淀为陈年美酒,每每启封总是回味无穷。哪怕再过10年、20年,这种同学之情也永远不会改变。 其实,这时候感觉到的不仅是同学的友情,还有一份亲情,如同兄弟姐妹一样。可以说这种情它将永远伴随着我!</h1><h1> 我是快言快语,说话直来直去的孙会琴,同学们亲切的叫我大圣,我不是圣人,反映也不快,但同学的情谊永远在我心里!我从73年下农场一直到最后和巧云等同学一块儿回城,在农场经历了很多很多,和<br>同学同吃,同住,同劳动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收获!暖暖的留在我心中,看到这些照片,我浮想联篇,我的同学,战友,我的兄弟姐妹,啥时都忘不了的同学情谊!带帽子那张是刚走进新的工作岗位换上新装照的。都说同学最亲那我相信,在我生病惧搡的时候,是同学们劝慰我,鼓励我给我力量,如今的我健健康康的就是对大家的回报,每当回忆这些往事,千言万语,万语千言汇成一句话,老同学我爱你们!</h1><h1> 马民慧: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活到60岁我们体会到了个中的含义。岁月如歌。。。这是一支深情的歌,一支难忘的歌,一支高亢的歌,一支蹉跎岁月里<br>凝成的歌。有人的歌如进行曲,有人的歌如畅想曲,有人的歌是交响曲,还有人的是咏叹调。。。无论是什么,我们都要把它唱/奏完,直到我们真正老去的那一天。不要轻言老,只要我们保持童<br>真,童心,我们就永远年轻!</h1><h3><br></h3><h3><br></h3><h1> 制 作 花 絮<br> 2017年重阳节相聚是个难忘的日子,共到了20个同学。宝生、进军分别从千里之外的北京、武汉赶来,进军赶得满身大汗,衣服都湿透了。同学们欢聚一堂,兴奋激动,相谈甚欢,只有进军默默地坐在一边拿着相机记录下这一美好时刻。饭后一些同学继续交谈、唱歌,直到晚上10点才依依不舍的离开。进军回武汉后做了聚会的美篇发在群里,并提出了制作照片书的想法,大家非常高兴。于是金霞积极联络,汉琏、民慧等几位同学纷纷回忆撰写了前言。李语生根据大家的记忆专门找哥哥画了昔日学校的旧貌图。大家纷纷提供往日照片和资料。看着这些泛黄的照片,使人一下子回到那些日子......。进军马不停蹄地每天把这些照片源源不断的充实进相册,进行编辑、核对,常常不分昼夜。还有吴敏,在制作过程中,为了调动大家积极参与,动员、煽情、敲锣打鼓,防狼狗咬,软硬兼施。每天清晨和夜晚,我们的群成了个快乐的俱乐部,歌声、笑声,打打闹闹,大家又都回到了中学时代。同学们在制作期间又到处寻找失联的老师同学。在巧云的努力下,找到了79岁的班主任田老师,带着大家的问候和祝愿,几个同学专程去田老师家看望了她。制作过程中,汉琏、巧云、民慧、云霞、申欣、海燕、吴敏、进军、语生等同学纷纷出谋划策,参加修改编写.......。 </h1><h1> 多么美好的时刻,多么美好的回忆!</h1><h1><b> 五连一排同学集体创作</b></h1><h1><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