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徐艳玲,实验一小青年语文教师。孜孜以求,刻苦钻研,乐于奉献,是她平日工作的真实写照。12月11日,徐老师带着五年三班的孩子们一起感悟《滴水穿石的启示》,体会滴水穿石的精神。说理性文章在徐老师的诠释下,迸发出别样的光芒!</h3> <h3> 课堂伊始,徐老师便牢牢抓住说理性文章的特点,围绕书上“滴水穿石”的现象,引导孩子们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小水滴的锲而不舍,自然而然总结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是滴水穿石的精神,顺理成章地得出文章的观点。<br></h3> <h3> 随后,徐老师带同学们细心感悟文中三个精彩的事例,李时珍写成医学巨著《本草纲目》;爱迪生<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拥有1000多项专利权;</span>齐白石每日作画三幅。</h3> <h3> 为了避免说理性文章的枯燥,徐老师循循善诱,出示大量数据来展示《本草纲目》的包罗万象;让孩子们算一算爱迪生发明的一千多项专利要用上多长时间;在介绍齐白石的画作时,徐老师利用新闻播报,齐白石画作等让孩子们细心感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h3> <h3> 其实,徐老师正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孩子们诉说着水滴石穿的精神。在公开课一个月前,徐老师就潜心钻研,精心准备。每天批完作业,顾不上休息,而是上网查找资料,为公开课添加素材;中午利用休息时间看专业书籍,看优质公开课;晚上下班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还是在准备公开课资料……<br></h3> <h3> 徐老师不仅孜孜以求,还虚心求教,和师父肖校长以及组里的各位老师多次探讨,力求呈现完美的课堂。<br></h3> <h3> 叶澜教授说:“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老师们研讨,交流,把自己珍贵的建议毫无保留分享出来,和徐老师一起探索</span>《滴水穿石的启示》的精髓。老师们背后付出的精力和心血永远为课堂浇筑了情,浇灌了爱。</h3> <h3> 徐老师扎扎实实、勤勤恳恳、通过多次思考和修改,不断完善,精益求精,最终为所有老师和孩子们呈现了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h3> <h3> 有了课文的引领,徐老师的讲解,孩子们进一步感受到滴水穿石精神的可贵。最后,徐老师结合实际启迪孩子们:你的理想是什么?你打算怎么做呢?孩子们各抒己见,把水滴石穿,持之以恒的观点融入到学习当中,受益匪浅。<br></h3> <h3> 孩子们喜爱,同事们关爱,这是老师独有的幸福。坚定的教育理念,虔诚的教学态度,钻研的教学精神,必将使徐老师扎扎实实地走出教育的一片蓝天!<br></h3> 编辑制作: 蒋艳<div><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复查审核:尹传俊</span></h3><div><h3><br></h3></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