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瑰宝。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h3><h3> 在这严寒的冬日里,三年六班的孩子们走进苏东坡的世界,诵读那气势磅礴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品东坡文化,传国学经典。</h3> <h3> </h3> <h3>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有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横空出世,成为光耀千古,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旷世奇才——苏轼。他的灵动,他的超逸,他的多情,他的别致,浑身散发着诗香。大起大落,沉浮莫测的人生,曲折多难的儿女情长。走进苏轼,揭开他心灵深处的神秘面纱,去感受他的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h3> <h3> </h3> <h3>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的跌宕起伏,狂风暴雨,他一笑泯千仇,淡然漠视,在烟雨迷蒙的人生中,竹杖芒鞋于一身,吟笑徐行于一路。潇洒旷达,侠气如虹。</h3> <h3> </h3> <h3>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苦闷彷徨时,为泛舟赤壁静谧美好的景色所陶醉,对归隐江河以寄余生的向往。他将有限的生命融入大自然,使精神得以获得超然,获得自由。</h3> <h3> </h3><h3><br></h3> <h3> “人有悲观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吟诵舌尖这句已嚼烂的词,突然感到一种不可言表的情愁。对子由的思念跨越了时间的界限,化作优美的文字,在高楼徘徊了前面不绝……</h3> <h3> 暗想,在疏星度河之夜,人未寝,水殿风来,暗想已满,试问人,夜如何?目光穿透荧荧的窗纸,看看槛外月波淡淡,玉绳低转,屈指算西风,又叹流年偷换。</h3> <h3> </h3><div><h3><br></h3></div> <h3> </h3><h3></h3> <h3>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淘没淘得千古风流人物,我们无从得知,可这句词却过尽了千古风流人物之口。</h3><h3>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东坡的感叹是无尽的愁,乌台诗案的痛在他心中留下太深的疤痕,彼时的他,多么希翼自己的人生只是南柯一梦,可过往的马蹄声告诉他,这是事实,悲痛之余把樽中的美酒洒向江中,祭拜那亘古长空的明月。</h3> <h3><br></h3> <h3> 透过千年的红尘,眺望苏轼远去的背影,寻找已经走远的灵魂。</h3><h3> 苏轼的灵魂是无迹可寻的,因为他的灵魂是气,是光,是高山,是大江。他的气度,他的胸襟,他的品格,他的诗文,早已成为代代中国人向往的精神圣地。</h3><h3> 在这里,我们只能祝愿,祝愿苏轼有一个好的今生来世……</h3> <h3> </h3><h3></h3> <h3> 站在新时代的潮头,我们要传承经典文化,滋养祖国未来花朵,让东坡文化为代表的国学经典,扎根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让他们追慕古圣先贤,做新时代有中国底色的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