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本想用“所往”一词,但思来想去,我的心可能还容纳不了这个词;毕竟,我离一节好课的标准差之千里,更何况,我都尚未走在那条通往光明的大道上,就更别提自己将要去到达了!</b></h1><h1><b> 而“向往”呢,意指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而希望得到或到达。我想重点在于“希望”,所以自己只能是空有一颗热爱、向往之心,而无所往之行。</b></h1> <h1><b> 言归正传,12月5~7日,我有幸观摩了华东六省一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这个高规格的舞台上,自己见识了许多优秀的数学教师诠释的优质课堂;也听到了看到了一些自认为教学中还有待商榷的地方,但毕竟是井底之蛙,肤见谫识,自己也想不出什么更高明的演绎之法;不过,好的课大家还是有目共睹的。正是有了“好的”和“坏的”俩俩对比,一节好课的标准就似乎在眼前若隐若现了。</b></h1> 《植树问题》 <h1><b> 山东省德州市的曹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当之无愧为一节高质量的好课。整节课曹老师抓住知识的核心“间距”去做足文章,不愧为智慧型的教师。他抛开了传统的一、二、三模式,而是用“4”这个关键数字去“大一统”,在加1还是不加1的权衡中,在变与不变中深入探究,引导学生加深概念理解,进而又可以巧妙的突破知识难点;再加上课堂上曹老师对素材的有效整合,对练习的开放设置,无一不体现出以生为本,以生活为源的教学素养。</b></h1> 《负数的认识》 <h1><b> 而类似风格的福建省的顾老师,执教的《负数的认识》一课,不仅有智慧,更多了一份简约与从容。这节课,虽然相对于其它课来说内容较少,知识点偏于简单。但顾老师却能以点及面,让学生游弋于量与量之间的相对关系中去;并且课堂中所用的素材绝大多数都是学生提供的。我想,顾老师诠释的这节好课,除了对知识的理解透彻外,还妙在课堂架构的“巧”上,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但当学生到达了一个预定的点后却又适可而止,不迂回不拖沓,这样的课堂把控和生成,让本节课赚足了眼球!</b></h1><h1><b> 更值得一提的是顾老师在课堂中进与退的拿捏恰当,语言诙谐,课堂气氛轻松愉悦,足足的大师风范!四十分钟不长,所以他预设目标不多,但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足矣了!</b></h1> <h1><b> 干活满满的两节课,我认为都有这样的共通点:心中有思想,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数学,心中有快乐!</b></h1><h1><b> 反观这次活动中,也有几节课堂呈现效果并不理想的课,我想或许缺少的就是对数学课堂的真正理解吧!</b></h1> <h1><b>“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想来,要真正上好一节好课,唯有努力才不会辜负,且行且思吧!</b></h1> 斯苗儿老师的分享 曹培英老师的建议 宋显庆老师的总结 学习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