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征文《怀念铁道兵一师三团抗美援朝老英雄彭耐久》

顾太健

<p class="ql-block">导读:</p><p class="ql-block"> 半年前我发布在三团微信群采访铁道兵一师老红军、抗战老战士、抗美援朝老英雄的事迹后,在群内得到很多老战友及铁二代的关注,并产生共鸣。原铁道兵一师三团后勤处彭耐久处长三女儿彭丽昆老师、老四团刁团长女儿刁凤英、李成仁副团长女儿李超英、王希才政委二女儿王春兰、张群参谋长大女儿张华、政治处李泮林主任长子李湘平等多位铁二代向我提供了他们父辈在抗美援朝中的一些英雄事迹材料。在她(他)们的鼓励下,我决心继续采访当事人及家人,编辑好美篇,让更多的人知道铁道兵一师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无名英雄。</p><p class="ql-block"> 2018年11月20日,我到武汉上报复转军人采集信息之际,我专程到了武汉市蔡甸经济开发区,看望了原铁道兵一师三团后勤处彭耐久处长遗霜李淑青阿姨。她今年85岁,身体很好,耳不聋,眼不花。我作了自我介绍,并说明我的来意,她高兴的接受我的采访,她向我叙述了彭老生前点点滴滴感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彭耐久,山东章邱人,1927年10月出生,1947年2月参军,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荣立过小功、中功、大功多次。1950年入朝,1954年回国。在朝鲜荣立个三等功二次,二等功两次。到北京参加庆功大会,在怀仁堂开会期间接受中央领导会见。</p><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回国后曾任铁道兵团一师三团十连副排长、排长。回国后参加了鹰厦铁路、成昆铁路、襄渝铁路建设。分别在铁三团担任过连长、营长、参谋、机关后勤处处长。1979年12月转业到地方国企工作,1987年离休。2013年因病去逝,享年八十六岁。</p> <p class="ql-block"><b>   不应忘记历史的“铁道兵 ”</b></p><p class="ql-block"><b> 一记抗美援朝二等功臣彭耐久</b></p><p class="ql-block"> 自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正式爆发到1953年8月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历经三年多时间宣告结束。</p><p class="ql-block"> 铁道兵一师是1950年10月第一批进入朝鲜进行铁路抢修保障任务。在和以后陆续进入朝鲜的其他师的铁道兵战友们,创造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在三年多的艰苦斗争中,涌现出一批英雄模范人物,彭耐久就是这些英雄模范人物中的一员。彭耐久1927年10月2日出生于山东章丘县甘泉村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在6岁时只身跟着他三叔闯关东来到黑龙江。</p><p class="ql-block"> 1947年2月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入伍,参军在东北民主联军,东北西满护路军七团四连。1947年8月在铁道兵团铁道纵队加 入中国共产党。彭耐久同志自1947年2月参军在部队三十多年的军营生活,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和国内修建鹰厦铁路、成昆铁路、襄愉铁路等在那些艰苦岁月里,历经战火考验,屡立战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铁道兵功臣。</p><p class="ql-block"> 下面就介绍一下彭耐久主要的战斗功绩:</p><p class="ql-block"> 一、 1948年2月在铁道兵团一团一大队二连在国内抢修鄭彰路鄭通段因工作积极,吃苦耐劳,工作中有突出表现荣立中功一次,小功一次,纪念章一枚。</p><p class="ql-block"> 二、为表彰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年以上的,在1945年9月3日-1950年6月30日有功人员。授予解放奖章一枚。</p><p class="ql-block"> 三、1951年3月铁道兵团一师二十一团三营九连,在朝鲜抢修东线长林里,因不怕牺牲、冒着枪林弹雨抢修铁路,工作积极勇敢,成绩显著,荣立三等功一次。</p><p class="ql-block"> 四、1951年8月在朝鲜抗美援朝战斗中发明制造了垛子工具,这也是当时抢修铁路所需的工具,解决了现场工具缺乏的困难,保证了抢修铁路工作顺利展开。荣立三等功一次。</p><p class="ql-block"> 五、在朝鲜战场上因功绩显著,荣立二等功臣二次。</p><p class="ql-block"> (1)、1950年10月彭耐久所在的铁道兵一师是最早进入朝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初期,朝鲜北部铁路、桥梁大部被敌机炸毁。那个季节寒冷冬天大雪覆盖着大地,志愿军铁道兵部队指战员们英勇地战胜了敌机的袭机与严寒的困难,很快修建起一座座桥梁来,保证了铁路运输线的畅通。</p><p class="ql-block"> (2)、1951年8月敌机在安洲、价川、顺川三角地区进行所谓“绞杀战”,实施长达一年的以切断中朝人民军队后方供给为目的的“空中封锁交通线战役”,日夜轰炸我军铁路运输的一个咽喉地带。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部队不仅要与敌机作斗争,还要在严寒冰雪中争分夺秒抢修铁路。在紧张艰苦的抢修斗争中,为了抢时间争速度。当时的一些抢修工具要么不全、要么有的工具也是性能很差,用起来费时费力,严重影响抢修铁路的工作速度。在这种艰苦的抢时间争速度的环境下,彭耐久同志和战友们都很焦急,于是大家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在当时需制造工具的材料也是非常缺乏,彭耐久和战友们冒生命危险去寻找有用的铁材料,彭耐久同志发挥聪明才智,潜心研究制造,当时为了赶时间不吃不喝日夜研究,在争分夺秒的情况下,发明创造出“活动螺丝搬手”。</p><p class="ql-block"> (3)、1951年在朝鲜价川战场上,在敌人狂轰滥炸钢铁运输线上,彭耐久同志不怕牺牲冒着生命危险抢救车皮,同时创造并制造了“活动螺丝搬手”,改善了在战斗中敌人炮火轰击、飞机轰炸铁路抢修的困难,使抢修铁路工作的作业效率比原来提高了四倍,同时毫无保留的把技术传授给战友们。在广大铁道兵齐心协力下用“活螺丝搬手”抢修被炸坏的铁路,减少了伤亡,加快了铁路的维护和抢修速度,保证了前方作战物资的及时运输供应,彻底粉碎了美帝的“空中封锁”,保障前方战土所需物资。为赢得抗美援朝胜利,为抗美援朝铁道兵“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作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 六、彭耐久同志很聪明肯吃苦又肯动脑筋,在工作中具有举一反三的好作风。在制造“活螺丝搬手”时,用已有的旧冲眼子工具冲眼,旧冲眼工具不仅不好用而且速度慢,冲的眼还不圆,在这种情况下,1952年8月,彭耐久同志又发明创造了“手摇攒”,比旧冲眼更快更灵活更圆,功效提高了一倍。接着发现没有计量工具彭耐久同志又继续动脑筋发明制造了板牙,这是一种制造和维修螺丝工具,填补了当时器量检测工具的空缺。有一次现场急需要500个魚尾板连接螺丝,后方又不能及时供应到位,随后彭耐久日夜不停地加班加点加工了510个魚尾板连接螺丝,解决了大问题,要不然就会影响铁路及时抢通,影响战时武器弹药送到前线。</p><p class="ql-block"> 七、在朝鲜战场上1950年到1954年还获得朝鲜人民共和国颁部的银质军功奖章两枚。</p><p class="ql-block"> 八、为了表彰彭耐久同志在朝鲜抗美援朝战斗中的功绩,于1953年1月在朝鲜参加铁道兵团第二届二等功臣以上庆功大会。1954年5月在北京参加了第三届二等功臣以上庆功大会。在北京饭店、在中南海受到彭德怀、王震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p><p class="ql-block"> 这次在采访彭耐久老伴李淑青阿姨时,她动情的讲了一番话:“老彭心眼好,人又聪明,又善良,是位有孝心又有责任感的好人”。他不管在部队还是在地方单位,不仅仅受到上级的各种表彰,还得到了广大战友及员工的一致好评。</p> <p class="ql-block">  在铁道兵一师三团(中铁十一局三公司)纪念馆内掛着几幅抗美援朝英雄彭耐久图片还有他的的事迹介绍。在中铁十一局史志及三公司史志中也记录着。</p><p class="ql-block"> 一、1948年2月,在铁道兵一团一大队二连,抢修鄭彰路,因工作积极,表现突出,荣立中功一次,并获得纪念章一枚。</p><p class="ql-block"> 二、1951年3月,铁道兵一师二十一团三营九连,在朝鲜战场,因抢修东线长林里,荣立三等功一次,并获纪念章一枚。</p><p class="ql-block"> 三、1951年9月,铁道兵一师21团三营11连,在朝鲜战场上,抢修满浦线价川,因创造絲鑽扳牙工具,为部队抢修铁路作出贡献,荣立三等功一次。</p><p class="ql-block"> 四、1952年8月,在铁道兵一师21团三营11连任职,面对美帝国主义对我们钢铁运输线满浦线价川线路狂轰滥炸,冒着生命危险抢救车皮,同时为尽快抢修被炸毁的铁路创造并发明了“活动螺絲扳手”,使抢修铁路速度提高了数倍,为抢修铁路保障后方物资及时运到前线做出贡献,荣立二等功一次,获军功章一枚;并荣获金日成授予的英雄勋章。</p><p class="ql-block"> 五、1954年5月,在中南海参加铁道兵召开的第三届庆功大会,很荣幸地受到朱德总司令等中央领导接见,并享受了国宴。</p><p class="ql-block"> 六、1956年10月荣获部队先进工作者称号一次。</p><p class="ql-block"> 以后又多次受到部队上级机关的表彰。</p><p class="ql-block"> 老英雄彭耐久1979年转业,大半生献给了铁路事业,2013年病故。</p> <p class="ql-block">  在我采访中,老英雄的大女儿,三女儿也在家中,她们也说到:曾听老父亲讲过,当时在朝鲜由于天气特别的寒冷,都在零下三、四十度,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不管是白天黑夜,在美帝飞机轰炸下,老父亲带领战友们奔赴施工第一线,想方设法完成铁路枪修任务。</p><p class="ql-block"> 由于战争和恶劣天气造成,老父亲回国后带着一身伤痛。为了国防建设,为了家庭生存,他仍然带病坚持工作,实在坚持不了了就休息一段时间,感觉身体可以了,继续上班工作。他的一生中自我要求很严格,在单位从不向上级提出任何个人要求。一生中克己奉公,廉洁自律,奋发向上。他对家庭子女要求很严,要求她们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几十年中她们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一个个努力奋发,平稳发展,独立成材,发展趋势很好。</p> <p class="ql-block">  1951年铁道兵一师在抗美援朝召开庆功大会,会后李万华师长和英雄模范立功人员在一起合影。出席英模会的三团代表有:彭耐久(前排左一)、欧德刚、李云龙、刘长岭、郭殿文、许宝财、简群、段志诚、丁也)。</p> <p class="ql-block">  在没有照明的情况下抢修被炸铁路,彭耐久手握“活螺丝板手”和战友在紧固钢轨魚尾板的螺丝。</p> <p class="ql-block">  “激战无名川”电影宣传画中,铁道兵战士手举“活螺絲板手”。</p> <p class="ql-block">  老英雄彭耐久一生奋斗而获得的各种奖章,这是千金难买到的荣誉,这是党和政府对他模范事迹的认可。</p> <h3>  这是彭耐久老英雄的珍贵历史资料。</h3> <p class="ql-block">  宣传铁道兵功臣人物是为了纪念他们在朝鲜战场上所做出的不朽功绩,让人们不要忘记,在那种特殊的艰苦环境里他们怀揣梦想,不忘初心,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英勇顽强,宣传铁道兵英雄事迹,是为了更好的传承铁兵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