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2月5日~12月7日华东六省一市第20届小学数学课堂观摩活动在宜春体育馆举办,尽管这几天气温骤降,宜春的风虽然大,雨也没停,但依然阻挡不了咱们一线教师的学习热情,一大早就占好位置啊!</h3> <h3>本次观摩研讨活动是由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指导,华东六省一市教研部门组织的,在全国极具影响力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优活动。来自华东六省一市的15位优秀教师参加了课堂教学比赛,2位特级教师进行同课异构,17位老师带来了不同版本教材,内容包含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综合实践以及数学广角。其中几何图形课题占半壁江山!每堂课洋溢着新时代的气息,精彩的预设与生成,适当的点拨与启发,灵活的交流与游戏都让在场的每一位听课教师啧啧称奇。此次能亲临现场近距离观摩当下新理念映射下的数学课堂,聆听专家的报告,感受老师们之间互动研讨中营造的平等、真诚、和谐的对话氛围,这让我又一次领略了数学的无穷魅力!<br></h3> <h3>名师课堂精彩纷呈~</h3> <h3>浙江洪飞老师执教的《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老师精心设计的活动,让学生建构体积的概念,感受体积单位,发展空间观念。通过让学生自学教材、用写或画的方式表示体积单位、找身边的物体、用橡皮泥捏一个1立方厘米大小的正方体,以及一立方米箱子装人等环节,让体积单位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清晰。</h3> <h3>同样一堂课江苏的张敏老师,则是一开始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体验统一单位的必要性,多维体验,建立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搭一搭等活动认识体积单位。和学生一起搭建的正方体框架套在学生身上让学生感受到一立方米大小。</h3> <h3>在《圆的认识》这堂课中,九江蔡老师整堂课围绕"什么是圆?"这个核心问题探究,以游戏为载体,直击圆的本质特征,巧设地面画圆活动,内化圆的特征,并引用墨子为圆下的定义:圆,一中同长也。</h3> <h3>江苏杭老师的笔算《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那堂课,甜美温柔的声音让我们难以忘怀!一堂枯燥的课,因她而生动!</h3> <h3>上海刘老师执教的《五舍六入》这堂课,堪称高大上!一堂典型的探究性学习,课堂中刘老师运用大量数据,让学生学会数据分析让数据说话。掌握五舍六入的凑整方法,知道与四舍五入的区别,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h3> <h3>来自厦门的顾老师风趣幽默,妙语连珠,整堂课以他"魔性"的笑让我记忆犹新,与学生乐在其中。在课堂上他让学生独立两次作业,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做真正的主人!</h3> <h3>正高级特级教师吕老师,前一晚从香港赶来,一大早为我们展示了一堂同课异构《认识负数》,吕老师直奔课题,了解学情,目标引学,深钻教材,活用学生已有经验,巧用温度计横摆建构数轴模型,并在人为确定分界线的过程中用正数与负数进行数学表达,课中学生进行数学观察与思考,吕老师的课践行了叶澜老师生命课堂的追求:真实的课,扎实的课,朴实的课,平实的课。<br></h3> <h3>上海倪老师的《放苹果》这堂课,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对知识的发现、猜想、探索、验证、分析,评价、创造的过程。宜春王老师带来的是综合与实践里的《数字编码》,让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广丰陈老师的《长方体认识》改变传统教学,由"面"为切入点因势利导引出棱……</h3> <h3>除了17位老师精彩的课堂,专家老师的评课把这次活动推向了"高潮",浙江教研员斯老师一席话让我们久久反思。未来已来,我们在哪里?学生已变,我们变了吗?课堂上我们应干点啥?</h3> <h3>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曹培英老师对17堂课综合评述,肯定了优点,也提出不足。</h3> <h3> 在这短短三天的时间里,让我深切体会到优秀的数学课堂是情智共生的课堂,要以情促智,以智生情,让学生心灵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听课虽已结束,但是努力不能停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