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陕州地坑院,位于河南省三门峡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距三门峡区11公里,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h3> <h3>地坑院里文化也很丰富,戏剧的脸谱便是其中之一</h3> <h3>地坑院的灶台火很奇特,它的俗名叫过山灶,是这里的民俗,它由一排炉灶串联而成,有九个灶眼,柴火在灶的一头烧,热量穿过灶膛送到每个灶台,由于离火的距离远近不一样,每个灶台的火力大小自然有别,正好为厨师炒,闷,炖,蒸提供了不同火候。</h3> <h3>据说这个区域红白喜事,逢年过节都兴‘’十碗席",菜谱不复杂,有荤有素,老乡说:过山灶与十碗席是配套的,其中的七个热菜是正好一次性的就灶上煮了。</h3> <h3>这就是地坑院的"十碗席‘’,营养又丰富吧?</h3> <h3>地坑院具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的特点。冬季窑内温度在摄氏10度以上,夏天保持在摄氏20度左右 ,人们称它为‘’天然空调,恒温住宅"。</h3> <h3>地坑院就是从这里进入</h3> <h3>全国各地游客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参观地坑院</h3> <h3>有一个问题大家十分关注,就是雨水落入院子后是如何排出去的,庭院内一般挖一口井作为渗井,形状像葫芦,上口径约一米,下口径约三米左右,深度和天井的高度一样,在井的下方垫下炉渣形成一个过滤层,雨水就收集在这口渗井里,雨水经过澄清之后,可以洗衣服,喂牲口。</h3> <h3>进入村内,只闻人言笑语,鸡鸣犬吠,却不见舍房屋"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就是它的真实写照。</h3> <h3>见树不见村</h3> <h3>我怀着好奇心乘车六个小时来到河南陕州的地坑院,己近中午一点多了,当地的老乡己为我们准备好"十碗席‘’,我们就坐地坑院里的窑洞房用餐,吃着当地的"十碗席‘’,聊着地坑院的由来,与老乡详细了解地坑院的历史,既羡慕当地人的智慧,又好奇这悠久的古民居建筑,觉得不枉此行,收获满满。</h3> <h3>部分图片选自摄友,在此一并衷心感谢!初次选编美篇.不妥之处请朋友们提岀宝贵意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