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才是“刺身”的祖宗

浓缩年轮@爱生活

<h3> </h3></br><h3>    生食海鲜,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非常流行的饮食方式,大家比较统一的叫法是“刺身”,“刺身”一词大部分人认为来源于日本,但很少有人知道生食海鲜的饮食方式却起源于我们的老祖宗。<br></br></h3></br><h3> </h3></br><h3>     在我国早期有种叫做“脍”的烹饪手法,正确的解读是:细切的鱼肉,特指生食的鱼片。《论语  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段成式《酉阳杂俎  物革》:“进士段硕常识南孝廉者,善斫脍,縠薄丝缕,轻可吹起。”引申为细切鱼肉。曹植《名都篇》:“脍鲤臇胎蝦,炮鳖炙熊磻。”晁端礼《满庭芳》词:“尘网外,鲈鱼旋脍,芳酒深倾。”,这些历史文献的记载其实早在南北朝时期我国就出现了生吃鱼肉的说法,一直流传至今,只不过我们国家现在叫“鱼生”,在广东、广西一代比较流行,也应该是历史文化的传承。</h3></br><h3> </h3></br><h3>      那么为什么会把生食海鲜叫做刺身呢?刺身,这一说法确实来源于日本,指的就是生食新鲜的海鱼,后来成了日本的特色美食。传言日本渔民在提供生鱼片的时候将鱼皮去掉,去掉鱼皮的鱼自然不好区分鱼的品种,他们就将每种鱼的身上刺上标签,于是称其为“刺身”。</h3></br><h3> </h3></br><h3>      在日本还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日本渔民为了区分“鱼脍”这种方式,将本土制作方法定名为“切身”,意思就是切开的鱼身,但后来人们觉得“切身”与“切腹”很相近,不太吉利,所以就用意义相近的“刺身”来代替。</h3></br><h3> </h3></br><h3>    刺身的原料都是来源于新鲜的海鱼,既要保持海鱼的新鲜程度使口感更美味,同时海鲜中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不易破坏而利于人体吸收。常见的刺身大多是海鱼,如比目鱼、金枪鱼、三文鱼等,还可以用贝类、虾蟹类等海鲜作为制作刺身的原材料。再与蘸料相互配合,确实是一道美味佳肴。</h3></br><h3> </h3></br><h3>    说到刺身,其实就是我国早期叫做“脍”的烹饪手法,日本的刺身只是效仿我国的这种手法而来的,只不过日本人把这种中国古老的饮食方式发扬光大了。因此,我们才是“刺身”吃法的老祖宗,不过,真正吃到好的刺身还是到专业的日本料理店。</h3></br><h3> </h3></br><h3><strong>古北店</strong></h3></br><h3>地址:虹桥路1452号古北大厦B1楼</h3></br><h3>电话:021-62707618</h3></br><h3>营业时间:11:30-14:00,17:30-22:00</h3></br><h3><strong>人广店</strong></h3></br><h3>地址:福州路666号华鑫海欣大厦2楼</h3></br><h3>电话:021-63031170</h3></br><h3>营业时间:11:30-14:00,17:30-22:00</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IUu_Y0GHMTx9OakPoieVI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