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和谐共育 ——城区二小开展家庭教育培训活动(一)

街头零号

<h3>  一部手机,一张纸条,一个空座位。原本没任何联系,可三者组合在一起,竟起到了1+1+1&gt;3的影响!令人痛惜的是,这种影响是负面的!一场“家校携手,和谐共育”的家庭教育培训活动由此揭幕!</h3> 班级的内忧外患 <h3>  <font color="#010101">【</font><font color="#ed2308"><b>内忧</b></font><font color="#010101">】</font>六(1)班,一个积极向上、文明进取的班级,班里的每个孩子都充满了正能量。可近期,多变数。<b>变数一</b>:连续四个周一,教室后面的一张桌子总会空着,桌子的主人总会在老师和孩子姐姐的“搜寻”下,才姗姗迟来。直至一个星期前,孩子的爸爸妈妈从新疆返回,孩子的这种行为才停止。<b>变数二:</b>一个聪明阳光的孩子,近期迷上了手机,很多日子里,只要走近他的座位,总能发现他的眼眶发黑,模样憔悴。老师、家长苦想良方,奈何孩子不见手机不到校。大有“一见手机误终身”之趋势。<b>变数三</b>:一个学习虽需努力,可从不逃学的乖孩子,在周四中午竟然离家出走了,临行前,留下了一张纸条:“妈妈,我失踪三天,别担心。”万幸的是,当天下午,孩子及时被找回来了。事后,孩子妈妈和孩子谈心时,孩子说:“我只是失踪几天,又不干别的事,你们担心啥。再说,班上✘✘同学经常不到校,不是照样好好的嘛!”——经了解,六(1)班像这三个孩子类似的家庭,不在少数。面对这些身心都在悄然变化、不分对错见样学样的孩子们,如果家长们再不重视,再不正确引导,那么,不愿意面对的事终会再次发生!</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font color="#ed2308"><b>外患</b></font><font color="#010101">】</font>一位12岁的孩子竟然“持刀弑母”!!!近期发生的这起悲剧虽然家长们大多关注了,可当大家都坐在一间教室里,有组织的再次观看这段视频时,依然引起了共鸣!毕竟,这位母亲教育孩子的“蛮力法则”,在座的多位家长也正在“实践”!</h3> <h3>  班主任郝老师在组织家长们观看了12岁孩子“持刀弑母”相关视频和介绍了班级现状后,抛出了三个问题供家长思考:1、孩子长久的幸福感主要取决于老师还是你?2、孩子良好的习惯来源于你还是老师?3、老师能不能保证你孩子良好的品行?在座的家长们一片沉默。“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榜样。”家长们,一定要明白呀!</h3><h3></h3> 王玲老师:我用真情“唤”真心 <h3>  “从一年级到现在,五年半了,我一直陪伴着孩子们,我爱着他们,教育着他们,见证着他们的成长,感受着他们的烦恼与快乐。可以说,我和这个班级已经融为了一体。可今天,部分孩子的突变,部分家长的无所谓……我感到很痛心!”曾经的班主任、现在的语文老师王玲面对着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家长,激动之余,仍不失理智。她回顾着孩子们曾经的点点滴滴。那些场景,那些画面,仿佛就在昨天。这需要投入多少心血才有这般深刻记忆呀!无端由的,我感动了,抬起头,目之所及,很多家长也在沉思着……我们都知道,她不是在诉苦,更不是在抱怨,这只是她的真情诉说,她希望这个班级在她的陪伴下,能够如从前般健康阳光,班里的每个孩子,能够一个不落的小学毕业……希望王老师的这片真情,能够唤醒部分还在“沉睡”的家长的心!</h3> 巧荣老师:孩子问题就是父母问题 <h3>  王巧荣老师,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成员,当她得知六(1)班现状后,很是关心。家长会上,她和莫言“结缘”,和家长们“结缘”,分享了《孩子问题就是家长问题的映射》,她以莫言的家庭教育为例,畅谈自身的育子经历,她再三呼吁家长们要明白:“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好成绩不止靠老师”“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好父母要用心”……她的分享结束后,掌声一片,持续好久……</h3> 来玲老师:手机“魅力”如何挡 <h3>  作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成员的何来玲老师,她在和家长们分享《家长该怎样引导孩子抵挡手机“魅力”》时,用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和活生生的身边事例让家长们感受到了:一部手机,如果引导不当,足以毁掉孩子一生,足以毁掉整个家庭!并向家长们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同爱玩手机的孩子如何斗智斗勇,如何言传身教树立榜样!她那既接地气又行之有效的做法,不时引来家长们的连连点头,掌声,更是不时响起!</h3> 倾听中反思 <h3>  瞧!我们的家长表现怎样呢?是不是很棒呀!很久没有见到这么专注、这么用心的家长们了!为你们点赞!但愿,今天这一个多小时,对于你们来说,会是收获满满的一个多小时!</h3> 后记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