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一场语文教育的盛宴——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名师专业发展研究会全国名师海南送教活动在海口27小隆重举行

海口长滨🍀邓之富

<h3>  2018年12月7-8日,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名师专业发展研究会全国名师海南送教活动,海南省小学北片区小学特级教师工作站暨卓越校长王先云工作室统编本教材专题研讨活动在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隆重举行。</h3><h3><br /></h3><h3>海南送教名师:</h3><h3>全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吴忠豪教授;</h3><h3>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名师专业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何夏寿老师;</h3><h3>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名师专业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谢江峰老师;</h3><h3>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牟原喜老师。</h3> <h3>赴一场语文教育的盛宴</h3><h3><br /></h3><h3>冬天的海南</h3><h3>依然鲜花烂漫</h3><h3>南国的椰风海韵</h3><h3>迎来了一轮教育的暖阳</h3><h3><br /></h3><h3>在真实的课堂里</h3><h3>每一个孩子</h3><h3>都是灿烂的笑颜</h3><h3>在鲜活的文字里</h3><h3>每一次对话</h3><h3>都是内心</h3><h3>最真诚幸福的表达</h3><h3><br /></h3><h3>在灵动的课堂里</h3><h3>有生命的绽放</h3><h3>有花开的声音</h3><h3>把文字化作优雅的姿态</h3><h3>轻轻地读出来</h3><h3>轻轻地写出来</h3><h3>轻轻地描绘出来</h3><h3>为我们</h3><h3>带来了新的活力</h3><h3>注入了新的内涵</h3><h3>妆点了飞扬的希骥</h3><h3><br /></h3><h3>美美的沉醉</h3><h3>饱饱的吸纳</h3><h3>赴一场语文教育的盛宴</h3><h3>如此</h3><h3>美好</h3> <h3>美女主持人:杨佳慧</h3> <h3>  《带刺的朋友》课堂实录</h3><h3>浙江省乐清市丹霞路小学 牟原喜(特级教师)</h3><h3> 王慧琼 吴小妹 记录整理</h3><h3> </h3><h3>一、 导入新课</h3><h3>师:我们都知道今天学习的课文的题目叫</h3><h3>生:带刺的朋友</h3><h3>师:声音真好听,我们干脆点,带刺的朋友,一起读</h3><h3>生:带刺的朋友</h3><h3>师:我刚才偷偷地问过几个同学,都说读过课文两三遍了 ,那我想,这个故事是这样开始的</h3><h3>二、学习课文</h3><h3>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h3><h3>师: 谁来读?</h3><h3>师:你瞧,读得清清楚楚的。这里有个词,你认识吗?</h3><h3>生:玛瑙</h3><h3>师:我们一起读</h3><h3>生:玛瑙</h3><h3>师:你看看这个词是什么偏旁?</h3><h3>生:"王"字旁</h3><h3>师:见过玛瑙吗?</h3><h3>生:我在我阿姨家见过一串用玛瑙串起来的珠子,玛瑙很红,而且闪闪的.</h3><h3>师:很红,闪闪发光的,你们要不要看一下。你瞧</h3><h3>师:(出示图片)我们来读读这个词</h3><h3>师:可是在这里,玛瑙指的就是</h3><h3>生:红枣</h3><h3>师:对呀,看到这样的红枣,怪不得</h3><h3>生:眼馋</h3><h3>师:一起读</h3><h3>师:所以我们知道,谁看到这个红枣眼睛很馋呢?一起说</h3><h3>生:小刺猬</h3><h3>师:对的(板书)</h3><h3>师:来,我们把它一起读(第1自然段)</h3><h3>出示第2自然段</h3><h3>师:于是,那天晚上,谁来了?</h3><h3>生:小刺猬</h3><h3>师:谁来读?</h3><h3>师:读得非常好,很认真,但是这里有一句话,再读一遍。</h3><h3>师:那天晚上,新月</h3><h3>生:斜挂</h3><h3>师:而且月光</h3><h3>生:朦胧</h3><h3>师:"朦胧"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偏旁?</h3><h3>生:"月"字旁</h3><h3>师:我们一猜就知道在朦朦胧胧的夜晚,读(出示:朦胧)</h3><h3>生:朦胧</h3><h3>师: 这里有个词的意思跟它差不多,叫</h3><h3>生:斑斑驳驳</h3><h3>师:这个小刺猬选择了朦朦胧胧的晚上,斑斑驳驳的月光下,它要开始去</h3><h3>生:偷枣</h3><h3>师:其实它很鬼哦,如果没有月亮,它不会去。如果月亮很亮</h3><h3>生:它也不会去。</h3><h3>师:因为它要干什么</h3><h3>生:偷枣</h3><h3>师:所以它选择,读</h3><h3>生:朦朦胧胧,斑斑驳驳</h3><h3>师:把这种感觉读出来,轻一点。一天晚上,新月斜挂,一起读</h3><h3>师:同学们读得很好,我提个小小的建议,我们可以加快点节奏,比如(师示范读),一起读</h3><h3>师:好听多啦!你瞧,我们一读这个故事的开头,就知道带刺的朋友是</h3><h3>生:刺猬</h3><h3>师:它选择在这一个</h3><h3>生:朦朦胧胧的夜晚</h3><h3>生:偷枣</h3><h3>师:那这个故事到底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给你们一个小任务挑战一下看你们敢不敢?</h3><h3>挑战任务一</h3><h3>师: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在偷枣的过程中,你们仿佛看到一只怎样的刺猬?</h3><h3>(生自由读第1、2自然段)</h3><h3>师:同学们,你们读书得声音很好听,第一段读得真好,但是齐读老师已经领略到了,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觉,老师想听你们个人读,看是不是也好听?</h3><h3>师:嗯,真好,越来越好听啦!</h3><h3>师:同学们,读了课文,你脑子里冒出什么词?</h3><h3>生:聪明</h3><h3>生:可爱</h3><h3>生:很聪明,但有点贪吃</h3><h3>生:狡猾</h3><h3>生:嘴馋,调皮,机灵,但行为有点鬼鬼祟祟</h3><h3>师:书上有一句话写出了你们的感受,看谁找出来到了,拿笔把它画出来。</h3><h3>生: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h3><h3>师:同学们都找到了吗?我们一起齐读</h3><h3>师:作为三年级的学生,看到感叹号应该知道怎么读?一起读</h3><h3>师:有个小建议,节奏稍微加快点</h3><h3>挑战任务二</h3><h3>师:刺猬偷枣高明的理由是什么?</h3><h3>1.独学:认真默读2到10自然段,力求做个细心的读者,不放过每一句话。</h3><h3>2.圈画:找到一处理由就标一个序号,比一比谁找的最多。</h3><h3>3.合学:四人一小组分享自己的理由,因为与人分享的阅读才是快乐的阅读。</h3><h3>师:(巡视指导)四个人一组交流分享</h3><h3>师:哪一个先来交流?</h3><h3>(指名上台交流,师相机指导)</h3><h3>板书:缓慢地跑 扎在背上 逐个归拢 用力摇晃 诡秘地爬 </h3><h3>急火火地跑</h3><h3>师:刚才交流时有人找到两处、三处,跟小组合作后找到几处啦?说明跟同伴一起学习会很厉害的,让你的思维变得更广,跟同伴交流同样重要。</h3><h3>师:还有吗?没有了,那我们来整理一下,一起读。(生看着板书读词语)</h3><h3>师:读着读着,你们有什么发现吗?</h3><h3>师:哇,你们真会发现!刚才通过动作就猜到它的诡秘,这是它的心理,你们说的跟老师想的一样,我们一起来读</h3><h3>(师生合作读,学生找关键词,教师相机板书)</h3><h3>师:同学们,现在让你们来解说一下高明,你会不会?好,先练一练,可以这样开头: 刺猬偷枣,可真高明啊</h3><h3>(学生练习用关键词说故事)</h3><h3>师:谁来试一试?可以结合书里的内容,可以看着板书,可以结合自己的想象来说。</h3><h3>师:哇,掌声谢谢他,刚才我们都没发现这个词,怎么你一说,就发现了呢?</h3><h3>师:原来,这些动词不是乱写的,抓住了思维的特点。原来,所有的动作都显示他的高明,符合了它的特点。</h3><h3>师:刚才的同学看着黑板讲出来的,谁能加上自己的创意,让这个故事变得生动起来?谁能再来说一说?</h3><h3>师:同学们,这样学着学着,牟老师觉得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你们猜,什么地方没有结束?接下来,它要去干什么?</h3><h3>生:吃枣</h3><h3>师:你们有什么问题产生呢?刺猬怎么把枣拿下来?</h3><h3>(出示课件 终极挑战任务)</h3><h3>吃枣的"高明"</h3><h3>这家伙吃枣真高明,瞧(续遍)</h3><h3>备选词语:用力抖 玛瑙般的枣子哔哔落地 缓慢地爬 </h3><h3>急火火地吃 "嘎嘎""唧吧唧吧"</h3><h3>三、指导写字:枣、刺</h3><h3>四、总结课文</h3> <h3>  《古诗三首》教学实录</h3><h3>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金近小学 何夏寿(特级教师)</h3><h3>林雪丹 林杏兰 符石英 记录整理</h3><h3> </h3><h3>一、导入新课</h3><h3>谢谢大家!其实老师也是个很懂理的人,你们给我唱歌,老师也给你们唱首歌。想听吗?</h3><h3>(播放《饮湖上初晴后雨》配乐,师唱)</h3><h3>师:掌声那么响亮!老师像不像歌星?</h3><h3>生:像!</h3><h3>师:其实老师最多是歌王。(生笑)大家发现我们唱的都是什么?</h3><h3>生:古诗。</h3><h3>师:对,就是古诗。今天我们学的就是</h3><h3>生:古诗三首。</h3><h3>师:错,今天我们要学是古诗两首,留一首给你们。今天我们学哪两首呢?</h3><h3>生:《饮湖上初晴后雨》。</h3><h3>师:对第一首就是老师刚才唱过的《饮湖上初晴后雨》。问你们个小小的问题,这个湖是哪个湖呀?</h3><h3>生:西湖。</h3><h3>师:真聪明。谁能够说说这个课题的意思是什么?我喜欢举手的同学,你来说。</h3><h3>生:就是在西湖上饮酒,原来是晴的,后来就下雨了。</h3><h3>师:说得多好,讲的话也有点先晴后雨的味道。天晴的时侯是慢吞吞慢吞吞的,后来突然下暴雨了,把话讲快了,是吧?这个学生说得真好!看这个课题其实有点难,因为古诗最喜欢跟小朋友玩文字游戏,有时候明明意思在后的文字,它却偏偏跑到前面去,而明明意思在前的文字却藏跑到后面去。比如说,这个"饮"刚才这个同学说在湖上喝酒。你看多聪明呀!我们在读古诗的时候要把这个调皮鬼找出来。让它排排队。是在湖上喝酒,但是我们在朗读时候又要假装没看见。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课题。</h3><h3>生读课题。</h3><h3>师:这首诗的作者是我们杭州市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位老市长,他的名字叫苏轼。另外一首诗叫《望洞庭》,作者是刘禹锡,大家都预习过了没有。</h3><h3>师:你们预习了几遍?</h3><h3>生:两遍,三遍</h3><h3>师:还有很多同学肯定预习了很多遍,但是语文学的好的同学,他们的数学都不好,所以也说不上预习了几遍。(生笑)看看你们预习得怎样?</h3><h3>二、初读古诗 学习生字词</h3><h3>师:光预习都预习得那么好!你们真的很棒!老师还准备了字啊词啊,现在在放出来考大家好像都有点小瞧你们了,是不是?</h3><h3>生:是!</h3><h3>师:说的一点都不谦虚!(生笑)底下的老师没有给掌声,说明他们还是在用怀疑的眼光在看着我们。你们真会读吗?</h3><h3>生:会!</h3><h3>师:一个生字读两遍,如果你认为他可以读成一个词,那么这个词也读两遍。听清楚了,有点难度的哦!</h3><h3>生读词语。指导读"刘禹锡"</h3><h3>师:还真难不倒我们!现在老师问问大家这些生字中,哪两个生字穿着绿衣服,说说他们为什么穿着和别的生字不一样的衣服呢?你来说。</h3><h3>生:因为它们是形声字。</h3><h3>师:是形声字吗?那潋滟的滟也是形声字。再找找看,他们为什么穿着和别的生字不一样的衣服?</h3><h3>生:因为它们的读音是磨和抹。</h3><h3>生:因为它们都是多音字。</h3><h3>师:好聪明啊,你姓什么呀?</h3><h3>生:姓朱。</h3><h3>师:原来姓朱的人都特别聪明!你还能找找其他的读音吗?</h3><h3>(学习磨和抹的不同读音)</h3><h3>师:妈妈收拾家里的时候经常拿着一块布,这块布就叫做抹布。</h3><h3>生读抹布。</h3><h3>师:这个字二年级的一篇课文里也有一个读音读磨。什么时候读魔什么时候读么?</h3><h3>生:磨房</h3><h3>师:看看注释,粉碎粮食的工具就叫磨,比如磨盘、磨坊。</h3><h3>生字词会读了,我们再把这些字送回古诗里面再来读一读。这次老师要提高要求了,要读出感情来,比如说他们对这两个湖。是喜欢呢,还是讨厌呢?喜欢?</h3><h3>生:喜欢!</h3><h3>师:就要读出喜欢的感情来。</h3><h3>生读古诗</h3><h3>师:我们咋班有几个同学呀?现在我们分成两个小组,第一个就是青蛙王子组。谁愿意当青蛙王子啊?(生举手示意)很好!青蛙王子啊,想变成啥就成为啥,而且还那么英俊,如果不想当青蛙王子的,通通去当白雪公主。谁愿意当青蛙王子,站起来。(生站起来)女同学当青蛙王子更好呀女王子。(生笑)你看!有那么多的男同学,他们就是不站起来,愿意做白雪公主!(生大笑)特别那个胖胖的男生,就很像白雪公主,你就坐着吧!现在先请青蛙王子组读一读,看看能不能读出你对这首诗的喜欢。</h3><h3>第一小组齐读,看老师手势读。</h3><h3>师:怎么样,白雪公主连给人家鼓励的掌声都不给(场内响起掌声)。是吧!读得多好呀,读得朗朗上口,有板有眼。该停的时候停,不能断的时候就不能够断。而且读得字断气不断,句断情不断。好,谢谢王子组,请坐下。接下来应该有我们的哪个组啦?</h3><h3>生:白雪公主组</h3><h3>师:白雪公主们请起立,你看这两个,你们啥也不是呀,也不起来,好,起来了。我们读这首。预备起。</h3><h3>第二组齐读《望洞庭》。看师手势。</h3><h3>师:啊!太棒了,那个青蛙王子早就得鼓掌了。(鼓掌)你大声的鼓呗,你一鼓掌,大家就跟着你的,要学会欣赏别人,而且她们确实读得好,那声音哪,水灵灵,甜丝丝,亮晶晶。老师真想把全部的声音打包压缩到我的耳朵里去,带到浙江分给我的同学们。啊,请坐下!不过呀,三年级的同学,光会读还不是特厉害。</h3><h3>生:背</h3><h3>师:我们也不一定说背最厉害,我们来玩比背还厉害的,可不可以?</h3><h3>生:唱!(生笑)</h3><h3>师:怎么想到唱?(生大笑),哦,你觉得读是第一个,背是第二个,唱是最高水平,是吧!现在我们比唱的要求更高一点,玩不玩。</h3><h3>生:玩!</h3><h3>师:怎么个玩法?请听好,老师说一句话,你想一想,我说的这句话是我们今天学两首诗里面的哪一句诗。厉害吧!请听好!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子,不管淡妆也好,浓抹也好,总是很漂亮,就是美呆了。指名说。</h3><h3>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h3><h3>师:如果说对的话,我们就一起跟着她把说的话读一遍。(齐读)谢谢大家,请做下去。读得真好,我们猜到一句了,现在我们还继续吗?</h3><h3>生:继续。</h3><h3>师:现在呢,我不说话,出示图片,看一看这又是哪一句诗。</h3><h3>出示图片。</h3><h3>生: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h3><h3>师:有人跟上来吗?(齐读)</h3><h3>师:你们觉得他说的是对的吗?</h3><h3>生:不对。</h3><h3>师:你是怎么说这句话的?</h3><h3>生:因为我觉得,它的水很漂亮,我就觉得是水光潋滟晴方好!</h3><h3>师:好!请坐下。同学们没跟上来,说明你说得不对。你说</h3><h3>生:我觉得是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h3><h3>师:跟上来吗?(生齐读)看到你笑成一朵花了,说说,你在想什么?</h3><h3>生:很开心,答对了。</h3><h3>师:答对了,很开心哈,而且你还带着同学成了你的朋友圈。所有人都知道你已经用尽了洪荒之力了。好,这个同学真的很厉害,你们班上的同学也很厉害。因为她说了以后你们就跟了上来。说明大家都已经找到了这句话。接下来,我们再来一遍更高级的,这回真的有点难。我们班的同学试过,他们说:老师,我们就玩到这为止。他们就不玩了。我现在拿到咱们的课堂,想问问大家,你们玩不玩?</h3><h3>生:玩</h3><h3>师:玩什么呢?请听题你能够从诗里边找到哪几个相同的地方?</h3><h3>先想一想。你能够发现那几处相同的地方,现在可是四人小组讨论一下。</h3><h3>小组讨论</h3><h3>师:我现在看看大家发现了没有,我们有几个话筒呀,如果谁有话筒,谁就可以拿去话筒直接来说。青蛙王子你可以来说了。</h3><h3>生:都是描写景的。</h3><h3>师:他发现都是描写景的,都是一个湖。一个是西湖,一个是洞庭湖。恭喜你,这是个重大的发现。请坐下,还有吗?你来说。</h3><h3>生:两个都有比喻句。</h3><h3>师:说说哪一句。</h3><h3>生:把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然后把湖面比作白玉盘,里面的山比作青螺。</h3><h3>师:这位同学了不起,她一口气跟我们说了几个比喻句。这两句诗里面藏着几个比喻句?</h3><h3>生:三个。</h3><h3>师:真了不起呀,又一个重大发现,还有吗?</h3><h3>生:都是诗里的最后一句。(大笑)</h3><h3>师:这真是个伟大的发现,连老师都没有发现,是诗里头最后的一句话。这也算是一个共同的地方,好呀!还有吗?</h3><h3>生:里面都写山。</h3><h3>师:里面都写到了水,都是大的发现,能不能够把刚才说的几个相同的地方能够连起来说一下。比方说,一共几处相同的地方,一、二、三、四这样说下去,谁会?好,首先我们把掌声送给他。</h3><h3>生:第一处是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景物,都写了湖。第二处是他们里面都有比喻句。第三个是他们每首诗描写的都有水和山。第四处这两句都是每首诗的最后一句。</h3><h3>师:而是都是表现了诗人对山山水水的爱。了不得,太伟大了,这里头都有那么多相同的地方,我们再好好的读读这两句诗。</h3><h3>(齐读)</h3><h3>师:现在想到一个问题,大家都说西湖就是西子,是一个比喻句,那么西子的名字叫什么呀?</h3><h3>生:西施。</h3><h3>师:没错,你知道西施是谁吗?</h3><h3>生:古代最美的人。</h3><h3>生:古时候最美的人。</h3><h3>师:都说她是最美的人,是个美女。大家看看美女吗?想,女同学说想,男同学拼命的在摇头。为什么,其实他们心里比女同学更想,没关系,一起看看美女。</h3><h3>(出示图片,简介西施)</h3><h3>师:哇,好美呀!对吧。你好好读读上面这段文字,还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哇的地方。</h3><h3>生:穿的衣服很美。</h3><h3>生:她拯救了国家。(掌声)</h3><h3>师:西施这美女,她不光光是美女,还是个爱国的美女。这可了不得呀,所以呀。古时候有道德和有学问的人,人们称为子。子字加在姓后面,比如说她姓西,我们就叫她为西子。我们读到的古文当中有哪些也带有这一个子。</h3><h3>生:墨子。</h3><h3>师:有道德有水平的墨子。</h3><h3>生:孔子。</h3><h3>生:老子。</h3><h3>师:没错,按照古时候的讲法,有的说孔子是我们的最伟大的人。</h3><h3>如果把这首诗改成:欲把西湖比孔子,觉得好吗?为什么?</h3><h3>生:因为西湖是美丽的。</h3><h3>师:哦,孔子颜值不太高(大笑)你怎么知道的?</h3><h3>生:因为开始说水光潋滟晴方,潋滟很美丽的意思。</h3><h3>师:孔子不美的意思,对吧!你叫什么名字?</h3><h3>生:蒋雨欣</h3><h3>师:我们可以叫你</h3><h3>生:蒋子。</h3><h3>出示图片,哪张是水光潋滟,哪张是山色空蒙。</h3><h3>生观察,指名说区别,山色空蒙是雨天,水光潋滟是晴天。齐读。</h3><h3>师:古诗学到这里,学完了吗?老师这里有一副很美的图。老师有一个最难最难的问题,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哪句诗?</h3><h3>生找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吴风镜未磨。。</h3><h3>师:这句诗用今天的话来讲是什么意思?</h3><h3>生说诗意。</h3><h3>师:你这个诗句的意思从哪里来的?</h3><h3>生:看教辅书的。</h3><h3>师:我不要看书的,谁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h3><h3>生:洞庭湖的景很美,与秋月融合在一起。</h3><h3>师:提高难度:(背诵)如果能够背就更有意思了,敢于这样读的同学就站起来背对着屏幕。</h3><h3>三、创设情境,背诵古诗</h3><h3>师:我们来活动:你背古诗,我送礼。</h3><h3>创设情境:</h3><h3>假如你们到湖南去,有这么一个"你背古诗,我送礼"的活动你要参加吗?师扮演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生扮演参加活动的选手背诵古诗。</h3><h3>情景展示。举手参加,指名生背诵</h3><h3>师:你觉得西湖美吗?美在哪?诗里边是怎么写的?</h3><h3>师:西湖的晴天是美的</h3><h3>生:水光潋滟晴方好。</h3><h3>师:西湖的雨天也是美的</h3><h3>生:山色空蒙雨亦奇。</h3><h3>师:西湖的晴天美不美?</h3><h3>生:美!</h3><h3>师:雨天美在哪?</h3><h3>生:雨天,水光潋滟很美。</h3><h3>师:现在,你能把你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美通通放到古诗里,把它们背出来吗?</h3><h3>生背诵。</h3><h3>全体站起来背,集体背诵。</h3><h3>送大礼播放视频,音乐,师唱,生接唱。带着礼回家把。唱着离开。</h3><h3> </h3><h3> </h3> <h3> 《司马光》教学实录</h3><h3>授课教师:谢江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名师专业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h3><h3>记录整理:刘海柳<br /></h3><h3> </h3><h3>课前交流:我姓什么,(生答:姓谢)老师发现你们身上有三个特点:特别专注 姿势特别端正 写字特别细心。</h3><h3>一、导入</h3><h3>1、哪个小朋友读课题,齐读</h3><h3>司马光有一个著名的故事,你们谁来说,不看书,(生说故事)</h3><h3>2、哪个小朋友再来说一说,看图片说</h3><h3>二、讲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h3><h3>3、老师贴出相关词语条,再请一个学生说</h3><h3>4、生说故事</h3><h3>5、再读一读,自己读 ,读课题,想想这篇课文跟平时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h3><h3>6、请学生说(生答:这篇课文字少,语言简单意思丰富,这篇课文是古文)</h3><h3>7、老师指出是文言文</h3><h3>8、生说:白文</h3><h3>9、师说:白文,应该加个字就是白话文,平时的课文是白话文,这篇课文是文言文。</h3><h3>10、老师给课文标符号,</h3><h3>11、学生根据标的符号自读</h3><h3>三、带着问题读懂课文</h3><h3>12、老师指出:注意文中上的数字吗?要求先读课文,再读注释,想想文中写了哪些人物?</h3><h3>13、生读并思考</h3><h3>14、生答:一群儿童,一个儿童(师板书)</h3><h3>15、师请两个学生将词组条放在相关人物下面。</h3><h3>16、一生出错,老师请其他人帮助纠正</h3><h3>17、动动脑筋,换另一种贴法。(老师引导学生按故事发展贴)</h3><h3>18、按这样的顺序再来说说这个故事</h3><h3>19、生说故事</h3><h3>20、生练习自己说</h3><h3>21、贴贴玩玩中,我们知道故事是按一定的顺序说的</h3><h3>22、老师把词组贴在相关语句中,再请两个学生上台贴</h3><h3>23、生默读(读课文读磁条)并思考:司马光为什么想出这个办法来救人?</h3><h3>24、生答:不慌不忙;因为司马光冷静,所以能想出这个办法;脑子转得快;因为他在那里思考;(师问:你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因为他很勇敢;因为他能利用里面的工具;仔细观察。</h3><h3>25、学生练习背课文</h3><h3>26、会背的起立转身背给老师们听。</h3><h3>(课文读熟了,会背了,是不是该下课了?想不想听老师讲这个故事)</h3><h3>四、学习把故事讲好</h3><h3>27、老师讲故事。</h3><h3>28、评价老师讲故事的水平。</h3><h3>大声、流利、说得完整、加很多形容词、</h3><h3>29、老师总结讲故事的要点:加内容</h3><h3>30、请两名学生讲故事:</h3><h3>31、推荐一位小朋友上台讲故事(老师引导,古时候)</h3><h3>32、老师来写三个字:群而归(生补充两个字:高兴、羞愧、惊讶、)</h3><h3>33、师问:有没有对司马光表示的?就是佩服!</h3><h3>五、布置任务:把故事背一背;讲给父母听。</h3><h3> </h3> <h3> 《风娃娃》课堂教学实录</h3><h3>记录人:庞微波(儋州市那大第十小学)</h3><h3>授课老师:牟原喜(浙江省乐清市丹霞路小学)</h3><h3><br /></h3><h3>师:今天咱们一起去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很有趣的时候,是这样开始的。(出示第一自然段),谁能读读这一段?</h3><h3>生1:(读)</h3><h3>师:你一边读一边笑,真好。你把第一句话再读一遍好不好?他读对了,谢谢你。谁还会读?</h3><h3>生2:(读)</h3><h3>师:掌声谢谢他。这位小朋友读得有两大特点,前面他读得较快,读到妈妈说的话,就放慢了节奏。他这样读得。(师范读)有趣吧,来,我们像他这样一起读一遍。</h3><h3>生:(齐读)</h3><h3>师:是的,可见你们预习的时候非常厉害。牟老师一直以为自己会读错,没想到你们停顿的真好。"他想"停顿的真好,再读一遍,齐。(生读)</h3><h3>师:这个故事就这样发生了。你们猜猜看,风娃娃去哪儿了?一起说。</h3><h3>生:田野里,</h3><h3>师:去田野之后啊,风娃娃回来了。森林有一个叫风家族有一封报纸,风娃娃把自己的故事讲给报纸的编辑听,结果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你们瞧。(出示:报纸上做了一个专栏:什么是真正的做好事?)什么叫专栏,知道吗?</h3><h3>生:不知道。</h3><h3>师:告诉你们,就是专门讨论一个话题的栏目。看,他们讨论的是什么话题?</h3><h3>生:什么是真正的做好事。</h3><h3>师:风娃娃到底回来怎么说的呢?你们说有什么办法知道?</h3><h3>生:读书</h3><h3>师:那我们就来读读课文。(出示任务一。)</h3><h3> 挑战任务一:1、自由读课文,力求将字读准,句子读通,若</h3><h3>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圈起来,猜一猜意思,也可以问问同学,问问老师。</h3><h3>2、想一想风娃娃都去过哪些地方?圈出来。</h3><h3>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h3><h3>师:有没有人全出不认识的字词?</h3><h3>生1:委屈,我不懂(师板书:委屈)</h3><h3>师:读读这个词。齐</h3><h3>师:我们平常都说,谁受了生:委屈</h3><h3>师:你猜猜看,委屈的时候心里舒服不舒服?</h3><h3>生:不舒服。</h3><h3>师:有的时候我们可以联系生活理解,对不对。还有没有?</h3><h3>生:纤绳的纤</h3><h3>师:好,老师也找到了这个词,待会我们再看,还有没有不认识的?没有了。都会了。看,一起读(出示词语)</h3><h3>生齐读:秧苗,纤绳。</h3><h3>生1读:秧苗,纤绳(纤读成了第一声)</h3><h3>师:你再读,相信你能读的快一点。(生再读)</h3><h3>师:有没有不同的?</h3><h3>生2读:秧苗,纤绳</h3><h3>师:很好,读第四声,(专享第一个学生,)请你再读一遍。一起读一遍</h3><h3>师:见过秧苗吗?我给你们带来了图(出示秧苗图),瞧,见过纤绳吗?(出示纤绳图)</h3><h3>生:没有</h3><h3>师:我出师一部分你猜猜,那是纤绳?</h3><h3>生:上台指出</h3><h3>师:你们看到了吗。船夫拉的背上的绳子或者即在腰间的绳子,就是纤绳。这些人我们就叫生:纤夫。一起读。</h3><h3>师:这一组词谁读?</h3><h3>生:新栽 责怪</h3><h3>师:平舌音读得课真准,一起来。</h3><h3>生:齐读</h3><h3>师:把这个词放回句子中,一起读。</h3><h3>生齐读:就这样……纷纷责怪他。</h3><h3>师:你知道责怪的意思吗?</h3><h3>生1:骂他</h3><h3>生2:生气的怪他</h3><h3>师:掌声谢谢他。瞧,我们有些时候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h3><h3>师:这组词一起读。</h3><h3>生:断断续续 摇摇摆摆</h3><h3>师:我多么希望小朋友们这样读,(师示范)</h3><h3>生:再读</h3><h3>师:这样的词你还能说一个吗?</h3><h3>生:平平安安、红红火火、开开心心、快快乐乐</h3><h3>师:刚才第二个问题,去了那些地方,圈出来了吗?</h3><h3>生:田野,河边,广场</h3><h3>师:那风娃娃做了什么事,你知道吗?</h3><h3>生:不知道</h3><h3>师:那接下来去挑战一下,敢不敢?</h3><h3> 挑战任务二:1、独学。认真读第二自然段,风娃娃在田野看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h3><h3>2、合学。与同学说一说,风娃娃看到了什</h3><h3>么,又做了什么。</h3><h3>3、展学。将小组发现与同学分享。</h3><h3>师:可以交流了吧,我们听听这个小朋友的。好不好?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h3><h3>生1:看见风车在慢慢地转动,水断断续续的流着。</h3><h3>师:掌声谢谢他,我们一起读读。</h3><h3>生齐读。</h3><h3>师:如果把你看到什么读成几个词你会不会?比如我们把"风车慢慢转动"读成"慢慢转动"。一起读。</h3><h3>师:抽上来得水断断续续地流着也可以读成一个词,那就是</h3><h3>生:断断续续的流着</h3><h3>师:我们把几个长长的句子就读成了几个词,这几个词叫什么?</h3><h3>(师板书:关键词)</h3><h3>生一起读</h3><h3>师:他看到风车慢慢转动,水慢慢地流着,田野里谁还等待这水啊?</h3><h3>生:秧苗</h3><h3>师:你想啊,可惜这水那么少,那么慢,秧苗又那么渴,于是,风娃娃怎么做?谁知道?</h3><h3>生:风娃娃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鼓起腮使劲向风车吹去。</h3><h3>师:把这句长长的话读成几个词,你觉得哪几个词比较好?</h3><h3>生: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的吹去。</h3><h3>师:一起读。同学们,这是风娃娃看到的,做到的</h3><h3>师:你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建议读的快一点。</h3><h3>生齐读</h3><h3>师:这一段比较长,你觉得你几个词比较重要,圈起来。</h3><h3>(生圈,师巡视)</h3><h3>生:秧苗,笑着不住点头。</h3><h3>师:表示感谢。谁高兴极了?</h3><h3>生:风娃娃</h3><h3>师:风车一下转的飞快,可以圈四个字,一起说。没有全的请圈一圈。</h3><h3>师:你们瞧,读着读着,长长的一段话变成了这几个词。一起读。</h3><h3>生借助课件读关键词。</h3><h3>师:风娃娃回去把自己的故事告诉编辑的,他就说,今天我去田野了,我看到了什么什么,我就怎么做怎么做,结果怎么怎么。你就是风娃娃了,练习说说。自己练,说出来。</h3><h3>(生练习说)</h3><h3>师:来,请你说</h3><h3>生1 :今天我在田野看到一架大风车在慢慢转动,抽上来得水在断断续续地流着,我想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使劲的向风车吹去,让风车转的飞快,抽上来得水奔跑着,向田里流去,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的点头,我高兴极了。</h3><h3>师:因为我帮助了生接:秧苗。掌声</h3><h3>师:谁还会这样讲?</h3><h3>生2:今天我在田野看到一架大风车在慢慢转动,抽上来得水在断断续续地流着,我想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使劲的向风车吹去,让风车转的飞快,抽上来得水转的飞快,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的点头,我高兴极了。</h3><h3>师:其他都讲的很好,这里抽上来的水奔跑着,风车转的飞快。同学们,我们把长长的几句话读成了几个生接:关键词</h3><h3>师:把自己当成风娃娃,就把这件事情讲清楚了。(师板书:讲清楚)读。</h3><h3>生(读):讲清楚</h3><h3>师:现在知道该怎么练了吧?开始</h3><h3>生:自由练习讲清楚</h3><h3>师:风娃娃,风娃娃,你为什么高兴极了?</h3><h3>生:因为我帮助了秧苗</h3><h3>师:风娃娃,风娃娃,你为什么高兴极了?</h3><h3>生:因为我帮助了秧苗</h3><h3>师:原来你们都是这样想的对不对。这一关你们顺利闯过了。可是,我们把故事讲给编辑听,只讲一个还不够,还要讲第二个。你说,风娃娃第二个地点来到了哪里?</h3><h3>生:(齐说)河边</h3><h3>师:敢不敢挑战一下,抓住生接:关键词,把它生接:讲清楚。</h3><h3>出示挑战任务三:1、风娃娃来到河边,又看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请你们好好读一读</h3><h3>2、你们觉得"全出那几个词",风娃娃就能把自己在河边发生的事讲清楚呢?</h3><h3>3、圈好了,说给同桌听听。</h3><h3>生:自由读课文</h3><h3>师:谁愿意把课文读一读好不好</h3><h3>(生读)掌声</h3><h3>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h3><h3>生:看到了船工拉着一艘大船。</h3><h3>师:拉的努力不努力?</h3><h3>生:努力</h3><h3>师:我们一起帮帮他,一起读。(生齐读:弯着腰……)</h3><h3>师:你说你圈了那个词啊?</h3><h3>生:很慢很慢</h3><h3>师:风娃娃怎么做的呀?一起读</h3><h3>生齐读:他急忙……</h3><h3>师:结果怎样?一起读:船在水面上……(生齐读)</h3><h3>师:你还圈了什么?</h3><h3>生:急忙跑过去,纤绳,表示感谢</h3><h3>师:非常好。我们一起看看,这个词你们没说到,我们一起读"飞快的行驶"</h3><h3>师:现在练一下,风娃娃来到了河边。</h3><h3>生:自由练习</h3><h3>师:谁能挑战一下?推荐一个</h3><h3>生:我来到河边……对我表示感谢,我很开心。</h3><h3>师:掌声。同学们,现在知道了报纸上说的,什么是真正的做好事?刚才你们讲了两个故事,当着风娃娃,他们会怎么讨论啊?做好事就是?</h3><h3>生:帮助别人</h3><h3>生2:你有困难的时候帮助别人,下次别人就会帮助你。</h3><h3>师:掌声。如果都像你们说的这样,他们就不会讨论了。那么风娃娃还做了什么事,才会让他们讨论呢?下节课同学们可以去读第三个故事,去找找生接:关键词,帮风娃娃生接:讲清楚。</h3><h3>师:同学们,最后老师写四个字,观察一下,这四个字有什么结构?</h3><h3>生:左右结构</h3><h3>师:要写好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第一要左窄右宽,左右穿插。跟老师说一遍;左窄右宽,左右穿插</h3><h3>生:(齐说)左窄右宽,左右穿插。</h3><h3>师:这个就带回班里去写。下课,同学们辛苦了!</h3><h3> </h3> <h3> 儿童文学:就是这么好</h3><h3>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金近小学 何夏寿</h3><h3>整理人:林杏兰 符石英 林雪丹</h3><h3><br /></h3><h3> 小学生既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须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叶圣陶</h3><h3>一、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点</h3><h3>1、有趣 </h3><h3>2、温暖</h3><h3>3、奇特</h3><h3>有待明天会更好</h3><h3>二、儿童文学教学的尴尬</h3><h3> 春天</h3><h3>春天对冰雪说了什么, 冰雪那么听话,都化了。</h3><h3>春天对小草说了什么, 小草那么听话,都绿了。</h3><h3>春天对花儿说了什么, 花儿那么听话,都开了。</h3><h3> </h3><h3>你见过石头会飞吗?</h3><h3>胡思乱想 言之有理</h3><h3><br /></h3><h3>三、儿童文学教什么</h3><h3>1.教意义</h3><h3>阅读是从课文中生成、建构意义的过程。</h3><h3>2. 教形式</h3><h3> 文学是一种有意味形式,对文学作品进行形式分析,才会深层地进入它那独有的语言世界,发现这种独有的语言形式与作品的思想或情感内容的关系。</h3><h3> 哪去了</h3><h3>春娃娃的花篮哪去了? 夏哥哥的绿叶儿遮住了。</h3><h3>夏哥哥的绿叶儿哪去了? 秋姐姐借去做地毯了。</h3><h3>秋姐姐的地毯哪去了? 冬爷爷的白被子盖住了。</h3><h3>冬爷爷的白被子哪去了? 装进春娃娃的花篮里了。</h3><h3>3.教语言</h3><h3>成人语言和儿童语言</h3><h3>文学语言和实用语言</h3><h3>蕴含着理性思维</h3><h3>朴素干净自然</h3><h3><br /></h3> <h3>花儿露出了微笑</h3><h3>是因为阳光洒下了温暖</h3><h3>鸟儿在枝头欢唱</h3><h3>是因为季节带来了春的气息</h3><h3><br /></h3><h3>孩子们的眼睛里澄碧透明</h3><h3>如一湖春水盈盈</h3><h3>课堂上把手高高举起</h3><h3>内心涌动着知识的渴望</h3><h3><br /></h3><h3>微笑是课堂最美的风景</h3><h3>仿佛满园的五彩缤纷</h3><h3>我想,一定是因为</h3><h3>老师的心里装满了爱与幸福</h3><h3><br /></h3><h3>有一种爱叫唤醒</h3><h3>如春雨般滋润</h3><h3>而幸福却如此地简单</h3><h3>在灵魂的最深处</h3> <h3>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关心凤主任对活动进行总结。她说,这不是总结性发言,是有感而发,听了几位名师课堂和专题讲座,深有感触,有方法引领,有思想碰撞,有智慧提升。这是一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语文盛宴,为我们海南小学语文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h3> <h3>时间煮雨,岁月缝花,时光里,我们都是赶路的人,用心灵的素笔,轻描流年的芬芳,简单的遇见,都是最美的箴言。初冬时节,赴一场语文教育的盛宴,在大海之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