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阿尔罕布宫是这次西班牙之行中的重要一程。很早年曾听过名曲《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那恢弘的前奏响起,接下来如一汩清泉缓缓流淌,又恰似久远,无法名状的忧伤在空旷,寂静的山谷回旋。当时的直觉阿尔罕布拉宫应该是在西亚的伊拉克或叙利亚某个地方,夕阳西下,琼楼玉宇,雕栏玉砌,空廖落寞。后来出游西班牙前,搜索到她的“故乡”。</h3> <h3>格拉纳达的第一天清晨,天刚刚蒙蒙亮,孩子预定的包车领着我们沿着盘山道一路疾行,来到了思念中的梦境~阿尔罕布宫。这里是入口,此时还没有开始售票。为防止人多拥挤,这里的王宫参观是需要预先确定时间的。</h3> <h3>这里附录一张“阿尔罕布拉宫”古城的平面图,可以比较全面了解一下古城主要景观分布。</h3><h3>阿尔罕布拉宫是一个统称,“阿尔罕伯拉”在阿拉伯语中意思是“红堡”。这是因为阿尔罕布拉宫建筑的岩石都是红色的砂岩。</h3><h3>阿尔罕布拉宫由阿尔卡萨巴城堡、纳斯瑞德宫、狮子庭院、卡洛斯五世宫、赫内拉利菲花园以及教堂等许多部分组成。</h3><h3>此图片来至于网络。</h3> <h3>进入大门,走在绿树葱葱路上,耳畔不时回想起西班牙著名吉他作曲家兼演奏家“塔雷加”的 《阿尔汉布拉宫的回忆》,思索着,梦幻着阿尔罕布拉宫的辉煌与华丽,思索着阿拉伯人的天才艺术瑰宝是怎样的灿烂,思索着中世纪时期阿拉伯贵族是怎样的奢靡,思索着~</h3><h3><br></h3> <h3>路途中经过一座高耸的钟楼。这里就是卡洛斯五世时期建造的教堂。</h3> <h3>这座大石头垒起的石头城就是“卡洛斯五世王宫”的外墙。晨光轻轻地抚摸着这座苍老但仍然矫健的身躯,仿佛还沉浸在沉睡中的梦香。</h3> <h3>历史上,8世纪时阿拉伯摩尔人在现今内华达山脉的圣尼古拉广场处,修建了一座要塞,标志着摩尔人统治格拉纳达的时代开始了。公元1002到1031年间,伊比利亚半岛上的阿拉伯人统治的科尔多瓦哈里发王国衰落,导致了许多独立穆斯林小国的建立,其中包括齐里德王朝建立的格拉纳达王国,这个王朝的统治从1010年直到1090年。在这个王朝政权统治下,格拉纳达发展起来并保持了哈里发王国的艺术成就。</h3><h3>王国先后经历了两个柏柏尔王朝的治理,穆拉比兑人和一神论者,直到1236年奈斯尔王朝建立。奈斯尔王朝的缔造者--穆罕默德一世于1238年起着手进行阿尔罕布拉宫的建造。</h3><h3>格拉纳达王国是伊比利亚半岛上最后一块伊斯兰势力区域。1492年,基督教女王伊莎贝尔一世接管了格拉纳达,标志着奈斯尔王朝的终结和穆斯林世界对西班牙统治的结束。伊莎贝尔一世在格拉纳达建立了王宫,宗教场所以及其它一些纪念建筑。16世纪时,银匠式建筑风格的先驱德西洛埃建造的大教堂和大量雕像,丰富了城市的艺术景观。</h3><h3>晨曦中看到那古老的城防仍然兢兢业业地昂首屹立,雄姿不减当年。</h3> <h3>我们进入阿尔罕布拉宫的时间是上午9.30,此时时间尚早,便选择要塞参观。这里是要塞入口,还没有一个游人。这个大门叫“酒门”。何谓“酒门”不得而知。</h3><h3><br></h3> <h3>早在阿拉伯摩尔人占领时这里是一座独立的小城市,这个小城市坐落在一座地势险要独立小山上,四周有蜿蜒起伏的红色石墙围合,城墙连接着几座城堡由此围合成一个易守难攻的独立城池,占地面积有23400多平方米。</h3><h3>这里从城内看到要塞的城墙足有二十几米之高,我们上车一路盘山道上看到,那城墙在城外陡坡上建造,其高度足有三-四十多米,在冷兵器时代这样的城池可见其攻克难度~</h3><h3>这里是酒门广场。</h3> <h3>狭窄的登城坡道,两侧巨石墙体夹持,中央河卵石铺就,自今仍然保持安好。光影下沧桑的城堡仿佛依然演绎着中世纪冰冷的铿锵呐喊声与沉重的脚步声。</h3> <h3>晨曦的暖色调把眼前高耸的城堡披上了深沉的伊斯兰教衣,仿佛一场波澜刚刚过去不久,呐喊声依旧在天空萦回~</h3> <h3>如此高耸的城墙城堡与狭窄的通道,可以想象到中世纪那种冷兵器时代肉搏之战是何等的惨烈。</h3> <h3>眺望瞭望台。一层层的登楼梯道爬过,看瞭望台还是那么高耸,登高望远,不自觉想起我国长城上的一座座烽火台,千古秋风吹尽黄坡,漫漫黄沙淹没那些曾经的百战金甲将士,历史风云不堪回首~</h3> <h3>古城随山勢绵延,在这里静静地聆听大石头垒起的城墙与清风对话~</h3> <h3>沿着城堡武士们曾经走过的路,追思那流逝的时光~</h3> <h3>一处处藏兵洞,一堵堵石头墙,一座座弹药库,一个个拱形窗,耳畔响起武士们的嘈杂嘶叫声,墙体发出金刀铁戟敲打声~</h3> <h3>这是城堡的旧建筑房屋遗址,这种房屋基础的石头格子在要塞多处布置,想能够时期有多少士兵在这里守护,他们的生活情景是怎样的一番场面~</h3> <h3>要塞结构甚是复杂,上上下下的有许多层面,有士兵宿舍休息睡觉之地,有弹药库,兵器库,有烧火煮饭之处,也有起居方便之寓~</h3> <h3>站在要塞空旷城墙上眺望高高矗立的瞭望台,蓝天下,那种威武傲然令人遥想~</h3> <h3>不曾想在这里,在这充满激昂的武士圣地,竟然还有绿树相伴,足可见阿拉伯摩尔人对绿植的渴望,对和平的企盼~</h3> <h3>在朝阳中向瞭望台的塔楼走去,感受历史的风云洗礼~</h3><h3>1492年1月,天主教君王费尔南多国王和伊莎贝尔女王率领的基督教军队征服格拉纳达王国后,基督教的旗帜就在这里迎风飘扬。格拉纳达曾经是中世纪欧洲最富裕的王国之一,它的最后一任幼主布阿卜迪勒(Boabdil)同他的母亲在逃离这座城市的山路上回头望见城堡已易帜时,留下了痛苦的泪水,摩尔人对格拉纳达长达8个世纪的统治在他的手上彻底终结了。</h3> <h3>孩子站在塔楼旌旗下注视着远方,人生的波澜在心中跌宕……。从远古走来,从黑暗的中世纪走来,从世纪的更迭走来,远方是什么样~</h3> <h3>瞭望台的警钟声在耳畔回荡,今天这里虽是朝霞初升,然而,不知道明天将是怎样~</h3> <h3>凝视着要塞层层底下的处处存储空间,思索一处处藏兵洞中的号响,内心五味杂陈,又是~</h3> <h3>在瞭望台,在要塞折曲的城墙上,每一处都可以欣赏山丘下面曾经是阿拉伯人居住区的阿尔拜辛区风光。中央一处土黄色建筑群就是阿尔罕布拉宫。她与周围建筑是那么的和谐。</h3> <h3><h3>在这里眺望,不禁想起伊莎贝尔女王与费尔南多双王解放格拉纳达的战役过程。</h3><h3>这里看到,格拉纳达城位于内华达山脉脚下的两个丘陵之上,其间有吉尼尔河和达罗河流过。在河两边的小山顶上分别有阿尔罕布拉和阿尔贝拜辛两个要塞。在阿尔罕布拉要塞之下,是一片开阔地,一直延伸到城外。城市的四周都有2-30米高砖质护城墙,城墙上设有许多碉堡,并以火力控制着城墙内外。那时候全城有二十多万人口,还有一些在其他战役失败后的败军残部退守这里,此时的摩尔人并决心死守到底。因此,格拉纳达城的防御基础可以说是相当雄厚。费尔南多已经看到了强攻的不可能性,于是从1490年春天开始,他指挥部队着手毁坏城西的肥沃平原,一直持续到深秋。西班牙军队将格拉纳达城外围二十四个小市镇以及许多村都已经落夷为平地,将所有粮食和牲畜一扫而光,这样,采用困兽策略,完全断绝了格拉纳达城的物资供应。1491年4月,费尔南多领八万人在护城墙下扎营结寨,以长期围困。城里格拉纳达人的命运可想而知,无非城陷被杀戮或者饿死、困死。此时守城的国王侄子摩尔人巴布地尔要求议和。10月5日,双方达成协议,休战七十天并开始谈判。11月25日,双方达成协议,内容是: 格拉纳达城在六十天内自动投降,并交出全部武装和要塞,但费尔南多允许保留其财产、法律、宗教和风俗习惯,并由格拉纳达摩尔人的官吏统治该城,但这些官吏要接受西班牙国王委派的总督节制。1492年1月2日,格拉纳达 解放。摩尔人巴布地尔亲自向西班牙国王费尔南多献上城门的钥匙,费尔南多手持巨型银质十字架,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开进格拉纳达城区。这时候我们看到了一抹晨曦就这样照耀了这座古城美好的未来景色。</h3></h3> <h3>在两军对峙下,为了少流血,尽快拿下格拉纳达,费尔南多和伊莎贝尔同意了摩尔人条件。但为了国家整体利益,这种承诺又有多少可信度。尤其在那个时期,更没有什么道义可言。在政治人物身上重要的是体现其是否能区别小信和大义,是否能更明确的认识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所在。局势稳定后过了一段时间,伊莎贝尔女王转而要求伊斯兰教徒改教,否则驱逐出去。由此逐渐收紧了对摩尔人的束缚。</h3><h3>伊莎贝尔女王不愧是一位富有远见政治家,包括她的婚姻都是建立在国家大局之上。承诺只能是互相利益不受损害,没有根本冲突。对长期损害、压迫、威胁自己,信仰和世界观差异巨大的世仇之间,又有什么守信的基础呢?<br></h3> <h3>伊莎贝尔女王的强化皈依基督教政策只是暂时,而且是表象的。大多数摩尔人仍然暗地里保持着伊斯兰教信仰,由此对西班牙国家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后来, 西班牙成立基督教宗教裁判,就是为了甄别那些隐藏的穆斯林和犹太人。到了伊莎贝尔女王的曾外孙菲利普二世统治时期,在1568年摩尔人终于发动了大规模叛乱,重新公开了自己的伊斯兰教身份,最终被菲利普二世镇压。并从此西班牙彻底丧失了对摩尔人的容忍,开始了对摩尔人的大规模驱逐。经过1570年、1584年、1610年三次大驱逐以及相应的火刑和屠杀。摩尔人终于被西班牙彻底驱逐和消灭。在西班牙全面光复的一百多年后, 西班牙才最终彻底清除了伊斯兰教影响。</h3><h3>如若当初没有那三次大规模的驱逐、屠戮,现在的欧洲也可能不是和平的欧洲。由此想到:默克尔在欧盟中倡导收留伊斯兰难民问题,造成今天欧洲多国的暴力倾向,以及广州的大批黑人在社会上的所作所为,真不知道以后……</h3> <h3>还是抒情、旅游,还是欣赏大好风光吧!阿尔拜辛区一簇簇白色小房似山间盛开的野百合,在晨风中泛起浪漫的波光~</h3> <h3>一座城市有她自己的魅力,那是历史文化的积淀,那是民俗风情的感情表白~</h3><h3>这里看到山下是中世纪建造的阿尔贝辛区,他的风格特征与王宫建筑,要塞建筑乃至花园建筑和谐地融为一体。其建筑形式反映出这个城市的西班牙-摩尔人统治历史。在此之后,城市中建立的纪念性建筑都尊重和维护这一原有的和谐状态。这是上方难得的内在风格统一而至今没有被破坏。</h3> <h3>在广袤的内华达山脉群,灿烂的野百合中镶嵌着一簇簇碧绿的翡翠,这是渴望自由浪漫的生命符号,这是西哥特人与摩尔人交融后表现出的的色彩希望~</h3> <h3>长焦拉近了欣赏一下混合着多民俗特征的民居建筑,既有摩尔人细腻精湛艺术,又有西哥特人,罗马人那种程式化结果,这就是【穆德哈尔式】风格,一种交融后的艺术。民居坐落在护城河对岸。</h3> <h3>这里非常清晰看到下面的建筑特色与即将去参观的王宫建筑特色的一致性。</h3> <h3>配合上图,看这幅中央的土黄色建筑群,就是阿尔罕布拉宫建筑群。与这里的民居建筑风格特征的和谐。</h3> <h3>来去匆匆,真想如若有时间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感受那夹杂着多民俗,饱含沧桑的文化,浸染自己不一样的思维~</h3> <h3>远眺,可感觉到这座小小的古城是建造在独立的山丘之上,莽莽群山逐鹿,这不正是历史画卷的铺陈吗~</h3> <h3>下面这些建筑就是“格拉纳达”城市。一直浸满浓浓中世纪时期文化特色的古城,这里的每一处街巷都诉说着昔日曾经的辉煌~</h3> <h3>这个中央一处灰米色建筑群,是格拉纳达大教堂,是西班牙在伊斯兰教堂基础上改造为基督教,保留最完整的大教堂。</h3> <h3>这里可以看到沿着内华达山脉绵延,用大石头垒起的格拉纳达城墙,这是在中世纪时期阿拉伯摩尔人建造,一直保留下来的遗迹。</h3> <h3>格拉纳达这座城市至今仍然居住着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不同信仰的人们,文艺复兴后期,西班牙天主教对伊斯兰教信徒比较宽容,不再驱赶他们,开始了共生共荣。</h3> <h3>当目光转向这座要塞建筑,思绪在历史与现代的碰创中翻腾,现代的西班牙人开放,自由,浪漫,他们追求自我完美,懂得为自己生活的意义~</h3> <h3>镶嵌着莽莽群山中的石头城,如今这里似乎没有了摩尔人执政时期的辉煌,把西班牙人仍然深深爱恋着这座充满阿拉伯艺术的殿堂,仍然不断的汲取这里的艺术,滋养着现代的西班牙花朵绽放~</h3> <h3>背光下的城堡似乎更直白地表达中世纪时期的冷酷与黑暗~</h3> <h3>或许只有在背对着阳光,大石头垒起的古堡才流淌出曾经历史沧桑~</h3> <h3>吾观景物,是看到她曾经演绎过的历史,是不自觉地穿越,用心灵去感受景物的诉说,陶醉、感叹由此而生~</h3> <h3>在这无人打扰的历史长河里,沿着古堡踱步,揣度古人之心境,思讨人生之路,自然许多遐想泛起~</h3> <h3>俯瞰下面,靠近照片下沿的又是一处大教堂。在欧洲参观大教堂犹如在我国参观寺院,这里是信仰的中心,这里凝聚着不一样的文化~</h3> <h3>这里看到的就是接下来我们将要参观的“卡洛斯五世宫殿”,即“阿尔罕布拉宫”,那是一座钟楼。</h3> <h3>晨曦中的要塞建筑,上上下下,曲曲折折,处处散发着怀古幽情~</h3> <h3>沿着河卵石铺就的坡道走下去,怀揣着思索与不舍走向出口~</h3> <h3>层层环绕着走过一处饮水处,这里的壁饰还带有古罗马装饰特色,那是在摩尔人侵占之前,这里是罗马人的天堂~</h3> <h3>水,对于罗马人,阿拉伯人都是最为重要的,尤其阿拉伯人在水系设计中有着非常完备的精细规划,在西班牙现代许多园林、庄园中仍然沿用并发展了这种独特的水系设计体系~</h3> <h3>这是在走下古堡路中的又一处饮水系统,她的水源据说完全可以覆盖这座小古城的用水,她设置在古城最高处,具有类似于水塔之功效。</h3> <h3>古堡晨曦,没有游人打扰真好,如若每一处景点都是这样多幸福啊! 走向出口~</h3> <h3>犹如盆景般的古树在这里迎宾,道一声“再见”!你的身影已印在我的脑海~</h3> <h3>阿拉伯摩尔人建造的大门,典型马蹄形拱洞,光滑大石头垒砌的墙面,常常在中间夹杂一些茅石,这是摩尔人主要建筑艺术,寓意“不要忘记沙漠”(北非,他们的家园)。</h3> <h3>晨曦中的小精灵“猫”,是历史遗迹的忠诚守护者,几乎在西方所有看到过的历史遗址里,都看到“她”的身影~</h3> <h3>阴幽的小路在延伸,从中世纪走出来,寻找阳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