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画家介绍:孙海晨,1949年生,蒙古族,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元都画院院长。</h3><h3>画家一生潜心画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吸取新时代的绘画理念,打造出了自己的绘画品牌:海晨画马。笔下所画之马造型准确,结构严谨,笔墨传神,意境深远用人物肖像画的画法为马造像传神,开创了古今中外无人涉及的领域,独步画坛。作品多次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美术展览并获奖。</h3> <h3><br></h3><h3><br></h3><h3>2017年夏季锡林郭勒大草原写生。</h3> <h3><br></h3><h3><br></h3><h3>我和当年的老朋友李士忠。<br></h3> <h3>当年的老照片极具沧桑感。</h3> <h3>1979年为李士忠画的写生。小伙子初涉社会,意气风发。</h3> <h3>这一次又为他画了写生,面前的老朋友已然满面沧桑了。</h3> <h3>现在的李士忠。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骨骼清瘦,满面沟壑,眼睛里写满了故事和沧桑。</h3> <h3>这次由李士忠带领,专程去看望了当年的写生对象乌兰,把三十八年前的速写装了框子送给她留作纪念。她对那次的写生一直记忆犹新,念念不忘。这幅写生也成了一件珍贵的纪念品。</h3> <h3>当年乌兰一家热情的接待了我们,期间我画了这幅速写,几十年来竟然没有丢失,今天成了一件珍贵的纪念品。它记录了当年的写生活动,也见证了画家和草原上的蒙古牧人之间的珍贵情谊。如今,当年的小姑娘已经儿孙满堂,幸福美满,孩子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事业有成。</h3> <h3>这次又为乌兰画了一幅水墨写生,三十八年过去了,这还是当年的小姑娘吗?</h3> <h3>乌兰的二儿子,是旗里的公务员,蒙古人的孩子诚实肯干,已经被提拔使用。</h3><h3>他在空闲的时间里回到草原的家里,几年里坚持为草场播种牧草,已经绿化改善了周围的环境,荒漠沙地里奇迹般地长出了一大片牧草,把沙漠改造成为了绿洲。</h3> <h3>草原上邂逅了一位假期里回家探亲的女大学生。她不像草原上的牧人那样腼腆,非常愿意为我们做模特,她长着一双秀丽的眼睛和高突的颧骨,是个典型的蒙古族美女。祝福这位姑娘,愿她今后走进社会有一个光辉灿烂的美好前景,安康吉祥。</h3> <h3>萨其格日勒,这是1980年画的速写,当年的她是一个意气风发的草原女民兵。</h3> <h3>几十年后见到的萨其格日勒,由于多病生活艰辛,人显得非常消瘦。</h3><h3>感叹岁月无情,对人的改变真的是太大了。</h3> <h3>这是一次在锡林郭勒盟举办高研班时,现场为学员们演示用水墨画人物写生。</h3> <h3>为我们做模特的是一位打扮非常时尚的锡林郭勒盟高等学院的教师。尽管她没有穿着传统的民族服饰,但是蒙古民族的特点依然十分强烈,面对这样一位新潮的蒙古族美女,我要尽量把她的这种时代感用我的水墨语言表现出来。</h3> <h3>在这幅写生里,流畅的运笔,线与面的有机结合配合丰富的墨色,画出了我对她的感觉和印象,笔笔着力于人体的结构,刻画出了她优美的体态和她的服装特点,同时尽量把她的服饰图案忠实的记录下来,她的新潮服饰代表着年轻一代蒙古族青年面对新时代的强烈追求。</h3> <h3>朝鲁门,一位草原上的创业者,她带领着一批蒙古族妇女把草原上传统的绣毡手艺传承并发扬光大,制作的手工艺品开拓出了广阔的市场,同时她也代表了新时代草原牧民更远大的精神追求和魄力。</h3> <h3>这幅写生和之前的那幅不同,美丽的蒙古族民族服饰更适宜用线条来表现,传统的线描技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线条的疏密排列产生了强烈的韵律感,线的粗细和用笔的轻重缓急围绕着人体的结构而变化,画出了这幅结实而富有装饰味道的人物写生作品。</h3> <h3>速写是画家应坚持一生的基本功,这是顺便完成的一幅钢笔速写,是为了更直观的向学员们展示在模特人物身上如何直接提炼归纳出体现人体结构同时又具有形式美感的线条。</h3> <h3>在正蓝旗,美丽的图书馆馆长格根塔娜接待了我,她是一位老资格的乌兰牧骑舞蹈艺术家,在她的帮助下,我画了一批写生,这是在为一位正蓝旗老一辈舞蹈艺术家画像。</h3> <h3>乌云格日乐,正蓝旗优秀的老资格乌兰牧骑队员。</h3><h3>非常幸运在格根塔娜的盛情邀请下请到这位模特,一丝不苟的画了这幅写生,较好的表现了这位德高望重资深舞蹈艺术家的独特气质。</h3> <h3>又画了一位老资格乌兰牧骑队员。</h3> <h3>娜仁其其格,也是一位正蓝旗乌兰牧骑老资格队员,舞蹈艺术家,她端庄的气质是我极力刻画的重点。</h3> <h3>岁月掩盖不住她的美丽。</h3> <h3>现任的正蓝旗乌兰牧骑队长牧仁,年轻的一代艺术家们继承了老一辈艺术家的事业和精神,把乌兰牧骑继续精神发扬光大。</h3> <h3>腼腆的蒙古族小伙子图克。钢笔速写。</h3> <h3>此行又去了原来插队的苏尼特北部草原新生活大队,看望了昔日的老朋友孟克。</h3> <h3>1996年回大队时画的孟克钢笔速写。</h3><h3>七十年代初,我们一起守卫着中蒙边境线上的民兵哨所,有过一段战友情谊。初学汉语的孟克有一次感冒发烧,我看见他自己斟满了一碗酒,倒进去一包辣椒面,用筷子一边搅拌一边口中念念有词:我叫你感冒我!我叫你感冒我!然后一饮而尽。</h3><h3><br></h3><h3>他这是要发汗啊!</h3> <h3>二十一年后画的孟克,变化很大。当年的小伙子现在已经是七十岁的老人。</h3> <h3>孟克的外孙女格日勒玛,六岁,十分拘束和腼腆的小姑娘。</h3> <h3>其其格,我昔日老朋友郭万强的老伴。</h3><h3>郭万强追求的可是当年草原上的美女。</h3> <h3>郭万强,我年轻时代的挚友。那个骑着追风骏马的翩翩少年!</h3><h3>这幅作品是二十二年前的写生。</h3> <h3>巴图苏和,我青年时代草原上的小朋友。</h3><h3>这幅作品画于二十二年前。</h3> <h3>巴图苏和的儿子已经成人娶妻,妻子很漂亮,是个长了一双欧式眼窝的蒙古族姑娘。</h3> <h3>苏和巴特尔,小乌乎那之子。娶妻其木格,却日格之女。</h3><h3><br></h3> <h3>其木格,当年我在她家插包时她还是个孩子,她的爸爸却日格是当年的大队民兵连长。</h3> <h3>苏和巴特尔的儿媳,长着一付端庄的面容。</h3> <h3>草原上意气风发的年轻一代在茁壮成长,我离开草原之后出生的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了。一代代的草原人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着,苏尼特,那一片草原,我难忘的故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