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烟雨锁梧桐,</h3><h3> 观课进行中。</h3><h3> 师生同探讨,</h3><h3> 书香满校楼。</h3><h3> 经过两日的理论涵养,我终于有机会走进课堂,领略深圳名师的教学风采。最让我兴奋,又令同事嫉妒的是今天的两节课都是语文课。上课的是名师,讲授的又是名篇,当名师遇到名篇,就像音乐遇上巧克力,注定让人充满期待。</h3><h3><br></h3> <h3> 第一节课的指教者是张宏老师。她讲授的是一篇课外散文《听雨》。作者是当代学者季羡林。</h3><h3> </h3> <h3> 张宏老师的课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质疑讨论课!课堂上学生漫天撒网的提问,教师穿针引线的引导。学生的诗词功底深厚,教师的课堂智慧丰富。</h3> <h3> 申老师讲的是一篇经典的课内散文《白杨礼赞》。他是一位激情型的老师,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激情四射。在他的影响下,学生在课堂上也表现的松弛投入!</h3> <h3> 申老师在本节课的前一部分从解题入手,让学生很好的梳理了文章内容,并且掌握了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的写法。他在本节课的后一部分从文本中四个反问句入手,训练学生的仿写能力,并对如何欣赏散文进行了简单的点拨,让我们受益匪浅。</h3> <h3> 观课后,两位老师进行了自我说课和评课。两位老师从挖掘文本深度的角度和质疑讨论角度进行了本节课的自我反思,提现了名师孜孜不倦,寻求突破的精神与态度!</h3> <h3> 接下来是新秀讲堂活动。两位教龄仅三年的年轻教师分别介绍了自己的工作感悟——《如何做小课题》,《如何做论文》。</h3><h3> 给年轻人“露脸”的机会,提供成长的舞台,很好,很好,很好!</h3> <h3> 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李老师为大家培训《如何做课题》。课题研究三部曲~把课题拿下,把课题做完,把课题结完。</h3> <h3>现场提问,对话交流,名师指导!</h3> <h3>参与活动,收获颇多!</h3> <h3>张宏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且布置了作业。她希望所有人回去后要认真总结,回味,咀嚼,消化,吸收。要把所有的养分输送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h3> <h3> 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h3><h3> 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h3><h3> 希望今天有限的课堂教学观摩能够带给我无限的教学成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