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探访记 文.卢健

卢健

<h3> 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是我的初衷。</h3><h3> 在童年时期,凡有叙写英雄事迹的连环画、小说,都是我至爱的书,家里的书柜至今还收藏着很多有关讲英雄故事的书籍,连环画有《鸡毛信》、《小八路》、《闪闪的红星》;小说有《林海雪原》、《红岩》、《铁道游击队》等。英雄人物的气概和品格,在我的成长之路打下深深的烙印。</h3> <h3>  《我的回忆》是刘良荣著,该书20万字,叙述了在上世纪40年代从做抗日宣传活动、参加游击队及建国后在基层到省直机关、大学工作的革命历程。为此,是我探访刘老的原由。</h3> <h3> 刘老生于1927年,今年92岁,广东省新兴县人,1942年参加抗日战争宣传和革命活动,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仼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广阳支队新兴县人民游击队独立大队大队长、新兴县副县长。建国后历任郁南县县委副书记、封开县县委书记、省农业厅科教处处长、广东省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h3> <h3>  2018年11月17日上午,我与好友学辉兄到位于珠江河畔的广东省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入冬之时,气温骤降,且下着小雨,感觉有一丝寒意,但我崇敬的心却是热的。我们进入环境优美的学院,穿过绿树成荫的校道,很快便到了一幢普通的宿舍楼下。</h3> <h3>  刘老的老伴温阿姨早早就在楼下等候我们了,我们随温阿姨走进他们的客厅。客厅不大,家居也不多,墙上挂着一幅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梁嘉为其写的“想当年金弋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书法和一幅《帆影图》山水中国画,在靠近阳台窗前放着一尊1987年由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雕塑的铜质主人俏像,组合柜上摆放着几张刘老与国家领导人和知名人士合影照片,整个客厅简结朴素,干净明亮。</h3> <h3>  刘老安然坐在深褐色的已有年久的皮沙发上,肌肤红润,精神饱满,我们作为晚辈上前向刘老恭敬握手致意问好,刘老则侧过身子满带微笑向我们连连道声感谢。我首先自我介绍说:“我是卢崇添的次儿子。”刘老听后便说:“卢崇添我认识,当年他在封开农办的”。温阿姨也在傍说道:“是写文章的”。我然后介绍在傍的学辉说:“他是温伍木的儿子。”刘老说:“知道,你们的父辈在封开时曾同我一起共过事的。”在这筒短的开头语,我开始惊奇了,一个高龄数岁的刘老,往事记忆如此清楚,说话平和,且对答如流,简直不像老年人那样。随后,我们一边饮茶一边唠叨家常。我说:“刘老,你离休后,平时有没有有到外边走走。”温阿姨在傍挿话说:“近二年他的双眼不好,只能在学院内走走了。他是坐不住的人,在眼疾未有问题时,除参加省里的老促会工作外,每年都走几次外地的。”刘老接着话题说:“对呀,我也喜欢到国内外地方走走,看看各地日新月异的变化。”</h3> <h3> 我看见台上一张镶入玻璃柜内7寸的黑白照片,照片摄于1949年4月,图中是刘老身穿戎装,腰勒军用皮带,挂着左轮手枪,精神抖擞威武地站在主席台上,向前来参加县人民政府成立大会的社会各届群众作激情洋溢的讲话。此刻,我将话题转入刘老在家乡打游击的亊儿。</h3> <h3> 刘老说:“我于1947年参加游击队,搞武装斗争,到新兴、恩平边区,负责开辟、发展和加强新兴县的武装斗争。1948年初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广阳支队新兴人民游击队独立大队,我任大队长兼政委,队伍有700多人,民兵1000人,在新兴县委和支队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强队伍的组织性,纪律性,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开展统战工作,在新兴县境内参与大小战斗30多次,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船岗之战、集成之战、河村之战、东山之战等战斗,全歼敌人一个总队,3个县中队,1个保安队,1个联防大队,1个自卫队,4个自卫中队和1个警察所,共900多人,缴获了一大批武器,并依靠农会发动群众抗交粮、税,开展减租减息退租退押运动,还建立和发展党组织,为新兴县人民政府的成立打下良好基础。”</h3> <h3>  我在封开出生,童年在江口长大,工作后听父辈讲刘老在封开工作过,据此,我好奇地问起刘老在封开工作时的印象。刘老不加思索地讲开了:“我于1954年从粤中区党委办公室抽调到南方工作顾问团,帮助越南搞土改工作,1955年冬奉命回国。1960年从省委纪委会下放郁南县任县委副书记,1965年又从郁南县调到封开县任县委书记。刚到封开工作时,经过一段调查研究,为改变封开的面貌,制订一系列的措施,建设多个重大项目,一是开发利用贺江建白垢水电站,同时建莲都水电站、罗董水库,把南丰利水水库加高,还建长安灌渠、南丰栏河坝。这些水利建设既可发电又可灌溉。二是建设县糖厂、纸厂,带动群众种蔗、造林,增加收入。还有建鹿角林场、狼岭林场,发展多种经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三是配合国防建设,建设江口大桥,江梧公路,既做好国防建设,又能路通财通。四是改变机关作风,为民办实事,鼓励干部发奋图强,艰苦奋斗。我确得封开的干部有干劲,有组织性,纪律性,踏实肯干,工作作风端正,积极响应县委的号召,群众十分勤劳,有改变面貌的愿望。故此,我对封开寄予希望和有深厚感情的。在封开工作5年中,同志们支持我的工作,关心我的生活,我调回省里工作后,也多次回到封开,看到了勤奋的封开人民在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感到好欣慰。”</h3> <h3>  刘老从政到教学的角色转变,也是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体现。刘老讲述自己二进仲恺农业学校,一是1982年为筹备学校升格大学工作。二是1984年升格为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时仼党委书记。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纪念学院和培养高级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应用型学院,是爱国革命者何香凝在南洋等地通过卖画和募捐筹款,于1927年建立仲恺农工学校,历史悠久。建国后改为仲恺高级农业技术学校,1954年定名为广东省仲恺农业学校,是全国重点农业中专学校,1984年升格为广东省仲恺农业技术学院,2008年改为广东省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刘老在任教10年中,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为培养农业专业技术和农业管理人才花了很大心血。</h3> <h3> 从刘老的言行举止感受到,几十年来,刘老在不同工作岗位上能与时俱进,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能坚持在战争年代和部队的团结共亊,艰苦奋斗,见难而上的优良作风。战争年代,运筹帷幄,英勇杀敌;和平时期,坚持原则,对事负责,努力工作,克服困难,完成学校升格大学的艰巨工作。1993年离休后,刘老在爱伴的关爱,女儿的孝顺,尽享天伦之乐。刘老退而不休,发挥余热,在担仼广东省老促会副理事长期间,走遍了我省粤北粤东粤西边远的革命老区,为老区人民解决“五难”问题作出调研,为省委省府制订决策作依据。同时长期参与省关工委、学院董事会和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的领导工作,做了应该做又能做的工作。现九十多岁了,仍然坚持学习,关心国家政事,体现了一个老党员、老战士的崇高品质。</h3> <h3>  临别之时,刘老特送上他写的《我的回忆》一书给我,我恳请刘老为我签个名,以作珍贵留念。刘老说:“我眼睛不好使呀。”我说:“你凭感觉写就行。”刘老愉快地接受我的要求,手执签字笔工整写了“刘良荣”三个楷体字。</h3> <h3>  我探访的目的,一是我们作为晚辈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向刘老问好致敬。二是以此崇扬英雄,激励后人,奋发图强,走进新时代。</h3><h3> 闲谈中不知不觉到了响午,我们向刘老告辞了,愿刘老健康快乐长寿。</h3> <h3>(部分照片来源于封开县档案馆及《我的回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