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村印象

独醉

<h3>  宏村镇,古称弘村。南宋绍兴元年,宏村始祖汪彦济因遭火灾之患,举家从黟县奇墅村沿溪河而上,在雷岗山一带建十三间房为宅,是为宏村之始。宏村村口,一眼望去,可见到两棵有500年树龄的古树。这两棵大树,一棵叫枫杨树,当地叫红杨树;一棵叫银杏树,当地叫白果树。北侧的红杨树高19米,围6米,需4、5个人才能合抱。这树据介绍还被称为风水树, 讲究风水的, 将其视作风调雨顺, 万事平安的象征。 看来树下许愿的人也有。 看这树一棵是红杨树, 另一棵是银杏树, 两棵树都各有讲究。 红杨树据说是村中老百姓办喜事的话, 新娘花轿先要绕树一周后再出村, 预示着新人百年好合、洪福齐天。 作为游客, 也就绕着瞎转, 希望带好运了。 另一棵银杏树, 据说村中老人走了, 寿棺要绕着树走三圈, 寓意高福高寿, 子孙满堂。</h3> <h3>  去宏村的时候就已经定下在村里农家乐,小院收拾的干净利索,屋里也清洁卫生。院角的柿子树还挂着红透的柿子,配上白墙青瓦典型的徽派风格。</h3> <h3>  宏村的形状是按牛的体型设计的。有牛犄角,牛心,牛肠等等,还真有些道理。宏村的水系是比较健全的,考虑的比较周到细致。每个小院落门前都有涓涓细流通过。尽管宏村南湖没有棚船可乘。也有人说宏村的水系主要是考虑消防,因为宏村的主人汪家就是因为以前的宅院发生两次火灾,才迁徙到此地兴建宏村的。</h3> <h3>  砖雕在宏村古建筑上应用极多,基本每个建筑上都能发现他的影子。由于年代久远砖雕配上斑驳的白墙,更衬托出宏村的古老!</h3> <h3>  古院里的水井井壁上长满绿色的青苔和小草,井水依然清澈见底。院子里每一处都显示着古老岁月的痕迹。</h3> <h3>  宏村南湖坐落在宏村的南侧。绕湖游览,可以选择先沿着村边走,也可以先隔湖相望。不过,没有关系,一座精美别致的小拱桥可以随时把你从"湖南"引渡到"湖北"。特别是当你站在湖边看宏村时,你仿佛能闻到古镇散发出的宁静的,透着水墨般的美妙气息,湖边的古宅倒影在水面,水面又衬托着古宅,遥相呼应让你分不清那是天那是地。</h3> <h3>  月沼,老百姓称月塘,这是所谓“牛胃”,老百姓称“牛小肚”。月沼建于明永乐年间,当时宏村76世祖汪思齐发现村中有一处天然泉水,冬夏泉涌不息,汪思齐三次聘请海阳县(今休宁)的风水先生何可达及族内高辈能人,“遍阅山川,详审脉络”,制订出扩大宏村基址及进行村落全面规划的牛形水系蓝图;凿引西溪水,牛肠水圳九曲十弯,把水引入村中心天然井泉处,建池塘,以水供防火、饮用、洗涤等。月沼水常年碧绿,塘面水平如镜,塘沼四周青石铺展,粉墙青瓦整齐有序分列四旁。老人在聊天,妇女在浣纱洗帕,顽童在嬉戏。</h3> <h3>  宏村明、清民居建筑群保存基本完好,有书院建筑、祠堂建筑和众多的住宅建筑及其私家园林,是徽州建筑文化的杰出代表。宏村明、清民居建筑群有着朴素、典雅的气质,充分利用地方材料木、石、砖等进行各种题材的雕刻,以及室内装饰、庭院陈设和绿化布局,体现了深刻的徽州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h3> <h3>  宏村的夜景的美也很奇特。我们去的那天晚上开始下起下雨,走在灯光下的小巷,路上的行人也稀疏可见。雨水浇湿石板路反射着红的黄的灯光,给这个沉寂的古村添加了些许活力。</h3> <h3>  雨越下越急 ,仿佛在提醒游客该停下脚步了,就此赶回住处结束了一天的宏村之旅。宏村小镇的优雅气质让人流连忘返,大概只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才能真正领略它的全貌吧。再见宏村!期待下次再见!</h3><h3> </h3><h3> 独醉 -- 一个用镜头凝固时间的人</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h3><h3><br></h3><h3> 其实 从黄山回来刚满月的孙子已经在医院输液,发烧了好几天,我下火车老婆才通知我。到了医院她让儿子给我看了一段视频,顿时看的我热泪盈眶!原来我走后的第二天孙子就得急性肺炎住院,为了不让我在外面分心一直瞒着直到我回来!辛苦了老婆,你的心我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