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万家”活动开展以来,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积极投身活动,提高自己的育人意识,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在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下,利用课余时间,对我班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所见所闻,感触良多。</h3> <h3>进行家访前,我首先对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尽可能深入的了解。家庭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教师只有对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做全面了解,才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h3> <h3>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找出学生身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h3> <h3>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加深对学生的了解。</h3> <h3>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的主要教育活动,在学校与家庭之间形成有效沟通。</h3> <h3>与家长共同研究,找出学生自身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在未来的教育中有的放矢。</h3> <h3>向家长提出建议,为其实施家庭教育提供帮助指导,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h3> <h3> 通过本次家访,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h3> <h3>家访体会: <br>1、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br>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又过于溺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往往已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父母管不了,只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改变孩子。<br>2、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都有较大的差异。 <br>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良好,但在家里却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放假后,不学习,不写作业,看电视、上网,什么家务都不干。这些学生既不关心家事,更对国事天下事漠不关心,这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直接导致其课外知识极度欠缺,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必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br>3、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br>从家访中,我深感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有较高的期望和要求,有的孩子在家比吃比穿,有的孩子任性撒娇,有的家长对孩子宠的厉害,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家长总觉得老师就是万能的,能解决孩子的一切问题。家长对我们报以这么高的期望,我们真是深感责任重大。怎样为孩子们树立榜样,也对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br>总之,家访让我受益非浅,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我们只有通过家访才能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样我们可以从根源着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要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