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敦煌雪色胜景 观沙山蜿蜒美妙

张洪海

观雪听禅  人生留白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追求原创 共享感悟)</h3></font></h3> <h3>  恰逢敦煌下雪,拍得雪后沙山景致。冬雪的季节,放眼望去,满世界都是银妆素裹,都是冰堆玉砌,都是巧夺天工的晶莹剔透。</h3> <h3>  银色覆盖的原野和万物显得纯净而美丽,白色占领视野,清静空灵,赏景处,大片留白,恰如中国书法绘画中的留白一般,空白方寸之地方显天地意境之悠远。也许会留白可能是中国的书法绘画界大师们的最高境界,也可能就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了。</h3> <h3>  留下了空白,亦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亦留下了创新的空间。作品空白处嵌一枚印章可能填补了空间,增加了创作的价值,也填充了整体的美感。白雪覆盖中现一片沙砾可能透露了痕迹,显现了沙山的蜿蜒,更增加了雪后的绝美。</h3> <h3>  中国人自古就喜欢在书法绘画中擅长留白,虚虚实实,浓浓淡淡,留下空白,就留下了想象,也留下了格局,更留下了智慧,这又何尝不是留下了人生的哲理呢?</h3> <h3>  人生应该也需要留白,给自己留下一些空间,也给他人留下一些空间,更给岁月留下一处可以发挥的空间。也许这样的人生才能走得更远,留给自己追求想象的空间更大,余地更多,也给自己岁月留下未知而要追逐的梦想更多。</h3> <h3>  人生本就该如诗如书如画,浓淡相宜,有重彩有淡墨,有起伏有跌宕,有清雅有沉默。有满满的充实时刻,亦有静静的真空地带,亦如我们的人生之路,有脚踏实地,有浮游潜行,有虚实缓急。</h3> <h3>  古语云: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静坐是人生之留白,莫论亦是留白,静坐给自己留下了一段空间,可以总结己过,不论不讲人非,亦是给自己留下一段思考的空间。独处而静坐,莫论而思考,无异可以让人生在总结思考中走得更远。</h3> <h3>  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会发现,给自己安排的越满,你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大,缺乏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事情做的往往总是不尽人意。应该说,给自己的人生岁月中留白,留点空间,留点思考时间,人生可能会更加圆满而充满智慧。</h3> <h3>  书法绘画留白,人生岁月留白,应该说是艺术,是虚实文化,是审美文化,是人生文化,是在创造美妙空间,亦是在创造人生岁月意境,同样也是在体现人生智慧。</h3> <h3>  观雪听禅意,人生悟留白,聆听的是岁月宁静,禅悟的是人生清静。瑞雪带来的是天地之间的空灵清新,带来的是岁月的应时景致和变化,也给聆听禅悟的人生带来纯净释怀。</h3> <h3>  当今的社会,人人都是忙忙碌碌,四处奔波,社会的变化迅雷不及掩耳,好似乱花渐欲迷人眼,没有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了,往往会让人迷失方向,需要给自己留白,留点思考的时间,留点停歇的刹那,留点宁静的空间。</h3> <h3>  生活中会因担心达不成愿望而变的浮躁焦虑,我以为给自己留白,留些从容,留些静心。免去浮躁,免去焦虑,可能你的愿望更容易达成,离目标更近。书法绘画需留白,给人以审美创造的空间,岁月光阴需留白,给人以思考前行的时刻。</h3> <h3>  人生留白,给自己留下宁静致远的一方空间,清静心灵,清理多余,删除垃圾,让心中多出更多的储存空间,才能有足够的地方去记录美好!书画留白,给作品留下架构设计的一处位置,填充虚实,实现完美,让作品实现作者的思想內涵。</h3> <h3>  在人生岁月中,但凡是成功的人,都是懂得给生活人生留白的人。懂得留白的人,在生活中也一定会游刃有余,因为他有充足的时间空间去思考应对,去完美留白处。</h3> <h3>  观雪听禅,人生留白,是给自己的人生留些禅意,给岁月留些回味。</h3> <h3>  观雪听禅,追寻的是一种的禅意生活。我以为就是追求一种来自心灵间的美,就是追求一种宁静淡泊中的心有所属。只有洗涤心灵中的那些杂念,才能寻求内心中的宁静。</h3> <h3>  禅意的人生需要细细品味,如梦方醒中才能踏落凡尘,才能走进岁月,身在凡尘心存禅,人生留白,留下人生空间,如歌岁月才能畅享。</h3> <h3>  人生留白,静坐常思,修禅意生活,有的空闲与心灵深处真实的自我对话。人生留白,有的时间静心去倾听内心的安宁,寻找自我,唤醒潜藏的力量,提高生活的品味,享受内心的宁静。</h3> <h3>  观雪听禅意,给人生留白,让心中无尘,让心灵清净。沙山蜿蜒,小桥流水,长河落日,朝晖夕阴,处处禅意悠悠,似清风徐来,似雪色无垠,让岁月静好,让人生无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看雪色胜景,观沙山美丽。</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观雪听禅,人生留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