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早在1900年前中原一带历经战乱,一些汉族举家南迁到福建西南一带的山区。相对于当地原驻民而言他们是"客人“,故被称为"客家人"。为避免外来冲击,他们只能持山经营,聚族而居,逐渐发展到建园型或方型的土楼。土楼的外墙底层和二层不开窗,外墙三、四层开窗。墙厚度达1米左右。大门厚度10厘米外钉上铁板,为防土匪用火烧大门,在围墙内侧大门上有防火的贮水箱可放水灭烧大门的火。土楼内有水井和粮仑可保数月粮、水不会断。土楼最高层有瞭望台。土楼冬暖夏凉防震抗风,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袭、繁衍生息的住宅。</h3> <p class="ql-block">振成楼占地约5000平方米,分内外两层,外圈4层楼,每层48间房间。每层又按八卦图形设计每卦6间,卦与卦之间有防火墙,有拱门相通。内层为二层,二楼的护栏还是进口的铸铁栏杆。</p> <h3>承启楼是永定最大的土楼,全楼60余户400余人。</h3> <h3>承启楼内外三层。外圈4层楼,中圈2层楼,内圈1层楼。</h3> <h3>小型土楼直径小,只有二层楼。</h3> <h3>小土楼内部住户。</h3> <h3>建在小河边的土楼。</h3> <h3>园型和方型土楼。方型土楼只剩下外墙了。</h3> <h3>永宁最大的方型土楼"遗经楼",象北方四合院,有好几进院落。</h3> <h3>二门的门楼很气派。</h3> <h3>门楼上吊着红灯笼,遗经楼里房间也很多。中厅中曾有二所学校。</h3> <h3>有些在城里工作的年轻人逐步搬离土楼,城里房子有煤、卫设施,购物也方便。这家大门口堆着一些家具就是等卡车来就要搬走的。</h3> <h3>永宁县湖坑一带土楼很多。我是十几年前去的,在振成楼还住宿了一晚。旅店老板用二轮摩托车带着我看了一些典型的土楼并帮我讲解。我知道那时福建省的土楼已申报世界遗产,不知成功了沒有?肯定現在去参观土楼的人更多了,值得一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