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编者按:为了提升班级管理水平,推动班级文化建设,十月我们开展了"守望班级 落实常规 创建特色"的德育研讨会,收到了老师们的投稿,十一月份首推了三个优秀班级,并制作了第一期班主任风采的美篇。此举,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也呈现了更多的优秀班级。本期将继续推出二年级354班、四年级328班、五年级320班。</h3> <h3> 良好的班风是班级顺利开展工作、健康发展的前提。为了形成良好的班风,354班的赵老师把班名取为“我爱我班”,也在班上提出了“班级是我家,大家热爱它”的倡议,要求全班同学团结友爱,同甘共苦,一起呵护共同的家。</h3> <h3> 说起赵老师的班级管理秘诀呀,可不能忘记她的神奇“百宝箱”,请大家随着小编的镜头一起去瞧瞧吧!</h3><h3> 宝物一:相机</h3><h3> 每当升旗、路队、班会、上课、大扫除等活动时,赵老师就会拿着手机给孩子们拍照。而孩子们看到拍照,个个争先恐后,表现得更好。照相能捕捉孩子们生活的瞬间,记录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小故事,这些照片记载着孩子们成长的点点滴滴,更折射出老师对学生的爱无处不在。</h3> <h3> 宝物二:好事罐</h3><h3> 赵老师每周都努力“当场抓住”表现好或做好事的学生。让被“抓住”的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和所做的事写在纸片上,然后把纸片放入一个“好事罐”里。每到星期五,从“好事罐”里随机取出十到二十张纸条,给被选中的学生发小奖品,这一做法,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h3> <h3> 宝物三:游戏运动</h3><h3> 从一年级开始,赵老师就利用早晨的时间带孩子们晨跑,围着操场跑上三到五圈。有时利用课间、午休或者体育课带孩子们玩游戏,如老鹰捉小鸡、丢手绢、贴鼻子等游戏,以此丰富孩子们的课间活动,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每一天。</h3> <h3> 记得一位优秀的班主任说过“一个智慧的班主任首先应该是一个快乐的人,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多了解学生,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生活在希望之中;还应该要有自己的魅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328班的刘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快乐的班主任。她在教育教学中,努力把她的快乐传递给她的孩子们,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也快乐着,幸福着!</h3> <h3> 快乐其实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能力。尤其是快乐的做班主任,。的确,做班主任累,但在与孩子们朝夕相处、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努力着,辛苦着,同时也快乐着,幸福着……</h3><h3> 刘老师认为:“一个好的班级评判标准,不光在成绩的高低、名利的多少上,更应该是看在这个快乐成长的园地里,老师、学生是不是都感到幸福、快乐。”作为班主任,担当着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班级氛围的任务,一个魅力班级的文化建设是重中之重。</h3> <h3> 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便会激起追求无休止的成功的力量和信心,因此积极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捕捉闪光点,因势利导,使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从而以点带面促使学生全面进步,更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一次卫生大扫除时,小肖同学被安排拖教室外的走廊,看着这不满十岁的小男孩,费力的拿着拖把,刘老师便手把手地教他拖地,一边拖地一边对他说,拖地也和做其他事情一样,方法用对了,你就会做得又快又好。从此后,每一次的卫生大扫除,他都争着拖地这活儿干,并能在短时间很好的完成任务,大家都说这走廊的地拖的超干净。肖同学也被公认为是这层楼的拖地高手,同学们不得不佩服他的能干,老师们也对他竖起了大拇指。此后,其他同学都以他为榜样,很快又很好的完成自己分配的任务。</h3> <h3>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学生的教育者,在小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要你走近320班的黄老师,你会发现她是一位班主任工作非常耐心、有方法的老师。</h3> <h3>一、常规习惯 严抓不懈</h3><h3>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节课或者一两天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贯穿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对一天的每个学习流程和细节都给予高度关注,专人管理、认真记录,“小题大做”,例如早晨谁来的最早、每节课有谁发了言、课堂上谁受到了表扬和批评、预备铃响后同学们是否坐在位置上、每天作业有谁抄袭等等,这些最琐碎的学习小事,这些最平淡的学习流程,每天都有专人监督和详细记录。管理员每天在早读时交到办公室给她批阅,“签署”意见,在第一时间及时给予处理。</h3> <h3>二、巧设奖罚 强化目标</h3><h3> 黄老师觉得,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目标激励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工作中,她既给学生制定了长远的大目标,又有了分阶段的小目标,既有班级的,更有小组的个人目标,既要有精神激励,也会来点物质“诱惑”。</h3><h3> 例如在本次期中考试中,她在班级内部开展了立军令状活动。要求每位同学结合以前的成绩确定考试目标,写好措施,找好对手,以军令状的形式立下来,在全班豪气冲天的宣读。另外还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相鼓励和监督作用,成立小组学分制,总分高的小组给予奖励。考试结束,她分批给予跟踪落实,并要求学生对这次活动认真总结,谈谈感言。</h3> <h3>三、家校结合 共同教育</h3><h3>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越接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着。要使家长的教育配合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关键在于家长对孩子的重视程度以及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方式,只有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才能使班主任工作得心应手,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h3><h3><br></h3><h3>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班主任老师怀着一颗爱心去对待班主任工作,做到细心、耐心、恒心,多采取一些切合实际的方法与学生沟通相处,在实践中去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班级管理工作一定会更上一个新台阶!让我们期待下期的精彩。</h3><h3><br></h3><h3>图文编辑:刘海燕 朱晓芬</h3><h3>审 核:宾亚葵 颜旭平 罗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