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紫砂收藏系列之 范家壶庄

岭南豫地人

<p class="ql-block"> 范家壶庄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 前人范蠡晚年隐居宜兴制陶,世人奉为陶祖。雍正乾隆年间 范章恩开创代代相传范家农庄的作坊式紫砂生产。 </p><p class="ql-block"> 咸丰光绪年间 范鼎甫制作紫砂雕塑“一捧鹰”获英国伦敦博览会金奖,名扬海内外。 </p><p class="ql-block">清末民初 范大生制作的“英雄独立” “合梅壶” “合菱壶” “四方竹鼎壶”等获巴拿马赛会金奖。范大生德艺双馨,技艺高超。而赢得“千金易得,大生壶难求”之盛誉。 </p><p class="ql-block"> 自明清以来 范家代代相传、名家辈出,先后涌现出范庄农家(静安)、范承甫、范锦甫、范占、范泽林、范林源等一大批制壶名家,成为宜兴紫砂名门之首。</p><p class="ql-block"> 当代名家 范家壶艺发展至今,更是人才辈出、不胜枚举。 </p><p class="ql-block"> 1990 年 范大生第三代传人范伟群为进一步宏扬范家壶艺,承前启后,率众多范家壶艺传人创办了范家壶庄。</p><p class="ql-block"> 范家壶艺传人自从艺以来,屡获国内外紫砂艺术大奖,多次受邀国内外举行紫砂壶艺展示及紫砂文化交流。得到海内外众多壶友的支持和热爱。所制作品,多次被国内外博物馆、艺术馆争相收藏。 </p><p class="ql-block"> 2005 年 范家壶艺传人得到韩国友人朴贤先生和韩国地乳茶会的大力支持,合作创办了宜兴范家壶庄陶瓷艺术品有限公司。</p><p class="ql-block"> b2006 年 范家壶庄成立,中韩茶文化交流基地、中韩传统窑先导基地成立。开创了范家壶艺新纪元。</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范家紫砂自明清以来名家辈出,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壶艺大家,代代相传。范章恩、范鼎甫、范庄农家(静安)、范大生(承甫)、范锦甫、范占等在紫砂艺术史上更是名垂青史。享誉海内外。其中范大生更具盛名,成为范家壶艺集大成者,一代宗师。 </p><p class="ql-block">   范大生,原名范承甫,字绳武。自年少时随父母学陶,后又得到兄长范鼎甫指导,范大生勤奋好学,黎明即起,夜深而息,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渐渐形成独特的自我风格。其所创制新品端庄大方、素净简练、制作严密,深受人们喜爱,“大生壶”声名远播。民国时期范大生又获国际大奖,从此“大生壶”名扬海外,并赢得“千金易得,大生壶难求”之美誉。 </p><p class="ql-block">   范大生一生光明磊落,心怀坦荡,对徒弟毫无保留,言传身教,培养了像“冯桂林”、“叶得喜”等一大批紫砂名家,德艺双馨,受到世人称颂。同时极力培养后代从事紫砂事业,为紫砂艺术的推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p><p class="ql-block"> 代代相传的范家壶艺从大生始,范家壶艺已经到第三代,第四代。他们不忘先人的功业,立志要将他们的祖传壶艺在他们的手上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大生的三代嫡孙范伟群创办了范家壶庄,范家壶艺又得以新的发展。在国泰民安、繁荣盛世的今天,紫砂文化与茶文化得以空前发展,受于时代的付予,他们秉承着先辈的壶艺衣钵,以弘扬紫砂工艺为目标,更广采他山之石,赋予了紫砂新的含义。范家壶艺不仅已深深扎根于中国的土壤,深得大江南北壶友的喜爱和推崇,在国外也已声名鹊起。他们在艺术上的成就得到了广大壶友的支持,尤其得到韩国壶友朴贤先生的鼎力相助。新创办的范家壶庄下设:紫砂艺术馆、紫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紫砂工艺学习培训中心。这是时代的赠与,更是他们不懈努力的结果。 </p><p class="ql-block">   可以相信范大生的传人们必将为范家壶艺谱写出更美丽的篇章。</p> <h3>  范伟群老师,江苏宜兴人,1970年出生于陶艺世家,清末民初制壶大家范大生嫡孙,当代知名陶艺名家,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范家壶庄创办人、总工艺师。</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 范伟群老师自创办范家壶庄以来,身先仕卒、为人师表,带领着范家壶庄紫砂人,本着以弘扬紫砂工艺为己任,致力于继承传统和发扬具有范家特色的紫砂工艺艺术。 1984年进紫砂二厂随吴同芬老师学艺,自幼受陶艺世家氛围的熏陶,和老师的严格教导以及自己刻苦学习,很快全面掌握了紫砂工艺的各种制作技能,所制“夹砂扁富壶”就获得了全厂技术质量无记名评选一等奖,而后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收为己徒,如遇甘露。在大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教导下,在紫砂工艺的制作技法和创作手法上有了更大提高,光素器、花塑器、筋纹器样样精通。先后创作的多个新品相继入选参加港澳台地区展览,获得一致好评,深得海内外客商喜爱,成为当时紫砂界最具潜力的青年陶艺家。 1992年后,先后受聘于紫砂五厂、蜀古紫砂厂任技术辅导,为紫砂业培养了百余名紫砂工艺新人。先后参与”97香港回归”、”99澳门回归”的国家级紫砂礼品的设计和监制工作。同时积极创作多款具有自我特色的紫砂新品,全新力作“天宝壶”, 造型精炼、风味独特、工艺精美而荣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创作金奖,“僧帽壶”也以其全新的造型和丰富的内涵,被韩国国家博物馆永久珍藏。 自创办范家壶庄后,带领着范家壶庄的紫砂人,全心投入紫砂艺术的创作研究,并潜心研究历代先辈的紫砂珍品,深切感悟其艺术气息,积极汲取传统艺术的精髓。根据大生传世的几款精品,经过仔细研究学习和反复推敲,创作出“传承篇--大生传世精品系列”,其作品工艺精湛、质朴大气、形神皆备,一举获得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继承传统、开拓创新。通过读太极、悟太极,触类旁通,将太极意境融于紫砂创作中,精心设计制作的“太极茶具”,造型独特、意境深邃,一举获得2003年宜兴陶瓷新人新作一等奖。然后又创作了“合家欢”、“天地一壶春”紫砂新品,荣获首届(中陶杯)中国陶瓷艺术展评银奖和铜奖,得到了中央美院教授张守智老师的好评。多年来精心制作的多件紫砂作品,造型别致、个性鲜明,被中央领导人选为国家级礼品。 1909年,“大柿子壶”诞生于范大生之手。1910年,此壶参加了中国以官方名义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博览会——南洋劝业会,并获得了最高奖。范氏家族由此结缘“世博”。   百年之后,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范大生的孙子范伟群创作的“平安和谐壶”在世博会上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著名文化人王守明向“中非15国文化艺术交流”的非洲艺术家们鼎立推荐的就是两把范伟群的紫砂壶。100年,祖孙同圆“世博”梦,范氏家族与“世博”之缘由历史定格。“平安和谐壶”由年轻的紫砂名家、一代紫砂大师范大生的孙子范伟群制作,由一代革命家、解放军元帅、诗人陈毅的儿子陈昊苏装饰。   “平安和谐壶”和一般意义上的文人壶不可同日而语。革命家、陶艺家后人的联手创作,不是闲情逸致,而是严肃认真的创作,有思想、有构思、有向往。人们期望平安,期盼和谐。 “和平之旅”为主题的紫砂壶艺作品——“平安和谐壶”正是由此而来。 从事紫砂工艺以来,认真研究和努力创作,并积极推广和弘扬紫砂工艺。先后多次赴港澳地区和国内各大城市,进行紫砂壶艺的展示和推广。特别是2004年、2005年两次赴韩举办紫砂壶艺展、紫砂壶艺演示会及紫砂壶艺爱好交流推广会,得到了韩国壶友热烈的欢迎和喜爱。两次韩国行,使韩国大众更深更广的了解和认识了紫砂,为弘扬紫砂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二十多年的从艺生涯中,创作出百余个紫砂新作,获得了几十个专业陶艺展评奖项,壶友遍及国内各大省市、港澳台以及东南亚。所制作品以工精、形美、韵深,而闻名海内外。<br></span> <h3>有幸收得范伟群大师的【太湖石】紫砂壶作品。</h3> <h3>心愿是将【太湖石】紫砂作品配成一套。</h3> <h3></h3><h3> 范永君老师现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陶瓷行业学会会员,江苏省紫砂壶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紫玉宝斋主人。</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江苏省传统技艺技能大师</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江苏省技术能手</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江苏轻工十大工匠提名奖获得者</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会员</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紫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962年生,大学本科学历。2016年7月获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决赛二等奖。2017年9月获江苏省首届乡土传统技艺,现场制作决赛第三名。</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991年开始:学习紫砂陶艺,及创作设计。所制作品设计别开生面,取材新颖,线条流畅优雅,方圆器皆优;精研古代王宫</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御用茶具,把木雕、玉雕等多种工艺技艺融入到制作设计壶艺之中,作品自成一家。</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朱泥贴花系列壶,朱泥玲珑镂空系列壶,丰富了紫砂作品的制作门类。作品集实用、欣赏、收藏于一体,深受壶艺爱好者、陶艺收藏家的喜爱。多件作品在国内外各种大型展览会上摘夺金银,</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作品锦上添花,日进斗金。在2016年4月被英国皇家博物馆入选参加展览。同年11月金色年华,圆壶,被阿联酋,阿布扎比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入选展出。</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被多部大型权威典籍收录入编,人民日报收藏版、新民晚报、茶周刊、扬子晚报、河南卫视台、宜兴电视台、CCTV-4中文国际频道、中国陶瓷报道频道等,多曾介绍其壶艺作品的业绩。</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2017年8月23日在中央电视台,2台一槌定音栏目中担当发奖嘉宾。</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3><br></h3><h3></h3> <h3> 我收藏的高工范永君(军)老师代表作品之一【锦上添花】</h3><h3>图一</h3> <h3>作品【锦上添花】图二</h3> <h3>作品【锦上添花】图三</h3> <h3>专心制壶的范永君老师。</h3> <h3>我收藏的范永君老师代表作品之二【吉祥抽角】之图一</h3> <h3>作品【吉祥抽角】</h3><h3>图二</h3> <h3>作品【吉祥抽角】图三</h3> <h3>  渴望能够配齐“金色年华”套壶中的杯子和碟子,代表作品之三【金色年华】朱泥套壶中的壶。图一</h3> <h3>作品【金色年华】朱泥镂空套壶。图二</h3> <h3>作品【金色年华】朱泥镂空套壶。图三<br></h3> <h3>朱泥大品方壶【知足常乐】壶,书法家王超鹏老师陶刻书法,画家毛瑞存老师陶刻牡丹花,范永军老师纯手工制作。</h3> <h3>全手工制作六方器大红袍朱泥六方仿鼓壶。</h3> <h3>大品朱泥笑樱壶是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范永君老师和毛国强大师弟子书法家王超鹏老师合作的经典作品之一,壶身陶刻《兰亭序》全文,两位老师的合作可谓是珠联璧合</h3> <h3>署名“伟达”款的龙鼎壶是范永君老师早期的作品 。</h3> <h3>图二、稳重大气的龙鼎壶。</h3> <h3>署名“伟达”款的笑樱壶是范永军老师2000年左右时期的纯手工制作的作品。</h3> <h3>图二</h3> <h3>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范秀芳老师,<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优秀青年陶艺家,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生于67年,83年从事紫砂工艺,84年进紫砂二厂工作,师从高级工艺师吴同芬、季益顺和胞弟范伟群,在众多名师的指点下,练就了一手全面的制壶技艺。作品线条流畅、刻划细腻,表现手法新颖,擅长创作光器及圆器。深受陶艺爱好者及收藏界的好评,并有许多作品入编《紫玉金砂》《壶中天地》《当代宜兴陶艺名家集》《跨世纪知名陶艺家集》(陶魂)《宜陶人》等大型书籍。 多年来与胞弟伟群经常受邀赴港、 澳、台地区和国内务大城市进行壶艺展览和紫砂陶文化交流活动。 2005年又在韩国壶友的邀请下赴韩国进行陶艺交流,作品展示以及紫砂壶现场制作表演,得到韩国壶友的肯定及好评,为弘扬紫砂艺术作出了贡献。</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师从高级工艺师吴同芬、季益顺和胞弟范伟群,后又得到季益顺,徐汉棠以及胞弟 范伟群的指导。在众多名师的指点下,练就了一手全面的制壶技艺,技艺日益见长,创作手法多变。</h3> <h3>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范秀红老师的获奖作品。</h3> <h3>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范秀芳老师早期作品,蒋岳良老师陶刻。</h3> <h3>国家级工艺美术师蒋岳良老师,<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优秀青年陶艺家,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别名阿良,1971年生,自幼酷爱绘画、雕刻,曾随南师大美术系教授范保文老师学画,88年开始学习紫砂雕刻,拜苏州吴门雕刻名家赵凤云先生为师。91年进蜀古紫砂工艺厂随范伟群学习制壶技艺,其间又受高级工艺师季益顺指教,技艺突飞猛进,所创壶艺有自身的个性。93年与夫人王丽英进范家壶庄共同研究创作,并结合诗、书、画、装饰砂壶,使作品锦上添花。十余年来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技艺日臻完美,作品参加各类精品陶艺展并多次获奖,深受海内外客商及收藏家青睐,部分代表作被《当代宜兴陶艺名家集》《陶魂》《宜陶人》《百壶图谱》等大型书籍刊载。</span></h3> <p class="ql-block">国家级工艺美术师蒋岳良老师的国礼经典作品“寿随贤君”,</p> <p class="ql-block">图二、“寿随贤君”由蒋岳良老师陶刻书画。</p> <h3>国家级工艺美术师<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王利君老师,优秀青年陶艺家,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大生四代传人,自幼酷爱紫砂紫砂艺术。高中毕业后与夫人陈红珍进“范家壶庄”学艺,师从范伟群先生,并得益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的教诲,在严格、传统的师承下,凭着认真、刻苦、执著的精神,扎实地打下了紫砂工艺的基础,后开始钻研紫砂的装饰艺术,得到范保文先生的指导,刀法运用自如。</span></h3> <h3>国家级工艺美术师王利君老师的作品,书法家范增老师陶刻。</h3> <h3>图二.王利君老师的作品,范曾老师陶绘达摩。</h3> <p class="ql-block">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徐荣飞老师,优秀青年陶艺家,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75年生于宜兴,一代紫砂大家范大生四代传人,自幼热爱紫砂、书画艺术。90年随舅范伟群学习壶艺,认真学习、刻苦钻研;94年又得到苏州雕刻家赵风云老师的指导,并将所学装饰紫砂壶艺融为一体,相得益彰,风格独特;97年得到华奎教授(中国雕刻协会主席)悉心指导;又于2002年随范保文老师学习书画,创作水准得到很大提高,深受老师赏识。创作的新品多次参加全国陶艺展并获奖,作品多次刊登发表于各类紫砂书籍,深受藏家青睐。曾被国家领导人作为礼品赠送国际友人。</p> <h3>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徐荣飞老师作品之一梨形壶(本山绿泥材料)。</h3> <h3>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徐荣飞老师作品之二雪桃壶(本山绿泥材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