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天津,自1981年第一次踏上这块热土,而后断断续续来过,始终是停留在“煎饼果子,狗不理包子,劝业场”这样一个层面上。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城市是那么的凌乱,水是那么的咸涩,不沏茶就不能喝;城市道路没有方向感,到处都是“歪门邪道”,更谈不上喜欢或不喜欢。</h3><h3> 2002年不少同事都在努力的把户口搬迁到天津,也有朋友劝我往天津迁户,在朋友的帮助下户口也举家迁往天津,仅仅是户口啊。世事沧桑,2008年公司因为一块土地,四月底派我来到这里参与这块土地利用的事项,从此就与天津有了难解难分的“缘份”!</h3><h3> 去年夏天去了一趟小站,写了一篇美篇《小站》,就有朋友劝我写点天津故事,当时没在意,就放下了。现在想想还是写点什么为好,不管怎么讲来天津也十年有余了,退休也退在了天津,也多少算个“天津人”,也算为将来留点念想儿吧。</h3><h3><br></h3> <h3>天津博物馆</h3> <h3> 天津,一座历史并不悠久的城市。在元以前这里到处都是水泡子、下洼地、芦苇荡、海水退去形成的滩涂地,鲜有人烟,所以天津别名津沽,至今还有“七十二沽”地名。只有蓟县到武清一线是一条从东北到华北必经之旱路。还有就是隋朝修通的南北运河在此落足。同时这里也是南方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激烈交锋的地方,以燕山山脉为屏障,形成易守难攻的军事战略布局。而在唐末中国历史上极其有名的“儿皇帝”石敬瑭却将“燕云十六州”双手供奉给了北方契丹人的辽国,从此以后农耕文明就不能像唐以前那样安稳了,这种对农耕文明的冲突持续了几百年,直到明燕王朱棣才解决。</h3><h3>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传位于其孙建文帝。建文帝削蕃之策,引起諸藩王的不满。特别是明燕王朱棣起兵反叛,发动“靖难之变”,分水旱两路大举南下,朱棣亲自帅兵,在三岔口(就是现在天津眼这个地方)这个地方的渡口弃陆登船,推翻了建文帝,自立为帝,号明成祖(1360年5月2日生-1424年8月12日崩,享年64岁),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从此这里就有了“天津”之名,即“天子之津”。朱棣为了更好的巩固北方边防,也是为了自己的皇位稳固,特将明朝京都由建康(南京)迁到北京,这也是“北京”地名的由来。</h3><h3> 在金朝时在此设“直沽寨”,元朝改直沽寨为“海津镇”。自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明成祖建都北京后,为了拱卫京师,在海河上游大约三岔口南北分别住屯两只军队:“天津右卫”和“天津左卫”,初期“卫”者军事单位名称。</h3><h3> 清顺治九年(1652年),天津卫、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三卫合并称为天津卫,并设立民政、盐运和税收、军事等建置。雍正三年(1725年)升天津卫为天津州。雍正九年(1731年)升天津州为天津府,辖六县一州。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天津被迫开放,列强先后在天津设立租界。1900年7月,八国联军攻打天津,天津沦陷。1901年,由八国联军组成的天津都统衙门下令拆除城墙。所以天津也是中国第一个拆除城墙的城市。老城墙的具体位置就在老城厢的“四马路”那里;老城厢里的街道都是横平竖直的!</h3><h3> 民间有一些调侃,称北京人为“京油子”,天津人为“卫嘴子”,保定人为“狗腿子”,云:“十个京油子不如一个卫嘴子,十个卫嘴子不如一个狗腿子”,呵呵呵!<br></h3><h3> 这就大体是“天津”、“天津卫”的由来!</h3><h3><br></h3><h3> </h3> <h3>天津漕运繁忙景象。</h3> <h3>西汉时期的水军楼船,在北宋时期就有双体船出现,可见那时的造船业已经相当发达了。</h3> <h3> 天津人的由来,“燕王扫北”时从河北、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迁徙大量人口改变了此地人口稀疏的状况。天津总体来说是个移民城市,五湖四海三教九流汇聚于此,再加上漕运文化的影响,决定了天津人的开放性和平民化。</h3><h3> 天津方言:不是天津地区的方言,而是特指以天津旧城为中心的一个尖朝南,底朝北的三角形方言岛内人们所说的土语,即天津话。这个方言岛以北的居民,语言接近北京话,东北一带接近唐山一带方言,西南和东南则接近静海方言。由于方言岛内居民祖先可能是来源于明初的安徽省东部和江苏省北部。因此,安徽话对天津话有重大影响;这个方言区内的语言与“岛”周围的天津土语有很明显的区别。纯天津方言应该是静海、津南地区的口音,再汇集安徽、江苏等地口音,才有了今天的天津方言。现在改革开放以来河北沧州和山东德州、还有东北人口的流入,特别是天津滨海新区口音就更是杂乱无章了。</h3> <h3>中国第一座建在城市里的火车站,就是现在天津站的前身,原址与现址同址,唐胥线在天津的车站,车站对面就是码头,那时还没有解放桥。</h3> <h3> 天津隶属关系复杂!清朝时期她隶属直隶省。而李鸿章任总理大臣兼直隶总督时,每年有九个月在天津办公。</h3><h3> 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初设天津为直辖市,而后又改天津属河北省,一度设为省会。又改直辖市,河北省省会改回保定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津市曾是河北省下辖行署专区,也曾做过河北省省会。刘青山和张子善就是在任地区书记和行署专员期间因贪污救灾款及生活腐化,被毛主席亲自签署处决最早的高级共产党领导干部。</h3><h3> 天津是一个特殊的直辖市,至今在天津市内有一座大学叫“河北工业大学”,隶属河北省教委管辖。天津有三处区域:清河农场归北京市管辖,汉沽农场和芦台农场归河北省唐山市管辖;也就是说是三块飞地,这在全国也是特有的现象。</h3> <h3>李鸿章与美国原总统在天津会晤</h3> <h3> 天津是北京的东南门户,在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和第三次大沽海战战败后,中国北方就完全是一个有海无防的地区,世界列强可以任意长驱直入通达北京!</h3><h3> 为了京师防卫,光绪帝决定在天津小站练兵,希望培训出一支真正意义的近代化军队!(关于小站练兵可以参看我的美篇《小站》)。</h3><h3> “北洋”原本是一个地理概念,如同“东洋”、“南洋”、“西洋”。北宋时期开始有了这个地理概念,很长时间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到了晚清,才特指黄埔江口以北至朝鲜半岛地区为北洋。从地理概念上升为政治概念则是晚清和民国初年。小站练兵开始造就了一批强势的政治集团,这个集团开始影响着当时的全国政治取向!</h3><h3> “辛亥革命”胜利后,北洋政治集团窃取了胜利果实,成立北洋政府。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是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于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后正式形成。北洋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和平的方式完整继承前朝疆域的政权,也是中国继清朝灭亡后第一个被国际承认的中国政府。"二十一条”签订后,袁世凯计划仿照德国、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最终因日本从中作梗和地方军阀的反对而终止。袁世凯去世后,相继有冯国璋、黎元洪、曹锟和段祺瑞先后“粉墨”登场;第一任国务总理是唐绍仪,而后有28人继任;曾经产生84位总督、督军等将军。出现三大军阀集团:直系、皖系和奉系。北伐胜利后,包括前清遗老逸少和落魄的北洋人物离开了北京,都定居于天津,</h3> <h3>北洋政府时期的四位总统和一位执政(相当于总统)。</h3> <h3> 天津不仅是一些政治失意者的避风港,还居住过很多很多当时的文化名人。梁启超、李叔同就是当时顶级人物的代表。</h3><h3>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广东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他推出介于古体和白话体之间的文体,他在北洋政府失意后寓居天津,他后期的著作全部完成于天津故居。他的理论造诣达到当时顶峰,无出其右。</h3><h3>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祖籍浙江,生于天津。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他是西方乐理传入中国第一人,简谱发明人。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一大师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他是新文化运动巅峰学者。</h3> <h3>梁启超,李叔同。</h3> <h3>天津站前广场夜景</h3> <h3>夜游海河,津湾广场夜景。在海河上为了两岸交通方便,建有各式各样桥梁,从海门大桥逆河而上,直到三岔口为方便漕运又方便两岸交通,建有各式各样的开启桥,这些开启桥汇集了全世界开启桥所有开启模式,可以说是开启桥实物博物馆;据说这些开启桥都还很好的保留着开启功能!但是现在由于陆路交通的发达,水路运输已被陆路运输取代,自然开启桥也就失去往日时光,从二道闸往上游建不少新桥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建的桥梁失去开启必要,这些旧开启桥只是历史遗迹保留了下来。</h3> <h3>“天津眼”夜景,从三岔口沿北运河逆行不远就可以看到架在桥上的“天津眼”。三岔口是北运河和南运河会流于海河的交汇点。这里历史上是漕运的转运码头,从江南水运来的各种各样货物从这里开始可以水运直达到北京通州。</h3> <h3>“左右逢缘(冯袁)”。从我们这个角度看,两座楼房之间是一条马路,她叫“民主道”,终止于海河边。在这条街道的两边,还是从我们这个角度看,左边是冯国璋故居,冯国璋退位后寓居在此;右边是袁世凯所建住宅,但是“洪宪皇帝”八十一天的帝梦让他魂归安阳洹河之畔,未曾在此居住,所以这里只能称之为“袁宅”,现在是一个博物馆,可供游人参观。在民主道两边可以“左右逢缘(冯袁)”这也是天津人的一种政治幽默吧!顺民主道背着海河行走,第二个路口右转,就可以看到梁启超故居。沿着这条路前行可以来到意大利风情街,这里完好的保留着当年意大利租界地风貌。意大利租界地本是一片湿地,軟土质不适合城市建设,为了改造土质,在这里进行了中国第一次“吹沙造地”工程建设。</h3> <h3>津门大厦</h3> <h3> “中华百年看天津”!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到“五四运动”(1919年)为第一阶段,称之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运动”之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为第二阶段,称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天津博物馆专门出版了《中华百年看天津》一书,这里我以我个人角度和理解也来试着解读下这个重大历史过程!</h3><h3>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外患内忧并存。战败后的战争赔款以及相继发生的太平天国运动,北方的义和拳,使得清政府摇摇欲坠,宫廷内斗(后党与皇党)更加速了这种下坠速度。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从天津进攻很快就占领了北京,并且火烧圆明园彻底烧没了清廷的自信!光绪帝的变法求强受到后党和保守大臣巨大阻碍,清廷倒台也就是历史必然只是时间问题了。有很多仁人志士开始汇聚在天津,天津成为政治进退最佳选择地!一直到“七七事变”爆发前,天津都是中国政治冒险家们的中转站或跳板。他们即可以随时窥探中国政治中心丝毫变化、还可以借着大量租界地安全栖身。就这一点中国任何一个地方的城市均无法与其比肩而立。</h3><h3> 小站练兵练就了一支近代化军队,这支军队的影响直到国民党黄埔军校、共产党解放军都有着深深的烙印。袁氏倒台,加促北洋集团的分裂,形成直系、皖系和奉系,军阀割据天下大战,均起家于天津。</h3><h3>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一切外交活动,重大外交事件,直到北洋时期,天津也都难以撇清关系!</h3><h3> 经济救国、科技救国,在天津也风起云涌!北洋机械局,北洋大学堂(天大、河工大、北科大前身),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天津成为中国北方科技和经济难以替代的重要城市。侯氏制碱法领先世界!纺织业垄断了大半个中国。天津滨江道劝业场成为北方的商业和金融中心。</h3><h3> 等等……等等……,天津如居第二,谁人敢说第一?!</h3><h3> 天津还有很多新中国第一:第一块手表天津产海鸥牌;第一辆自行车天津产永久牌;第一台电视机天津产北京牌;等等…………</h3> <h3>小站练兵园。有一部电视剧《小站风云》,讲的就是这段历史。</h3> <h3>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周邓夫妇早年革命活动是在天津展开。</h3> <h3>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内塑像,这对夫妇是新中国唯一的一对正国级夫妇。</h3> <h3>当年周总理专机,是苏联所赠。登入审视这架飞机的内部,可以说是及其简陋的。周总理休息的是一张极其普通的铁架木板单人床,与我们普通人家七十年代以前家用的床铺别无两样。</h3> <h3>在天津复原的西花厅!西花厅是总理生前在中南海工作生活的地方,这里是按照北京原址原样1:1复原建设的。</h3> <h3>潮音寺前的观音像。</h3><h3> 在天津是多元文化共存,从宗教信仰可以看出这一点。在天津全世界所有的宗教信仰都可以找到他们的存在!</h3><h3> 但是我觉得在天津人内心深处似乎更多的是徽派文化!</h3> <h3>大悲寺牌坊 ,大悲寺就在天津眼的旁边。</h3> <h3>大悲寺內供佛像</h3> <h3>挂甲寺内照壁砖雕正面</h3> <h3>挂甲寺内砖雕背面。</h3> <h3>张学良故居博物馆</h3> <h3>张学良故居博物馆</h3> <h3>五大道风情区。这里突出展现民国时期天津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这里有不少民国名人的故居。</h3> <h3>市民体育场</h3> <h3>五大道风情区</h3> <h3>庆王府旧址</h3> <h3>庆王府内景</h3> <h3>静园,清逊帝溥仪自被冯玉祥从北京紫禁城赶出,不久就来到了天津,先是住在张园,后搬到静园。实际受到日本军国主义集团的控制。日本狼子野心在于利用他的特殊身份,在东北成立伪满洲国,从而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达到永久殖民东三省目的。</h3> <h3>静园,伪满洲国前期谋划就是在这里进行的。有一部电视剧《末代皇妃》故事也发生在这里。据传说在溥仪之前,孙中山在天津落脚时也曾短期居住过。这里是当时的日租界,受日方控制。溥仪在这里居住时不少前清遗老逸少和主张满清复辟的各界鬼魅魍魉经常在这里聚会。这是一幢日式小楼。内部做了中式改造。</h3> <h3>溥仪故居卧室</h3> <h3>文秀卧室,溥仪妃,后在天津与溥仪公开登报离婚。溥仪第一次大婚是一后一妃,溥仪本意是文秀为后,婉容为妃,但是隆裕太后不允,只好婉容为后,文秀为妃。传言:溥仪婚前生活起居应由太监照看,太监偷懒,常常把他交给宫女代管,造成性功能伤害,溥仪婚后十年实质是无性婚姻!文秀百无聊赖染上吸食鸦片恶习,床上放有一套大烟用具。</h3> <h3>天后宫,中国北方最大的妈祖庙。“妈祖文化”,起源于湄洲,兴起于北宋,她是道教文化的一个分支。她是汉民族沿海地区崇拜的女神!她可以保佑出海人的平安,在南洋一带有着广泛的民众信仰基础。天津是妈祖文化北方区域最大的文化圈!现在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男女结婚,如果女方是初婚,婚礼一定要在傍晚举行。还有就是白丧仪式也不同于非妈祖文化圈。这些规矩南北一致!这是我这个非妈祖信徒的浅显感受。</h3> <h3>庙内供奉的妈祖神像</h3> <h3>大沽口古炮台。三次大沽海战就发生在这里。第一次战败。第二次完胜。第三次完败!</h3> <h3>“威”字炮台</h3> <h3>古炮</h3> <h3>宁河县(现在是宁河区)地震纪念碑,宁河县是天津距唐山大地震震源最近的地方,当年震亡约两万多人。</h3> <h3>于方舟烈士是与李大钊同时代的共产党人,宁河人。宁河人杰地灵,也出过不少名人,比如,旧版四角号码字典里汉字注音方法就是宁河人发明的!宁河是从宝坻析出,初建置于现在的宁河镇,宁河镇前身叫“梁城所”。先有芦台镇后有宁河县。“芦台镇”大约始于唐宋之间,当时有一“镇”军队需要在这一带驻防,发展芦苇荡中有一台地,这支军队就因地制宜取名“芦台镇”,久而久之,也就有了这个地名。</h3> <h3> 天津人幸福感门槛较低,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形态都在这里有交集。北方曲艺是天津人主要业余文化消遣品。曲艺是一种说唱艺术,例如:各类鼓书、相声、快板书等,非常平民化,可以极大的满足普通民众的精神需求,后来一些失意文人参与其中,使得说辞脚本有了较高文学性的提升。天津人对这类艺术形式有着独特欣赏方式,是比较挑剔的观众,各类曲艺艺人要想特别是在北京出人头地,就必须要闯天津码头,否则在这个行当内就没有混江湖的资本。这就是天津——哏儿都所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