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看到这一幕,仿佛看到了六七十年代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虽然没有经历过,也许和现在的情景应该也相差无几了,不知有没有理解错。</h3><h3>想看书,伸手就是。</h3> <h3>大家齐动手,让我们的工作环境更加整洁。</h3> <h3>马兄,卫生打扫好,运垃圾靠你了,脱贫攻坚也记你一功,希望环境卫生你也要好好爱护,为了减轻你的工作压力,也还我们一个整洁的村庄,记得不要随地大小便。</h3> <h3>清晨起来推开窗,今天阳光不美了,不过雾蒙蒙的天和糯糯的泥巴路更配,带上好心情,开始一天的走访。</h3><h3>目标:最远最高的对门山组</h3> <h3>我为你翻山越岭,只为你以后不再为了生活翻山越岭!</h3> <h3>“白云深处有人家”,实在无法把这堪比身处人间仙境的人家和“贫困户”联系在一起,要不要考虑一下开发乡村旅游?。</h3> <h3>玉兔山安置点的贫困户,从危房到楼房,从深山到县城,生活、环境、教育、就医等得到极大改善,本地就业不是问题,不久的将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这些词有没有可能成为过去式?</h3> <h3>脱贫攻坚,我们在路上。</h3> <h3>参与过、经历过……</h3> <h3>患病五六年的贫困户,在几个月前不得不右腿高位截肢,如今身体状况恢复得不错,二次医保报销有了着落,正准备办理残疾证,低保也已在申请中,希望他往后的生活越来越好。</h3> <h3>老伯家房屋危改工期接近尾声,在自家整洁的小厨房里笑呵呵的说:“小厨房很安逸。”</h3> <h3>摆起龙门阵来,时间就不是问题,摆尽兴!</h3> <h3>核实一户、落实一户、脱贫一户、签字一户,一丝不苟。</h3> <h3>猜猜大家在干嘛</h3> <h3>这张可以看出些端倪</h3> <h3>眼疾手快的看图片就知道,篮球场是怎样诞生的。</h3> <h3>除了工作,生活上也不能粗心大意,针线活不是女性的专利,队友背包坏了,驻村书记二话不说动起手来,三下五除二搞定。</h3> <h3>常常形容女性“心灵手巧”这个词,现在在我心里彻底颠覆,这是出自我们最最暖心的廖大哥的手,不但能做一手好菜、还能编出这么可爱的、足以以假乱真的小蚂蚱。。</h3> <h3>希望的田野上——希望丰收的不止粮食,还有我们的脱贫工作。</h3><h3>最后,感谢同事们提供的图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