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山脉,她托起西藏这片净土。</h3> </h3></br><h3> 喜马拉雅山脉(梵语:意为,雪的故乡),藏语意为“雪的故乡”。</h3></br><h3>是世界上还被最高的山脉,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达7350米,是东亚大陆与南亚次大陆的天然界山,也是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等国的天然国界,西起克什米尔的南迦~帕尔巴特峰(海拔8125米),东至雅鲁藏布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东西全长2450公里、南北宽200~350公里。由几列大致平行的山脉组成,呈向南凸出的弧形,在中国和尼泊尔境内是它的主干部分。平均海拔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h3></br><h3>海拔7000米以上的40座;8000米以上的10座。<br></br></h3></br><h3>主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又名圣母峰)藏语为第三女神之意,海拔8844.43米。</h3></br><h3>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澳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h3></br><h3>印度板块仍在以每年大于5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喜玛拉雅山脉仍在不断上升,同时还处于板块边界碰撞形成地震构造带上。</h3></br><h3> </h3></br><h3> 据地质考证,早在20亿年年前,喜马拉雅山脉的广大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称古地中海,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一直延续到30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末期,这个地区的地壳运动,总的趋势是连续下降,在下降过程中,海盆里堆积了厚达30000米的海相沉积岩层。到了第三纪末期,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在地质上称为“喜马拉雅运动”,使这一地区逐渐隆起,形成了世界最雄伟的山脉。山脉构造运动至今未结束,仅在第四纪冰期之后,它又升高了1300—1500米。还在缓缓地上升中。<br></br></h3></br><h3>喜马拉雅山脉是从阿尔卑斯山脉到东亚山脉这一连串欧亚大陆山脉的组成部分,所以这些山脉都是在过去6500万年间由造成地壳巨大隆起的环球板块构造力形成的。</h3></br><h3>在3000万年间,由于特提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海洋底被向前猛冲的印—澳板块推动起来,它的较浅部分逐步干枯,形成西藏高原。在高原的南缘,边际山脉(外喜马拉雅山脉)成为这一地区的首要分水岭并升高到足以成为气候的屏障。</h3></br><h3> </h3></br><h3> 喜马拉雅山脉在地势结构上并不对称,北坡平缓,南坡陡峭。在 北坡山麓地带,是中国的青藏高原湖盆带,牧草丰美,是良好的牧场。流向印度洋的几条大河,几乎都是发源于北坡,穿过喜马拉雅山脉,形成3000—4000米的大峡谷,河水奔流,势如飞奔,蕴藏着巨大的水利资源。喜马拉雅山脉连绵成群的高峰挡住了从印度洋上吹来的湿润气流。因而,喜玛拉雅山脉的南坡雨量充沛,植被茂盛。北坡的雨量较少,形成鲜明对比。</h3></br><h3>随着山高的增加,高山地区的自然景象也不断变化,形成明显的垂直自然带。<br></br></h3></br><h3>在喜马拉雅中断北坡,山谷冰川上有世界上最雄伟壮丽、形成多姿多彩的冰塔林。冰塔高度为数米至30米不等,其形状如丘陵和金字塔。有的冰塔表面有密集的浅圆形消坑,晶莹闪耀,有的冰塔间有星罗棋布的冰湖,十分奇特。有的冰塔内部有河道,在这些冰融水的长期作用下,又形成了冰桥和水晶宫殿的冰洞、冰帘、冰钟乳石、冰柱和冰笋等,鬼斧神工,好似天然形成的冰雕。</h3></br><h3> 新书推荐 </h3></br><h3>《 西藏名胜古迹风景深度游》</h3></br><h3> <br></br></h3></br><h3> </h3></br><h3> </h3></br><h3>西藏高原是个容纳了世界各种地貌景观、如山川、河流、湖泊、森林、雪山、冰川等。它也是世界奇观之地,文化、艺术、历史、宗教、民俗风情浓郁。如果你喜欢西藏,这套丛书可以带你去一个另外的西藏境界。</h3></br><h3><strong>你想更加了解西藏历史与文化吗?</strong><br></br></h3></br><h3><strong>你想来西藏欣赏雪域高原之美吗?</strong></h3></br><h3><strong>鲜为人知的名胜古迹!</strong><br></br></h3></br><h3><strong>美不胜收的西藏美景!</strong></h3></br><h3><strong>尽在《西藏名胜古迹风景深度旅游指南》</strong></h3></br><h3><strong>欢迎订购</strong><br></br></h3></br><h3> 详情请加微信或订阅公众号</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rAd3qrAUa5NHcdSwsRwj-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