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雨欺身无惧色,醍醐灌顶不虚行

孤独松

<p class="ql-block">  泰戈尔说:“花的事业是甜美的,果的事业是尊重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为了提升自身素质,更出色地做好叶的事业,我们赴进修学校参加了为期四天的“初中语文教研组长培训”活动。</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本次活动档次较高,授课老师,既有本土名师,又有外地知名专家,他们学养深厚,洞识精微;培训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既有专家讲座的技能提升,又有听课评课的实践操作。四天里,老师们尽职尽责,从生活到学习,事无巨细,热心帮助,关怀备至;专家们不顾舟车劳顿,精心设计,热情洋溢,倾囊相授;学员们悉听教诲,从校内到校外,不惧严寒,风雨无阻,争分夺秒,虚心好学,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 21日上午,寒风冷雨也阻挡不了学员们求学的脚步,大家都准时赶到了进修学校。</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 钻出雨林,迈进校门,没想到,虽是严冬,可花园式的进修学校,却树木苍翠蓊郁,尽显迎客深情,欺身寒气霎时少了许多。</p> <h3>  <b>负责接待与报名工作的老师,在104办公室,用最美的微笑迎接每一个学员,亲切而耐心地指导报名注册,认真而细心地分发材料,热心而周到地指引教室,让人倍感温暖,浑身寒气瞬间被驱散。</b></h3> <h3>  <b>9点时,班主任林小军老师热情地领着大家进了四楼教室,宣布了班委成员,组织学习了培训期间的有关事项。明确作息时间,介绍学习内容,说明每天行程,强调作业要求,安排食宿,从学习到生活,点点滴滴,考虑周详,可谓滴水不漏,关心之至。这些来自全县各校语文的领头羊,好像一下子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沐浴在班主任的爱的阳光下,美好而惬意,仿佛霜欺雪压的严冬已被风和日丽的暖春所取代!</b></h3> <h3>  <b>九点半举行了隆重的开班仪式。</b></h3><h3><b> 首先,进修学校副校长张业富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语文教研组长是一所学校语文学科的领头羊,而要担负起这份责任,那就得有学习意识、家园意识和责任意识。因而,他语重心长地提醒每个学员,要放下身段,转变角色,好好珍惜这次机会,潜心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b></h3><h3></h3> <h3>  <b>接着,实验二中熊伟英老师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对进修学校能为大家搭建这样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既表示感谢,也决心珍惜机会,严守纪律,密切配合,虚心学习,积极互动,加强交流,共同提高。</b></h3> <h3>  <b>最后,江海龙老师做了小结,并叮嘱大家要牢记张校长说的“三种意识”,珍惜这次培训,不断提升自己,向大师靠拢,力争在语文教研上做出成绩。</b></h3> <h3>  <b>因为来参加培训的教研组长,大都互不认识,所以学校在开班仪式后,开展了题为《悦耕教坛,幸福人生》的团队建设活动,活动由进修学校谢琼秀老师组织。</b></h3><h3><b> 大家围坐在一圈矮矮的小凳上,组成了一个大大的太阳,摆好了小孩过家家的架势,只等谢老师发号施令。可谁曾想到,笑容可掬谢老师,“整”人的法子层出不穷,将一群“老小孩玩弄于股掌之间”。</b></h3><h3></h3> <h3>  <b>一个数字游戏,暗藏若干陷阱,陷进好些巾帼须眉,牵出一串有趣的节目:出错者唱儿歌、跳儿歌舞、家乡话读诗词、模拟一种动物、组词成句……学员们那一首首跑调的儿歌、一个个搞怪的动作、一声声怪味的“土朗”(土味十足的朗读)……真真妙趣横生,令人捧腹弯腰倒地两眼噙泪,这实实唤起了一群“老”小孩久违了的童心。</b></h3> <h3>  <b>一叠扑克牌,乱了一班人,小蝌蚪找妈妈般重新组合,促成六个八人组成的小太阳同时运行:首先一番自我介绍后,各小组推出的组长详细介绍了本组成员。八个组长,不负众望,他们超强的记忆、机智的临场发挥、颇具主持人风格的介绍,无不令人惊叹、佩服!随后,每组集体自导自演了十五分钟内拟定的组名、口号和组歌。他们的表演,设计合理,造型各异,或夸张或内敛或优雅;他们的演唱,编词精简,套乐合拍,或儿歌或经典或流行,均展现出了超凡的才艺,真让人拍案叫绝!看来于都语文教研组长队伍里,确实是藏龙卧虎,不容小觑啊!</b></h3> <h3>  <b>一个小小的乒乓球,一本薄薄的培训手册,将活动推向了高潮。书本传球,别出心裁,大家小心谨慎配合默契。弹跳不止桀骜不驯的乒乓球,在队员手里竟成了温顺可爱的小绵羊,“小羊”成功入桶那一刻,现场淹没在一片巨大的声浪之中,小小空间容量有限,此起彼伏的掌声与欢呼声被挤出了窗外,四散飘扬,在空气中回荡。</b></h3> <h3>  <b>随着多人无绳巧解千千结游戏的结束,两个小时的破冰之旅在轻松愉快中完美收官。</b></h3> <h3>  <b>破冰之旅,让原本陌生的学员,不仅消除了生疏感,增进了彼此间的快速了解,而且让大家明白了,语文教研光靠一个人一个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是每个人每所学校多交流合作,共同努力,最终达到双赢,进而实现全县语文教学的新突破。</b></h3> <h3>  <b>下午2点20分,“破冰号”培训航船进行航前动员。</b></h3><h3><b> 思想动员由三中肖瑜春副校长负责。肖校长从教24年,是江西省初中语文骨干教师,获得过无数荣誉,多次参加初中语文教辅资料的编写,他头上的光环足以让在座的众多好手仰慕。他做了题目为《初中语文教研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的专题讲座。</b></h3> <h3>  <b>讲座朴实无华,却非常接地气。肖校长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讲述了自己对语文及语文教研的思考与认识。他认为语文很重要,但眼下语文却只能在夹缝中生存,语文教研的开展大多也只是流于形式,这就需要引起每个语文教研组长的高度重视,必须对自己有个准确的定位,主动作为。而要有作为,首先就必须让自己成为一个好老师,一个有素养的语文老师,时时鞭策自己向习主席提出的“四有”好老师迈进;其次是要明确自己的职责,积极高效地开展教研活动,带领每个语文老师掌握多项技能;第三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耐得住清贫,挡得住诱惑,走自己的路。</b></h3><h3><b> 最后,肖校长真诚地提醒大家珍惜这次机会,加强学习,提升自我。</b></h3><h3></h3> <h3>  <b>近三个小时的讲座,每个人都凝神贯注,仔细聆听,详细记录,适时抓拍,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不留任何一丝遗憾。</b></h3><h3><b> 这番推心置腹的思想洗礼,对在座的各位教研组长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及时浇灭了浮躁,洗去了铅华,滋润了心田,重新焕发了生机,激发了斗志。</b></h3><h3><b> 讲座结束了,大家铆足了干劲,静待扬帆起航,乘风破浪。</b></h3> <h3><b>  或许是全体教研组长对严寒的无所畏惧以及对学习的火热激情感动了上苍,连续一两周的凄风冷雨奇迹般停了,22日太阳露出了久违的笑脸。</b></h3><h3><b> 上午7点40分,“破冰号”培训航船成功抵达第一站——于都三中。</b></h3><h3><b> 这一站的任务是观摩《白杨礼赞》的同课异构。</b></h3><h3><b> 第一个闪亮登场的是三中的管世明副校长,他领着全班学生钻出一片杨树林后,指点学生认识了白杨树的高大、笔直、向上、枝叶靠拢和淡青等外在形象,进而启发学生深入领会了白杨树的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与挺拔的内在气质。据此,学生水到渠成地领悟了作者茅盾真正要赞美的就是北方的农民和广大的抗日军民。获得“象征”真知的学生,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潇潇洒洒犹如行云流水。一篇篇精彩习作的展示,将课堂气氛推向了白杨树的最高峰!教室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b></h3> <h3>  <b>紧随其后的是实验二中的李美锦老师,她以优美的歌声惊艳亮相后,携手学生“礼赞”白杨树,探寻白杨树的“不平凡”,深挖表现白杨树的诸多成功窍门,汇聚“铁树”,终得“花”开。花开满树,聚焦一朵——象征,“树”与“人”融为一体,学生顿悟茅盾先生的高明,谁说白杨树只是树?更是坚强不屈傲然挺立上下团结的抗日军民的化身!走出文本,“象征”之花,犹如一面镜子,学生擎着它照见了“小草”“莲花”“蜜蜂”“春蚕”等普通事物的“不平凡”。</b></h3> <h3><b style=""><font color="#39b54a">两堂课:</font></b></h3><h3><font color="#39b54a"><b></b><b style=""> 一个是教坛翘楚,大刀阔斧,直击要害,剑胆琴心伟丈夫;</b></font></h3><h3><font color="#39b54a"><b style=""></b><b style=""> 一个为教坛新秀,细针密缕,明察秋毫,侠骨柔情奇女子。</b></font></h3> <h3><b>  “破冰号”培训航船继续前行,下午2点20分,顺利到达第二站——于都五中。</b></h3><h3><b> <font color="#39b54a">上午纵横北方高原,下午漫步南方雨季。</font></b></h3><h3><b> 本站的任务是观摩《昆明的雨》的同课异构。</b></h3><h3><b> 首先华丽出场的是五中的刘涵琼老师,她仿佛是一名出色的导游,用一“美”字紧紧吸引着全场师生钻进了昆明雨季的街头巷尾,惊喜一路,享受一路,感动一路!</b></h3><h3><b> 那水分饱和的草木枝叶、外形肥大的仙人掌、颜色黑红的火炭梅,还有那映绿房间的大缅桂、爬满支架的木香,让人流连忘返大饱眼福,大大领略了一番昆明的“景物美”。</b></h3><h3><b> 那滑嫩鲜香的牛肝菌、浅绿色高格调的青头菌、味道鲜浓的菌中之王鸡枞,还有那中看不中吃的鸡油菌、中吃不中看的干巴菌,让人回味无穷大饱口福,美美享受了一次昆明的“滋味美”。</b></h3><h3><b> 那为宁坤所作的画,陈圆圆的旧事、雨天酒店喝酒的情意,还有那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娇娇的吆喝声、送缅桂花的房东母女淳朴善良的身影,让人心驰神往万分陶醉,真真见证了一回昆明的“人情美”。</b></h3><h3><b> 那莲花池的小街、街旁的小酒店、店里的酒肉香味,还有那房檐下一脚立地脑袋插翅一动不动的几只鸡、院里严严实实密密匝匝被雨水淋透的一架大木香,让人尘虑尽涤俗念顿消,实实体验了一把昆明的“氛围美”。</b></h3> <h3>  <b>刘老师的旅程结束时,昆明雨季的“四美图”,连同涵盖了一堂课主要内容而别出心裁颇具特色的板书——“雨”,深深地嵌入了每一个听课者的脑海里!</b></h3> <p class="ql-block"><b>  接力棒交到了于都中学的张梅美老师手中,她深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敢于放手,用一“法”字开启了昆明之旅——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b></p><p class="ql-block"><b> 通过圈点勾画,学生发现了昆明的雨是不连绵的,气压是不低的,进而理解了昆明雨季的“明亮”。</b></p><p class="ql-block"><b> 通过旁批感悟,学生看见了昆明雨季中植物枝叶是饱满的,色泽是浓绿的,进而体会到了昆明雨季的“丰满”。</b></p><p class="ql-block"><b> 通过交流分享,学生从昆明雨季的明亮、丰满中,明白了昆明雨季为什么是“令人动情的”。</b></p><p class="ql-block"><b> 通过品读赏析,学生从汪曾祺的作品中,懂得了平淡质朴如话家常的语言,同样能抒发深情,打动人心。</b></p><p class="ql-block"><b> 一堂课下来,学生已经成功地从张老师那接过了打开阅读能力宝库的钥匙,这引发了所有听课者深深地思考:怎样才能做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b></p> <h3><font color="#39b54a">  <b style="">两堂课,风格迥异,但殊途同归,各具魅力,这或许是当下人们热衷于同课异构的原因吧?</b></font></h3> <h3><b>  23日上午8点10分,“破冰号”培训航船迎着朝阳安全抵达了最后一站——于都二中。</b></h3><h3><b> <font color="#39b54a">昨天风风火火,饱览华夏风土人情;今日心心念念,神往法国异域风光。</font></b></h3><h3><b> 这一站的任务是:上午观摩《植树的牧羊人》的同课异构,下午聆听外请专家的专题讲座。</b></h3><h3><b> 第一个亮相的是二中老师廖云,她由一个反映沙漠地区环境恶劣的视频导入,那狂风呼啸、飞沙走砾的画面,深深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廖老师趁学生屏气凝神之际,领着学生紧跟自己的步伐,了解作者,扫除字词障碍,默读课文。随着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熟悉,廖老师分四个板块,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地完成了本课学习任务。</b></h3><h3><b></b><b> 第一板块:整体感知·三遇牧羊人。“我”在阿尔卑斯山地,先后三次遇到了牧羊人,亲临了他植树的现场,见证了沙漠变绿洲的过程。廖老师通过一个表格,学生较准确地梳理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看到了高原翻天覆地的变化,认识了牧羊人是一个难得的好人,他用37年的坚持,“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b></h3><h3><b> 第二板块:走近人物·品析牧羊人。廖老师让学生以“从____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的人”的形式说说对牧羊人的认识。学生预习充分,发言积极,评价准确,最终一个慷慨无私、自信乐观、顽强执着与一丝不苟的牧羊人形象,就像一座丰碑赫然矗立在众人面前。</b></h3><h3><b> 第三板块:主旨探讨·感悟牧羊人。由于前两个板块的有力铺垫,学生水到渠成地概括出了本文主题:通过牧羊人的故事,告诉人们,只要能保护环境、专注做事、无私奉献,人就定能胜天,从而创造奇迹。</b></h3><h3><b> 第四板块:探究延伸·寻找牧羊人。廖老师鼓励学生跳出课本,回归现实,去寻找生活中的“牧羊人”。学生发言踊跃,举出不少实例,廖老师又适时做了补充,然后播放了中国“牧羊人”——张喜旺治沙纪录片——《敢叫沙漠变绿洲》的视频,进而激励学生要学做“牧羊人”,实现了从知识到品德的深华。</b></h3><h3><b> 廖老师的课就像一篇精美的散文,内容丰富,形散神聚,思路清晰,结构完整。</b></h3> <h3><b>  第二个登台的是来自江苏省丹阳华南实验学校的宋莉萍老师,她的导入平淡无奇,接着也只是让学生回忆小说的概念与要素。可是,当她引导学生解读题意分析课文后,听课者才惊叹于宋老师抓点之准确、剖析文本之透彻、教学艺术之高超!真不愧是名师!</b></h3><h3><b> 原来宋老师启发学生从课题“植树”一词中提炼出“生命”这一主题词后,师生紧紧围绕“生命”这一主题,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了详细解读。首先是环境的对比,牧羊人默默坚持37年后,原本尘土飞扬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的沙漠,变成了泉水潺潺树木茂盛万余人生活的绿洲,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其次是社会环境的烘托,牧羊人先失去独子后失去妻子,再后来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但都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执着植树,不停地创造生命;第三是细节描写,他生活环境的干净整洁、衣扣的结实、补丁针脚的细致、挑橡子的仔细、种橡树的耐心等,都体现了他对生命的珍惜,对生活的热爱;第四是作者的评价,“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是我见过最了不起的奇迹”等,都表现了作者对“生命”创造者的无比崇敬;第五是比喻修辞的运用,将牧羊人比作神秘泉水,将初具规模的橡树比作地毯,将鲜嫩挺拔的白桦树比作笔直站立的少年等,让人形象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萌动与活力;第六是对比突出,战争结束时“我”对微薄酬劳的不满和“牧羊人”不受战争影响不停种树的对比,他起先放羊后来不再放羊,87岁身体还很硬朗等,都反映他对“生命”珍惜与热爱……</b></h3><h3><b> 宋老师最后画龙点睛,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自己,同时也是告诫世人要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人类要生存不要毁灭。</b></h3><h3><b> 一节课下来,宋老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对课堂的把控能力以及巧妙设计问题的能力,无不让人交口称赞佩服之至!</b></h3> <h3><b>  压轴出场的是来自上海南汇四中的鞠红霞老师,她注重的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有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运用“圈点勾画”之法去捕捉关键字词句,理解具体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归结起来就是:圈划关键词句→重组整合→联合作者→理解感情。</b></h3><h3><b> 鞠老师的课堂,轻松活泼、耐心细致、善于鼓励、极具亲和力,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及执教风格,当然,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鞠老师的板书。她的板书图文并茂,彩笔搭配合理,饱满厚重,不仅直观形象,而且涵盖了整堂课的主要内容。</b></h3><h3></h3> <h3><b><font color="#39b54a">三堂课:</font></b></h3><h3><b><font color="#39b54a"> 本地老师稳扎稳打,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有序推进;外地名师注重整合,善于抓点,或以点带面,或重视板书,让人受益匪浅。</font></b></h3> <h3><b>  下午2点20分,是上海鞠红霞和丹阳宋莉萍两位名师的专题讲座。</b></h3> <h3><b>  首先开讲的是鞠红霞老师,她主讲的主题是《如何写板书》。她就板书的含义、意义和作用,以及板书的注意事项、板位的安排、设计原则和促学要点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鞠老师的讲座,真可谓令人振聋发聩。</b></h3><h3><b> 没想到多媒体时代,大多数人淡化板书的情况下,鞠老师却提出了“宁可没有多媒体,也不能没有板书”的观点,而且几十年来一直把板书当做课题来研究,终于取得了今天的丰硕成果。这令人佩服的同时,又给人以深思:今后再也不能忽视板书,相反,应该借助直观形象的板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b></h3> <h3><b>  接着,宋莉萍老师做了题为《作文教学始于阅读》的讲座。宋老师主要就作文的语言谈了自己的理解。她认为,学生作文要出彩,语言表达是关键。一篇作文要是语言乏味,就无法吸引人,所以作文语言的锤炼非常重要。而语言要新鲜、生动、活泼,充满灵气与文采,可以从下四个方面下功夫:讲究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保持语言的模糊之美,注意语言衔接不要太“紧”,追求有新意的句子。宋老师的讲座,没有过多枯燥的理论诠释,而是重在引用大量人们耳熟能详的例子,如儿歌、课文精彩片段、标语、俗语等,或押韵、或修辞、或仿拟,既生动形象,又非常符合学生实际,简短走心,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令人赞不绝口。</b></h3> <h3><b>  随着参训代表热情洋溢地发表完听讲座后的感受,本次培训的校外听课实践活动圆满结束,“破冰号”培训航船迎着晚霞胜利返航。</b></h3> <h3><b>  23日是培训的最后一天,活动是在进修学校进行,主要内容是两场讲座。</b></h3><h3><b> 上午8点20分,赣县区第二中学的李淑珍副校长就如何做好一名语文教研组长,做了题为《做好长空领头雁,专业引领共成长》的专题讲座。李校长从“专业成长 ”和“教研引领”两个方面做了近四个小时的详细阐述。</b></h3><h3><b> 专业成长方面,李校长认为教师应该是专业化的,每个老师除了要经受专门的训练,还应该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争做名师;要做一个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就要牢固树立专业服务、专业知能、专业自主和专业制度意识,努力塑造自己良好的专业形象,大力提升自己的语文、道德和艺术素养,不断完善自己作为语文老师的心理品质。</b></h3><h3><b> 谈到语文老师如何提升五项专业能力的问题时,李校长重点分析了如何提高教材解读能力及教学设计能力。首先,要通读教材,熟悉每册教材的内容,弄清自己要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第二,掌握打开语文书的步骤,能够与文本、作者、编者和学生对话,树立整体、单元、文本和学生意识,懂得按“素读→读单元导语和课后练习→读教参→思考与对照”的步骤研读课文;第三,理解文本解读要领:字斟句酌、标点妙用、比较品评、寻找缝隙、知人论世;第四,用心设计阅读教学,学会一字立骨法。讲到每个要点,李校长都能联系课本、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举出相应的实例,许多见解都入情入理且让人耳目一新,可见李校长研究之深入,教学之用心,着实令人叹服。</b></h3><h3><b> 李校长还特别强调,专业成长需要明方向、常实践、多阅读、勤思考、善调节和借外力。谈到阅读的重要性时,她毫无保留地推荐了许多优秀的网站和公众号,颇有大家风范。</b></h3><h3><b> 作为教研组长,李校长指出,因为语文教研组长是一个学校语文学科的“火车头”“领头雁”,是“一盏灯”“水中鱼”,因此,对其素质要求也更高,语文教研组长必须是学科教学的“佼佼者”、教学改革的“先行者”、教师成长的“导航者”、组内活动的“设计者”、组员关系的“协调者”。再就是,语文教研组长要能够执行好教学计划,组织好教研活动,引领好专业发展,积累好科组资料。同时,语文教研组长得有家园意识:工作中,多干实事,少说空话;多真诚待人,少虚情假意;多替集体着想,少计较个人得失。此外,还得有目标、研究、发展和责任四大意识。</b></h3><h3><b> 听着李校长的讲座,参训的教研组长们真可谓大开眼界。讲座虽然时间长,但在座的仿佛回到了求知若渴的学生时代,竟然没有一个开小差的,大家都伸长脖子专注地听着,认真地做着笔记,会心地颔首微笑,来不及记录的就用手机拍下,唯恐漏掉任何一点,这场面着实让人感动。讲座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今后得向李校长看齐,多钻研多学习多思考多积累,广交行业朋友,向真正的名师靠拢。</b></h3> <h3><b>  下午2点20分,于都中学谢晓云副校长讲座的主题是《谈语文建设》。他结合自己近几年在一线教学的经历,与大家分享了古诗文、现代文和写作的教学方法与心得体会,同时还谈到了一些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如造字方法、词性、词语的感情色彩、短语和标点符号等。谢校长的讲座,既符合于都的学情,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又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真不愧是曾经的教研员,在上课的同时,比常人多了一份钻研,多了一份反思,多了一份积累,所以才有了如此详实的资料,如此惊人的发现,如此丰硕的成果。清瘦儒雅谦虚有礼的谢校长在讲座时举止的潇洒、性情的豁达、谈吐的睿智、态度的平和,赢得了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b></h3><h3><b> 随着掌声的落下,培训活动圆满结束。但活动虽已结束,心却依然留在“破冰号”培训航船上!</b></h3><h3></h3> <h3><b>  四天里,进修学校领导老师的关心体贴、热情周到,让我们有了宾至如归的温暖,天下师者一家亲,感动!专家的博学无私、真知灼见,让我们真正领会了“望井观天,只有一孔之见;登山远望,方知天外有天”的含义,醍醐灌顶,震撼!进行同课异构的老师对文本的准确解读,对课堂的灵活把控,对学生的尊重与鼓励,让我们明白了深入钻研充分准备对上好一节课的重要性,各怀绝技,佩服!</b></h3><h3><b> 赫尔普斯说:“经验是痛苦的结晶。”这话说得一点也没错,做讲座的专家们今天之所以能成为教育同行中的佼佼者,都是因为昨天倍与常人的辛苦付出,正如赣县区第二中学的李淑珍副校长说的,为了研究课文教法或完成某项任务,常常熬到深夜一两点钟,用“会死也要备好课”来逼迫自己工作不过夜!而我们是幸运的,四天下来,就把他们长期熬出的经验一下子拿了过来,这是多大的幸福!</b></h3><h3><b> <font color="#39b54a">四天培训,顶着呼呼朔风凄凄寒雨而来,携上阵阵果香灿灿暖阳而去。</font></b></h3><h3><b> 不虚此行满载而归的我们,将牢记初心,“用专家名师之目为己之目”开山破冰,砥砺前行,为于都语文教研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b></h3>

老师

语文

学生

牧羊人

教研组

板书

讲座

教研

培训

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