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中国制造业面临的诸多困扰,都与工业精神和制造文明的缺失相关。在农业化向工业化的转型中,中国人走得过于匆忙,对工业化中至关重要的工业精神未能足够重视。而这恰是西方工业社会的重要推动力。</h3><h3>从“将就”到“讲究”,这是中国企业打造百年老店必须要迈的一道坎。伴随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加快转变,提炼中国制造的文化精髓,涵养中国特色的制造文明,成为我国制造业由大国迈向强国的当务之急。</h3><h3>制造业急需价值与精神重塑</h3><h3>“中国制造”与世界先进水平究竟差在哪?对企业而言,除了技术、质量、品牌等有形因素,一些无形压力更让他们深受困扰。</h3><h3>首先,“流动”的工匠无法支撑“铁打”的企业。对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一些制造企业来说,过快的工人流动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h3> <h3>工业精神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是诚信缺失,是唯利是图的大环境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专注不能、执着不够、向善无为等以下几个方面:</h3><h3>1、专注不能,朝三暮四</h3><h3>社会上少有专注的个人或企业,总是见钱(机会)眼开,什么赚钱做什么。作为企业,能够专注于某一领域的不多,特别是规模大的企业,今天做地产,明天做银行,赚快钱的快感侵蚀人们专注的心。在当今社会,职业稳定性极差,人们很难在同一上岗位上专注5年或10年,1-2年换一个职业的情况比比皆是。没有专注,何为积累。</h3><h3>2、执着不够,变通有余</h3><h3>表面上看,德国人固执,日本人刻板,他们不善变通,其实这恰恰是他们的优势。这种执着于信念、规则和秩序的民族性格,外化为他们企业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并最终形成一个国家强大的软实力。相比之下,我们技不如人,并不是因为他们比我们聪明,而是我们缺少对规则、秩序的执着和坚守。所谓工业精神,很大意义上讲就是对科学规律的尊崇,对规则、制度、标准、流程的执着和坚守。</h3><h3>3、向善无为,马虎成习</h3><h3>向善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个是指人性向善,即以大爱至善为信仰,持续修炼自己的精神世界;另一个是指科学精神,即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持续改造身边的物质世界。落实到制造业管理上,则应表现为对工艺、技术、流程及产品进行永无止境的改善和创新。德国人、日本人在这两方面都很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精益求精的态度及对细节近乎痴迷的追求,正是工业精神的重要内涵。</h3> <h3></h3><h3>自17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后,现代工业文明推动着世界的发展进程。在此期间,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形成了各自的现代制造文明。比如,从百年前的教堂大钟、酿酒设备到今天的奔驰、宝马,“德国制造”给人以耐用、安全、精密的深刻印象。这体现出德国制造的精神文化:专注、标准、精确、完美和秩序。</h3><h3>对中国制造而言,其转型发展的道路前途将越来越取决于能否逐渐形成现代工业文明的社会心理和实业基础,积淀下植根于中国本土的实业精髓。这座精神大厦的基石是合作精神、框架是契约精神、构造是效率观念、细节是质量意识。</h3><h3>这种工业文明的构建离不开标杆企业的引领。事实上,从铁人精神、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高铁精神,再到格力、华为等矢志技术创新、追求完美质量、提供专业服务的理念,中国并不缺乏自主创新、梳理中国品牌价值追求的个案,但如何将这种精神内化为整个社会的文明理念,需要更多标杆企业的出现。</h3><h3>华为、格力等公司成为中国制造业的先行者。</h3><h3>因此,标杆企业是国家制造文明形成的基石和土壤——美国福特和日本丰田都分别扮演过这样的角色。在当代中国,标杆企业应当率先探索和实践,提炼中国制造文明的精髓,逐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时代精神。</h3> <h3>当今这个充满不确定性和利益冲突的市场中,在咨询行业坚持了十多年的我们更加重视工业精神,在与企业的合作中看重“诚信、共赢”,说到的能够做到,协助企业的利益最大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