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愿意努力,总会有进步的

张梓林

<h3>名师工作室的第四次集中研修活动开始啦!</h3><h3>感觉每一次参加集中研修活动都是会给自己“打鸡血”,对于有着长期繁重的教学任务,没有时间好好沉下心来钻教学的我来说,很容易就会因为停滞不前,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而变得焦虑,但每一次工作室的研修活动,每一次的学习机会感觉都会让我“满血复活”。</h3> <h3>今天的三节课虽然都是《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但又各不相同。而这节课我也上过两次,对比这三节课,让我看到了自己很多不足的地方。</h3><h3><br></h3><h3><br></h3> <h3>与卓莎莎老师的课堂对比,我看到了在课堂中,我没有很好的运用小棒图,而她做到了。先口算,估算,再小棒图验证,让孩子们将分小棒的过程用竖式表示出来,其后又结合小棒图去说说算式中每一部分的意义而“明算理”。这就是将小棒的作用发挥到点,而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算法,而不是因为书上有所以要。</h3> <h3>对比李志峰老师的课,我看到的是在一节成熟的课应该是注意细节的,李老师从“高位除,商对正,余数小”三个方面讲算法,说算理。在她的课堂上我发现了很多我的课堂上没有注意到的细节问题,以及提问的技巧。尤其值得我学习的是李老师的板书设计,与我的板书不同,李老师的板书很好的让学生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进行对比,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旧知。所以是“板书设计”确实要设计。</h3> <h3>对比毛秀秀老师的课,我看到的是我为了让教学时间合适,而删掉的两个笔算复习,她没有删掉也同样的能把教学时间处理好。从这里也说明是我没有深思,而不能说是教学内容太多。因为我们也可以做知识整合,像毛秀秀老师的教学中,就把例题2的情境舍去,成为一个除法算式插入了例题1的练习中。而她在课堂中运用到了验算去验证答案是否合理,这一点也是我之前没有考虑过的,在我看来,有它的可取之处,只是并非每一个算式都需要验算罢了。以后我也会多去思考,在书上没有做要求验算的情况下,我们是否可以让学生去验算。</h3> <h3>结合三堂课,与我所上过的课进行对比。我发现的一个最大的问是对于“复习导入”的设计到底要不要,要的话如何去设计。在我的第一次试课中,对照教参,我同样也设计了口算和两个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而这个时候其实我的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仅仅是因为教参告诉我,可以这样做。通过第一次试课,我发现课堂内容太多,必须做一个调整,第二次试课是在城北学校,考虑到孩子的学情、基础要比我们班的孩子好,所以我果断的删掉了复习导入中的两个笔算,只留下了口算。而通过课后的研讨和今天的集体议课,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也有了一个答案,为什么要设置两个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是因为可以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结合,对比迁移,学习新知,这样能使学生先进行一个自主的探索,而不是完全由老师引领。</h3> <h3>下午研修活动仍在继续,先是二十分钟的讨论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上午的三节课,每个组都在积极的谈论着。</h3> <h3>讨论过后,欧阳老师结合《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进行了一个主题为《聊聊备课那些事》的微讲座。从通读教材、整体感知,到细读教材、理解文本,再深读教材、活用教材等三个方面说“如何解读教材”,又从定位教学目标,定位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过程等三个方面说了“如何编写教学设计”。在欧阳老师的讲座中,我也一直在反思自己哪里是做到了,哪里是还有欠缺的,哪里是没做到的。我发现,对于教学,我做的远远不够,我要做的太多太多。从解读教材来说,我没有通读过1-6年纪的整套教材,虽然这个目标给自己制定过好几次,但一直又被懒惰的自己给懈怠了,为了夯实教学基本功,这个事情必须拿下!当然,在通读教材的过程中,也要去了解每一年级,每一册,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在备课时要细读教材,了解编者意图,清楚每一个情景图,教材中每一句话所要阐述的意义,既要看出教材中给我们的数学知识的明线,也要能解析出教材中给我们数学思想方法的暗线。可以做到合理的,合适的整合知识,根据学情优化教学内容。</h3><h3><br></h3><h3>我知道,对于目前的我来说要能做到上面的这些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会慢慢的去探索,去进步,我也相信自己。还记得去年上半年实习的时候我连指导老师让我看教参我都不知道看什么,到现在几乎每节课备课我会看看教参,看看自己对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定位是否都准确。对于我来说,这就是在进步。当然,我还得表扬自己,进步的不止是这一点点。</h3> <h3>欧阳老师的微讲座和发言结束之后,邓主任也针对三位老师的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同时结合两个课堂案例提出了一个问题“数学课的教学能不能自然而然的展开”,课堂中的知识点等待学生自己发现,或是自己觉得需要。</h3> <h3>邓老师的讲话从四个字开始“抱团成长”,他为我们团队里的每一个人感到高兴,因为我们是幸运的,可以有这样的机会一起研修,一起进步,也为没能参加的那些老师而感到可惜,因为他们错失了这么好的机会。是的,我太有感触了,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年轻教师来说,如果没有引路人,没有一个好的团体,要自己在大雾中寻找前进的方向太难了!</h3> <h3>今天邓主任说,卓莎莎老师和毛秀秀老师才参加工作三四年能这个样子已经很不错了,比起那个时候的他好很多。或许是吧,因为我们现在有很多的学习机会,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想学,就会有进步,而学习这件事,无论多大年纪都不算晚!</h3><h3>我真的时常会觉得自己很幸运,周围优秀的如此之多,能让我学习,愿意帮助我的人也那么多,所以,我还有什么理由不为前进而努力呢?</h3>

教学

教材

笔算

老师

课堂

除数

研修

自己

除法

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