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上“非遗”多古韵,初寒时节动城东——“濮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走进濮阳县第四初级中学

小韩

<h3>  阴寒低垂,氤氲欲雨,粉墙黛瓦,残柳如画。2018年12月5日上午八时,濮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在诗意盎然的濮阳县第四初级中学拉开帷幕。</h3> <h3></h3><h3> 在濮阳市政协常委、市非遗中心主任刘小江的带领下,濮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董凤雪、濮阳县文化馆馆长张相彬、副馆长戴红军、濮阳县教育局管鹤舞股长,及优秀代表国家级聂氏麦秆画传承人聂远征、王氏麦秆画传承人王华平、大平调传承人戴丽霞、牛艳霞、陈氏面塑传承人陈正达、大高调传承人孙兴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莅临我校,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向我校师生现场传授技艺。</h3><h3> </h3> <h3></h3><h3 align="left">  此次活动由濮阳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教育局主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本次活动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板、非遗文化现场展示、非遗文化传承课堂三个部分,在我校展览历时一周,全校1700余名师生参与了此项活动。</h3> <h3></h3><h3>  本次展出的濮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庄杂技、大弦戏、四平调、罗卷戏、清丰柳子戏、大平调、目连戏、聂氏麦秆画以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濮阳白堽皮影、四股弦、狮龙斗蛛舞、梅庄马戏、仓颉庙会、员氏古沉木雕、杨韩村唱秧歌、刘堤口木版年画、五花营狮子舞、梅花拳、桃园建民耗辣椒、张氏正骨、南乐五弦戏、通草浮雕、落腔、状元红、义兴长小磨香油、王五辈壮馍、南乐西街狮舞、铁花火龙、蔡村提偶、清丰孝道故事、王海鳌山灯会、坠剧、何氏年画、帝舜传说、大洪拳、二夹弦、大罗戏、世医堂中医外科、仓颉传说、五彩纸龙、麦秆龙、河南北路坠子、枣梆、刘氏麦秆画、清丰彩灯,共计四十五个专题版块。</h3><h3><br></h3> <h3>  展示现场内容之丰富、场面之宏大,参与人员之众多,为我校前所未有,这场文化盛宴为这座诗意的校园增添了无限的活力与乐趣。他们进入课堂,展示技能的同时与学生近距离交流。</h3> <h3>  陈氏面塑项目传承人陈正达老师,为学生们耐心讲解制作过程及技巧。</h3> <h3>  大平调、大高调的艺人亲自画脸谱、教唱腔,孩子们大开眼界的同时,纷纷赞不绝口,被传承人的精湛技艺深深感染。</h3> <h3>  王氏麦秆画王华平老师和聂氏麦秆画聂远征老师为学生们耐心讲解制作过程及技巧,使孩子们亲身体会整个制作过程,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h3> <h3>  非遗文化现场展示是本次校园非遗系列活动的重头戏,陈氏面塑传承人清丰陈正达在学校四楼报告厅向同学们现场教学陈氏面塑技艺,现场400多名师生学习热情高涨,先是欣赏了陈正达先生的面塑作品“老寿星”、“羊羔跪乳”、“中华龙”,这些题材有着浓郁的濮阳地方文化色彩。</h3> <h3>“老寿星”以濮阳县徐镇徐三亭为艺术创作模型。</h3> <h3>“羊羔跪乳”弘扬了濮阳孝道文化。</h3> <h3>  “中华龙”更是取材去濮阳龙乡的龙文化,这些艺术作品激发了学生热爱乡土文化的激情。</h3> <h3>  接下来,陈老师亲自示范讲解手工具体做法,让学生自己动手,一个个小成品在同学们的努力下顺利诞生。</h3> <h3>  大平调课堂大平调艺术家传承人戴丽霞、牛艳霞等为我校学生现场展示了大平调画脸谱、唱腔特征,现场学习氛围浓郁,生动活泼的展现了濮阳大平调粗犷豪迈、热烈奔放、长于历史宫廷袍带戏的艺术特色,为我校学生上了生动的一课。</h3> <h3>  聂氏麦秆画、王氏麦秆画更是以精湛的技艺展示了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魅力。</h3> <h3>  本次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旨在充分展示我市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通过开展非遗进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了解,让学生在快乐中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h3> <h3>  濮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表示:下一步,市非遗保护中心将以学校为阵地,命名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传承基地,力争在保护传承上取得新的突破,充分发挥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和传承中的作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