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们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实现培训效果最大化。根据武清区教育局安排,我们再次走进杨村第十四小学跟岗培训。杨村十四小学充分发挥帮扶的示范、引领作用,和我们一起商议了近期培训的内容。本次培训以观课议课、同课异构、跟班听课上课的方式,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以更高促进我们管理人员的教研能力。</h3> <h3> 2018年12月5日上午,我们小学组五人在县培训中心吴宗红主任的带领下,深入杨村十四小学开展“同课异构”活动。</h3><h3> 上午第一节课,杨村十四小学一年六班崔宇老师执教《8,7,6加几》一课。崔老师虽然刚参加工作,但基本功扎实,本节课亮点很多,简单点评。</h3><h3> 1. 教学设计新颖,突出方法引导(用“凑十法”解决8、7、6加几,贯穿教学始终)</h3><h3> 2 . 复习口算练习“9+5、9+7、9+2、9+4、9+6”导入新课,新旧知识衔接紧密。</h3><h3> 3. 练习设计有梯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h3><h3> 4. 重视动手操作,化抽象为直观,让学生在操作中获得方法。</h3><h3> 商榷之处:课堂组织教学,有待提高;课堂评价,尚欠丰富。毕竟是一年级学生,自觉性、自制力不足,需要老师不断地规范、提醒。</h3> <h3>上午第二节课,静宁县阿阳实验小学张亚东老师执教一年级数学《8,7,6加几》。</h3><h3> 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9加几的知识,对凑十法已有一定基础,因此对于本节学习的8、7、6加几,从课堂情况来看学生已经比较得心应手了,张老师通过适当引导,让学生通过操作,积极得出计算的方法,无论是算法还是算理都比较清楚明了,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在整个过程中张老师已经完成了由扶到放的过程,放手让学生大胆地进行尝试,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整个学习的过程,体会到如何去学习,很好地进行了数学思想的启发。我认为,本节课是一节成功的设计,无论从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结果来看,都是一节成功的课。但是教学目标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倾听的习惯这两个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h3><h3> 因为倾听是低年级学生的重要学习习惯之一,所以老师要求学生在倾听时要做到:1、眼睛注视发言人;2、能复述别人的发言内容;3、能对别人的发言做简要评价。倾听是学习的起始行为,更是人类交往的基本礼仪,所以我们应把倾听作为<span style="line-height: 1.8;">学习习惯的头一个重点培养。</span></h3><h3> 另外,<span style="line-height: 1.8;">现在常用的学习方式是合</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作学习,但是合作学习时必须做到:合作目的清楚,分工明确,有合作的必要。因为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因此在活动之前,老师必须把要求说清楚,或者应该给学生示范。小组活动结束后,全班要进行小组汇报展示。只有这样清晰的活动步骤,明确的合作安排,合作学习才不流于形式。</span></h3><h3> </h3> <h3>上午第三节课杨村<span style="line-height: 1.8;">十四小黄丽倩老师执教《</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美丽</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的</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大兴安岭》一课,简评如下:</span></h3><h3> 一、激情导入,走近“美”。</h3><h3> 所有课堂都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一节课的开始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是很重要的,黄老师在新课伊始,就用精心选择的小兴安岭图片抓住了学生的“心”,这样的导入,这样的情景设计,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走入了课文,走进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与文章融为一体,让他们从向往中产生了浓厚的阅读欲望,为下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h3><h3> 二、授人以渔</h3><h3> 教是为了不教,黄老师在本课中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自学,自己在文中寻找结果,总结学习方法,并且在后面的学习中加以应用。如授课时出示了两次学法指导,思路清楚,目标明确,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自学;再如学完描写春天的小兴安岭一部分后,师生一起总结了“读(初读)——画——析——读(回读)”的四步阅读方法,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个季节进行自学。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掌握读书和写作的方法,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叶圣陶先生强调,要使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必须讲求方法,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教师要训练他们去参考,指导他们去思索,最好给他们一种具体的提示。在教学的过程中遵循先由“教”,再到“扶”,最后到“放”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黄老师也是这么做的,相信这些孩子在黄老师的指导下会爱上阅读,爱上写作!</h3><h3> 三、教师备课精心,信息化水平高 </h3><h3> 本节课黄老师在课前准备了大量的精美图片,如小兴安岭的景色,特产,动物等,打印了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四季美图及文字卡片,甚至在课件中插入了水声帮助学生理解淙淙一词,无不体现着黄老师对工作的认真与负责。精美的课件、黑板上漂亮的图片、整洁清晰的板书设计,整个构成了一副美丽的画面,像一份小兴安岭旅游广告,引人入胜。课间中的交互按钮设置,课堂中熟练的操作,也展示着教师较高的信息化水平!</h3><h3> 一点商榷的地方:本课课堂教学容量大,老师教学节奏较快,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尽管孩子们表现不错,但还是有一定难度,如果分两节教授的学生的训练会更到位;小组自学环节需要分给各组明确的自学任务,避免让小组自己选择喜爱的季节学习,万一出现没人愿意自学某一段的现象。</h3> <h3>上午第四节课,静宁县德顺小学黎宏林老师执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h3><h3>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美文。作为三年级的讲读课文,课文总分总的结构是中段学生学习的很好的范例。总体上,这节课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四季美景为线,使学生在体会语言美的基础上体会小兴安岭是座“美丽的大花园”与“巨大的宝库”。</h3><h3> 一、 利用媒体,直观感受。</h3><h3>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情境,体会美、感受小兴安岭的美, 在教学中,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特点,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进了学生对课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h3><h3> 二、 以读促悟,读中悟情。</h3><h3> 本节课,读的形式比较多样,有男女生读、指名读、齐读等,把读的训练落到了实处。</h3><h3> 三、 指导学习方法,有扶有放</h3><h3> 在学习课文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春天一部分。老师在引领学生欣赏春天的小兴安岭时采用扶的方式,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抓住了文中的重点词句去理解,从而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作者的心情,像文中“抽出”和“长出”一词进行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抽出”更准确、更形象。教师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很到位。余下几段,都是通过自我阅读、自我感悟,然后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的,老师在整个环节只是启发、引导、点拨。这样的教学,孩子们愿意主动去学,他们在反复朗读,品词品句的基础下,从字里行间感受小兴安岭的美景。</h3><h3>商榷点:</h3><h3> 1. 师生互动环节,教师的点拨引导也不够具有针对性。</h3><h3> 2. 语段教学中要先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并以此为依据来进行教学,学生不能自主学习到的内容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支架。课中教学点落实稍显零散。</h3> <h3> 下午第一节课,我们一行五人对今天上午黎老师,张老师的授课进行研讨,同时对明天几位老师执教的“同课异构”的内容畅所欲言,出谋划策,使执教老师做好充分准备,尽可能呈现高效而有生机的活力课堂。</h3> <h3>下午第二节开展“同课异构”研讨活动</h3> <h3> “同课异构”作为一种教学研讨形式,为我们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在活动中,无论是对于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受益匪浅。作为执教者,不但能在课堂教学的大舞台上尽显所能,而且还可以在相互的比较和学习中,充分认识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等方面与他人的差异,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为听课者,可以近距离的领略到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不但能从中受益,而且还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所以,不管从教研的那个角度,那个方面,“同课异构”总有可学可取之处,值得我们借鉴学习。</h3>